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咸时期西洋史地论述中的“希腊”文明形象演变

2022-02-16韦巍

广东社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图志古希腊希腊

韦巍

希腊既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一形象已经成为国人常识,而其建构过程却常为研究者所忽视。中国与希腊自古互有文献记载,历代形象在浮沉兴替中模糊不清,直至两次鸦片战争前后才形成今人熟悉的希腊文明叙述雏形。这一建构过程不仅关涉西学传播与文明话语的脉络纠缠,更深刻形塑国人对于东西文明的认知,可谓东西文明交通史上的重要事件。适值中国与希腊建交50周年,正当重审两大文明古国在近代史上的交汇。

既有研究多按学术分科线索加以耙梳:郭双林、邹振环研究晚清地理学传播,注意到魏源、徐继畬等人已经对古今希腊在欧洲的特殊地位有所认识。①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陈德正、胡其柱、赵少峰考察西方古典学、古典史学的输入,杜心源、张青勾连明清两代传教士译介的希腊文学,都意识到西人意在描绘堪比中华文明的古典世界,以此抵消中国人的文明优势心理。①陈德正、胡其柱:《19世纪来华传教士对西方古典学的引介和传播》,载彭小瑜、张绪山主编:《西学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杜心源、张青:《明清之际传教士对希腊文学的译介》,《文学评论丛刊》2010年第2期;赵少峰、陈德正:《晚清西方古典史学的译介与反响》,《前沿》2012年第9期。这些研究展示了希腊文明在不同学科脉络中的重要性,然而希腊文明形象建构的意义超出知识层面,还应在文明观念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加以探讨。近年来石川祯浩、方维规、黄兴涛、刘禾等人关注“文明”观念在东亚的输入与演化②参见石川祯浩:《近代中国的“文明”与“文化”》,“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知识界之欧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5年;方维规:《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史林》1999年第4期;黄兴涛:《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研究时段基本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对支撑“文明”概念传播的知识储备阶段讨论较少,考察“希腊”形象在道咸时期的建构过程正可形成补充。

有鉴于此,本文将从三方面展开:首先,考察“希腊”文明形象建构的知识基础,呈现知识传播与观念演化的复杂脉络;其次,梳理国人如何以“希腊”统贯知识碎片,并发现其在新世界图景中的特殊位置;最后,探讨中西“希腊”论说层叠对文明观念本土化的影响。

一、从“厄勒齐亚”到“希腊”

“希腊”文明形象建构的历史进程横跨东西三百年,其独特意义在于中西之别以外更有古今之隔。明清两代传教士输入了一系列译名,从“厄勒齐亚”到“希腊”,既指向16—19世纪欧洲版图变动中的近代希腊,更指向地位不断上升的古希腊传统。至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畬等人选择以“希腊”指称这一异域传统,统贯明清两代输入的知识碎片,奠定“希腊”文明形象的叙述框架,也为国人理解西方文明源头打下基石。③王文华考察希腊国名的汉译演化过程,认为以“希腊”对译Graeci是Hellas音译的“张冠李戴”。本文尝试论证其根本原因是古希腊传统在欧洲知识系统中的地位提升,以及文明观念的产生和东传。王文华:《希腊国名汉译探源》,《翻译界》2019年第1期。在此,先要回到国人在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视野,而后从西人译介起点顺流而下辨析其中的复杂脉络。

晚明之际,天主教传教士随地理大发现的浪潮来到东亚,其中耶稣会士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主力。这一时期,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尾声,古希腊传统正从西方文化的边缘走向中心。耶稣会十分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古典语言和学术训练④耶稣会于1569年颁布《耶稣会教育大纲》,至1599年第五次修会大会最终确定,始终强调古典教育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古典文学训练。John E.Wise,Jesuit School Beginnings,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Vol.1,No.1(Mar.,1961),pp.28-31;王苏娜:《利玛窦的家庭教育及耶稣会人文主义教育背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来华耶稣会士汇集欧洲各国知识精英,在中文著述中大量化用古希腊罗马知识。

