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文化类节目传播属性分析

2022-02-18陈艺杰

视听 2022年9期
关键词:类节目古籍媒介

陈艺杰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以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传播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广受各年龄层的观众追捧。数据显示,《朗读者》相关微博内容累计阅读量高达4.4亿;关正文导演的《一本好书》《见字如面》播出至今,豆瓣评分仍稳定保持在9分左右。2020年,周播综艺节目的收视冠军为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亚军为《经典咏流传》第四季。2022年,《朗读者》第三季、《经典咏流传》第五季等相继播出,再次展现了文化类节目的独特魅力。文化类节目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类节目与传统电视节目不同。在传播方式上,网台联动的传播方式给予观众更多选择;在节目形式上,互动式交流、沉浸式体验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在节目内容上,文化类节目营造出的文化氛围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唤起观众对集体文化的认同,弥补观众对文化认知的匮乏,满足观众对精神层次的高品质需求。

美国传播学家伊莱休·卡茨指出,使用与满足的因果过程包含社会需求、个人心理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等。本文从这一因果过程出发,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策略以及满足受众需求的多重因素。

一、社会需求:凝聚文化共识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着一定的目的,即想要通过媒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社会需求和观众的个人心理需求影响着观众如何选择媒介以及接触媒介的频率。因此,在娱乐节目一味追求感官体验、内容空洞的创作背景下,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从而唤起观众对于优秀文化的集体记忆,凝聚社会文化共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为例,作为一档读书节目,节目制作理念立足于当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社会环境,将文化基因与综艺节目相融合,用“朗读”这个极简的呈现方式传播优秀文学作品,彰显节目的内容价值,建构文化认同,满足社会发展史对于文化的需求。《朗读者》在嘉宾选择上,邀请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所朗读的作品精选中外名篇佳作,通过一人一舞台的形式,给嘉宾打造沉浸式的朗读空间,使观众与朗读者的情感产生同频共振,推动观众对共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在主题设置上,节目主题与时代思想相契合,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讲述嘉宾个人故事上;从宏观层面来看,节目响应国家政策,引领观众聚焦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比如,人民英雄张定宇《写给妻子的信》体现出中国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在以举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疫情阻击战的大环境下,《朗读者》节目讲述英雄们的故事,聚焦家国情怀的同时蕴含人文精神,影响着观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凝聚起社会共识。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现下,视觉化、感官化的信息充斥整个媒体环境,民众越来越追求感官刺激,‘高清’‘视觉控’‘封面党’等娱乐内容盛行,媒介生产者费心竭力地生产更具强烈的视觉刺激的内容来取悦消费者。”①综艺节目本身就具有娱乐性,同时娱乐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求,但是近年来,部分综艺节目形式单一、内容同质,盲目追求感官刺激,曲解了“娱乐”的本质。与此同时,各种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弥合了泛娱乐化时代下的文化缝隙。《上新了·故宫》依托博大精深的故宫文化,创造适合当代人的故宫文创产品,带领观众进行探寻,让故宫文化走进大众生活。从受众视角出发,故宫文创产品一方面符合观众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沉浸在文化氛围中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相互交融,延伸社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体现节目的社会价值。

二、个人需求:汲取精神滋养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文化类节目满足观众基本需求的条件是要使观众对媒介所传达的内容感到认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从而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文化类节目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打造内容深邃、文化价值突出的高品质节目,使观众在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中汲取精神养分,满足观众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人们沉下心去阅读深奥的古典书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身处视觉霸权的时代,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主流,使古典书籍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人们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浅。电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借助当代视听艺术,把中华民族的优秀典籍生动演绎出来,将晦涩难懂的古籍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视听画面,将古籍文化普及化、大众化,有利于各个文化水平的观众接受。节目内容立足于传播中华优秀古籍文化,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打造时空交错的多维度体验,全方位诠释古籍思想,彰显出中华民族优秀古籍文化的博大精深。《典籍里的中国》选取《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等流传千年的中华古籍,用“穿越剧”的形式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每期节目围绕一本古籍中一个人物的思想,从两条线索展开讲述。一条是以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感性参与,从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感受古籍智慧,并对此进行实时讲解;另一条是主持人王嘉宁与专家学者对所演绎古籍的理性解读,从专业角度分析古籍所传达的核心思想,为观众进行二次解读。无论是精良的制作还是走心的表演,无不传达着节目的匠心精神。

