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调养有妙招
2022-02-18陈可萍王庆
陈可萍 王庆
婴幼儿发生腹泻并不鲜见。这种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对宝宝健康的影响很大。病情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患儿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多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夏秋季节的发病率较高。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质”和“量”变化的耐受性差——比如新增辅食种类过多、数量过多。同时,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进食多,胃肠道的负担就会重。但他们毕竟年纪太小,肠道菌群的稳定度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服用抗生素的影响,因而易患胃肠道疾病。此外,非母乳喂养的宝宝,以及开始食用辅食的宝宝,也有可能因为食物、餐具消毒不彻底发生腹泻。
在冬季,80%的小儿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引发的秋冬季腹泻。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球菌等细菌也可引起腹泻。此外,婴幼儿时期易患的一些常见病,如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等,均可并发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原因在于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宝宝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功能紊乱。同时,肠黏膜屏障会因抗生素遭受损伤,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响。提醒各位宝妈,杜绝滥用抗生素是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
喂养不定时,给婴儿过早添加淀粉、脂肪类食物可引起腹泻。个别婴儿会因为对牛奶、大豆等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发生腹泻。天气忽然变冷,宝宝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或气候太热致其消化功能减弱等,也会引起腹泻。
多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患儿会出现食欲不振,偶伴恶心、呕吐或溢奶等症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量少,呈黄色和黄绿色,有酸味伴白色奶瓣、泡沫;眼泪、小便减少,眼眶稍凹陷,皮肤弹性稍差。
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患儿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脱水表现,如不流眼泪、小便明显减少甚至没有,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
常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伴有湿疹,除大便次数增多以外,没有其他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宝宝的食欲好。换乳期添加辅食后,其大便逐渐转为正常。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
宝宝腹泻期间如果严格限制饮食或禁食,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应适度喂养以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缩短病程,促进恢复。呕吐严重者,需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可禁水。母乳喂养者不必停母乳。人工喂養可暂停辅食,按需少量喂奶或米汤。等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正常饮食。对于稍大一些,已经“断奶”的宝宝,可喂酸奶、脱脂奶等,待腹泻次数减少给予流质和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7天左右(重度腹泻除外)。一般不用止泻剂。止泻剂会增加宝宝对毒素的吸收,从而加重腹泻。肠黏膜保护剂可以修复和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如常用的蒙脱石散(思密达)。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制剂,可帮助调节肠道微环境。是否用药,使用何种药物,应遵医嘱。
腹泻宝宝很容易发生皮炎。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宝宝臀部并轻轻擦干,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局部皮肤发红处可用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涂抹并按摩片刻,促进血液循环。局部皮肤糜烂或溃疡者,可用暴露法使臀部皮肤直接暴露在空气和阳光下,晾干后局部涂以油膏。女婴尿道口接近肛门,应该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防止尿路感染。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都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及日用品传播进入消化道,因此做好污染尿布和衣物的处理很重要。在接触宝宝前后要洗手,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确保家人和宝宝健康。房间常通风,冬天可采取房间轮流换气的方式通风,让宝宝避开通风房间以防感冒。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要教育其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给宝宝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添加原则是由稀到稠,由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每添加一种辅食需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若孩子未出现肠道不适,几天后再添加其他辅食。
适当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宝宝受凉或过热。
孩子是爸爸妈妈最珍视,最宝贵的“娇花”,呵护好婴幼儿的肠道,是助力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