其中涉及古希腊的著述大致有三类:首先是编译古希腊文献,例如亚里士多德哲学、伊索寓言与《几何原本》⑤参见王建鲁:《〈名理探〉与〈辩证法大全注疏〉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英]罗伯特·沃迪:《亚里士多德在中国》,韩小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荷]安国风:《欧几里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纪志刚、郑诚、郑方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其次是化用古希腊典故讲解教义⑥参见李奭学:《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考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最后则是介绍欧洲各国地理、风俗、历史。欧洲近代“文明”观念在明末清初之际尚未形成,若凭后出观念评判,前两类译介展示了古希腊传统的精髓,相当符合“文明”标准,但并未得到明清士人的广泛关注。第三类呈现的实际上是16世纪末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图景,从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到南怀仁《坤舆全图》,其中的“厄勒齐亚”对译拉丁名Graecia,此外还有“厄勒祭亚”“厄勒济亚”“厄勒西亚”等变形译名。①“厄勒祭亚”的音译,参见[意]保罗:《17世纪耶稣会士著作中的地名在中国的传播》,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5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艾儒略《职方外纪》记述欧逻巴州“厄勒祭亚”的地理位置与政教礼俗,但也只是寥寥数笔。②[意]艾儒略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98页。

需要注意,耶稣会士译介附属于天主教神学框架,很少介绍古希腊传统的源流与谱系,明清学人自然无法看清其全貌,更无从把握古希腊文明的脉络。与之相比,史地文献可以提供更加明确的线索,因此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希腊文明形象建构过程中得到发掘与利用。

从清初禁教到新教传教士来华,是西学输入的低谷期。耶稣会士所留文献被束之高阁,国内关于域外情形的著述甚少,如陈炯伦《海国闻见录》、王大海《海岛逸志》、谢清高《海录》等书亦不受时人重视。

到晚清新教传教士来华之时,古希腊传统已经占据欧美文化的中心位置,并成为18世纪兴起的西方文明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知识分子以世界各民族/文明为历史主体书写普遍历史,首先是基于基督教史观,其次是基于黑格尔历史哲学,最后是兰克实证史学,而古希腊在后两种叙事框架中都是西方文明的枢纽。③参见黄进兴:《从普遍史到世界史和全球史——以兰克史学为分析始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陈赟:《西方普遍历史叙事与多元文明的共生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此后普遍史发展为世界史,以万国史、地球史等名目进入东亚,成为文明史观的重要载体。④参见刘文明:《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述评——以基佐、福泽谕吉和梁启超为中心》,《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

道光十三年,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中文报刊。⑤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7页。郭士立自称此刊是“为了使中国人获知我们的技艺、科学与准则。它将不谈政治,避免就任何主题以尖锐言词触怒他们。可有较妙的方法表达,我们确实不是‘蛮夷’;编者偏向于用展示事实的手法,使中国人相信,他们仍有许多东西要学。”⑥Chinese Repository,August,1833,p.187.中译转引自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导言》,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12页。此言并未使用“文明”概念,但显示出强烈的文明意识,西人正在学习使用陌生语言和文体阐述文明观念。⑦参见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2期。这一时期文明观念的内核与形式都在变动之中,而既有研究主要关注文明观念的成熟表述,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西人进入东亚的陌生语境后的不同尝试和调整。西人久久未能动摇中国人的华夷-文野观念,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有历史悠久的政教传统。为改变这一局面,西人不仅要表现近代文明成就,还要展示自身的高古渊源。

