APP下载

“六书”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以恩施地方小学教学为例

2022-02-18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指事六书生字

胡 庆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为中高年级阶段阅读、写作打下良好的生字基础。鉴于“双减”政策大力推行的现状,小学生课外家庭作业减少,重复抄写生字的情况会相应减少。为更好地推进识字教学工作,提倡小学语文教师在生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六书”理论。本文阐述“六书”的起源和最初的用途、与识字教学的关系,主要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为解决识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助力。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一)课标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了“识字写字”的任务目标,要求小学生能认识3000 字,能写2500 字,并将这一目标分为三个阶段: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小学生累计能认识1600 至1800 字,累计会写800 字;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要求小学生累计能认识2500 字,累计会写1600 字;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要求小学生累计能认识3000 字,会写2500 字。

(二)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并没有单独设立为一门学科,而是将汉字分散到每一篇课文中,在每一篇课文后面列出生字表。生字表中的生字之间没有系统的联系。课堂上,教师教学先教拼音再教音节,分析汉字的结构、笔顺、笔画,讲解汉字的字面意义。这种看似全面讲解了生字的形音义的教学方法,却“忽视了汉字的造字理据”[1],没有从造字法这一源头上去了解古人造字的初衷,没能探究字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条理很清晰,符合常规教学步骤,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

2.学生方面:机械记忆、效率不高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形式流程化,有一套固定的授课模式。小学生被动接受识字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所学内容,在识字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学习生字的方式主要是靠机械记忆,或者通过完成课后反复抄生字这类家庭作业来增加印象,缺乏对汉字的深层次理解,学习效果欠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保持专注的时间一般在五分钟左右。小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课堂,可能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导致没能记住字音、字形或字义,学习效率低,甚至会影响之后的汉字书写与使用。

3.教材方面:课文主导、没有规律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是单篇课文,每一篇课文的后面会列出一些生字。虽然课文中对出现的生字给出了一定的语境,可以让学生对生字的应用语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生字在其他课文中再次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不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字的印象。课文后面生字的排序以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并没有按照偏旁、部首、笔画或音序来排列,没有规律,使得学生无法找到这些单个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其学习生字带来一些困惑。

二、“六书” 理论的可行性

“双减”政策的推进,使得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主要在校内完成,课外作业以阅读为主。学生不再机械地、反复地抄写生字,这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理清教学思路,在识字教学中适当运用“六书”理论。

(一)“六书” 理论

“六书”这一理论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东汉郑众为《周礼》 作注释,将“六书”概括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2]。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叙》中对“六书”进行了解释,“象形、指事多为文,会意、谐声多为字。转注、假借,文、字兼之”[3]1。许慎分别以相应的汉字为例对“六书”进行细致的讲解。东汉时的班固对“六书”也进行了说明,规范其顺序,即“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4]。现今对于“六书”的名称及顺序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且人们一般关注前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二)教师知识水平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大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或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中文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基础知识》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六书”的理论,尤其是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造字法及相关的例字比较熟悉。“根据汉字文字创造及演变规律进行识字,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5]。在小学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适当引用“六书”理论,树立“字本位”的意识,而非“依音学字”或者“词本位”,能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三、“六书” 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

(一)“象形” 与识字教学

“象形”这种造字法在《说文解字》的《叙》中的解释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3]316。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也就是用笔画或者线条大致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显示事物的外部轮廓或者将事物最具特征的部分展示出来,或者还要带上一些附属部分。象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即描绘事物的整体轮廓,如“车”《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车,舆论之总名”[3]302。车厢、车辕和车轮全部都有。第二种为像事物的部分特征,如“牛” ()、“羊”(),均用牛角和羊角来代替,同时二者也可以区别开来:牛角的弯角是朝上的,羊角的弯角是朝下的。人们看到这两个符号,会很自然地想起牛与羊。第三种是除了画出事物的整体之外还将必要的附带部分也画出来,如“瓜”在金文中的描述:,除了画出瓜的整体形状之外,还将瓜的附带部分瓜蔓画出来了。象形字在古代汉字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象形字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如“日”“月”“雨”等。在教学生认识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动画设计软件将这些汉字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并讲清楚这些字古今字形的演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事与识字教学

