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2022-02-18王晓哲
王晓哲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手机的拥有者。而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意志力薄弱等问题,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增长和备受关注的现象,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进行概念介绍及成因的理论解释,并就此问题提出应对方法,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
关键词:问题性手机使用;手机依赖;青少年;理论解释;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4-0030-03
一、引言
“00后”或“千禧一代”的孩子们出生在一个数字时代,他们的交流、学习、工作和休闲方式都受数字的影响,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数字土著”。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永久接入互联网的手机上网越来越快捷方便,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通信、娱乐、教育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现象越来越普遍。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9.89亿,其中学生占比最多,达21%。截至2019年底,中国1.75亿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93.1%,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3.9%[1]。
如此广泛和普遍的使用手机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用户。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指出了这个问题的规模和严重性。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手机的拥有者,而且他们使用手机的目的多种多样,更重要的是,部分中小学生往往在没有充分父母控制的情况下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因此,问题性手机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增长和备受关注的现象,了解其危害和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题性手机使用”(PSU,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也被称为手机成瘾。但相关分析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瘾的全部症状不会发生,因此,使用“问题性手机使用”一词比“手机成瘾”更合理。
问题性手机使用一般表现为当用户远离手机或没有收到手机通知时,他们会感到焦虑、抑郁和不安。其症状包括不受控制地使用手机、在危险情况下或在禁止使用手机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使用手机,对其他活动失去兴趣。一项关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流行率的系统综述表明,儿童和年轻人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流行率为14.0%至31.2%。在中国年轻人中,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的流行率为27.6%至29.8%[2]。
二、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危害
(一)身体健 康
研究表明,花在手机屏幕上的时间与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手、肩和颈部的肌肉骨骼疼痛和身体发育等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3]。在床上或睡前一小时使用手机的人会有入睡问题,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睡眠延迟和睡眠质量恶化,而睡眠问题将会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比如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睡眠不足的年轻人更容易感到不安、压力和疲劳,这将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此外,长时间的手机使用同样会带来长时间的久坐行为,这将使中小学生的体重增加、过度肥胖,并使得自信心下降。
(二)心理健康
問题性手机使用反映了个体对于现实问题的逃避,因而它可以被视为一种非建设性的消极应对风格。根据应对风格理论,如果人们消极被动地处理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那么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更差,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更低。
问题性手机使用已经被证明与一系列心理问题有关,如高水平压力、抑郁症状、焦虑障碍或抑郁症等甚至是严重的精神问题[4]。虽然大多数研究并不是根据正式的诊断,而是根据自我报告的问卷得出的结果,但这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因为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精神病理发展,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有害行为很可能影响今后的生活进程。
(三)社会交往
问题性手机使用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且研究发现成瘾程度较高的学生的情况更为严重,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也会更低[5]。这是由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消耗了高成瘾型中小学生大量的时间,以致用于社会交往的时间减少,较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处理同学间关系以及师生间关系,进而影响了人际关系和学校认同。不良的人际关系是诱发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手机使用降低个体间面对面的社会互动的质量,且不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三、青少年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成因理论解释
目前,一些理论框架已经被提出用于解释过度的手机或网络使用。
使用和满足理论(UGT)是一个长期存在并被普遍传播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不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媒体来满足[6]。比如,孤独的人可能会转向社交媒体,试图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如果这个孤独的人易怒,他可能会表现为在社交媒体上攻击其他用户。这提醒我们,对于情绪多变且较难自控的青少年们,焦虑愤怒情绪可能会驱使他们使用或过度使用互联网技术,如智能手机,以平息他们无处宣泄的负面情绪。
补偿性网络使用理论(CIUT)表明,人们遇到消极的生活状况时,可能会通过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来缓解负面情绪[7]。这其实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或遭遇的某些困境,例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学习困难等,都可能导致其对手机的依赖,从而增加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可能性。
I-PACE理论模型架构(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Affect-Cognition-Execution Model)则从“个人-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进行解释,侧重于强调个体因素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在与情感和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以及与环境变量或数字媒体的交互作用中,易感个体特征的影响有助于特定成瘾行为的发展。具体而言,情绪智力、自尊、刺激寻求、妒忌、情绪控制、物质主义、气质类型等均能显著预测问题性手机使用。
研究表明,那些有情绪问题、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社交能力较差但又希望寻求友谊的年轻人更容易对智能手机上瘾,人格因素影响着智能手机成瘾。除此之外,缺乏自尊、害羞、缺乏行动能力都会导致一个人逃到看似安全的互联网世界,并失去与他人的直接联系,这可能又会导致进一步的社交退缩和抑郁。
四、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应对方法
随着青少年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冲击,使得他们的身心发展在这一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他们渴望被认可被信任,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其心理水平尚处于从童年幼稚阶段到成熟的过渡期,所以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具有主观片面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他们情感丰富、强烈,但欠成熟稳定,容易冲动失衡,情绪敏感、压抑、暴躁等,极易生出逆反心理,而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他们可以沉溺在一个感到自由和舒适的虚拟世界里。
(一)家长以身作则
要想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于智能手机,正面的监督和引导必不可少。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及沉溺于手机的原因,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安全感和充实感,这才是正确的引导方向。其次,家长也要做好表率,部分年轻父母也同样是互联网使用的一大群体。研究表明,父母的“低头症”行为能显著预测孩子的问题性手机使用情况,父母的过度使用手机行为会加重孩子的孤独感,会诱发青少年到虚拟世界寻求关爱[7-8]。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二)学校加强引导和监督
学校除了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的美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例如,组织田径比赛、球类比赛、诗画比赛、文艺会演等活动。丰富的文体活动既可以释放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让他们获得心理认同感。另外,学校应该大力建设图书室、阅览室,购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选取符合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报道,给学生提供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
对于已有问题性手机使用情况的学生,必须联合家庭共同教育。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联系,例如到家家访、电话家访、建立家长微信群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对于放任或支持孩子玩手机的家长,向他们说清楚手机成瘾的危害性,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矫正手机成瘾。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鹏程. 手机依赖影响心理健康:效应与应对[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05(005).
[2]来枭雄,黄顺森,张彩,等.中小学生手机成瘾与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和学校认同感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4):613-616.
[3]车国燕.谈青少年手机游戏成瘾原因及其改善对策[J].才智,2019(8):230-231.
[4]孟四清.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原因及辅导[J].天津教育,2017(6):38-39.
[5]Long J,Liu T Q,Liao Y H,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in a large random sample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J]. BMC Psychiatry,2016,16(1):408-420.
[6]Samantha S,Philippa R,Bethany W,et al. Prevalence of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age and associate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amongst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a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and GRADE of the evidence[J]. BMC psychiatry,2019,19(1):356-366.
[7]Elhai J D,Levine J C,Hall B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symptom severity and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s[J].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19,62(3):45-52.
[8]王婷.高中生手機使用行为问卷的编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11):20-22.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