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电影的叙事风格与美学意蕴
2022-02-18曹荣荣
曹荣荣
红色电影具有旗帜鲜明的思想引领性,其中融合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性与其艺术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红色电影形态变化的背后反映了红色电影美学与人民情感结构的动态性调适,红色电影在其审美形态的构建中形成了与人民情感结构的同构性关系。要言之,作为审美对象的红色电影,在历史发展的动态变化中契合了不同时期社会语境下中国人民的情感诉求与精神追求,因而其承载的思想性的艺术审美形式展现出强大的感召力与生命力。艺术作品感染人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能润物细无声地提高人们的涵养,并使人们与之共情。红色电影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并发展至今,历久弥新,其突出的叙事风格与美学意蕴是其深深感染几代中国人的魅力所在。
一、中国红色电影的思想性及其叙事风格
红色电影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内涵与文化实践性意义。红色电影不同于追求艺术化表达的作者电影,也不同于市场导向的商业化的类型电影。红色电影的发展植根于特定社会的文化发展进程及其内在诉求。中国红色电影代表了一种由先进的社会文化所推动并体现了广泛的大众文化诉求的现代电影形态。作为一种现代电影形态,中国红色电影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程紧密相连,承载了以人民性为价值旨归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涵。从文化实践的角度看,中国红色电影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借助电影这一大众媒介所进行的基于新的社会文化构成所推动形成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认同实践。中国红色电影反映了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和思想传承价值。
中国红色文艺的发端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的鼓舞下,红色题材的小说、戏剧等艺术作品在20世纪40年代涌现出来。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红色经典作品是指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所产生的一批有代表性的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红色电影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中国红色电影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重要电影现象,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中国红色电影秉持现实主义的叙事原则,以革命叙事的风格再现革命历史事件,并表现革命英雄人物,传承革命精神,展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红色电影主要包含革命史诗、革命传奇和革命成长三类叙事风格。
革命史诗叙事一般以跨越时空的宏大叙事,展现革命场景的波澜壮阔,并将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和主要的革命英雄人物展现出来,体现出具有崇高感的美学特征。史诗原本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篇叙事诗。由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且能凸显审美特征,“史诗的种种特性转化成史诗性,迁移到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叙事艺术中,并经历了古典史诗、资产阶级史诗到现代史诗的演化,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范畴、风格和评价标准。”①史诗电影能够在跨越时空的叙事中展现历史事件或人物命运的整体风貌。“史诗的整一性就要靠两方面:一方面所叙述的具体动作本身应该是圆满自足的,另一方面动作进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广阔世界也要充分表现出来,从而使我们认识到。”②红色电影的革命史诗叙事将革命故事的历史性与诗性融为一体,在以时间为发展脉络的故事中立足于历史的真实性与情节的合理性来展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同时,将革命人物的英雄气质与家国命运的民族性情感融入革命历史的叙事之中,展现出革命事件的历史面貌与时代特征,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南昌起义》《大决战》《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和《1921》等影片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
相对于革命史诗叙事,革命传奇叙事是将革命事件或革命人物置于充满戏剧性的跌宕起伏的叙事情节中,突出革命历史事件或革命人物命运的曲折性与传奇性。传奇本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体裁形式之一,起于唐宋而盛于明清,强调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现在是通俗文学的重要叙事形式之一。革命传奇叙事巧妙地将严肃的革命故事转换成大众视角下的革命传奇故事进行讲述。这种叙事形式深入浅出,生动而有感染力,既能达到寓教于乐的叙事效果,又能让大众感受生动的革命精神。红色电影的革命传奇叙事可分为革命人物传奇和革命事件传奇两类,代表性影片有《地道战》《血沃中华》《智取威虎山》《八子》和《悬崖之上》等。
与革命传奇叙事注重情节的传奇性不同,革命成长叙事关注个体的成长性,具有很强的启蒙色彩。其与成长小说的叙事风格相似,均凸显信念与理想对个体成长的价值引领。革命成长叙事通过典型的革命事件表现个体在思想上的成长与进步,展现革命的艰难,突出信仰的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革命成长叙事把革命中的普通人物作为表现对象,展现他们在革命中虽历经磨难与挫折,但坚定的信仰使他们坚守革命道路而不畏缩。革命成长叙事代表性影片有《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和《红巴山》等。
红色电影的不同叙事风格不仅展现了红色电影的多元化叙事形态和艺术表现力,而且为红色电影的审美接受提供了更多的维度与空间。
二、红色电影的美学构成与内涵
