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教学生化繁为简分析长难句
2022-02-18杨眉
杨 眉
(昭通市第一中学 云南 昭通 657000)
引言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英语长难句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在英语学习当中最大的一个障碍,当句子成分划分错误,理解出来的句子意思就会和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相距甚远,并且长难句的出现会增加学生重复阅读句子的次数,严重影响了答题速度,阅读理解部分往往学生失分较多的就是细节理解题以及基于细节的推理题;语法填空题遇到填动词形式或引导词时,由于不会分析句子结构,通常都会成为学生的丢分题。同时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把遇到的长难句分析了、翻译了,一旦换一个句子学生就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另一方面,长难句的分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里面涉及到了三大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两个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语法项,以及介词短语、不同词性的单词(如: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的成分等等。所以,是否可以用简单可行的方法教会学生分析长难句,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理解长难句的能力和答题的速度,同时对语填、改错、写作也有帮助,成为笔者构思这堂课的初衷。
1.教材与学情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英语长难句分析”,“长难句大致可分为三类:带有较多成分的简单句;含有多个简单句的并列句;含有多个从句的复合句”(孙心坚,2010)。作为高三一轮复习课,旨在教会学生用化繁为简的方式来分析长难句,降低对英语长难句的畏难心理。
在备课前期,笔者通过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代表访谈交流的方式,了解到了学生在理解长难句时遇到的阻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词汇,句子结构及文化差异。本节课的设计主题主要是从句子结构着手。笔者在备课时发现,在短短的40分钟一节课里,如果从句子构成、单词词性、三大从句及非谓语动词开始给学生讲解会花费较长时间,并且学生也会由于内容枯燥、概念太多而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兴趣,因此如何生动而又直观的让学生理解英语句子构成就成了首要思考的问题。其次考虑到以高考为参照对学生高三复习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例句的选择也以高考题目为主。
1.2 学生分析
本节公开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杉树班。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该班大部分同学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都已形成系统。另一方面,该班学生作为理科生,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相较于男生更为积极主动。在语法学习方面,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及鼓励,让男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而不是被动灌输概念。
1.3 教学目标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希望通过深入课堂的实践研究,实现以下目标:
(1)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有长难句构成的底层逻辑;
(2)学生掌握分析长难句的步骤与方法,顺口溜的方式也可以适当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3)紧扣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线是:把英语句子基本结构比喻为一棵大树的树干,借助视觉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长难句构造;由简至繁,通过“一圈;二括;三划线”三步法,教会学生用化繁为简的方式来分析阅读中遇到的长难句;并用“顺口溜”这种朗朗上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一方法;最后借助2021年高考全国卷乙的C篇阅读理解,学生通过应用 “三步法”对三个长难句进行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首先,在长难句结构呈现及解释环节,以“主+谓+宾”这一简单句式为例,用图示的方式给学生演示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成分(定语、同位语、状语)以构成长难句,然后用一棵树的树干比喻为句子的主干,枝叶比喻为各种修饰、限制的成分。研究发现比起抽象的概念记忆我们的大脑更易于做视觉形象记忆,所以把树干和枝叶比喻为一个句子的方式更易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联想记忆。
其次,在“三步法”分析长难句环节,充分利用头脑风暴环节举的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三步法”的引入和实践。并用两棵树中间加上连词的方式来给学生解释说明并列句的句式构成。
最后,在练习长难句分析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三步法”,分析划线部分的三个长难句,再进入语篇导读部分,为最后的主题升华做铺垫。
3.教学过程
3.1 头脑风暴,激活已有知识
由于参加公开课的班级已经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所以一上课就直奔主题---长难句分析策略,但为了不让学生产生危难情绪,特地强调“All the long sentences begin with a short and simple one.”(所有的长句都是由一个短而简单的句子演变而来的)。紧接着就以“Jack met a girl.”为例,让学生头脑风暴,把这个简单句添加修饰成分变成一个更长的句子。
[设计意图]
学生听到长难句的第一反应都是有些惧怕的,所以一来就给学生打一剂预防针,告诉他们所有长难句都是由一个短而简单的句子开始,这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笔者通过一个由4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慢慢引导学生加上一些修饰的成分(包括有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同位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词组及并列句),最终写出一个由61个单词组成的长难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直观的看到了长难句就是在一个简单句的基础上加上众多修饰的成分而构成的,这就为接下来的句子构成讲解作好了铺垫。
导入环节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长难句和简单句之间的关系。
3.2 化繁为简,“三步法”分析长难句
3.2.1 以“主+谓+宾语”为例,讲解长句构成原理
笔者在英语五个简单句结构中,选取“主+谓+宾语”为例,以图示的方式向学生演示英语各种修饰成分的位置。并用举例的方式具体向学生解释英语中哪些结构可以构成前置定语、后置定语、同位语及状语。之后用一棵树的树干(Trunk)比喻为句子主干,枝叶(Leaves and branches)比喻为修饰、限制成分。
[设计意图]
使用图示的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概念讲解变得直观易懂,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而用一棵树的树干和枝叶比喻为句子主干和修饰成分这一形象类比的方式更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接下来的长难句分析搭建好了脚手架。
3.2.2 “一圈、二括、三划线”三步法分析长难句
学生通过之前一个步骤的学习之后对句子构成有了直观的理解,现在采用三步法---“一圈、二括、三划线”对导入阶段中出现的那个由61个单词组成的长难句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
利用“头脑风暴”中那个让学生们感叹而印象深刻的句子来进行反向操作,一步步演示如何利用“一圈、二括、三划线”的方式来把长难句化解成简单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到and后连接的句子也被划入了主干句中,由此乘势向学生引入“并列句”的概念,依然是用图形这种形象类比的方式把and连接的两个句子比喻为独立并且一模一样的两棵树,并引用名人名言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3.2.3 总结方法,利用“顺口溜”加深学生对三步法的记忆
为了便于记忆,笔者整理并总结出了一个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分析长难句的三步法---一圈介连引导词,二括介从非谓语,三划主干找trunk,最后整理来翻译。
3.3 学以致用,主题升华
3.3.1 依托高考,运用三步法分析长难句
笔者选取了2021年全国乙卷的C篇阅读理解打印成学案,作为本节课练习的蓝本,挑出其中三个较长的句子出来进行下划线,要求学生用刚刚学过的三步法来分析这三个句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分析之后和同桌进行讨论,看看自己的判断和同学是否有出入。之后在PPT上显示一遍分析过程,把一些较难的单词、词组显示在屏幕上,提醒学生记笔记。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走动着查看学生答题的情况,并对有疑问的同学做相应的指导,而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也可以加深对三步法的理解。语法教学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安静的思考语法规则并加以运用,不能光以教师的呈现和讲解为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化。而参考答案的呈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再次确认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查缺补漏
3.3.2 升华主题,保护自然环境
笔者之所以选取这篇阅读理解,一是它作为一篇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说明文很具有代表性,“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二是深挖这篇文章的出处可以给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一些启示,最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文章出处大多数来自于外媒文章(外刊),笔者选取的这一篇也不例外。
4.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从课程的设计初衷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大化的为学生着想,抓住学生在长难句分析中的痛点,用化繁为简的方式把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语法体系简单化,采用实用并且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降低对英语长难句的畏惧心理,利用具象化的图像来比喻抽象的句子结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句子构成。以高考试题为依托,把方法运用在日常的阅读中,同时深挖高考试题来源。最后依托主题语境,增强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用语的简练性上再多加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