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人嫌”的小路
2022-02-16魏秀杰
魏秀杰
班主任王老师急匆匆地走进心语室:“唉,小路又和同学起冲突了!这一周已经是第四次啦!昨天刚因为作业问题把英语老师气够呛,拜托你赶紧和他谈谈……”
【案例概况】
高一男孩小路,三天两头闹着不上学,同学们说他脾气不好,发完脾气后又有很多理由,同学们都很烦,他自己也很痛苦,并且每次发完脾气后他还表现得特别怪异,比如不停地搓手、整理书包、抓耳挠腮……这让大家更反感,同宿舍的好几个同学要求换宿舍,他在班里成了“孤家寡人”……
此时,在我面前的小路瘦瘦高高,眼神有点飘忽,眉头紧锁,双手不停地搓着,看起来局促不安。
【事件回放】
抽丝剥茧,探寻背后原因
我:发生了什么?能和老师说说吗?
小路:同学提醒我擦窗台我没听见,他就開玩笑说,小路你是不是把耳朵忘在家里了,我就发脾气了……
我:不喜欢同学和你开玩笑吗?
小路摇摇头:我倒想有人和我开开玩笑,但从没有过。
我是个讨人嫌……
我: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判断?
小路眉头皱得更紧,咬牙切齿地小声说:还不是这该死的垃圾基因!
我:垃圾基因?
小路眼里满满的嫌弃:讨人嫌的基因,就是随我爸!还有我这坏脾气,也是随了他!唯一想随他的,就是他的耳朵,却一点也没随上。
我:所以关于耳朵的玩笑让你很生气?
小路点点头:妈妈经常说“垃圾基因就是不行,走到哪里都讨人嫌……”基因又改不了,我有什么办法?
小路说着,眼里噙满了泪水。
一、调整认知,构建成长希望
我跟小路讲了自我意识。小路惊喜地发现,基因属于生理自我,难以改变,但情绪、人际等都属于心理自我或社会自我,是可以改变的。这个发现让小路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希望,连身板都挺直了。
二、积极引导,联结父爱力量
小路:爸妈离婚后,妈妈整天说爸爸不好,我偶尔想爸爸时,都觉得对不起妈妈……
我:如果给他们对你的爱打分,满分10分,你会分别打几分?
小路:妈妈7分,爸爸也就5分吧。
我:记忆中,什么时候感受到了爸爸的爱?
小路:他教我画画,给我买各种车。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画各种各样的车。
我:你有什么发现?
小路若有所思: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做这两件事。
我:这两件事吸引到你的是什么呢?
小路沉思了一会儿,喃喃道:好像是爸爸的爱,我一直用这种方式重温爸爸的爱……
我:5 分的爱也是他能给到你的所有了。
小路:好像爸爸对我的爱也不少呢!
我:现在什么感受?
小路:心里暖暖的,很有力量!
我:夫妻关系结束了,亲子之爱一直在!
小路用力地点点头。
三、确定目标,构建支持系统
小路说目前最想改善的是人际关系。我问小路愿意为他人付出什么。小路说自己数学还不错,可以给同学讲题。我鼓励他主动找数学老师提议设“小组老师”,为自己创造更多和同学交往的机会,并继续挖掘自己更多的资源。
于是,我从三个方面构建小路在校的支持系统:与数学老师沟通,请她配合小路的提议;和班主任约定,在班内多发现小路的闪光点;请班级心理委员主动走近小路,做好小路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小桥梁”。
四、发现资源,学会正向赋能
第二天,我约见了妈妈。
(一)角色扮演,体验孩子的感受
我让妈妈代入孩子的角色,体验孩子的感受,听到关于“基因”等指责时,妈妈流下了眼泪:其实这些话背后更多是自己情绪的宣泄——对前夫的恨,但从来没考虑过对孩子的伤害。
(二)家庭雕塑,看见孩子的纠结
孩子的本能都渴望与父母联结,如果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否定前夫,孩子就会很纠结:他本能上要和父亲联结,但听到的都是负面信息,如何联结?
我:你当初选择他,相信他身上一定有吸引你的部分,试着把那部分表达给孩子——让孩子与爸爸的优点联结,比如可以跟孩子表达:你这份认真很像你爸爸……
(三)清晰边界,练习正面表达
不把夫妻恩怨卷进父子关系里。夫妻关系结束,父子关系仍在,且这份关系可以滋养孩子,与其担心孩子变成像前夫那样的“讨人嫌”,不如用正面表达塑造孩子:每天发现孩子的三个闪光点并表达给孩子。
(四)看到资源,调整互动模式
挖掘家庭资源,看到亲子之间的爱:孩子最喜欢给自己做艾灸,之前觉得浪费学习时间,以后可以作为温馨的亲子“沟通时间”……
【后续跟踪】
两周后了解情况,班主任说小路现在已经是班里炙手可热的“小组老师”了!课余时间常常能看到他和同学闲聊、搭伴吃饭……妈妈反馈感觉小路比以前“舒展”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案例反思】
青少年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要调整孩子的认知,不为父母的恩怨“埋单”;还要调整家庭的互动模式:清晰边界,不卷入、不“结盟”;挖掘资源,尝试亲子之间爱的表达。如此,孩子和家庭才会在离异事件中都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