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 仙 古 厝*
——大班课程故事
2022-02-16福建省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蔡奕菲
福建省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蔡奕菲
一、活动缘起
集体观看莆仙美食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被热腾腾、香喷喷的美食所吸引,同时也对人们制作美食时所处的老房子产生了好奇。大大的四合院、圆圆的水井、粗粗的石柱、红红的砖墙、美美的雕花、弯弯的屋檐……红砖厝,燕尾脊,莆仙特色古厝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关注,于是他们打开了话匣子。
西西:我奶奶老家就是这种房子。每年过年,我们还会回去扫尘呢!
辰辰:我在涵江东方二十五坎附近也见过这种房子。那边的房子窗户上面有雕花。窗户的形状很多,有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
源源:后黄也有很多红砖墙的老房子。妈妈说这些房子已经有一百多岁了。
悦悦:我还见过房子墙壁和柱子上刻着花朵、动物、昆虫呢。
二、莆仙古厝初印象
(一)不一样的红房子
第二天,悦悦带来几张她在古厝里玩耍的照片。她和同伴分享了发生在古厝里的趣事和发现。悦悦说:“我和妈妈去了乡下老家,那里有一座红砖老房子,我们都叫它‘红房子’。红房子门前有两个圆圆的像蜗牛一样的石头,上面刻着花朵的图案。大门上画着两幅大大的门神。妈妈说门神可以保护全家人的平安。我还用双手抱石柱子,柱子真粗啊,居然抱不下!我看到石柱子底下也刻着很多漂亮的花纹,有小桥、小鸟、小草,可美啦!”同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感叹:“我也见过这种红房子!”“我老家也有。”“我见过一整排都是红砖的古厝。”……幼儿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照片引起了幼儿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从幼儿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古厝的认知经验比较浅显,停留在古厝的外观造型上,对古厝的内部结构及其名称以及所代表的含义并不了解。个别幼儿在探访古厝的过程中,能发现“藏”在古厝角落的雕花,但这些雕花背后又蕴含了哪些寓意呢?
当幼儿对古厝话题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时,教师搜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莆仙古厝图片和录像片段,借助多媒体带领幼儿“云访”莆仙特色古厝,与幼儿一同欣赏莆仙古厝的建筑风格与内部构造。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在班上发起亲子活动“探访莆仙古厝”,邀请感兴趣的幼儿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起走访周边的古厝群,比如后黄村、三清殿、东方二十五坎等,感受莆仙古厝之美。在亲近古厝、观察古厝的基础上,教师鼓励亲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表,逐步帮助幼儿丰富有关古厝的经验。
(二)老房子,新发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幼儿陆陆续续参观了一些古厝、收集了一些古厝的照片。他们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喜欢谈论斜斜的屋檐,有的幼儿更关注石狮子的不同造型……幼儿关于古厝的谈话内容逐渐丰富。
桦桦:我和妈妈发现古厝的屋檐都是翘起来的,小雨滴落下来的时候可以顺着“滑梯”溜下去。
妍妍:有的古厝门口会有两只高高的石狮子。狮子爸爸在玩球,狮子妈妈抱宝宝。
洲洲:我发现有的大门口会挂大红灯笼,有的灯笼是纸糊的。纸灯笼上有很多种颜色,奶奶说那是寄托美好寓意的油纸灯。
凯凯:为什么门口的石头,有圆形也有方形的呀?这种石头有什么用呢?
