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问题研究
2022-02-18李妍王艺彤
李妍 王艺彤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高校以文化人工作事关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我国高校以文化人工作还面临着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網络平台以及高校自身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完善互联网阵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以文化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文化自信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1]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方法,同时,也为此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基本内涵
1.“以文化人”的基本概念
“文”有文化、文字之意。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生活、生存、生产等实践活动创造的一切物质及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往往特指精神文明。“化”有变化、教化之意。“文”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而“化”则是基本手段和方法。从中国古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文化来教化百姓,从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维护自身的统治。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从最初站起来,到现在的强起来、富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高校大学生群体以及在校全体教职工为主要对象,施加科学的、系统的文化教育,运用灌输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使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激励人、规范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科学内容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首先,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涵养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延续至今而未曾中断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出来的宝贵财富,凝聚着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优秀思想的结晶。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艺术等无一不闪烁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其中形成的天人合一、仁爱亲民、自强不息思想宛如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启明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其次,用革命文化影响人。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抵抗外辱、解决内忧外患问题的艰难革命岁月中孕育出来的独特文化形态。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大肆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封建统治的弊端日益彰显,不同阶级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反抗斗争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进行顽强斗争,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注入中国人民自身的血液,这些思想火炬点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下弘扬革命文化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满足人民的理想追求、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品格。最后,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奋进新时代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内容,其蕴涵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指引着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面临的挑战
1.文化全球化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
大学期间,人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三观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文化全球化下,各国间文化彼此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格局。虽然文化全球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当前人们生活方式、道德领域、娱乐层面上表现出的一些拜金主义现象、见利忘义行为、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等都是西方文化给中国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典型表现”[3]。这些方面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可能会造成一些同学贪图享乐,虚度时光,自私自利等不良后果,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2.新时代高校以文化人网络平台缺乏监管
互联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局限性,拓宽了文化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的渠道。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影视作品、音乐、综艺节目等,鼓吹资本主义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空间了解到纷繁复杂的东西,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各种软件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层出不穷,无疑为高校网络平台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挑战。另一方面,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体系有待完善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成果显著,文化育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育人队伍存在缺位。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政课老师以及辅导员,其他专业课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度较少,缺乏主动性。而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往往更关注于第一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第二课堂的建设以及生活中对学生的引导。同时,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群体往往来自于祖国的五湖四海,不同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家庭背景也使得以文化人的效果参差不齐。其次,校园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强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现如今,很多学校虽然打造了一批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但很多只是通过标语、特色雕塑和建筑物来宣传校园文化,只是硬件设施达到了,至于是否被大学生和教职工群体所接受,则并未完全落实到实处。大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名片,往往存在娱乐性大于知识性、学生覆盖面较低、指导教师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未达到显著效果。最后,以文化人制度保障体系相对落后。目前很多高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都颁布了相应的文件,但其内容过于泛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很多高校教师岗和职能部门针对本职工作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而其中缺乏对以文化人的制度规定,并没有书面的条文来进行参照。同时,当前高校以文化人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评价机制,导致部分教职工热情度不高,对已经开展的工作缺乏质量评估和问题反馈,缺乏工作的时效性,其配套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实施方案
1.增加新时代高校大學生以文化人的文化素养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必须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心灵,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一方面,必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知识素养。大学生是推动祖国发展的强大后备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必须提升其科学素养,增强其科学知识储备,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上下功夫。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优秀外来文化,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所学知识真正做到为民所用。
2.完善新时代高校互联网阵地以文化人平台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新时代高校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上发布的信息、舆论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对不当信息和言论及时发现、及时自理,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同时,要优化校园网络平台的搭建,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给予正向的引导和反馈。
3.营造新时代高校以文化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如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图书馆文化等能够更好的沁润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能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首先,要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配备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引导各类教职工群体参与到以文化人的队伍中来,并给予其专业的辅导和帮助。其次,要充分挖掘各类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如开展寝室文化节、图书文化交流、社团艺术展等主题活动,使大学生从方方面面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美丽。最后,要完善以文化人评价考核机制,形成成文的条例和规章制度,将其纳入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中,并定期对以文化人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
四、结语
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必须要坚持以文化人。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以及大学生自身要用优秀文化熏陶人、感染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不断推动以文化人、文化育人。
【参 考 文 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赵军政,李战奎.全球化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6,(96).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