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2022-02-16张海霞
张海霞
一天下午,班主任李老师拽着一个男生气冲冲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张老师,我都气死了,这个拳王又打人了!”从李老师涨红的脸,急促的喘息,颤抖的声音,我知道这种事情一定是多次发生了,再看看旁边高高大大的男生,歪着头,乜斜着眼睛,侧着身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从李老师那里得知,男生名叫小洋,12 岁,迟到、上课睡觉、不写作业……这都是家常便饭,骂人打人是常态,没有朋友。今天因为同学看了他一眼,他就把同学的书本全扔到垃圾箱里去了。
【案例分析】
小洋武力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神秘的面纱?
安全感缺失。小洋父母关系非常紧张,处于分居状态,小洋常常一个人在家,父母有时几天不打一个电话。他担心父母不要他,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在学校,他用武力掩饰自己的脆弱。
没有人对我好。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后,他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内心自卑敏感,渐渐形成了“没有人对我好”的想法,导致他总是以敌对的眼光看待同学,敏感易怒。
习得的武力。小洋常常独自在家,“被父母忽视后的愤怒”让他怒火中烧。当他看到父母相互指责甚至大打出手时,小洋也学会了“武力解决问题”。
【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理解共情,宣泄情绪
小洋还是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我说:“老师知道你不仅是生气,还很委屈。”小洋歪着头转向我。我接着说:“如果你愿意,老师想知道你经历了什么?”小洋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两年前他父母的关系出现了危机,现在分居,他就像一个孤儿一样,独自生活……小洋声泪俱下地倾诉,我也禁不住为之共情,“老师知道这段时间你真的很不容易,没有人知道你的孤单和痛苦。”我说,“不管爸爸妈妈现在出现了什么状况,这都不是你的错,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小洋满含热泪,说:“我以为是我不好,所以爸爸妈妈才分开的,我一直很自责……”“是啊,很多孩子都像你一样,让自己背负了不该承担的责任。”然后,我跟小洋一起商讨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并约定下次请父母来辅导室。
第二次辅导:建立关系,达成共识
小洋的妈妈和爸爸一起来到辅导室,看着势不两立的父母,我首先把小洋的现状给父母介绍了一下。我说:“都是为人父母,我知道你们一定遇到了困难,要不也不会忍心丢下孩子不管。”妈妈首先控制不住,轻声啜泣,爸爸直摇头。看着两人渐渐松弛下来,我请父母一起绘制了家谱图。家庭是一个系统,夫妻之间、夫妻与孩子之间,是交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关系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到其他关系或者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他们对于家庭的忠诚是远超父母的,父母关系出现问题,孩子往往归咎于自己,从而背负沉重的负担。通过家庭系统知识的普及,父母深刻认识到了,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如此巨大。
第三次辅导:推进深化,促进改变
爸爸改变的意愿不是很强,我通过空椅子技术,帮助爸爸理解儿子的内心,推进他改变的动力。
爸爸:“儿子,你现在还好吗?哦,刚才听老师说了,你又跟同学打架了,我其实挺想回来陪你,可就是不想在你妈面前认输……”
儿子:“你跟妈妈现在都不管我了,不给我开家长会,别人都有爸爸妈妈,可是我没有!每天我都一个人孤零零的,晚上抱着手机困到不行才能睡觉……”
爸爸:“儿子,真没想到,因为我们给你带来这么多伤害,真的对不起!其实,儿子我真的很担心你,在乎你!”双手抱头抽泣起来。
慢慢地,爸爸情绪平复下来,他说不知道儿子那么痛苦,这也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有了改变的动机。
第四次辅导:共同协商,积极面对
我跟父母一起协商,无论夫妻是否还在一起生活,都要一如既往地爱孩子,并陪伴孩子,尽好父母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父母的事父母管。召开家庭会议,给孩子讲清楚,父母发生矛盾不是孩子的错,不管父母关系怎样,对于孩子的爱不会改变。
孩子的事共协商。对于孩子的生活问题,父母要坐下来一起协商,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协商好的方案,父母必须遵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陪伴孩子不缺席。在安排好自己生活的同时,父母要分配好时间,每天都有人陪伴孩子,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看电影、吃美食、爬山运动,让小洋像其他孩子一样感受亲情。
后来又给父母做了3次辅导,老师反馈小洋已经按时上学了,跟同学的冲突明显减少,脸上多了一些笑容。小洋的父母虽然还是分居,但是两人分工陪伴孩子,还会平心静气地商量孩子的问题。
【案例反思】
作为父母正在分居状态的孩子,他们一般比较敏感、自卑,内心冲突强烈,因此针对这类心理问题的辅导,一方面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宣泄情绪,调整认知,不给父母的关系“背锅”;另一方面与父母开展工作,建立关系,达成共识,推动他们的改变,指导父母积极面对,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