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活动中提升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整合学习活动实践研究*
2022-02-16江苏省常熟市新区幼儿园应丽萍
江苏省常熟市新区幼儿园 应丽萍
自然角是幼儿在园接触自然、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自然角中有种植区、饲养区、展示区等。很多幼儿园的自然角中,有多种多样的花草、种子、果实及小动物等。自然角里面的东西摸得到、闻得着、听得到,给幼儿带来的是刺激感官的直接经验。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随机观察和探索的机会。
一些教师把自然角看作是班级科学区的一部分,那么自然角活动的价值就仅体现在科学探究吗?自然角探究中有语言学习吗?我们不妨审视自然角中幼儿的活动,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予以解决。
一、剖析自然角活动中的问题
(一)重内容,轻描述
部分教师能跟随主题活动的发展,不断丰富自然角的内容。自然角里的内容看上去琳琅满目,有较多的盆栽、种子以及饲养的小动物。这些东西有的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幼儿有介绍自己带来的东西的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跟同伴分享,但教师只在意自然角中内容是否多、是否满,忽视了自然角活动的价值,不能提供机会让幼儿尽情描述,剥夺了幼儿语言学习的机会。
(二)重观察,轻交流
一些教师会给幼儿宽裕的时间去观察自然角的动植物。幼儿喜欢在餐后、睡前、游戏时到自然角进行观察,但是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在观察中获得了什么,教师并未关注。观察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更需要观察后的交流。没有观察后的交流与讨论,没有教师的梳理与引导,幼儿的经验和技能就不可能得到提升。
(三)重记录,轻对话
有的幼儿园的自然角,在墙上、架子上或窗台上挂着较多记录本,其中有对植物生长的记录、有对动物成长的记录、有在观察探究中幼儿自己遇到问题的记录,还有幼儿自己在探究中发现的一些“小秘密”的记录等。这些记录本,幼儿经常会去记,但很少看到教师去翻阅,很少看到教师组织幼儿运用记录本进行对话与经验交流。幼儿有交流自己记录内容、记录结果的想法,但教师没有给幼儿表达的机会,师幼、幼幼之间缺少交流,科学探究只能是表面上的“走过场”。
二、整合学习——提升自然角活动中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有效策略
这里的整合学习是指教师以整合理念为指导,以幼儿为主体,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形式的学习、语言内容的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学习。《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就能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因此,在自然角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整合学习,提升幼儿的语言关键经验,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取认知经验,加深对动植物特征的认识,并在讨论、交流等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一)利用展示物,引发幼儿交流,提升幼儿谈话经验
很多幼儿园的自然角展示区中有品种繁多的水果、蔬菜等。如果只是放在那里,时间长了会烂掉或干枯,展示物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展示区的东西先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组织幼儿进行谈话: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想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多数幼儿对于蔬菜、水果等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事物,所以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这时候的谈话氛围是轻松愉悦的,不需要教师一个个地邀请幼儿发言,幼儿只要接得上同伴的话就会自由地交流。这种谈话中,幼儿的语言使用一般是很流畅的,因为交流的是自己熟悉的东西。“西红柿也叫番茄”“可以做菜吃的植物一般叫蔬菜”“水果是植物的果实,很多水果水分都很多”……这些科学经验,幼儿可以在谈话中获取。幼儿的谈话经验也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教师每次在自然角中丰富展示物时,不妨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先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这些展示物,听听幼儿之间的对话,既能间接了解幼儿的已有科学经验,又能获取幼儿感兴趣的探究点,明确后续的探究活动方向。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与谈话,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通过真实信息的交换,促进幼儿探究,提升幼儿讲述经验
自然角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围绕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或参与其中的某一事件进行讲述,分享自己的经验。
[案例一]春天饲养蚕宝宝的活动中,幼儿会每天给蚕宝宝提供桑叶。一天早晨,强强就把自己采摘桑叶的经历跟教师和同伴进行了分享。教师和同伴从强强的分享中获知如下信息:强强一大早跟爸爸去采桑叶。他们是从小区里很高的桑树上采的。强强爸爸说鲜嫩的桑叶是嫩绿色的、老的桑叶是深绿色的;蚕宝宝不能吃带水的桑叶。强强从教师的回应中获得如下信息:教师表扬他很能干,蚕宝宝确实喜欢吃鲜嫩的桑叶。
这就是真实信息的交换。“案例一”中真实的信息既引起了同伴的好奇,也引起了同伴的质疑,由此推动了活动的发展。“蚕宝宝到底可不可以吃带水的桑叶?”为了保护蚕宝宝的生命,幼儿认为不能随便进行实验,于是,一些幼儿就带着问题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究。