君君:我比较喜欢窗户上的图案,木头雕刻成的荷花真的很美,镂空的图案摸上去能感觉到凹凸不平。
在家人的陪伴下,幼儿在近距离接触古厝的过程中,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记一记、听一听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多数幼儿开始基于自己的喜好,萌发不同的关注点。
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幼儿拓展、迁移、重组有关古厝的经验,支持幼儿推进活动,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呢?教师决定通过创设引导式的主题墙面,从不同角度展现古厝的结构特点;同时,在活动区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投放多层次的操作材料和道具,启发幼儿发挥创意,积极思考可以玩怎样的古厝游戏,比如建古厝、画古厝、说古厝等。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纸箱、万通板、碳化积木建造古厝主墙体,在美工区中用自己的方式创意表征古厝之美,模拟古厝中的生活与同伴玩“过家家”等游戏。
三、漫步三清殿,再次探秘古厝
(一)漫谈三清殿
在调查莆仙古厝的过程中,教师惊喜地发现班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幼儿去过三清殿。(三清殿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筑,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建筑奇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三清殿早已成为一张莆仙文化的“名片”,其中的“莆阳书房”“棋院”“莆仙戏馆”“文化集市”等成为当地人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三清殿中的古建筑群、历史名人题刻石碑林和莆仙古代城门墙等,也成为人们欣赏、了解、感受传统建筑的绝佳场所。)于是,教师邀请参观过三清殿的幼儿借助调查表、记录表、照片,和其他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思思:三清殿里面好大呀,我和爸爸走了很久很久。
涛涛:三清殿是谁住的呢?
煜煜:三清殿有很多石像、石碑,上面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辰辰:三清殿的木门上有两个金色的大门环,一进门就有个很高的门槛,需要迈大大的步子才能跨过去。
晴晴:三清殿的屋檐特别漂亮,像女生的蓬蓬裙。屋檐上还站着很多小鸟的雕像,像真的一样!
涵涵:三清殿里的小舞台里有好看的莆仙戏表演呢!
几个幼儿的热烈讨论带动了全班的讨论:“三清殿里居然有这么多有趣的小秘密!”“我们一起去参观三清殿吧!”“我要去!”“我也想去!”……神秘的三清殿深深吸引着幼儿,没去过的幼儿想一探究竟。
围绕三清殿的话题,去过三清殿的幼儿通过调查表、记录表和照片,分享了他们的发现。在讨论、倾听、思考的过程中,这些幼儿关于三清殿片面的、零散的经验被重组。通过交流,没有去过三清殿的幼儿也开始关注三清殿。当“一起去三清殿”的呼声越来越高时,幼儿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秘古厝活动。
为了系统、全面地提升幼儿关于古厝的经验,教师挖掘家长资源,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开展“古厝探秘帮帮团”活动,请家长带领幼儿走进三清殿。通过亲子活动,幼儿感受了“红砖石瓦莆田红”。教师创设了“三清殿问题征集”栏目,收集幼儿关于三清殿的各种“小问号”,比如“三清殿石雕上刻了哪些动物?”“三清殿的红砖墙是怎么堆砌起来的?”“三清殿的砖块是怎样进行雕花的?”等。教师为了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来观察三清殿,便决定由幼儿自由组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教师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幼儿最感兴趣的几个内容,制作成图文结合的投票单,引导幼儿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宜的内容,自由组队。
(二)萌娃组队进行时
欣欣:我们队要叫什么名字?叫“汪汪队”怎么样?
西西:我看过《冰雪奇缘》动画片,我觉得可以画一些雪花作为“雪花队”的标志。
晨晨:画一道七色彩虹,代表我们七个人。
凡凡:小玉画画比较厉害,她负责记录吧!
一一:我最想知道三清殿的门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
诺诺:我还想看看三清殿里的莆仙戏表演。
杨杨:询问三清殿大门上凸出来的木块是什么也是我们的任务。
荣荣:我们要一起数一数有多少根柱子,到时候可别数错啦!
