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满足受众需求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

2022-02-18周林百色市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民众

周林 百色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编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播放效果。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需要进行改进与创新,为满足受众需求,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电视台必然的发展趋势,既有助于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又有助于提高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使得电视台能够在全媒体时代下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新闻编辑人员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优先转变传统的编辑理念,学会借助新媒体技术收集、整理与分析新闻资料,完成新闻编辑工作。

一、受众对电视新闻编辑的需求

(一)时效性需求

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使得民众的生活以及工作节奏日渐加快,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民众提高了对于电视新闻时效性的需求。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范围之广,各年龄段民众均有,手机以及互联网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媒介,不仅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输速度,还满足了民众新闻信息共享的需求[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十分重要,有助于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的及时掌握。与此同时,高效率新闻信息的传输,能够为当下民众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各类信息的共享提供便利。

(二)多元化需求

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区域电视台开始进行新型媒体平台的创建,该平台的创建不仅具有加快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作用,还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社会新闻信息。除此之外,信息化时代,民众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其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需要电视台通过提高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方式,实现新闻信息传输与共享的统一化管理,有助于电视台各类新闻信息的收集与编辑,以此满足民众对电视新闻的多元化需求[2]。为此,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台新闻信息的获取途径应多样化,新闻编辑方式应多元化,以便于搜集到丰富的新闻信息,满足民众对各类新闻信息的需求。

(三)审美性需求

新媒体时代,各类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有好有坏,致使部分电视台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良莠不齐,信息价值不一致,不利于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新闻市场发展较为复杂,各类新闻信息十分丰富,针对于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以及多元性民众均提高了要求。随着民众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民众在电视新闻方面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进而会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民众认为电视新闻在为民众提供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应该兼具部分艺术性以及审美性,有助于缓解民众的视觉疲劳。严格意义上,民众的审美性需求是民众精神上追求更高层次的重要表现,同一新闻内容不同的编辑与报道形式会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与体会,现实生活中民众更倾向于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新颖的电视新闻。

二、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助力新闻人才培养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媒体信息平台数量增多,各电视台出现专业化新闻编辑人员短缺的问题,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为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新媒体信息平台的创建,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信息化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理论知识以及新闻编辑技能,还需要过硬的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等,能够完成高强度的新闻编辑工作,如若加之编辑人员创新性思维能力较强,新闻编辑水平较高,对于新闻信息具有深入了解与辨识的能力等,此类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招聘标准,有助于为电视台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3]。

(二)促进信息时代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加快了我国电视行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脚步。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的数量增多,信息种类十分丰富,可涵盖多个国家的多个地区,并且信息技术使得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逐渐扩大。面对较大数量的新闻信息,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加重,需要编辑人员通过提高编辑创新能力的方式,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新闻编辑效率,有助于缓解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负担,进而有助于为民众提供高质量且具有审美价值的电视新闻[4]。新媒体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民众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为顺应时代发展,新闻编辑工作需要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电视台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编辑理念落后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民众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需求逐渐提高,致使电视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出现了缺少创新力的问题,传统的新闻编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受众群体的需求,新闻编辑理念的落后,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内容及形式缺少创新性的理念,电视新闻节目缺少新意[5]。与此同时,部分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制作内容及形式均是抄袭或改编同行优秀节目,此种作弊行为不利于新闻行业的创新性发展,破坏了新闻行业的良好风气。新闻编辑理念的落后与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有关,编制人员未能深入基层了解受众需求,加之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缺乏了解,致使新闻编辑工作脱离时代,编辑工作存在滞后性的特点。

(二)新闻编辑方式单一

现如今我国各地区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普遍存在新闻编辑方式单一的问题,日常新闻编辑工作中缺少对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编辑工作依然以人工操作为主。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较为刻板,编辑模式固化,致使编辑出的电视新闻内容较为死板,缺少趣味性以及吸引力,容易让受众群体产生审美疲劳[6]。并且,新闻编辑效率偏低,受众范围较窄,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民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长此以往,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会逐渐减少,电视新闻的市场发展优势逐渐丧失,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将会面临着巨大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新闻事业将会出现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电视节目缺少创新

近几年,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弱化,电视新闻节目缺少创新性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伦不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数量增多,冲击着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于此问题,诸多行业人士发现并已开始着手进行解决。但是,采取的解决方式缺少实际性的意义,电视节目缺少创新性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缺失有关,加之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进而会降低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度。此种情况下,若是工作人员盲目开展创新工作,容易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增加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以及创新性,还会使得新闻节目缺少深度以及理性。

