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拟剧视角看真人秀节目中医务工作者形象塑造策略及其社会效用
——以《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为例

2022-02-18陈丛玥刘梦薇王满荣

视听 2022年9期
关键词:医务真人秀参与者

陈丛玥 刘梦薇 王满荣

纵观医患关系这一复杂且重要的社会议题,其中包含的各类问题庞多,医疗服务资源不足便是之一。当少量的医务资源与庞大的就医需求相遇时,医患矛盾便易在由他者构建的身份与立场的“对立关系”中显现并激化。研究显示,医患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最大原因①。其中,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影响医患沟通的重要因素,而有效发挥媒体信息传播功能正是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②。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媒体如何通过话语建构,创建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医务人员形象,影响着媒体能否积极发挥信息传播功能,承担社会责任。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媒体对涉医议题的报道开始从事件性、政策性的报道转向了记录类,媒体呈现的医务形象也从单篇事件性报道中的扁平化转向全方位记录下的立体化。纪录片、综艺等多种节目呈现形态在展现医务的职业特性、宣传相关医疗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对该群体的立体化、个性化的呈现,丰富了医务群体的形象,推动了公众对医务群体工作的深入认识,对进一步促进医患沟通、塑造医务形象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拟剧视角下的《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对米德提出的角色扮演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拟剧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演员们会按照角色要求进行表演③。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借助了一系列的舞台表演概念——前台与后台、表演、剧组以及剧本期待。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作为一档职场观察类真人秀,由观察团与医生导师、医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节目共邀请十位医学生,通过参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短期日常实习,并根据日常实习状况展开对正式实习面试的offer争夺。基于以上情境,本文希望借助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该节目的分析脉络进行重新划分,即作为参与者的个体,其在实习医院的诊室及其相关场所、人群等社会舞台上表演为医生;在除去诊室及相关特定场所、人群的社会舞台,其表演身份转为医学生。笔者以这样的思路为分析脉络展开本文的探讨。

(一)“前台”塑造职业形象

戈夫曼将前台用以指代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可以为观众呈现的固定情境,后台则用以指代那些不被观众看见的部分,前台、后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前提便是表演者需要对自己所面对的互动对象进行情境界定。戈夫曼认为,人在前台的活动中,无法离开“布景”与“个人门面”两个关键要素,其中“布景”指代进行设定的环境,它的存在使得表演的展开具有特定的意义,而“个人门面”则指代个人的特征及其行为举止④。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节目参与者处在诊室等相关医疗场景中,在面对患者时,他们正处于一个前台形象的塑造过程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特定形象为医生,由此,其行为举止都需要与该职业的特性相匹配。如节目中,参与者们在面对病患时必须给予病人以明确且坚定的关于治疗措施的回答,而非模棱两可,要给予患者信心,维护医护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前台形象。

(二)“表演”展现职业品德

戈夫曼将表演看作是一种为了给予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表达某种意义,这主要是通过语言符号或行动进行表达⑤。在节目中,参与者在前台中所表演的形象为医生。在这段表演过程中,参与者通过专业知识的输出,在患者心中树立起专业形象,向患者传递“我可以被你信任”这一特定的意义。参与者也会通过查房时对患者言语与行动的安慰,向患者传递“关心”“陪伴”等特定含义,以此树立医生形象中的“仁”与“善”。

(三)“剧组”把控传播效果

戈夫曼认为,剧组是表演某种情境,是可以体现表演者存在的环境。剧组中的成员相互依赖,给予彼此的表演以评价与修正意见。剧组的存在是对表演者的制约,要求表演者不能将自己的缺点暴露给观众,要让其行为与剧组在整体上趋同⑥。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节目中,剧组这一概念即可用来指代带教老师以及参与学员。带教老师对参与学员的表演进行指正与规范,参与学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带教老师的指导。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存在也在制约着参与学员的表演,要求其表演不能在患者面前出现破绽,当然,这里的破绽是指医疗事故。同时,剧组又可用以指代《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的节目制作团队。他们通过剪辑等创作手段,把控节目参与者的表演呈现效果,构建起预期的前台形象与剧本期待。

(四)“期望”推动职业前进

戈夫曼认为,剧本期望是社会规范对于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期望促使个体的自我形象调整⑦。在节目中,剧本期望其实不仅体现为带教老师或参与者自身对自己表演的期望,更可以体现为社会对于医务群体以及医疗行业的期望。节目通过带教老师对医学生的教导,将这一期望反馈隐晦地向观众呈现出来,并通过这种呈现,展现出剧本期望正在推动医务群体改变的现状。

