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防护避免“中风”

2022-02-18陈新

食品与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血压

陈新

我国每年“中风”(学名脑卒中)新发病例达250万,死亡病例达200万,即每12秒就有一个“中风”新发病人,每21秒就有一个人死于“中风”,且近年来年轻人发病有增多趋势。“中风”患者中有75%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残障,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占40%。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到2030年,全国将有3 100万“中风”患者。

“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占比可达60%~70%。

“中风”的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和体征,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等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

“中风”常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即使治愈,很多人也会留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还容易再次复发(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且每复发一次病情会更为严重。

需要提醒您的是:“中风”危害虽大,但可以预防。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远离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可以防止或减少“中风”的发生。

机体受冻时,为了减少体内热量散发,会本能地引起皮肤、血管收缩,造成血液淤滞,易引发“中风”。所以,在一早一晚,尤其是气温突降时,应及时添衣加被,并注意居室保暖,外出时应戴帽子或围巾,避免寒冷产生不良刺激。

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均衡,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等。少吃油腻的烧烤食品,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适当多吃新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畅通。饮食需清淡有节制,避免吃得过饱。膳食总体上要做到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利于血液循環和血管健康。

每日摄入足够的水,是预防“中风”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因为人体一旦缺水,血液就会变得黏稠,容易凝聚形成血栓,从而导致“中风”。建议中老年人务必重视及时补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每天应喝1400~1700毫升水,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开水。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按时就餐。坚持经常梳头,以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头部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也不宜过高或过低。此外,还要注意平时外出时应多加小心。特别是在上下台阶或楼梯时更要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慢慢走,以防止跌跤的发生。

经常参加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对防止或减少“中风”的发生大有好处。中老年人选择散步、舞剑、打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比较适合。如果天气不允许,也可在室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做健身操等。但运动量要适当,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微汗即止,避免气喘吁吁。

调查研究证明:心态平和的人往往血压比较稳定。一旦火冒三丈,血压也会跟着“噌噌噌”往上蹿。而血压骤升,是“中风”的重要诱发因素。所以,平时应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处置。此外,还要注意避免狂喜(以免乐极生悲)、过度忧郁、悲伤、恐惧及受惊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透支,保持良好的体能。每当逢年过节,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通常是最繁忙的:很多人因为玩乐过度,“中风”发作而入院治疗。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通过打牌、玩麻将放松身心无可非议,但要注意有节制,做到适可而止,通宵达旦是非常不可取的。打牌、玩麻将一个小时后,最好适当休息,喝口水、溜达溜达。

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肥胖病、颈椎病等。高血压是“中风”的高危致病因素,也是预防的中心环节。应尽可能有效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千万不能擅自停药或随意增减药量,并需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以便及时对症处理,确保血压的稳定。

除少数患者病前没有任何征兆外,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因脑部瞬间缺血而发出种种信号:1.头晕,特别是突发的眩晕。2.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3.肢体麻木,突感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等。4.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5.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言语表达困难。6.突现原因不明的步态不稳、跌跤或晕倒。7.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8.嗜睡。9.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一过性黑蒙。10.恶心呕吐或呃逆,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11.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12.鼻出血,尤其是反复发作者。

上述症状虽无特异性(很多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但为了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这些症状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以防延误病情,酿成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缺血性中风血压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最怕啥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后偏瘫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