麦都思《东西史记和合》可能是首部按照编年体例记述中西史事的著作,出版于雅加达,曾刊于马六甲的《天下新闻》,而后《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又加以连载。这种体例呈现了东西历史形态背后的时间观念,同时不可避免地以基督教历史叙事和近代民族国家脉络为主导,将中国王朝纪年纳入线性历史框架。①邢科:《〈东西史记和合〉与晚清世界史观念》,《清史研究》2018年第1期。书中介绍周代与以色耳(以色列)、巴比伦、彼耳西亚(波斯)、厄利革(对译Greek)等国历史,其中“厄利革”部分直接从亚勒山得(亚历山大)讲起,叙述条理相当含混,希腊的历史脉络与文明地位尚未凸显。

道光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在穗西人成立益智会,宗旨是出版中文书刊,输入实用知识,以此打开传教局面。②梁碧莹:《近代中美文化交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道光十七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由中国益智会接手,此后便开始刊文专门介绍古希腊文化。古希腊与罗马、希伯来并驾为古典文明的代表,又在知识层面远胜于二者,因此更加适合文化传教活动。

当年正月号刊载短文《诗》,介绍泰西诗歌,称和马(荷马)为“希腊诗翁”,“可谓诗中之魁”。③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195页。其后《经书》一文指出中国经典已有西译,反之泰西典籍尚无中译,认为“中国人蔑视外国之文法”,并列举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家。④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204—205页。

次年正月、二月号分别刊载《希腊国史略》《希腊国史》,“希腊”译名进入中文语境大致发端于此。《希腊国史略》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标明希腊位置,“在欧罗巴之南方,离中国四川二万余里”⑤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12页。,并介绍自四川至希腊的路线,可能与马礼逊译述的《西游地球闻见略传》⑥《西游地球闻见略传》是一本地理游记,作者自称四川人,叙述穿越西藏、印度前往法国,最终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经历。[英]伟烈亚力:《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名录》,赵康英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6页。有关。其次介绍希腊形成的东方渊源,称夏、商时代当地土著仍为野人状态,“居东之列国已经向化成人”,经由地中海来到希腊,传授耕种、铸造、文字等知识。最后分析古希腊的社会情形,并站在基督教立场上批评“诗翁”(即荷马),“以无稽之诞,吟咏异神,且迷世惑人,其关系重大”。第二部分可以视作这一观点的延伸,概述阿耳戈众英雄、赫拉克勒斯、忒修斯、俄狄浦斯乃至七雄攻忒拜的故事,并指出“骚人藉此史,而巧饰美言,吟啸谈譃,讽咏辞赋,指陈最切,无意不到,荒唐怪诞,娱人之情,其意无穷,当时雄杰之言行录,䛥饰皆然”。⑦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12页。《希腊国史》认为古希腊人在根本上属于同一宗族,然而列国纷争不断,其后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述特洛伊战争,以此作为例证。由此可见,作者将英雄传说与神话故事当作古希腊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⑧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26—327页。

《希腊国史略》称希腊神明为“菩萨”,赫拉克勒斯为“仙魁之子”。①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12页。《希腊国史》描述海伦“娇如羞花,描眉如春山”,英雄“身披金珠,头戴花盔,穿光甲”。②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26页。这些措辞明显带有中国风格,当为中国人修饰辞藻的痕迹,可见其努力贴近本地读者。但文中也坦承“所述之言美矣,而无凭据,乃何?何马诗翁之文词,卓然大雅,语译华言甚难焉。”③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27页。

这些文本的内容相当简略,加之翻译水平有限,实际宣传效果并不佳,但置于希腊文明形象建构的历史进程中便能发现其意义。其与耶稣会士著述的最大区别在于直接介绍希腊脉络,既非译述原典,也非化用典故,令中国读者可以在西方文明谱系中理解希腊传统。

“希腊”对译Hellas,回归古希腊人的自我指称。从“厄勒齐亚”演变到“希腊”,标志着中世纪复兴的古希腊传统转变为文明观念支撑下的希腊文明叙事。同一时期有多种译名并行,“希腊”经魏源、徐继畬等人使用后逐渐成为主流,不同译名背后的差异叙述由此得以整合。由于古希腊传统的复兴与新生民族国家希腊的独立,相关论说一定程度上略过历史断裂而强调文明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希腊”往往涵盖古今,又可指代整体与局部。

