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再定位与转型
2022-02-17◎朱莉
◎朱 莉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融媒体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前言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为了扩大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效果,新闻编辑应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完成转型工作,全面提高节目质量水平。
一、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一)高效信息筛选与分辨能力
新媒体时代充斥着大量信息,涌现多种交流平台,受众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中获得并发布信息。面对海量信息,新闻编辑应从多角度编辑新闻事件,丰富报道内容,提升报道深度,因此,需要高效的信息筛选与分辨能力。同时,新媒体平台的部分信息存在虚假、低俗问题,新闻编辑若没有合理分辨直接转发,很容易误导大众,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对此,新媒体时代中,新闻编辑应科学筛选与分辨信息,不能盲目追求新闻热点,应注重信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避免出现虚假报道问题。
(二)良好职业道德与政治素养
首先,新闻编辑应具备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维护政府与人民的形象,站在人民的立场看待问题。日常工作中,新闻编辑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报道正面的社会形象,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新闻编辑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维护人民的利益与党的形象,通过媒体宣扬正义与公平,坚决反对黑暗现象,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拉近新闻节目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最后,新闻编辑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爱岗敬业、不断学习的精神,热爱新闻编辑工作,愿意为自己的工作无私奉献。同时,还应在新闻报道中时刻保持客观公正,遵守工作原则,不违规、不违法。
(三)较强的信息整合处理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出现各种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短视频、图文等方式发布信息,信息量较大且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为了保证新闻事件的完整性,新闻编辑应具备信息整合处理能力,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报道新闻事件,还原真相,保证新闻的广度与深度。
(四)持续创新能力
以往新闻大多采用单一的传播方式,渠道有限,阻碍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质量。新媒体时代中,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同一新闻素材会有多个传播途径,只有多样化、创新性的新闻形式才可以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受众的关注度。对此,新闻编辑应具备高度创新能力,可以提出新型的新闻传播形式,发挥新媒体优势,强化受众基础,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角色再定位
一是稿件的组织者。新媒体时代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但信息呈现分散形式,受众需要重新罗列与整理,这样不但减慢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还会导致意思偏差。因此,新闻编辑应成为稿件的组织者,有效收集与整理各种新闻信息,通过相关信息的关联,节省受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同时,新闻媒体可以引导舆论方向,这便需要新闻编辑在传播新闻时应进行必要的挑选与整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达到真正的信息传播目的。除此之外,新闻信息具备自身的传播价值,受众在获取信息后需要自行判断分辨。对此,新闻编辑还应结合自身能力与以往工作经验,科学筛选新闻信息,满足受众需求,充分发挥新闻信息价值[1]。
二是历史的记录者。受众在获取信息后会产生探索兴趣,此时新闻编辑应根据受众的真实需求不断挖掘与新闻相关的信息,帮助受众全面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在不断挖掘信息的过程中,新闻编辑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必须整理后传播,期间新闻编辑便成为信息的历史记录者,可以深层次还原真相,保证传播的顺利性与高效性。
三是时事评论者。新媒体拉近了媒体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沟通距离,但也承担着一定的舆论引导压力,尤其当前自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受众短时间内会接受更多信息,若没有正确解析将会影响受众解读,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新闻编辑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应进行必要评论,表达自身观点,为受众提供参考,使其更全面、深层次地了解新闻内容,高效解读信息。
四是舆论导向的把关者。新媒体加快了言论的传播速度,舆论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受众的影响。新闻内容是舆论形成的基础与依据,受众会根据新闻内容形成自身观点,持续发展为舆论。对此,新闻编辑还应成为舆论的把关者,进行正面引导。
三、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编辑现状
首先,获取新闻资源的渠道较少。相较现代化的新闻信息采集工作,传统新闻媒体主要通过权威媒体、记者采访等方式获取资源,途径过于狭窄,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编辑需求,更不能为公众提供多元化、丰富化、及时化的高质量新闻信息,限制了公众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在报道大型事件时,传统新闻媒体需要通过记者或权威媒体采访涉事人员,并在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经历,之后公之于众。而新媒体可以直接将涉事人员的经历快速发布至媒体平台中,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冲击力,这便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传统新闻缺乏时效性,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新闻编辑能力较差。衡量新闻质量的关键在于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实践价值,但新媒体时代下,大多新闻编辑无法由根本上分辨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严谨性,不能表达其体现的真实社会价值,以致媒体平台中充斥着大量无价值、虚假的新闻信息,降低了公众的信任度与社会影响力。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编辑应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可以及时准确辨别新闻信息,保证信息发布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的新闻诉求。
最后,新闻缺乏深度报道。深度挖掘程度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的吸引力,但受专业能力、视野等因素的影响,新闻编辑无法有效收集各类新闻信息,不能及时把握新闻发展的关键要素。实际工作中,大多新闻编辑自身能力较差,无法通过新媒体工具高效收集新闻信息,更不能及时辨别真实性与有效性,以致发布的新闻内容空洞无物,没有明确的逻辑层次,不能进行深入地调查与解读。同时,新闻编辑在解读新闻内容时没有结合公众的兴趣爱好,不能以专题形式有机整合新闻信息,缺乏细节性描述,对公众的吸引力较差。
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再定位与转型对策
(一)改变传统意识