组队时,幼儿聚在一起,互相分享好点子、好办法。他们在思维碰撞中商议队名、设计队标、讨论分工等。幼儿和队友沟通交流、协商合作,完成了探秘前的第一个任务。
作为班级探秘三清殿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教师除了要和家长一起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更要积极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有效支持幼儿的探究。在正式出发前,教师和幼儿再次回顾了各队的任务,帮助他们聚焦问题,梳理重点,明确探究目的。教师引导幼儿真正带着问题去发现、思考,从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深入、直观、具体的经验。
(三)趣探三清殿
七支队伍带着各自的疑问和猜想,正式开启三清殿探秘之旅。
“彩虹队”(门当队)的幼儿关注门当有哪些图案、为什么门当的形状不一样等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幼儿发现门当上有仙鹤、梅花鹿、花草和螺旋纹。从杨茗爸爸的解说中,幼儿了解了门当形状与房子主人身份有关:圆形的门当像战鼓,代表房子的主人是习武打仗的;方形的门当像书盒,代表房子主人是读书人。三清殿门当上的图案具有吉祥、祈福的寓意,代表人们美好的愿望。
“加油队”(户对队)的幼儿十分好奇大门上面凸起的圆柱是什么及有什么作用。有的幼儿认为它是挂东西用的。讲解员告诉他们:凸起的圆柱叫作“户对”,除了可以挂门匾,还可以用来挂灯笼。户对的形状也与房子主人身份有关,圆形代表读书人家,六边形代表习武人家;户对的数量越多,说明这户人家的地位越高。
“兔子队”(门槛队)的幼儿关注门槛的作用。经过询问,幼儿知道了高高的门槛是为了挡住大风、保护大门;有些人相信高高的门槛还可以把福气挡住,防止福气“跑走”。
“旋风花朵队”(屋檐队)的幼儿围绕屋檐为什么要翘起来展开了讨论。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幼儿认为弯弯的屋檐是雨水的“滑梯”。同行的书烨妈妈为幼儿答疑解惑:屋檐样子像燕子,所以也叫作燕脊;将屋檐设计成燕脊的样子既可以避雷,又能增加屋面重量,可以抵抗台风。
“安全队”(砖雕队)的幼儿近距离观察了墙面上的砖雕,发现了砖块上刻着很多飞鸟和蝴蝶。源源说:“可能因为这些会飞的动物会保护我们。”晴晴说:“我要刻一只可爱的喜羊羊,预示着我们的生活喜气洋洋!”讲解员告诉他们:砖雕是莆仙古厝的特色之一,砖块上面的图案都有美好的寓意。
“汪汪队”(柱础队)的幼儿蹲在石柱边,认真观察柱础的形状和图案。“看,这根柱子脚是六边形的。”“圆圆的石头上有一朵朵小花。”……幼儿惊喜地分享着各自的发现。欣玥妈妈在旁给幼儿讲解,告诉幼儿柱础除了装饰以外还可以防潮、抗震,让柱子更坚固。
“雪花队”(城门队)的幼儿发现四块大石牌上都有个“门”字。“这些都是哪里的石头门?”“为什么石头门会被刻在墙上啊?”……幼儿提出了疑问。讲解员告诉幼儿:这四块石牌是莆田旧城四个城门的门额,它们在以前守护着莆田的安全,矗立在莆田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是“镇海门”“来凤门”“迎和门”和“拱辰门”。
在家长、讲解员、游客的帮助下,幼儿收获了很多关于古厝的知识和经验。每个幼儿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秘、验证猜想、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幼儿在不断的提问中,与三清殿进行“互动”。短暂的活动逐一解开了幼儿心中的“小问号”,让幼儿对莆仙古厝的内部构造以及这些结构的作用、寓意和工艺等有了更具象的认识,对莆仙古厝的历史文化也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探秘三清殿的活动结束后,幼儿的热情依然不减。回到幼儿园后,教师鼓励幼儿将活动经历及奇思妙想记录下来。幼儿梳理、整合经验,认真组织语言,向同伴和教师表达了活动中的所思所想,展现了他们对于古厝的认识。每个幼儿专属的《我的观察日记》记录着自己的惊喜与发现,反映出幼儿的思考与学习轨迹。
随着幼儿对古厝经验的不断升级,班级的古厝游戏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多元。在后续活动中,教师继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倾听幼儿的心声,多形式、多途径挖掘莆仙古厝的教育内容,持续为幼儿提供经验支持和适宜帮助。
(四)手绘灯笼寄希望
部分幼儿发现了三清殿里高高悬挂的油纸灯笼,并就油纸灯笼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凯凯:我在老家见过这种灯笼,好像叫油纸灯。
一一:我记得灯笼上有好多颜色,有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教师:这是我们莆田特色的油纸灯笼,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教师随后为幼儿提供了一些崭新的空白油纸灯笼,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恐龙、小花、蝴蝶、葫芦、小兔……这些活泼可爱的图案寄托着幼儿的期望。幼儿用七彩颜料和稚拙的构图许下了美好的心愿。
宇宇:我画了一只恐龙,因为恐龙超级厉害!