二、“海国”“瀛寰”中的希腊

清人面对困境上下求索,融汇明清新旧知识,绘制本土化的世界图景。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至广东办理禁烟,组织人员搜集各国情报,编成《各国律例》《华事夷言》《四洲志》等书,开启国人系统认识域外世界的道路。此时,希腊一方面经过独立战争成为新生民族国家,另一方面通过东西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相遇。魏源、徐继畬等人搜罗域外史地信息,通过地理与历史的双重坐标定位,构建出立体多纬的文明叙事,是为国人认识“希腊”的真正起点。梳理《四洲志》、三版《海国图志》与《瀛寰考略》《瀛寰志略》,追踪希腊的译名变化与整合过程,可以看到知识碎片形成文明叙事的复杂脉络。

《四洲志》尚未关注希腊独立运动,甚至没有使用“希腊”译名,却提供了新世界图景下的叙述框架雏形。书中讲述欧亚非各国历史源流时多次提及“额力西”,一般认为对应Greece④就读音而言,“额里西”也可能是由潮州话对译Hellas(潮州音:hiah8-lag8-si1),这一推测得到友人洛水、邓华莹提示,待考。,即Graeci的英文转写。从“厄勒祭亚”到“额力西”,反映域外信息渠道从拉丁传统切换到以英语为代表的欧洲各民族语言,而所谓“西学”脉络也随之分化为欧洲各国系统。⑤欧洲各国知识系统同源而自成一体,日本大量派遣留学生,归国后往往推崇留学国家的制度与理念,由此在多个领域产生兰学、英国学、德国学等的竞争问题,而清廷官派留学欧美者数量较少,这一问题至民国方才显现。

需要注意,“额力西”有多种指涉:比如“巴社(波斯)”“依辑(埃及)”“都鲁机(土耳其)”的古史部分提及亚历山大东征,以“额力西”指代马其顿。然而文中称“巴社之腊西王恃其强盛”,“复统大军北攻额力西,兵骄无纪律,为额力西非厘之子阿力山达一战覆之,举国遂属于额力西”,显然是混淆了希波战争与马其顿东征,并未区分希腊整体与马其顿一国。⑥林则徐:《四洲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3页。“北都鲁机”①土耳其领土半在亚洲,半在欧洲,《四洲志》将土耳其分为南北两部加以叙述,“额力西”归于地处欧洲的“北都鲁机”。一节叙述土耳其征服“额力西”,占领“观斯顿丁、罗布尔二地”②林则徐:《四洲志》,第108页,其所指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③由此引申,《四洲志》将东正教译作“额利教”,待希腊译名流行后,国人又将之称作“希腊教”。。这种“集二千年于一线”的讲法不同于耶稣会士的精确指称,一方面显示出时人在世界历史知识上的粗糙,另一方面恰恰体现了文明史叙述的特征,即有意无意抹平历史主体在不同时段的差异。

