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 联勤联动机制实战化效能的探究
2022-02-17蔡承伯
蔡承伯
摘要:通过对我国应急救援力量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在分析目前我国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现阶段有效保障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得以成功构建的具体途径,针对性提出了实现资源联动、加强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社会救援力量以及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等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12-0115-03
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的有效构建是一项相对较为庞杂的社会治理工程,涉及范围较大。在各类突发的灾害事故面前,消防救援队伍用赴汤蹈火、攻坚克难的战斗意志,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随着各类突发灾害事故破坏程度的不断升级,现有的应急救援体制难以切实满足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有效保障人员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预先构建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勤联动机制,通过多方救援力量的协同配合有效完成各类灾害事故的高效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各类灾害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直接损失。
1 我国应急救援力量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应急救援力量通常分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三个种类。其中,通常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主力军,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作为骨干力量,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作为重要的补充力量。
1.1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改革转隶以来,我国应急救援队伍由分散管理逐渐转变为统一管理,工作职能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各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动对标“全灾种、大应急”新使命以及“国家队、主力军”新定位,新组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不仅需要完成常规的灭火救援处置活动,同时还需要同步应对旱涝、泥石流、地震、危险化学品等形式多样的事故,在我国各类突发灾害事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中坚力量[1]。目前,我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由城市消防救援及森林消防救援两支队伍组成。其中,城市消防救援队伍又分别在省、市、县设立消防救援总队、消防救援支队以及消防救援大队三个层级的指挥体系,有效保障了灾害处置过程中各类作战指令的快速下达。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出于实战需求的考虑,分别在我国九个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设立森林消防救援总队。
1.2 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通常属于企业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范畴,主要工作职能包括地质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以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类别灾情发生后的前期处置工作。目前,我国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在各个灾害处置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地震领域为例,我国结合地震带实际分布情况成立了省、市、县三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有效保障了基层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生产安全领域,由85支国企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直接对化工生产、矿山开采以及油气田开发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突发灾害事故进行及时处置。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由于在某些领域具备相对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1.3 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
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通常特指企业救援队、志愿者救援队等民间公益性质的救援队伍,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通常情况下,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主要依托某特定领域内的专业救援技能或所属人员自身的专业特长实现对各类灾情的有效处置。例如,已经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的蓝天救援队属于我国民间相对较为独立的纯公益救援机构,其工作职能主要包括山地救援、城市救援、水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总体来说,相比于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通常具有组织灵活、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培养成本低等自身优势,必要时完全可以作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补充力量,当遇有突发事件时,能够协同国家应急救援队伍共同完成各类灾情处置工作,协同作业共同推动我国应急救援综合处置能力的有效提升。
2 当前我国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灾害实际处置难度的不断加大,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的有效构筑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总体来看,我国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导致队伍间实战处置效能未能全部有效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各类应急救援资源设置较为分散
应急救援资源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广义上的应急救援资源主要包括灾情预防、灾中救援、灾后恢复等多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相应应急保障,是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支撑等实际需求的总和。近年来,虽然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得到了显著的优化,但是各类应急救援资源的实际设置仍然较为分散。由于我国政府各部门所属工作职能之间相对较为独立,不同类别的应急救援资源实际使用保管权通常分散归属于多個不同的部门或企业,且各部门之间普遍缺乏统一、高效的联勤联动机制,一旦有突发灾情出现,灾害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初期通常较为混乱,根本无法保障处置工作的有序开展。近年来,随着各类灾害事故破坏程度的逐渐加剧,仅靠一个部门无法提供救援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单靠一个部门的处置能力也无法保障整个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在救援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切实保障救援过程中各类救援资源的全额供给。
2.2 企业直属应急救援队伍综合实战处置能力略显不足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处置能力无法满足灾害处置的实际需要,队伍实战化处置能力亟待有效提升。一是队伍实战处置能力较为单一。目前,虽然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普遍意识到提升综合性救援能力的重要意义,但是从“单一职能”向“全灾种、大应急”的彻底转变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新形势下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普遍呈现灾情多样化的特点,而部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自身实战能力却未随之有效提升,当灾情突然发生时,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灾害事故通常显得手足无措。三是各级应急救援队伍间实战处置能力发展极不平衡。由于我国部分企业直属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流动性较为频繁,且不同省份间队伍福利待遇标准相差较大,导致队伍实战处置能力建设工作无法同步开展,同类别救援队伍间战斗力等级参差不齐现象较为明显[2]。四是各级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由于灾害事故具有灾害处置难度大、持续时间长、人员伤亡重等较为普遍的特点,因此,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一旦缺乏切实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机制,队伍间通常无法形成合力,实际处置效能也必将大打折扣。
2.3 社会性救援力量建设工作较为迟滞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救援队伍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队伍管理组织度不高、救援资源储备不足、实际救援能力不强、应急救援调度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极大地阻碍了社会性救援队伍实战处置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由于社会救援力量基本属于社会民间组织的范畴,我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缺乏对社会性救援队伍的帮扶指导,队伍自身普遍缺乏较为完善的培训体制及资金保障,导致日常训练的实际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性救援力量本身的性质直接决定了队伍内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在开展救援处置过程中通常无法与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形成有效的信息对接,共同作业过程中无法保证最大处置效能的有效实现[3]。
3 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构建思路探究