中国红色电影在美学构成上不仅将民族性、革命性与现代性融入其中,而且突出地将人民性融入了电影的美学构成中,彰显出独特而深沉的美学内涵。中国红色电影在发展中彰显审美功能与认知功能的二重性,实现了对大众进行广泛思想动员的效果,形成了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思想统一,成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电影”③:“在人民自己的政权下,在党的直接领导下,随着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发展和胜利而诞生,而成长,而壮大;所以,无论作为事业或作为艺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它就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④可以说,以红色电影为代表的人民电影构成了新中国电影的底色。在“十七年”时期,红色电影围绕人民这一主体展开叙事,试图在叙事中建构与强化人民的主体性。其通过将个人话语整合进国家与民族话语中的修辞方式,“把观众组织到这种革命历史的讲述之中”⑤,从而凸显出革命历史中的人民性色彩与崇高之美,强调了社会主义路线、党的领导和人民对这一价值观的认同,彰显出人民电影的美学内涵。
新时期以来,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中国电影发展格局的变化,红色电影彰显主旋律色彩。红色电影的动员效果日益转变为通过革命叙事来加强国家与个人的话语联系与情感关系,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观众提供了回顾革命历史与民族苦难的叙事文本,并由此使观众在现实中增强了对党的历史功绩和在国家建设中的卓越贡献的认同。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红色电影注重以平民化视角来塑造革命英雄人物和历史人物,突出人物的真情实感,并试图从微观叙事的层面完成对宏大的革命事件的演绎,体现出较强的观众导向的审美意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红色电影凸显出平民化与温情化的审美倾向。
随着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WTO,进口分账大片的潜在竞争加速了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并推动着国产商业大片的制作。中国红色电影日益融入市场化的制作体系中,市场上出现了“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和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现象。前者由国家电影制片厂投拍,但在美学效果上靠近商业片,后者则由民营企业主导投资,按商业大片制作,但价值观导向靠近“主旋律”⑥。很多主旋律红色电影在新的市场化环境下被制作出来,并收获票房佳绩,展现出独特魅力。传统的红色电影是一种感召式审美体验,即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国家话语召唤个人话语,电影中的革命叙事不断地激发观众的斗志与忘我的革命精神。然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对个体价值的关注,一度使得传统红色电影的话语式微。因而,红色电影的市场化策略试图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电影话语方式,积极调整国家话语与个人话语的关系,并突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性与意义。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之相伴的是人们的情感结构发生了调整与变化,幸福叙事逐渐取代苦难叙事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取向。如果说革命苦难叙事是让饱尝艰辛的人们在忆苦思甜中获得面对现实的精神力量,那么幸福叙事则是在美好时代下人们将幸福预设投注到历史或现实的故事中,让伦理层面的自我认同的幸福转变为借由文化符号而获得的幸福认同,其中包含了在叙事语态中所做的符号感知下的幸福预设和情感体验。幸福叙事在当下已成为人们回看历史的重要方式。在影片《集结号》中,最后吹响的号声所代表的既是经历革命苦难的人们对所付出的牺牲终获肯定的满足,也是今天的人们在回顾革命历史中为牺牲的革命者能够获得应有的荣誉而认同的表征。幸福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验美好的叙事形态,这与身处现代美好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结构具有一致性。
在审美取向之外,当下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地影响着红色电影的创作。红色电影借由商业化手段不断完善其表现力和影响力,试图获得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丰收。以《建国大业》(2009)和《建党伟业》(2011)等为代表的红色电影体现了适应市场的新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别样的美学意蕴。在这些电影中,明星演绎的历史故事被表现为历史事件碎片。一方面,这种由“名人小事”勾连起的故事满足了观众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幸福体验的期待;另一方面,这些影像中众多明星演绎出的历史事件成为观众眼中的美好景观。在这些红色电影中,商业化的明星与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共同召唤着观众对影片的美好期待。
近年来,在市场化制作机制的影响下,红色电影也尝试通过类型化制片策略走向市场,如影片《悬崖之上》(2021)。作为一部讲述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共产党特工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组织任务的红色电影,《悬崖之上》通过市场化机制完成影片制作,以谍战片的类型进入市场。该片云集诸多明星,剧情跌宕起伏,成为一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主旋律题材商业片。此类电影对红色题材电影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发展开拓了空间。
三、当下红色电影的美学意蕴
随着人们审美情感结构的变化和电影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当下的红色电影呈现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包含了幸福感与景观化的美学意蕴。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电影,如《1921》《革命者》《红船》和《三湾改编》等。这些红色电影充分借鉴了影片《建国大业》上映以来的电影制作经验,遵循市场化的电影制作机制,着力展现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秉承着以人民性为价值旨归的历史性叙事原则,将革命者的苦难经历与坚定的信仰追求和革命事业的艰辛历程融入了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与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的诠释之中,使影片中的革命历史与当下人们形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与情感共鸣。在《1921》《革命者》和《红船》等影片中,人们认识到革命者们所践行的使命追求让今天的人们拥有了幸福。人们通过影片回顾历史,能感受到革命者们在艰辛的革命道路上饱含着幸福的憧憬与无畏的勇气。