魏源受林则徐之托增补《四洲志》,于道光二十二年底编成五十卷本《海国图志》,此后于道光二十七年补至六十卷,咸丰二年定为一百卷。④参见洪九来:《有关〈海国图志〉的版本流变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3期;夏冰:《〈海国图志〉一书的三个版本》,《图书馆》2014年第2期。道光二十三年,徐继畬升任福建布政使,在厦门得见雅裨理所绘地图,其后不断搜集中西地图编纂成书。目前所知最早底本为甲辰年手稿本,初名《瀛寰考略》,其后屡经修订至道光二十八年正式刊成,定名《瀛寰志略》。⑤参见徐继畬:《瀛寰志略》,“自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6页;任复兴:《〈瀛寰志略〉若干稿本初探》,任复兴主编:《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的编纂时间相近,所面对的知识困境也相似,在各自修订过程中互有借鉴。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历代文献,并重新发掘明清耶稣会士文献,使得明清西学脉络得以连贯。《海国图志》五十卷本按照海图的自我定位调整全书架构,不仅有别于传统舆地,较之《四洲志》也更加明确。但书中仍将南北“都鲁机”置于欧亚两部介绍,并将“希腊”章节附属于“都鲁机”。第二卷收录“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标明北都鲁机有“额力西、厄勒祭、度尔革、呡年呻”四个译名。⑥魏源:《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海国图志》(五十卷本)第二册,“卷二·海国沿革图”,古微堂道光二十四年版,第16页。第三十二卷“北都鲁机国”,按语称其“即古时额力西国,职方外纪作厄勒祭者”⑦魏源:《北都鲁机国》,《海国图志》(五十卷本)第十三册,“卷三十二·大西洋欧罗巴洲”,第6页。,将“厄勒祭亚”略去一字,或许是为了对应“额力西”的发音。魏源辑录《职方外纪》《海录》补为“北都鲁机国沿革”,征引《职方外纪》中“厄勒祭亚”一节介绍土耳其统治前的历史,亦即古希腊的风土文物,称“其声名天下传闻,凡礼乐、法度、文字、典籍皆为西土之宗,至今古经尚循其文字,所出圣贤及博物穷理者先后接踵,今为回回所乱,渐不如前”,又借《海录》“祋土国”一节叙述土耳其情形。⑧魏源:《北都鲁机国》,《海国图志》(五十卷本)第十三册,“卷三十二·大西洋欧罗巴洲”,第13—15页。

此前林则徐曾翻译《澳门月报》并随奏折进呈,魏源将之辑入《海国图志》“夷情备采”。其中第一篇便论及中国与希腊,称“最奇者惟中国之法度,自数千年来皆遵行之,在天下诸国中,或大或小,无有一国能有如此长久之法度也。额力西国之梳伦,与孔夫子同时,各立法度,然额力西国已经数易其主,法度亦多更变”⑨魏源:《澳门月报一》,《海国图志》(五十卷本)第二十二册,“卷四十九·夷情备采”,第1—2页。。如果说《职方外纪》反映的是17世纪欧洲人眼中的古希腊文化兴衰,那么《澳门月报》所呈现的便是来华西人对中西文明的看法,当清末国人开始从源头上审视东西文明,同样要回归对中国与希腊的比较。

《海国图志》六十卷本在结构上只是略有调整,在“希腊”叙述上却有重大突破。书中的“希腊”内容全都来自增补的《万国地里(理)全图集》①《万国地理全图集》可能是郭士立所编《万国地理全集》,或其另一版本。《万国地理全集》曾刊载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参见夏冰:《〈海国图志〉一书的三个版本》,《图书馆》2014年第2期。,大致是“希腊”一词进入国人著述的开端。有趣的是,魏源将新增“希腊国”一节置于卷十六“南都鲁机回国”之后,指出希腊为“土耳其之属国,今则邻国也”②魏源:《南都鲁机回国》,《海国图志》(六十卷本),“卷十六·西南洋”,古微堂道光二十九年版,第13页。。此节简要介绍希腊从古典时代到近代独立的曲折历史,粗线条讲解了希波(文中作“白西”)战争、马其顿东征与希腊化时代的关系,希腊被罗马征服后何以成为东罗马的代称,以及如何摆脱土耳其统治重获独立,将《四洲志》的叙述精度大幅推进。③魏源:《南都鲁机回国》,《海国图志》(六十卷本),“卷十六·西南洋”,第13—15页。此外,卷二十四“大西洋各国总沿革”征引《万国地理全图集》,以希腊、罗马为欧洲列国崛起的起点,较之《职方外纪》的天主教史观更接近今日的文明史叙事。④魏源:《大西洋欧罗巴洲各国总沿革》,《海国图志》(六十卷本),“卷二十四·大西洋”,第14—15页。