近年来,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对于有效提升队伍应急救援处置效率、发挥多主体应急救援力量整体优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构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提出了以下针对性较强的建议:
3.1 实现资源联动,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综合能力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错综复杂的灾害事故,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拓宽救援物资种类,建设应急功能全面、覆盖范围广泛、具有充足保障能力的硬件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所有应急救援物资应当由辖区政府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当灾情事故出现时第一时间完成救援资源调配工作,确保各类应急救援物资能够实现合理配置,有效推动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实战处置过程中后勤保障工作的持续稳定。在此基础上,应急救援队伍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实战能力和专业处置能力,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在实施灾情处置过程中,需要逐步实现从“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工作职能的转变,救援人员在实战处置现场应当具有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的实际处置能力,同时,应当加强对多种形式救援队伍专业能力的定期培训,针对地震、洪水、泄漏事故等救援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套餐式”“周期性”训练计划,坚持聚焦“全灾种、大应急”目标任务,对标“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瞄准“实战化”“专业化”训练导向,有效提升救援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始终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切实推动队伍协同作战能力跨入高效有序的发展阶段[4]。
3.2 發展社会性救援力量,形成社会凝聚力
大规模灾害事故的有效处置通常需要充分发挥不同种类社会救援力量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形成各级处置力量间的最大凝聚效能,从而共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推动我国应急救援工作整体处置效率的有效提升。一是预先明确最高管理部门,加强对社会性各级应急救援组织的认证工作。目前,我国社会性应急救援力量往往在某一特定救援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因此,在进行资质认证过程中,需要以该应急救援组织实际承担的救援职能来设置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最终通过资质认证工作实现对社会性救援组织的统一管理。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最大限度保障社会性救援组织训练工作的有序开展。由于社会性救援队伍普遍属于民间公益组织的范畴,在开展应急救援过程中后勤保障工作只能单纯依靠自筹或社会捐助途径予以实现,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专项财政支持,推动社会性救援力量的有序发展[5]。三是不断规范队伍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对各级社会性救援组织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工作,使队伍组织管理体系得到显著的强化,在应急救援实战处置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实施有效的技能补充。
3.3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及时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对不同形式应急救援队伍在灾害处置现场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联勤协作工作态势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通常情况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不同形式应急救援队伍高效运行的前提,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进行重点推动:一是合理构建多部门间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方式,有效强化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指挥协调机关需要将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及时纳入区域作战体系框架之中,并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切实增强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二是及时构建政府各级应急救援部门与企业安全工作主导机构之间的协同机制。通过提请政府应急救援部门与企业有效沟通对接,针对辖区内部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共同制作完成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在有效确保预案相关要素一致性的前提下,一旦灾害事故突然爆发,各级队伍能够及时启动紧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规定同步组织各类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建立多种形式应急救援队伍间的跨区域协同机制。通常情况下,地震、山体滑坡、台风等破坏性相对较强的灾害事故同样会对与灾区毗邻的周边地区造成显著影响[6]。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灾害事故,预先制定较为合理的多种形式应急救援队伍跨区域协同机制,一旦某一地区出现灾害事故,应当第一时间调集周边地区的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同时投入灾情处置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应急救援队伍间的联动配合,有效提升灾情处置的实际效率,力争将灾害导致的人员及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4 結语
在应对灾害程度日趋严重的各类新型灾害事故的过程中,单一工作职能的应急救援队伍很难有效实现对各类灾害事故的高效处置。因此,为了及时扭转这种较为被动的形式,应当提请各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企业直属以及社会性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参与到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过程中,通过科学调配救援资源、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综合实战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等多种方式,预先构筑能够满足快速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实战处置需要的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联勤联动机制。在救援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工协作,切实保障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尹悦.区(县)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其运行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
[2]于文.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研究[J].今日消防,2021,6(6):129-130.
[3]杨涛,王迪.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中的志愿组织参与态势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140-145.
[4]王心甲.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安全与健康,2020(2):46-49.
[5]胡正凯.新的应急管理体制下社会应急力量的管理联动机制探索[J].中国应急救援,2019(5):9-13.
[6]赵炎杰,田景涛.建立社会联动机制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12):36-38.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efficiency of
the joint logistics linkage mechanism
of various forms of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Cai Chengbo
(Jiangyuan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Section of Baishan, Jilin Baishan 134700)
Abstract:By systematically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ur country's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joint logistics linkag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in our country. A specific way 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the joint logistics linkage mechanism of various forms of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has been proposed. Spec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such as realizing resource linkag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emergency rescue teams, developing social rescue forces, and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emergency rescue management systems are put forward in a targeted manner,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joint logistics linkage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s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Keywords:new situation; various forms of emergency rescue force; joint logistics linkage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