二、真人秀节目对医务人员形象塑造的策略与社会效用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将目光转移至医疗领域,并将整个大的叙事主干设定为参与者对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实习offer的争夺。医疗领域虽然与普通人接触密切,但是该领域对专业性与严谨性的要求极高。因此,伴随着节目的宣发及播出,网络中对医疗行业是否适合以真人秀这一节目类型呈现的讨论便十分激烈。随着节目内容的逐渐推进,可发现,虽然该节目中仍留存着综艺节目的“顽疾”,但其通过职场观察类真人秀的节目形式,向观众展现并代入了医务工作者工作日常,使得节目从实质上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纪实性”内容,并通过真实话语的交互拓展了节目主题,为观众开辟了理性反思与深层次互动的交流空间⑧。

(一)关注群体成长,重塑职业形象

在以往发生的医患冲突中,患者就医时过高的期望值已经成为导致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⑨。有研究对大学生群体采用SC-IAT测量时发现,该群体对医生的职业形象认知有着外显的职业刻板印象,即高热情、高能力、高道德⑩。对群体职业的刻板印象,可被看作是一种超高的剧本期待,它来自医务群体在公众面前长期树立的前台形象管理。公众从各种渠道接收这种良好的形象,便随之固化。当公众从形象信息的外在接受者转变为形象信息塑造过程的参与者时,他们往往难以接受医务群体与以往其所接受的形象的偏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医患矛盾的出现。

作为一档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招募的参与者都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医学生。虽然节目参与者都是各大高校的医学生,但是他们大都缺乏相对应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学习与考核模块贯穿整档节目,对群体的成长记录已经成为该节目的人物塑造重要策略之一。节目通过诸如标准化病人、病房问诊、病历分析汇报、腰椎穿刺、急诊室收治等多种方式,记录参与者在前、后台中的成长过程,打破了大众对医务群体“天然”的高能力的剧本期待。

节目记录了参与者的成长过程,将这类群体塑造成持续学习并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生。这相较于以往纪实类节目对成熟医生的记录,能更加清晰地向观众展现医务群体的持续成长过程,间接地重塑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成长与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由公众对医务群体持有的超高剧本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引发的医患矛盾。

(二)展现职业信念,提高群体可信任感

在甘肃省兰州市非医疗行业从业者对医生职业形象的问卷调研中显示,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在诊疗中会将医生的个人利益放在首位,22.6%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利益是医生诊疗中首要关注的问题,37%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首要注重患者利益⑪。此大众印象的出现,除了与医疗体制内所固有的现实困境有关,还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下各类媒体中对医务工作者的污名化、片面化报道有关。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愈发碎片化,医疗信息也不例外。发布者力争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中求得生存,此时诸如收入高、服务差等极具争议性的报道便成为吸引眼球的利器。

针对当下医务形象呈现的片面化与污名化现象,《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也通过对参与者“表演”的真实记录,着力弥补媒体在医务形象呈现中的不足。节目中,参与者忍着困意打手术结的练习、值完夜班后再继续白天的学习、为病人注入情感而为其愤怒或流泪……节目通过将参与者的表演行动与其情感态度联结,从中展现出这一群体在入行初期便一直持有的职业信念,塑造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信念感。节目在观众心中建构群体的形象,提高群体可信任感的同时,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对医务群体的剧本期待。

(三)“伪命题”纪实,引导形象建构效果

在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医务题材的作品中,客观、不做价值与情感判断的呈现方式贯穿作品叙事全过程。这一呈现方式虽将作品的部分解读权交还给观众,却也使作品的解读依赖于观众个体固有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观察类综艺将保持纪实性作为核心,它们试图给观众呈现出没有剧情设计的真实感⑫。但真人秀节目对节目方向进行把控以及对基本情节的设置,使得包括观察类综艺在内的真人秀节目的“纪实性”沦为“伪命题”⑬。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整档节目里,观察团的存在不仅增强了观众观看时的代入感,而且通过观察嘉宾个体对节目参与者行为的观点表达,影响观众对节目参与者个体与行业群体的情感与价值判断。比如,当节目参与者彻夜看护、救治患者时,观察团便会通过诸如“感动”“真不容易”等一系列情感化用词进行价值引导,进一步呈现出医务工作者的辛苦;当节目参与者随着时间推进逐渐从手忙脚乱到熟练应对时,观察团便会使用“成长”“为他们开心”等词,让观众接受医生这一职业所需的成长过程,诸如此类的价值引导贯穿整档节目。相较于纪录片的含蓄与内敛,《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通过直观化的情感与价值输出,强势地引导观众对个体人物形象乃至行业整体形象的认知,提高了节目的职业形象建构效果。

三、真人秀节目中人物形象塑造反思

(一)剪辑与冲突下的职业形象建构“危机”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虽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一档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其在呈现方面仍然保留着真人秀节目固有的通病——剪辑与冲突。节目试图通过剪辑设定人物形象、构建人物冲突,提高节目话题量。过量的介入,虽有助于节目的流量引导,但不利于节目的长期口碑管理、节目参与者的人物形象建构以及舆论环境的营造。