《海国图志》六十卷本的希腊叙述有三重意义:首先,梳理译名流变,确定“希腊”之名;其次,呈现古今希腊史事流变,同时揭示希腊与欧洲列国的传承关系;第三,串联明清两代传教士著述,为国人展现了西人视野下的欧洲文明脉络。随后成书的《瀛寰志略》更进一步,形成融合中西视角的希腊叙述,可以说魏源的贡献主要是搜集、整理、编辑,而徐继畬的贡献在于重述。

《瀛寰考略》“甲辰稿”甚少记载各国上古史事,其中“西特尔济(土耳其)”一节仅仅提到“额里士”是“不遵回教”,“亦不通中国”的小国。⑤徐继畬:《瀛寰考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148页。据研究者考察,《瀛寰考略》“渠藏稿”记载了古罗马、古埃及历史,但到“松龛过目稿”才提到希腊上古史事。通行本《瀛寰志略》刊刻较《海国图志》六十卷本仅晚一年,但在叙述西洋古史方面胜过后者,显示出徐继畬与魏源的不同旨趣。“凡例”特别指出“古时名国,如巴庇伦、波斯、希腊(今土耳其西土)、犹太(即拂箖)、罗马、厄日多(埃及)、非尼西亚之类,皆别为一传,附于今本国之后。”⑥徐继畬:《瀛寰志略》,“凡例”,第8页。其中唯有希腊通过独立战争迎来新生,因此“希腊国”独立成篇。徐继畬指出其乃“古名国也,今为新造”⑦徐继畬:《瀛寰志略》,第174页。,并以正传概述古史以解释新希腊的由来,而别传详述古希腊史事,篇幅数倍于正文。

正传从上古时代讲到希腊独立,记述希腊文明源自夏代中叶的“东方列国”,来自迦南(犹太)的义纳孤“始教土人以构屋营居,耕田播谷”,至商代中叶,来自厄日多的洒哥落在雅典立国,实际上融合了圣经故事与雅典建城传说。⑧洒哥落即刻克洛普斯(Cecrops)。至于真正意义上的希腊历史,正传只增加了一个关键部分,即以十二国同盟时期为起点,而后希波战争、马其顿东征,罗马、亚剌伯统治,乃至近代独立重新建国,皆与《海国图志》内容相仿。

别传的叙述更加详尽,从上古讲到希腊为罗马征服,可以说是标准的古希腊史。在上古史部分,正传以人物为线索,别传则以国家为线索,从巴庇伦(巴比伦)、厄日度(埃及)讲到雅典的建城立国史。进入古典希腊历史,别传以十二国会盟为起点叙述各城邦的盛衰变迁与政体沿革,雅典自王政变为阿尔干(执政官)制,后经梭伦立法逐渐由贵族制转向民主制,而斯巴尔达(斯巴达)亦经利古尔厄(来库古)立法而强盛。叙述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将关键战役和核心人物全部点出。至马其顿东征为一段落,下及希腊化时代,希腊诸邦与罗马的竞争与衰颓。①徐继畬:《瀛寰志略》,第178—181页。