四、满足受众需求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高方向

(一)创新理念“先行”

意识影响行为,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新闻编辑人员优先培养自身创新理念。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内容需要创新,唯有此才能提高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助力电视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是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高的目标,编辑人员需要优先完成理念的创新,实时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民众生活及工作需求,新闻编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编辑出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7]。与此同时,编辑人员还需要注重新闻编辑形式上的创新,认真对待新闻信息的采集、梳理以及分析等工作,注重新闻编辑的实用性以及审美性,在缓解受众视觉疲劳的同时,尽可能为受众群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二)创新行为“先导”

在创新编辑意识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需要对编辑行为进行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升,以身作则,将新闻编辑创新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在日常的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人员应该坚持“走出去”与“走下去”的原则,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确保新闻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原汁原味的新闻素材[8]。与此同时,编辑人员应当与外派记者一同外出收集新闻素材,通过自身的所闻所见,提高自身对新闻信息的敏感度,有助于编辑人员在实际走访过程中获得灵感,使得新闻编辑内容更加满足受众需求。

(三)电视节目“先进”

电视节目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电视节目的语言内容方面、节目画面方面以及节目音像方面等,注重给受众群体不一样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以此增加受众群体数量,扩大受众群体范围,电视新闻节目属于一种“视听觉艺术”,其需要为受众群体带来视听享受。因此,电视节目内容及形式上的“先进”至关重要。首先,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及音像应具有生活感以及新鲜感,新闻内容应真实、有效,能够为民众的生活及工作传递准确信息。其次,增设群众参与环节,满足群众与新闻工作人员的互动需求,提高居民参与度。最后,注重新闻节目表现形式的创新,增设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

五、满足受众需求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高策略

(一)改变落后编辑理念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首先,编辑人员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闻编辑工作,并在编辑工作中不断打磨与完善自身编辑技能,提高自身编辑能力及编辑水平,有助于为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编辑人员应该注重优质新闻信息的采集,能够从海量数据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随后通过编辑将各类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以此加强新闻内容的逻辑性与连贯性[9]。最后,注重可视化元素的加入,提高新闻画面质感,增加新闻电视节目的感染力。

(二)丰富新闻编辑方式

电视新闻是民众获得国家以及社会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丰富新闻编辑方式,有助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多样化。为此,新闻编辑人员应该提高新闻节目编辑标准,注重新闻编辑方式的改变,注重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多样性。首先,编辑人员需要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收集社会热点话题及新闻趣事,确保新闻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随后通过专业化的编辑技能对新闻信息加以编制,有助于吸引受众群体。其次,新闻编辑者要学会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以及新媒体技术,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形式进行创新,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借助信息技术扩大新闻信息传播范围,增加新闻类电视节目在市场上的占比,有助于我国新闻事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时代的到来,虽然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但是在现如今网络信息资源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合理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较多数量的新闻信息。当前,虽然电视新闻节目遭受网络媒体的冲击,但电视新闻节目仍有其固定的受众群体,其新闻编辑质量仍受诸多人民群众的关注。在开展新闻编辑工作之前,编辑人员可以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筛选、核查以及分类整理等,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编辑至新闻内容当中,有助于丰富新闻内容,提高新闻节目吸引力,使得新闻节目能够满足受众需求,有助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10]。

(四)科学应用信息技术

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需要编辑人员注重科学与应用信息技术,扩展新闻素材收集渠道,以此实现新闻信息编辑多样化的目标,有助于为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编辑素材。科学技术的应用会增加数据信息收集数量,编辑人员需要提高自身数据信息的辨识能力,能够在海量数据信息中搜集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与此同时,电视台应该创建或完善新闻信息传输平台,充分利用手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为新闻编辑人员的信息采集创造条件,随后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增设与受众群体的互动界面,有助于为编辑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11]。

六、结语

电视是民众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民众可以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各地的实事新闻,既有助于民众足不出户了解世间新闻趣事,又有助于丰富民众精神世界。新媒体时代下,民众对于电视新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满足民众对于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多元化以及审美性等需求。尽管当前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存在编辑理念落后、编辑形式单一以及电视节目缺少创新等问题,需要电视台通过转变落后编辑理念、丰富编辑方式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策略给予解决。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