在现代影视艺术中,剪辑极大带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但真人秀节目中的剪辑对“话题”与“梗”的过于关注,使得节目素材被极大地赋予了创作者独特的、功利性的视角⑭。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节目中,节目组通过后期剪辑,对不同的参与者进行人物性格与职业水平的差异化塑造。例如,节目在塑造医学生王蕊前台形象时呈现的剪辑效果为弱化亮点,展现“迷茫”;在塑造医学生李不言前台形象时呈现的剪辑效果则表现为“萌点”与“情感”。与此同时,节目组通过后期剪辑,试图构建或放大参与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话题流量。例如,节目通过剪辑放大了医学生高尚与刘畅在工作分配中的冲突,又通过剪辑预告医学生谢旭超与指导老师卢骁之间的对话来建构人为冲突。

真人秀节目在考虑娱乐性与播出时所需的话题性时,注定了其并不能像纪录片般较为完整地还原与建构人物形象。差异化人物剪辑思路与冲突性的情节构建,虽能让节目获得极大的话题讨论度,却束缚乃至扭曲了被剪辑者的前台形象,不利于被剪辑者个人职业形象的长期构建。同时,剪辑所虚构的人物形象与矛盾冲突,虽能在短时间内给节目带来流量,但不利于节目长期口碑的塑造。

(二)角色标签化与关系复杂化下的个体形象建构“困境”

在探讨慢综艺的叙事策略时,有学者提出对节目嘉宾的角色设定与人物关系的挖掘是慢综艺节目叙事策略的重点⑮。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节目组也十分注重塑造角色形象及角色间的关系,并试图将标签化后的角色形象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包装成节目卖点。然而,角色形象标签化与角色关系复杂化虽然能为节目带来巨大的流量,但也让身处节目设定中的参与者成为喧嚣流量中的争闹对象。纵使节目试图打破大众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认知桎梏,却也并未跳脱出对节目参与者个体形象构建的思路困境。

节目按照参与者专业,将首发的八名成员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为“神经外科”三人、“心血管内科”两人、“肝胆胰外科”三人。随着节目持续播出,参与者个体的角色标签也愈发鲜明,如刘畅——“女学霸”“韧性”、李不言——“迷糊”“共情能力强”、汪苇杭——“努力”等。与此同时,参与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逐渐成为节目的卖点,如刘畅与高尚同在心血管内科,但是在汇报准备工作中产生隔阂,并发生争吵;李不言在指导神经外科的本科轮转见习生时引发“绯闻”等。

在真人秀节目中,将节目参与者形象标签化与人物关系复杂化,已经成为吸引观众眼球与提高话题量的重要渠道。然而,角色标签化虽然强化了观众对节目的自我映射,提高了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但也禁锢了参与者在观众心中的角色印象,形成情感定位。再加之节目组对角色关系的强化与建构,更易加大已产生自我映射心理的观众对参与者个体的情绪化表达,并不利于参与者个体形象的建构。

四、结语

医患关系问题作为当前社会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应当被媒体关注。然而,这种关注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报道。真人秀等新鲜展现形式的加入,有利于社会更深入地了解医务工作者。《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通过关注医务工作者成长过程,展现其职业信念,并通过娱乐化的手段引导观众对医务工作者形象认知进行人物塑造,不仅丰富了这一群体的形象,还有助于改变观众对该群体的认知偏差,更有利于促进医患互信,弥合社会分歧,帮助观众重新认识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但是在医务工作者形象塑造过程中,由于展现形式与固有思路的限制,节目在人物形象建构方面仍存在缺陷。

注释:

①李婧,刘春.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例[J].经济师,2021(05):258-259+261.

②高丽华,孙红.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医患关系双主体模式的路径研究[J].记者观察,2021(14):35.

③毕亚斐.拟剧理论视阈下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5):297.

④⑤⑥⑦汪广华.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3):28-29.

⑧⑬李享.国产真人秀的“伪纪实”与“真实美化”[J].出版广角,2019(20):72.

⑨肖红秀,黄妹,吴江生.患者视阈下医生角色期望及形象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16(29):155.

⑩向宏.医患关系管理视角下的医生职业形象认知现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⑪何晓晴,郭鹏军,王晶晶.大众眼中的医生职业形象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5(10):100.

⑫冯哲辉,林洁怡.场景时代我国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现状研究[J].采写编,2022(01):118.

⑭赵文瑜.网络真人秀类节目中剪辑节奏的问题及反思[J].传媒论坛,2019(24):109.

⑮黄洁.“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及诗意表达[J].声屏世界,2020(22):66.

猜你喜欢

医务真人秀参与者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