正文、别传的侧重与详略不同,但根据结构与译名分析大致基于玛吉士②玛吉士,葡萄牙人,是澳门马葵士家族的一员,道光二十七年(1847)辑译《新释地理备考全书》10卷。参见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45页。所著《新释地理备考全书》卷三“邦国法度原由政治贸易根本总论”。玛吉士用一整卷篇幅梳理各国历史源流,先从东西创世神话讲起,再以圣经洪水故事为开端讲述人类族群谱系形成,即诺威(诺亚)三子僧(闪)、刚(含)、日肥德(雅弗)③晚清刻书为彰显夷夏之辨,多给指代西人的名词加上口字旁或虫字旁,在此将《新释地理备考全书》所加口字旁尽行省略。衍生欧亚非三大族群,就国家而言,则是厄日度将“文物之法”传授给厄肋西亚,“由厄肋西亚递传与罗马国人,由罗马再传与今日欧罗巴诸国”。④玛吉士辑译:《新释地理备考全书》,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90页。故而,此卷用大量笔墨记述希腊、罗马的政体沿革,与之相对,卷六“厄肋西亚国全志”侧重于近代,亦即拜占庭帝国的沿革。徐继畬并未照搬“厄肋西亚国全志”,而是选择截取“邦国法度原由政治贸易根本总论”加以重述,同时将最核心的译名“厄肋西亚”替换为“希腊”,可见他对于希腊的古今之别已有相当认识,并有意识地厘清希腊的渊源流变。

徐继畬选择使用“希腊”译名可能是参考《海国图志》六十卷本,但更有可能是受到《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所刊《希腊国史略》的影响。“希腊国”正传言:“当上古时,欧罗巴人草衣木食,昏濛未启。有夏中叶,东方列国已向化”⑤徐继畬:《瀛寰志略》,第174页。;别传言:“上古之时,欧罗巴草昧未辟,人兽杂处”⑥徐继畬:《瀛寰志略》,第178页。。应当源自《希腊国史略》:“古时夏商年间,游牧猎夫跋涉,遍地树木丛杂,山川险峻,野人或食禽兽之肉,衣皮居茅,或以牛羊乳养身焉”,“当是之时,居东之列国已经向化成人”⑦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312页。。这种表述既不同于魏源所引的《万国地理全图集》,与《地理备考》的叙述逻辑也有差别,当是经过徐继畬裁剪而成的新叙述框架。

《海国图志》六十卷本与《瀛寰志略》相继问世,魏源、徐继畬在“希腊”译名选择上达成初步共识。此后魏源重订《海国图志》百卷本,卷四十九“希腊国”增补《地理备考》《地球图说》《外国史略》《瀛寰志略》四种文献,推动不同版本叙事以“希腊”之名为枢纽进一步展开。《地理备考》即玛吉士《新释地理备考全书》,《地球图说》出自袆理哲之手,是《地球说略》的前身,《外国史略》则是马礼逊父子三人(马礼逊、马儒翰、马理生)合力完成的著作⑧邹振环:《〈外国史略〉及其作者问题新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其中《地理备考》《地球图说》偏重于近代希腊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①“希腊国”一节征引《地理备考》卷六“厄肋西亚国全志”“惹尼亚海岛(伊奥尼亚群岛)全志”两节,内容偏重于地理环境,而且伊奥尼亚群岛的篇幅超过希腊本土,有本末倒置之嫌。参见魏源:《海国图志》中册,“注33”,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375页。《地球图说》所引内容也十分简略,主要介绍近代希腊的风土人情。实际上,《地球图说》重订为《地球说略》,篇幅扩充一倍,其中“希腊国图说”的篇幅仍然不大,还是从公元1453年土耳其征服(拜占庭)讲到独立建国。参见[美]袆理哲:《地球说略》,道光二十八年版,第48—50页;[日]中村聪:《汉文〈地球说略〉在日本的出版与传播》,马燕译,《东方论坛》2010年第6期。,内容较为简略,《外国史略》《瀛寰志略》偏重于希腊的历史流变,篇幅远超前者,尤其以《瀛寰志略》为最。

