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主体性回归的实现路径
2022-02-18任君政
任君政
摘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人,关键在作为主体的农民。当前,农村劳动力存在人口不充足、结构不平衡、素质不全面等问题,本文在阐述农民主体性内涵、重要性,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出现的农民主体缺位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对实现农民主体性回归的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性回归
我国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从农村起步并且逐步走向成功的。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里,我国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九大恰当地提出了我国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改变的正确论断,其中重点难点在“三农”,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乡村现代化建设开出的一剂良方。居住在乡村的主要群体是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农民处于主体性地位是应有之义,如何处理好目前存在的农民主体缺位的问题、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实现主体性回归,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一、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地位
1.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处于主体性地位的内涵
在哲学范畴中,主体代指有一定实践能力以及认识能力的人;在法律范畴中,主体代指那些依法享有一定权利以及义务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集体,同时也包含国家。[ 1 ]相对于城市人来说,农民是乡村的原住民,具有稳固的社会关系和基础性地位,并以血缘和亲戚关系为纽带,交织成地区某村落内部或相邻村落之间的密切“关系网”。在这个“关系网”中,每个家族或家庭为一个结点,共同发力使“关系网”更加紧实,更加有利于每一个结点的生存,一些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和乡贤更是维护稳定和推动发展的坚实力量。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点,从不同角度分开看,农业及其他乡村产业需要农民的辛勤劳作与付出才能兴旺发达;生态环境需要每一位农民的共同维护才能宜人宜居;农民综合素质提高才能塑造文明乡风;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乡村自治;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提高、心中有奔头才能逐步实现富裕的生活。因此,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民具有绝对的主体性地位,是农村的主人。
2.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处于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保证农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首先,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参与者,是本地区内最熟悉实际情况与风俗习惯的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更是自己所在地区的主人,在乡村中的具体体现是,乡村发展的进度与方向必须由熟悉它、热爱它的农民去推动和决定,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水平、人居环境水平、精神文明水平等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直接反映,只有将农民本身放在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地位,才会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使农民更加具有主人翁意识、更加具有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直接享有者,乡村振兴成果直接惠及亿万农民,可以说战略实施的好不好,受影响最大且最为关心的也是农民,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党领导广大农民实现了从被剥削压迫到翻身做主人的转变,又进一步实现了全面小康,农民是发展成果最真切的受益者,所以农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具内生动力的基础力量。最后,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秩序的维护者,只有最广大的农民认可和接受这一战略决策,并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它,才能得以顺利实施。由此看来,摆明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性地位,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坚持的。
二、现阶段乡村农民主体性缺位的现状及原因
根据《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亿人,外出农民工将近1.7亿人,占比达到60%。外出民工中年末居住在城镇的有1.3亿人。而在这1.3亿人中,认为自己是居所“本地人”的占比为41.4%,83.3%的人满足于当前的生活,60.5%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十分满意。[ 2 ]上述数据充分证明,目前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且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对自己“城市”身份具有高度认同感,同时也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对自己农村家园认同感的丧失。除此之外,受到较好教育和刻苦学习的学生群体也走出鄉村家乡,走进高等学府,部分毕业生也选择继续在城市生活。留在城市的“新市民”大多为具有劳动力的农村中青年群体,进城务工潮和青年人才留城发展势必引起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造成农村劳动力不够充足和结构的失衡,导致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农民主体性缺位,造成产业无人可用,生态无人保护,秩序无人维护,家园无人守候的尴尬局面。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背景[ 3 ]是乡村与城市的分化以及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乡村产业结构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缺少第二、三产业的带动,进一步导致城乡就业机会不均衡和城乡收入差距大;其二,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发展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在解决了基本温饱之后,农民逐步追求更加丰富美好的生活,而城市的繁华对农民显然更具吸引力;其三,农村人居环境不够舒适,除去少数沿海地区农村和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发展旅游的农村地区外,大多数农村整体居住条件不尽人意。除上述三点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人而异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他们更想在城市安家落户以及让自己的后代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条件。一座座村庄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乡村空心化现象,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比比皆是,这也是我国主要矛盾的最直接体现。
三、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主体性回归的路径措施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但实现2035年决定性进展及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远景目标还任重道远。确保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性保障,为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逐步改善农民主体缺位问题。
1.发展农村新兴产业,促进农民人才回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回流的根本性措施,只有地区经济基础稳固,才会让农民感受到回乡的生活有盼头。但产业创新发展并不是搞一刀切、求齐步走,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情况的产业,吸引资本下乡投资,让农民在家门口当工人,既减轻进城务工的生活成本,又满足家庭团圆的情感需求。同时,农村地区要打造农民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基地,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平台与资金支持,呵护其创业热情,也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做到既能吸引回,也能留得住。
2.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中小型商场、生活广场、休闲公园、敬老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以具备条件的村庄为中心,逐步向更多村落延伸,打造农村低时间成本生活圈,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农闲和节假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农民在活动中忘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进一步增强家园认同和邻里感情。教育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对困难家庭子女进行教育扶持,鼓励农村儿童接受教育和求学上进,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工作。让农民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生活中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待遇,真正结成城乡命运共同体。[ 4 ]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农村能否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人居环境水平是关键,厕所改造有序推进,乡间硬化道路实现村村通,绿化面积逐年提升……这些都是农村地区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但在很多农村还远不能达到农民满意的要求,为此应持续推进农村生态及环境的治理,农民生活的幸福度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农村美农业才能强,农业强农民才会富,三者之间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只有用系统观、联系观看待,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农民主体的主动回归。
4.坚持党对农村领导,保障战略绘就蓝图
党的领导是农村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新时期,只有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在农村地区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全国一盘棋,连线成面、整体推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要为农村地区选优配强人才队伍,实现组织振兴,党员干部是农民最信任的人,党组织是农民最强大的依靠,让农民在生活中找到主心骨,农民青年有困难找组织,幼儿老人有需要靠组织,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地区扎根发芽。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将在其历史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現农民的主体性回归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性保障,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增长、改善农村人口结构、解决农民主体缺位问题刻不容缓,农业强依靠农民,农村美由农民维护,农民富由农民创造。
【参 考 文 献】
[1]张纬武.乡村自治中村民主体意识的回归[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4):11-20.
[2]袁绫,陆志锋.重塑“家园意识”推动乡村振兴路径探讨[J].当代县域经济,2022,(01):50-53.
[3]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9-26+152.
[4]唐任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26-33.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