一方面,改变受众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形式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得到普遍使用。且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新闻阅读方式,比如,短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产生,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受众开始主动选择新闻信息。据此,新闻编辑应充分了解当前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接收新闻的同时,成为信息的发现者与指引者,有意识的引导受众接受正面新闻内容。同时,还应在策划中有意识地引导受众参与,在报道新闻事件前,进行详细策划,吸引更多受众关注,之后联合各个媒体报道此事件,制造关注点,保证受众成为新闻编辑的一部分。必要时还应引导受众参与新闻编辑过程,使其了解新闻信息的处理过程,与新闻编辑产生共鸣,产生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不但是事件的见证者,更是信息的采集与编辑者,促使编辑与受众形成共生体,确保新闻报道工作的顺利进行[2]。
另一方面,改变新闻编辑的意识。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者与组织者,新闻编辑应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明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距,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同时还应深入分析新旧媒体各自的优势,通过二者整合,整体提升新闻营销的竞争力,同时,新闻编辑还应改变传统的传播思想,积极学习更多新知识与新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闻传媒的变化,提高各类新闻产品的竞争力。
(二)提高专业能力
目前,新闻媒体具备多样性与互动性特点,尤其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对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各种媒体平台完成,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为了实现成功再定位与转型工作,新闻编辑人员应不断学习,持续拓展自身视野范围,保证高效整合新闻信息。
首先,新闻编辑人员应不断熟悉更多领域,掌握新型知识与技能,全面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将自身专业知识与经验技能全面融入至新闻编辑过程中,全方位提升新闻质量与传播效率。
其次,新闻编辑人员应不断增长见识,拓宽自身视野范围,以便在整合新闻题材时可以深度延伸,提高新闻信息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新闻编辑人员应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做好新闻稿件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相关部门应为新闻编辑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使其深入认识新媒体平台获取、加工处理新闻信息的基本流程,并学习审核方法,确保新闻信息导向的正确性。同时,在加工处理新闻信息时,编辑人员还应学会充分利用获取的视频、图片资源,丰富稿件内容,为受众提供全面的事件信息。
最后,新闻编辑人员应学会辨别虚假与恶意信息,保证新闻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当前新闻编辑人员仅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编辑人员应认真把关,精心选择新闻内容,并合理安排在发布平台,保障新闻传送的真实性、即时性、准确性与权威性。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还应可以处理图片、剪辑视频并排版摄影,通过文字+图片、文字+图片+视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新闻信息,吸引受众的关注度。这便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应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活动,在了解新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处理技能,成长为复合型的新闻媒体人。
(三)注重创新改进
首先,应创新工作理念。新闻编辑人员应在约束自身行为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引入创新思维,为受众提供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新闻信息。实际新闻编辑中,工作人员应改变叙事方式,为受众客观呈现新闻事件,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还应开设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了解其新闻需求,通过独特视角报道内容,实现个性化传播,以全面增强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忠诚度。
其次,应创新新闻信息的传递方式。传统媒体主要通过纸质、电视、广播等方式传播信息,范围有限。而新媒体时代下出现了较多交流平台,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弊端,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增强受众的阅读兴趣。
最后,新闻编辑期间应尽量贴近真实民生,报道接近民众生活的事件,引发共鸣,增强人们阅读新闻信息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生活化的报道方式还可以加深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印象,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覆盖范围,为新闻媒体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
(四)维护人文情怀
新闻媒体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新闻编辑应尊重人性。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内容传播速度加快,很多信息被人们随手转发与传播,这便是对人缺乏尊重。比如成都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与评论,破坏了个人隐私。对此,新闻编辑过程中应更好的维护人文情怀,时刻尊重人的隐私,且相关部门也应将此方面纳入职业素养考核,全面保证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同时,还应坚持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摒弃社会不良思潮。且新闻编辑应形成精品意识,追求细节,为受众传递高质量、健康向上的内容,由根本上保证新闻品质。
(五)适应新阅读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受众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整块的阅读时间减少,随之增加的是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由此,新媒体发展环境下,受众更喜欢简短明了的新闻信息与便于携带的新闻载体。此时,新闻编辑应尽量使用简短务实的文体与言辞,确保受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情况。实际编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准确抓住海量信息的关键点,并进行高效提炼。且还应根据受众特点,创新新闻信息载体与读本。比如,以往受众需要借助报纸、杂志、书等载体阅读信息,而当前可以利用电子报、电子书、电子杂志、手机报等形式阅读新闻。新闻编辑人员应对比分析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的联系与区别,针对性改进受众的阅读模式,创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等平台。必要时,还应在地铁、公交站等发放微缩报纸,以8开与16开为主,便于受众携带阅读[4]。
(六)改变营销方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信息量快速增多,各种信息模糊了受众的关注点,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新闻编辑应改变以往的营销方式,了解受众的兴趣领域,科学设计新闻产品,保证前期分析、运营策略制定、执行、最终效果评估等环节的紧密连接,全面激发受众的活跃度与忠诚度。同时,还应与媒体品牌加强合作力度,提高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编辑自身也可以成为一个品牌,形成独特风格,策划出的报道直接代表着媒体形象,提高识别度与知名度,使得编辑员或评论员出现时,受众便会关注节目,提高收视率。
五、结语
新闻在公众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往新闻编辑工作受到较大冲击。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新闻编辑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审视核心价值,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发展,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优化新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