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像的功能及地位分析

2022-02-18顾俊捷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融合采访部

环球首映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场感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顾俊捷 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融合采访部

电视新闻主要通过画面、声音等媒介传播内容,能够显著冲击到观众的视觉感官,增强新闻传播的现场感,促使观众顺利的产生情感共鸣。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画面与声音的主要来源,其利用图片、声音以及文字等形式对某件真实事件进行详细记录,有利于优化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像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要求从业人员切实提高自身的新闻摄像能力,增强新闻摄像画面的直观性、时效性以及色彩性,促使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新闻摄像的主要功能

(一)增强新闻报道真实性

近些年来,随着全媒体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电视新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电视新闻制作人员的负担和压力得到减轻,提高了新闻制作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但一些媒体为吸引观众眼球,对网上报道的新闻画面进行断章取义地截取或加工,导致受众难以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新闻事实也遭到扭曲,这样新闻的存在价值将会丢失。对于新闻报道来讲,始终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和其他新闻传播途径相比,电视新闻的画面感较强,观众能够对新闻现场进行直观感受和了解,这样新闻的真实性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在新闻传播业中获得较高的竞争力。很多纸质传媒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讲述时,往往会将主观观点带入进来,难以对真实新闻事件进行完全客观地呈现与还原[1]。因此,受众认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更强。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新闻摄像人员需切实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向受众直观呈现真实的新闻摄影画面,将新闻事件的现场还原出来,避免在剪辑过程中违反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原则,否则电视新闻业的整体发展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二)营造新闻报道现场感

新闻受众作为社会成员,具备与社会群众交流、沟通的需求。而电视新闻通过向受众传播最新的讯息,既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能够调动受众的互动热情,促使媒体传播与社会群众的互动得到实现,有助于人类社会互动生活的丰富。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最新新闻讯息的了解、跟进渠道日趋丰富,对电视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够对其他媒体昨日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重播。而新闻摄像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实地、实时地拍摄,时间、地区的局限性得到有机突破,可帮助受众对最新事件进行第一时间地了解。电视新闻能够对世界各国地区的消息进行同步传输,将新闻资讯第一时间传输给广大受众。和纸媒、广播媒体等相比,依托新闻摄像,电视媒体能够对各地区的画面进行采集,时空因素有效打破,这样受众即可对不同时间与地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实时了解。例如,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电视媒体可直播报道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最新的资讯信息持续提供给受众。新媒体时代下,直播这种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新闻摄像能够有效实现新闻直播。只有做好新闻摄像工作,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空间感方可以得到增强,有助于受众实际需求的满足。

(三)提升新闻报道感染力

新闻摄像在传播信息时主要采用的是图片、声音等载体,能够将新闻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观众快速进入到新闻情境中。同时,新闻摄像在新闻情感、主题思想传达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促使观众的情感共鸣得到顺利引发。现阶段,特写镜头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可在很大程度上震撼到广大受众的情感与心灵。以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为例,新闻摄像往往会聚焦于亲人离别、小孩哭闹等画面,能够从视觉、心理等角度带给观众强烈的冲击。通过合理应用这些特写镜头,不但电视新闻报道的主题与中心思想得到体现,也可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感染力[2]。此外,为优化电视新闻的呈现效果,新闻摄像人员要利用摄像技巧对新闻画面进行科学构思与设计,从多个主题划分重要新闻事件的摄影,一一表现被拍摄对象有价值的细节特征,这样新闻报道可以得到有效润色,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可得到增强,有助于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提升。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像的传播特点

(一)移动设备成为重要工具

近些年来,移动设备的功能日趋成熟,在传统语音通话的基础上,集成了视频拍摄、网络连接等一系列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基于相关应用软件的支持,人们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即可采编见证新闻现场。和专业新闻摄像设备相比,虽然移动设备在像素、拍摄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劣势,但具备更强的时效性,能够更加快速地传播新闻信息。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持续创新与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像素及拍摄质量将会不断提高,画质不清晰、画面不流畅等问题也会逐步解决,新闻摄像及新闻传播中参与的受众将会越来越多。

(二)互联网应用广泛

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像与互联网的融合深度在逐步拓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摄像传播领域。受互联网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信息传播载体,传播内容立体化趋势逐渐增强,进而扩大了社会受众群体的覆盖面。在电视、广播等常规传播载体的基础上,计算机、手机等载体也可传输新闻摄像。从传播形式角度来讲,在静态文字、图片的基础上,声音、视频以及动态图像等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形式。其中,视频这一传播方式最为直接,既可以将音频、动画等穿插于视频中,受众又可以借助于弹幕等形式展开互动。新闻摄像具有多样性的受众群体,如果只将某一种载体工具应用过来,将难以充分满足部分受众对新闻摄像的兴趣。而通过融合多种载体与互联网,则可有效创新新闻摄像的传播 过程[3]。

(三)打破专业性传播格局

新媒体时代不仅改变了互联网通信工具,也衍生了一系列现代化摄像设备,每一社会个体皆可传播新闻视频。普通民众借助于手机等设备即可记录生活事件,新闻摄像的大众化趋势明显增强,打破了新闻摄像行业的专业性传播格局。部分民众所拍摄的新闻视频,具备较高的品质与专业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民众对现场真实场景进行拍摄,且采用了与专业摄像人员不同的拍摄视角,甚至更加适配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而扩大了大众拍摄视频的传播范围。特别是近些年来,大众群体已成为大型新闻事件一手视频的制作者与传播者。例如,当出现车祸事故后,路边的车主或行人往往最先拍摄现场视频,之后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由此可见,受众群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未来新闻摄像产业必然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网络平台上流通新闻摄像视频后,每一个网民皆可对自身的认知与看法进行自由表达,这样不但民众参与新闻拍摄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也对新闻摄像传播渠道进行了拓展和丰富。而如果群众拍摄的新闻视频具有较高的网络热度,将会随之形成新闻话题。总之,新媒体对新闻摄像专业性传播格局进行了重塑,摄像大众化已逐步实现。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像的发展策略