这些红色电影突出了革命者们的幸福憧憬与我们今天的幸福存在的呼应与共情。而影片借助特定的历史场景和明星形象所形成的间离效果与缝合效应,正凸显了观者在历史回望中的主动性认同与情感性投射——这正是这些红色电影的魅力所在。红色电影中的苦难与幸福的叠加,以及历史场景与现实景观的融合,在大银幕上展现出难以言尽的美学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红色电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承载了弘扬革命奋斗精神的历史性任务,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一时期的红色电影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对革命历史的深度挖掘,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成熟,内容更加丰富,体现了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品质的追求。影片《国徽》(2013)通过对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设计及制作过程的表现,抒发了人民对新中国的炙热情感;《风云1927》(2014)通过对“八七会议”历史的讲述,表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危急时刻为革命寻找出路的心路历程和丰功伟绩,展现了党的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百团大战》(201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战历史;《大会师》(2016)讲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经历了艰辛的长征之后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展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2017年至2021年,中国红色电影蓬勃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电影包括《建军大业》(2017)、《血战湘江》(2017)、《浴血广昌》(2018)、《信仰者》(2018)、《古田军号》(2019)、《八子》(2019)、《红巴山》(2020)、《赤焰》(2020)、《1921》(2021)、《革命者》(2021)和《红船》(2021)等。这些作品契合了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浓郁厚重的红色文化充分展现在大银幕上,激人奋进。这些红色电影在制作上更加成熟,基本延续了《建国大业》(2009)以来的市场化制片策略,将红色文化与市场化的电影制作机制相融合,着力打造出“既叫好又叫座”的新时代红色电影,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些新时代的红色电影传承并升华了中华民族的红色文化精神,高扬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红色电影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影像传承了红色文化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红色电影作品,体现了红色电影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性演进。红色电影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和社会动员效果,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其中的红色美学深入人心。然而,市场化进程为中国红色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课题。红色电影要想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既要凸显艺术性,以作品感染大众,形成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又要适应市场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完成电影产品的制作与营销,从而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当下的红色主流电影与红色大片体现了红色电影的艺术创新与拥抱市场的努力。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红色电影通过市场化的制作环境涌现出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四、结语
中国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与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红色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鲜明特征,是实践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其演进历程包括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红色电影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影像书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让革命英雄形象和革命精神通过大银幕传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红色电影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思想性内涵,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媒介传播效果,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红色电影美学。红色电影具有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传承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注释:
①赵彦芳.史诗性范畴的美学意蕴及精神寻踪[J].文学评论,2017(01):97.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5.
③钟敬之.人民电影初程纪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112.
④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14.
⑤张慧瑜.工农主体与人民电影以1950到1970年代的中国电影实践为例[J].新美术,2016(10):97-104.
⑥路春艳,王占利.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与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J].当代电影,2013(08):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