晴晴:我画的是小花,我想和花朵一样美丽。
涛涛:这是一只蝴蝶,蝴蝶蝴蝶福气满满。
…………
点一盏灯祈福许愿,展现了莆仙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幼儿开始关注三清殿的油纸灯笼时,教师抓住契机,和幼儿一同了解莆田传统油纸灯笼的特点和寓意。在延伸活动中,教师鼓励感兴趣的幼儿继续创作油纸灯笼。
四、心灵手巧,用心表现古厝美
(一)漫谈古厝的雕刻
在一次分享环节中,幼儿再次聊起古厝的话题,谈话的内容聚焦在古厝的雕刻工艺上。
恒恒:在红砖上怎么雕刻花纹呀?
西西:三清殿木门上的雕花很美,我也想试一试!
源源:雕刻需要木头和刻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刻出花纹。
煜煜:刻刀很锋利,大家要小心哦。
言言:我发现麻将上的花纹就是雕刻出来的!
小玉:我想刻一片大大的叶子,叶子上还要刻一只福气满满的小蝴蝶。
教师:木头很硬,你们觉得雕刻还能使用哪些材料呢?
洲洲:“材料超市”里的泡沫板软软的,可以用吗?我们用刻刀试一试。
欣欣:吹塑纸可以做版画,版画也需要雕刻的。
一一:我们可以找一些彩泥,用工具刻出我们的标记,加上颜料就会变成好看的印章。
宇宇:记得要刻得深一点,花纹才会更明显。
君君:为什么有些印章的图案是凸起的,有些印章的图案是凹进去的?
幼儿会主动分享自己关于雕刻的想法,并能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几种常见的雕刻物品,比如印章、版画等。由于幼儿现有的雕刻经验十分有限,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参与幼儿的谈话,和他们一起围绕雕刻工具、雕刻材料、雕刻方法、雕刻内容等展开交流。通过谈话,教师为幼儿提供经验支持,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借助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雕刻,丰富幼儿有关雕刻的经验。
教师利用分享环节邀请幼儿分享有关雕刻工艺的认识与发现,引发了幼儿对雕刻的兴趣。随后,教师与幼儿一同观看了雕刻图案和录像,初步了解了阴刻和阳刻,学习了简单的雕刻技能。教师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适宜的雕刻材料,并在走廊处创设雕刻坊,供幼儿操作和练习。
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差异,教师准备有针对性地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体验。雕刻活动前期,教师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优先提供比较容易雕刻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收获成功的体验。比如教师鼓励幼儿在柚子皮、白萝卜、吹塑纸上用细笔描绘出简单的图案,随后借助小刻刀雕刻出简单的花纹(十字纹、方形、三角形等),以此来练习基本的雕刻方法。随着幼儿雕刻技能逐步提高,教师开始在班级开展“小小雕刻师”活动,鼓励幼儿绘制各式各样的雕花设计图,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较硬的木块或PVC(聚氯乙烯)板上借助锯、切、磨、钻等方法,雕刻出古厝的窗棂、木门、柱子、屋檐上的图案。
(二)剪出古厝好风光
美工区是深受幼儿喜爱的区域。教师发现幼儿经常尝试用对称剪和雕刻的方法制作出弯弯翘翘的屋檐、镂空的窗户、整齐排列的砖墙、高大的木门……幼儿大胆表征,用纯真的方式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荣荣:红色代表喜庆,红色的古厝最有福气!
彤彤:将手工纸对折,用铅笔勾边,剪刀小心地绕过顶端,这样就剪出跷跷板一样的屋顶啦!
涛涛:窗户最难办,需要用小刀慢慢镂空刻出来。
思思:也可以在纸张上挖个小洞,用剪刀绕着剪出一个正方形的窗户。
西西:这个地方千万不要剪断,不然古厝就裂开了!
妍妍:我把剪好的古厝拼在一起,像不像我们去过的三清殿?