“指事”这种造字法在《说文解字》的《叙》中的解释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3]316。指事即用象征性的符号或者以象形字为基础,加上一些提示性的符号来表达某种意义的造字法。用指事这种方法造的字是指事字。象形字与指事字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有区别。一方面,指事字中符号的象征性更强,符号比较抽象,没有象形字具体;另一方面,一部分指事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同时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提示性符号。

指事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抽象的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如“上”()、“下”()。“上”与“下”均由两条线构成,但是两条线的长短有区别。“上”字的底端弧线开口朝上,且弧线长度较长,顶端的一横较短。“下”字的顶端弧线长,开口朝下,底端横线短。由此可见,两个字以弧线为基准,用短横线所在的位置表示上和下。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学生可以理解汉字的字义。“三” (),在《说文解字》 中有解释,“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3]302。教师通过讲解“三”字的字形,结合古文字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人在造这个字时的初始想法。另外一种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提示性符号,如“本”()、“末”()等。从外形上来看,“本”与“末”两个字比较像,都和“木”字有关,“木”为象形字,但是“本”与“末”字在造字时已经标注了二者的不同,即提示的位置不同。“本”字,是在“木”字的下面加上一点,提示这是树根所在的位置。“末”字是在“本”字的上面加上一点,作为提示性的符号,表示这是树的末梢。在小学语文识字学习中,会有一些小学生没能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将一些形近字记混,这样书写的时候容易将甲字写成乙字,也就出现了写别字的情况。如果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记住形近字,准确书写形近字,同时也能理解形近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错别字出现的概率。

(三)会意与识字教学

“会意”这种造字法在《说文解字》的《叙》中的解释为“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3]316。会意,一般是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偏旁拼凑合成一个新的字。这个字的意义由这些偏旁合成,看到这个字,分析其部件或偏旁,可以知晓其意义。

根据构字偏旁是否相同,会意字可以分为两类:偏旁相同的同体会意字与偏旁不同的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如“从” ()与“森” ()。“从”,即两个人一前一后,由两个相同的“人”字旁构成。“森”由三个相同的“木”字旁构成,三木表示树木很多,“森”即为树木很多的地方。异体会意字,如“休”(),由“人”和“木”两个不同的偏旁构成,《说文解字》 中的解释为“休,息止也”[3]121。“休”的意思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偏旁的组合情况的分析得知,即人靠着树木在休息。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会意字由偏旁构成的特点,将积木游戏引入课堂识字教学,通过“给偏旁找朋友”的方式形成组合,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汉字的偏旁,猜测汉字的字义,然后再查字典核对,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住汉字。

(四)形声与识字教学

“形声”这种造字法在《说文解字》的《叙》中的解释为“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3]316。形声字可以分为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形旁表示汉字的字义,属于表意偏旁,叫作“意符”,声旁表示字音,即这个字的字音等同于声旁或者与声旁读音相似,叫作“声符”。如“江”(),《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水……从水工聲”[3]224,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可见,“江”的读音与“工”有关,字义与“水”有关。

据统计,形声字占全部汉字约90%,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生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形声字的时候,可以教给学生识字的小技巧,即通过部分偏旁猜测字音,然后查字典核对。让学生大胆猜测,同时也要小心求证,在查阅字典核验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进而激发识字兴趣。小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一些生字,可能会因为文章中生字较多产生畏难情绪,放弃阅读。小学生增加识字量的关键在于阅读,如果没能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识字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识字目标可能没法顺利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教小学生认识形声字,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并将这种猜测字音与字意的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小学生认识生字的时候可以教学生识字规律和猜字小技巧,帮助学生增加识字量,掌握识字方法,进而使之对阅读产生兴趣,更好地巩固认识的生字,同时积累更多的生字。教师将“六书”理论运用于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中,会使学生逐步达到各阶段所应具备的识字量。院校在教授《现代汉语》 《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时要注意将“六书”理论讲解透彻,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适当举例示范,更好地引导学生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今后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

猜你喜欢

指事六书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生字辨识大闯关
画说汉字——百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生字变身
指事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