从观众视角来看,《典籍里的中国》用“典籍”这一文化IP,传播中国古籍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真正做到了通过让典籍“活起来”带领人们走近古籍,了解古籍中的历史,增强人们对古籍的关注,满足观众对古籍文化的需求。

三、媒介期待:拓展传播渠道

丹尼斯·麦奎尔指出,“文化最本质最首要的属性就是传播,没有传播,文化不可能生存、发展、壮大乃至获得辉煌的成果。”②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范围扩大,渠道广泛,许多文化类节目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拓展传播渠道,形成大屏小屏联动、跨媒介传播的新景观。比如《朗读者》第三季先导节目《一平方米》,在《朗读者》第三季播出之前,以新媒体慢直播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在北京、武汉、厦门三地的朗读亭内形成多屏联动的传播格局,创新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形式。作为《朗读者》第三季的先导节目,《一平方米》依托《朗读者》已经具有的广泛影响力和优质的电视资源,很快获得关注。同时,在直播开始之前,借助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多平台联动传播增加了观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符合现代受众碎片化的接受习惯,而慢直播形式可以让受众随时参与互动,形成伴随式传播。在《一平方米》72小时不间断的慢直播中,董卿以观察员的身份与朗读嘉宾进行线上、线下的实时互动,拉近主持人与嘉宾的距离。比如,在嘉宾朗读之前,主持人引导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及将要朗读的文章背后的含义,让观众提前了解,增加观众对节目的期待。

文化类节目《闪亮的坐标》邀请著名演员担任演讲人,以演讲的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英雄事迹,继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在节目形式上,《闪亮的坐标》打破演讲类节目单一的呈现方式,运用虚拟视觉技术带领观众了解英雄的故事,三维立体画面还原真实历史场景,引发观众产生情绪共鸣。立体化的舞台设计给受众带来多维度感官体验,有助于激发观众对演讲内容的兴趣。在媒介传播上,《闪亮的坐标》每一期时长为15分钟左右,与此同时还推出了10分钟以内的“演讲版”。节目在抖音等各大视频平台同时播放,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宽媒介传播渠道,提高观众观看节目的可能性。

四、媒介接触:打造多维体验

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是,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议程设置秉持受众本位的理念。文化类节目的内容契合观众对文化认知的需求,呈现形式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传播样态与受众的接收习惯相吻合,提高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关注度。下文以关正文导演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本好书》与《见字如面》为例,分析文化类节目在题材选择、表现形式上遵循内容价值、受众本位的设置理念。

首先,题材丰富,打造观众的多维体验。《一本好书》立足于国内外脍炙人口的经典书籍,从全球各大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中选取,涉及多种类型,兼顾不同领域的人群阅读。比如,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万历十五年》《人类简史》,经典爱情故事《霍乱时期的爱情》《了不起的盖茨比》,励志爱情故事《简·爱》,悲剧爱情故事《红字》,少年成长回忆录《麦田里的守望者》,交错在理性与现实中的《月亮与六便士》,科幻类书籍《三体》,推理类书籍《头号书迷》,揭露社会现实的《悲惨世界》《骆驼祥子》,以及深入剖析人类消费行为的《怪诞行为学》等。多种类型的书籍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观众的需求。书信朗读类节目《见字如面》在书信选择上涉及多方面主题。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有:作家萧红在弥留之际写给弟弟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吐露着在国家衰微之时仍满怀希望的家国情怀和对青年人寄予的厚望;毛泽东写给雷经天的《共产党要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严格作风;杨开慧写给堂弟的《我把孩子托付给你们》彰显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刚毅品质。以亲情为主题的有:赵一曼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流露出肝肠寸断的离别之情,充满对儿子的不舍,而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则给儿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李真身患白血病之后给妈妈写下的《对不起,妈,我生病了》,充满对生命的不舍与对家人的愧疚,让观众为之动容。以爱情为主题的有: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情书《我不愿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情书《我从没有这样的爱过人》,是对王映霞一见钟情之后爱而不得的伤感与无奈。一封封书信中流露出赤诚的家国情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情真意切的感人爱情等,给观众带来多维度的情感体验。