彤彤:我们多剪几座古厝,就可以组合成一座古城啦!
一一:窗花也很美呀,剪些窗花进行装饰,古城就更美啦!
剪纸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剪纸经验,能根据古厝的造型特点用对折剪、镂空刻等方式创作极具个性的古厝作品。幼儿的古厝作品从单一到多元,在难度上层层递进;幼儿关于古厝的话题也从一间古厝延伸到三清殿古厝群再拓展为一座古城。
当幼儿的古厝作品越来越丰富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面活动的展示墙,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幼儿与同伴合作,将不同的古厝作品有机组合,创设了独一无二的“莆仙古城展览会”。
(三)“起厝”——盖古厝喽!
益智区中,幼儿用积木和麻将玩起了拼拼搭搭的游戏。洲洲将积木摆在地面上,拼成古厝的造型;洋洋将积木对齐,层层垒高,变成一座四四方方的四合院;诺诺将积木依次排开,围成一堵厚厚的城墙;西西将麻将错落重叠,层层向上,搭成近似圆柱形的水井……
游戏初期,幼儿搭建的古厝造型相对简单,搭建内容多为古厝的墙面、水井、屋檐等。在后续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尝试借助其他材料和辅助物,逐步丰富古厝的造型。教师通过提供引导式墙面和图示,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建构经验,搭建出更多造型丰满的古厝建筑作品。
不久,幼儿将搭建的场地转移到户外,协商并绘制了设计图。随后,幼儿根据设计图,找来了一定数量的牛奶箱、长条万通板、奶粉罐、花片,开始与同伴合作搭建。幼儿对照设计图摆放材料,搭建过程中还进行二次协商和分工。大家一致决定:凡凡负责用小积木装饰砖墙、铺设地面,烨烨用牛奶箱围合大院子,晴晴主要拼搭用小动物形象装饰的弯弯的屋檐……
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又萌发了新想法并立即实践。他们搭建出三种古厝,分别是四合院古厝、尖屋顶古厝、带有大广场和不同场馆的三清殿。幼儿经过一番思考,用长条木板和小积木将这些古厝串联起来。
烨烨:我觉得马路上应该有座天桥。
辰辰:这里有个超市,可以卖好吃的!
晴晴:这附近还可以加上几座稍小点的古厝。
在同伴的提议下,幼儿增加了花片、积木、纸板等材料,在古厝周围加上马路、人行道、商场及低矮的古厝,不断丰富古厝周边的场景。
游戏中,幼儿爱观察、会思考、能建构,与同伴一起尝试用常见的材料和建构方法建造莆仙特色古厝。
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自主组成了小团队。他们会在协商互助的基础上,共同绘制古厝施工设计图。为了保证古厝的基本结构和形态具有可操作性,幼儿还细心地在图中标注出所需的材料和数量,方便团队合作搭建。过程中,幼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由不同的幼儿负责不同的内容。幼儿陆续搭建出造型各异且独立的几座古厝。此时,如何让相对独立的古厝变成整体,成了幼儿亟须解决的问题。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其他辅助材料增加马路、商场、天桥等周边场景,将一座座古厝自然地串联、整合,变成一整片古厝。
五、后记
从有关莆仙古厝的活动中,幼儿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教师也积累了一些教育策略。幼儿在教师、家长、社会的支持下,好奇古厝、走进古厝、探秘古厝、了解古厝、表征古厝,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循序渐进地认识了家乡的古厝,提升了对家乡古厝文化的认同感,自然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教师从幼儿视角出发,追随幼儿的想法,筛选适宜的莆仙文化资源,尊重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关注幼儿在文化探究活动中的发展。师幼积极互动,逐步实现了文化资源向幼儿经验的转变。
下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图例启发幼儿思考莆仙古厝的其他建构方式,比如将户外迷宫器械按照一定规律垒高,搭建古厝主墙体;选择两个钻圈,在里面填充报纸团,加上适当的装饰,组合出石狮子造型;把“万能工匠”积木一字排开,作为高高的门槛;在竹梯两端放上U形积木模拟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