在自然角活动中,幼儿的讲述经验较多的是关于说明和解释事物的特征、种类、功能、关系等的经验。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客观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或者通俗易懂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想,以此提高幼儿组织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借助文学作品,加深幼儿认知,提升幼儿语言经验
幼儿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和质疑自己的想法中获取知识。教师应该在自然角活动中,成为一名研究者和“向导”。
[案例二]班级正在开展“可爱的蜗牛”主题活动,幼儿捉来了一些蜗牛放在自然角。有的幼儿想了解蜗牛喜欢吃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把蜗牛分别装到了几个盒子里,分别在盒子里放上菜叶、胡萝卜、餐巾纸、红色的花。过了两天,幼儿发现蜗牛把放在盒子里的东西都吃了,而且发现吃餐巾纸的蜗牛排出了条状的白色的粪便、吃胡萝卜的蜗牛排出了橘色的粪便、吃菜叶的蜗牛排出了绿色的粪便……难道蜗牛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就会排出相似颜色的粪便吗?面对这个现象,幼儿特别感兴趣,又去找来其他颜色的食物给蜗牛吃。
为了加深幼儿的印象,教师刻意找来了《变色的蜗牛》的绘本,组织幼儿开展阅读活动和创编活动,把活动推向高潮。绘本的投放,为幼儿提供了成熟的语言样本。绘本中有这样一个句式:“它吃了一片×色的××,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幼儿说:“老师,不对,应该是小蜗牛吃×颜色的××,就排出××颜色的便便。”就这样幼儿在实验中发现了小蜗牛喜欢吃植株根茎、果实、叶片等,但如果蜗牛没食物,也会吃废纸等。幼儿用规范的句式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创编成故事,形成了班级“蜗牛日记”。
只要教师追随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适宜的读物,幼儿就会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会自觉地获取读物中的语言材料,用规范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经验。
(四)汇集表征记录,拓展幼儿新知,提升幼儿早期读写经验
表征、记录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是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表达表现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
[案例三]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班级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绘制《蚕宝宝成长故事册》。从蚕卵孵化出身上长满细毛的黑黑的蚁蚕开始,幼儿就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图画等记录自己的发现。到了熟蚕阶段,幼儿每天做一次记录,生动地呈现出蚕宝宝吃桑叶、爬行等不同的形态。教师还帮助幼儿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与感受,如有的幼儿说:“蚕宝宝看到新鲜的桑叶,连忙爬上去大口吃起来,头一会儿昂起、一会儿低下,好像在边吃边闻桑叶的味道。”有的幼儿画了蚕宝宝肚子朝天的画面,说:“蚕宝宝在我手上爬呀爬,感觉凉凉的、痒痒的。我一松手,蚕宝宝就四脚朝天,翻了个跟头,好好玩。”……不同的幼儿观察同样的蚕宝宝,由于观察的角度和语言发展能力的不同,所以记录和口述的内容也不同,但是不难发现幼儿表达的内容都很生动形象。蚕经历的四个阶段,在幼儿的记录中都有充分的展现,并衍生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组一组自主表征的《蚕宝宝成长故事册》,就像一本本自编的绘本,既满足了个体幼儿表达表现的需要,又拓展了集体幼儿对蚕的认知。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幼儿把科学探究与记录表达融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运用书面语言的经验,增强幼儿对书面材料的敏感性和使用简单的书面材料表达自己经验及想法的技能,以此提升幼儿的早期读写经验。
三、反思梳理——自然角活动中提升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整合学习活动的收获
(一)形成和巩固科学概念
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语词为标志的,受到概括水平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把自然角活动与语言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关键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和巩固科学概念,并且借助语言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二)整合和发挥多元价值
幼儿园自然角活动作为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角活动在丰富幼儿经验的同时也延伸了幼儿园课程。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丰富,可以促进幼儿在自然角的互动交流,引发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多方面经验和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三)加强和规范自主管理
自然角中的标志、图示、规则、观察记录等的呈现,为幼儿提供了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教师有意引导幼儿去认读、介绍、交流,可激发幼儿对前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充分感受标志、符号、规则等的作用,自觉约束自己的科学探究行为,逐步学会自主管理。
(四)丰富和提升语言关键经验
语言学习活动渗透到自然角活动中,可使幼儿在自然、轻松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自然角中丰富的事物、有趣的探究过程,为幼儿提供了想说、敢说、会说、创造性地说的语言交流氛围。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的三位一体,构成了完整的幼儿语言关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