近些年来,新媒体逐渐蚕食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份额,主流媒体为应对这一挑战,将媒体融合战略深入实施下去,积极创新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对于新闻摄像人员来讲,要正视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依据受众需求创新工作理念和技术方法,发挥自身的专业、权威优势。

(一)捕捉现场细节,提升画面吸引力

现场感与真实性是视频新闻的主要优势,能够帮助受众对新闻现场进行真切地感受。为增强新闻摄像画面的现场感,工作人员需要将新闻事件发生的瞬时画面记录下来,准确抓取周边环境的表现与细节。以突发事件的新闻摄像为例,当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新闻摄像难以在相撞瞬间赶到事故现场。但如果摄像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可依据受众期待对现场刹车痕迹、散落的汽车零件等细节进行拍摄,这样也可增强视频的现场感。同时,也可采访专业救援部门或处理机构,以便向受众呈现事件的原貌。

(二)打破常规,创新画面构图与拍摄方法

过去新闻摄像的程式较多,要求摄像人员综合运用景别组合、推拉摇移等技巧将四平八稳的画面拍摄出来。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此种固化程式不适宜网络渠道的传播特征。面对这种情况,新闻摄像人员先要对视频的主要发放渠道进行了解,之后选择适宜的拍摄技巧。若拍摄视频播出于传统电视平台,需沿用以往的摄像程式,将“稳”作为拍摄的基本要求,全面涵盖大、中、特等各类景别,保证与电视新闻制作要求所符合[4]。若采用网络传播渠道,则需对跟拍、急推以及特色等镜头的比例进行适当提高,以便与网络传播特点所符合,将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若传播对象主要为手机用户,还需要将“竖屏”构图纳入考虑范围,否则单单依靠后期调整将难以保证用户的观看体验,阻碍到传播效果的 提升。

(三)抓住风口,积极涉足短视频领域

短视频类似于电视新闻片,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传播于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近些年来,随着微信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每天朋友圈发布1亿条以上的短视频。因此,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充分重视短视频新闻的开发。传统的电视媒体的视频制作能力较强,经验十分丰富,能够在短视频领域取得优势。在具体实践中,需注意这些方面的要求:第一,打破惯性思维。现阶段,出现了较多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这些短视频平台已积累了众多的用户。新闻摄像人员在创作短视频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摆正自己位置,利用闲暇时间对短视频用户的收看习惯进行充分了解,将传统电视新闻拍摄的惯性思维有机打破,促使短视频作品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第二,应用多元摄制方式。虽然电视媒体摄像人员在短视频创作经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但也不需要对网络媒体的拍摄方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要将自身的专业性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融入短视频创作实践中。通常来讲,在素材拍摄时,可利用专业的摄像器材。而在视频后期制作过程中,则可将新媒体思维及创作形式应用过来,促使高质量的新闻类短视频得以形成。这样只需对素材进行一次采集,即可向电视端以及短视频端同步供应,有助于工作成本的降低[5]。第三,尝试多种题材。就现阶段来讲,突发事故、演出等是短视频新闻的主要题材,这些题材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拓展新闻类短视频的题材,向时政新闻、主题报道等诸多领域拓展。对于新闻摄像来讲,要不断创新思维,科学衔接、融合宏大叙述与短视频。第四,坚持内容为本。新闻短视频制作并不是简单地在另一个平台传播电视新闻,或将短视频常用的制作形式机械化的沿用过来,如镜头摇晃、添加音乐等。在拍摄与制作短视频新闻时,一定要将新闻内容为本的原则贯彻下去,避免出现形式化问题。

(四)主动学习新技能

进入新时期后,摄像设备的类型显著丰富,很多设备的拍摄效果并不逊色于常规摄像机。为提升视频类新闻的吸引力,新闻摄像人员要对智能手机等其他设备的拍摄技能进行积极学习和掌握,这样能够增强拍摄过程的隐蔽性与拍摄画面的现场感,以便与全媒体时代的报道需求所适应。以Go Pro运动相机为例,既可以录入画面和声音,又具备优良的防抖效果。而如果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则可选择更加独特的拍摄视角,将现场全貌更好地表现出来。此外,新闻摄像人员要对视频编辑软件、特效制作软件等操作技巧、使用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自身的后期制作能力。

(五)坚守正确的价值观

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新闻摄像人员需将新的报道方式尝试应用过来,增加视频类新闻的点击量与转发量。但要始终坚守媒体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将党和国家喉舌的职能履行下去。对于新闻报道来讲,一定要坚持真实性的准则,避免随意剪辑或扭曲,否则新闻的真实性将得不到保证。同时,在新闻视频拍摄制作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正确的价值观,科学拍摄与阐释新闻现象,避免对突出血腥、暴力或色情等画面进行拍摄和剪辑,禁止向公众传播偏激狭隘的负面情绪[6]。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摄像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画面感,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到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对新闻摄像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摄像人员要正视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不断创新思想观念与拍摄技巧,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要求。

猜你喜欢

现场感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