其次,节目形式新颖,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一本好书》的创作初心是从内容价值出发,将深奥难懂的经典名著以话剧的形式在舞台上演绎出来,通过对名著的推荐引发观众思考,从而激发观众阅读名著的兴趣,开阔观众视野。在场景设计上,《一本好书》采用360度环绕式舞台设计,观众席在中间,演员在周围表演,互动式的表演拉近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增强观众的参与感,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比如在《骆驼祥子》中,观众近距离观看祥子拉着车在舞台上奔跑,见证着祥子从年富力强、任劳任怨的青年人变成油嘴滑舌、贪图利益的小人,仿佛亲身经历着军阀混战时期旧社会的残酷现实。《一本好书》力图还原书中所描绘的情景,打造惟妙惟肖的舞台场景,呈现栩栩如生的舞台画面,同时结合逼真的音效,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满足观众的视听审美。《红岩》中鲜血淋漓的监狱场景和饱受严刑拷打的共产党员,让观众沉浸在重庆黎明前的阴霾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即将被枪决的战友,许云峰内心复杂的情绪被实力派演员于震表演得淋漓尽致,精良的节目制作与匠心的表演给观众带来多维度的感官体验。《见字如面》则采用“一人一舞台一封信”极简的节目形式,将一封封承载着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的书信以朗读的形式分享给观众,带领观众了解鲜活故事,重温时代烙印。

五、需求满足:增强文化自信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对媒介的接触可以获取更多的未知信息,由互动式参与体验引发情感共振,能够缓解情绪的消遣娱乐氛围,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等。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知识性与娱乐性并存,在形式上互动式与体验式兼顾,既能满足观众在物欲横流社会中的精神需求,又能使观众体验到综艺节目带来的消遣娱乐。

首先,满足观众的消遣娱乐需求。《一本好书》除了以话剧的形式对经典书籍进行完美再现,还穿插着妙趣横生的脱口秀表演。脱口秀演员王自健一人撑起一个舞台,对《怪诞行为学》里人们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深入剖析,用调侃的语言和真实的例证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反思自己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在满足观众消遣娱乐的同时起到引导身处消费时代的人们理性消费的作用。

其次,提高观众的文化认知。文化类节目既能满足观众对文化认知的心理需求,又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需求。观众与《中国诗词大会》一起品味中华诗词之美,与《朗读者》一起感受世间百态、冷暖人生,与《典籍里的中国》一起体验古籍魅力,与《经典咏流传》一起欣赏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碰撞的火花。文化类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着节目的质量,拓展了观众视野,培养了观众的文学素养。

最后,创造多维感知体验。从越来越流行的各类体验馆到对“慢生活”的向往,可以看出,身处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缺乏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渴望精神的慰藉。文化类节目依托现代新媒体技术为观众打造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沉浸式参与节目,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缓解压力,与节目所要传达的情感产生高度共鸣。比如在《典籍里的中国》中,观众席与四个舞台融为一体,观看表演时观众席的座位随着演员的表演位置而转换,全方位的舞台设计给观众带来全景式体验,使观众倾情投入表演场景中,达到与剧中人物的心灵交融,获得暂时的愉悦。《一本好书》采用视听综合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场景,环绕式舞台上呈现出的视觉艺术形象与舞台音效制造的听觉艺术相结合,让观众沉醉于剧中人物的爱恨纠葛中引发对自我的审视和对生活的思考。

六、结语

丹尼斯·麦奎尔认为:“传播并非指具有单一的、凝固的意义,而是有着多样的、流动的意义。”③文化类节目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跨媒介传播、大屏小屏联动的多样化传播样态,拓宽观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以传承优秀文化为出发点凝聚文化共识,用文化知识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打造沉浸式的场景给人们带来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增强观众对媒介的黏性,实现文化类节目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升文化自信。

注释:

①曾靖盛,黄冠.娱乐至死时代的文化救赎——以综艺节目《朗读者》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18):90-92.

②单波,李楠.大众传播与文化——丹尼斯·麦奎尔的“传播—文化”观评析[J].新闻大学,1998(03):30-35.

③单波,李楠.大众传播与文化——丹尼斯·麦奎尔的“传播—文化”观评析[J].新闻大学,1998(03):30-35.

猜你喜欢

类节目古籍媒介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书,最优雅的媒介
我是古籍修复师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