《外国史略》后的按语称:“额力西国沿革,别详欧罗巴州总叙。其希腊仅守其都城一区之地,故不以其全事载于此国”②魏源:《海国图志》中册,第1368页。。这不仅是魏源关于篇章布局的声明,同时也反映其对欧洲历史脉络的认识。卷三十七“大西洋各国总沿革”增补《地理备考》《瀛寰志略》,引用《瀛寰志略》“欧罗巴”的部分沿用“希腊”之名,而引用《地理备考》卷三“邦国法度原由政治贸易根本总论”,不仅将标题改为“欧罗巴各国总叙”,而且将“厄肋西亚”替换为“额力西”与“希腊”。魏源有意识地区分使用二者,以“额力西”指代历史上的古国,以“希腊”指称特定地域与近代国家。③魏源在行文中主要使用“额力西”,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希腊”。比如:“君士但丁城,后为土耳其、希腊国所有”,是指近代希腊。“罗马胁额力西各处为藩属……皆因西里亚新兼并犹太、波斯,为东方强大之国,故希腊诸部欲依之以拒罗马”;“波斯回兵数侵罗马东境,犹太、麦西诸部皆陷,峡东地全归回教,仅余希腊片土”,这两处都是强调希腊的地理区域。魏源:《海国图志》中册,第1109、1111、1113页。就希腊历史的复杂脉络而言,这种尝试虽然缺少足够的知识支撑,但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更进一步,徐继畬、魏源不仅要处理希腊与欧洲的关系,还要探索希腊与东方的关系。《瀛寰志略》“松龛过目稿”中“希腊国”一节按语称“希腊为大西洋立国之祖”,进而言“迦南风教之开,由于西域。西域由于中国。盖自中古数圣人,创制以前民用,至唐虞而东渐西被,声教暨乎流沙之外矣”,至“戊申稿”又行删去,显示其认识渐深,脱离“西学中源”说的窠臼。④任复兴:《〈瀛寰志略〉若干稿本初探》,任复兴主编:《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第216—218页。《瀛寰志略》定本明确指出来自迦南与厄日多对希腊的影响,并称“欧罗巴之开淳闷、通文学,实自希腊始”⑤徐继畬:《瀛寰志略》,第174页。。《海国图志》同样参考《地理备考》,称“欧罗巴洲各国建立始末,以额力西国为最。而额力西国之前,又系上古亚西黎亚(亚述)与厄日度二国开创风气。”⑥魏源:《海国图志》中册,第1107页。总之,这些叙述都明确指出希腊受到前述“东方列国”,亦即后世所谓“东方文明”的影响。⑦美国学者贝尔纳认为西方对古希腊传统的解释在近代有一个重大转变,从“古代模式”变为“雅利安模式”,“古代模式”将古希腊“视为黎凡特的,处于埃及和闪米特文化区域的边缘”,而“雅利安模式”则“将希腊视为本质上是欧洲的或雅利安的”,这一转变的发生正是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这一观点在学界仍有争议,但在晚清来华西人的译介中确有端倪,按照这种归类,《海国图志》所引玛吉士的讲法仍属于“古代模式”。参见[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郝田虎、程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东西位置表述实际上出自特定时代、不同视野的界定,此处“东方”指的是小亚细亚、西亚、北非等地区,晚清国人却借此证明“西学中源”说。从《四洲志》《海国图志》六十卷本中附属于南北土耳其的额力西,到《瀛寰志略》《海国图志》百卷本中占据欧亚-东西枢纽位置的希腊,恰恰说文明观念的潜移默化。

同一时期还有许多国人关注域外知识,然而甚少涉及西洋上古史事,《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无愧为标志性著作。魏源、徐继畬面对困境广加搜罗,尽力拓展新知渠道。《海国图志》的内容相对驳杂,但收录了大量资料,所附地图也更加精细,希腊地图不仅标出主要城市、地区,还详细标明周边海岛、海域以及海湾。《瀛寰志略》在剪裁与重述方面胜过前者,徐继畬虽然不通外语,但能尽力搜求,勤于订补,“用单音节的文字组合”来“翻译多音节的外国名词”,“希腊国”一节中所用译名如“梭伦”“居鲁士”“吕底亚”“大流士”等,一直沿用至今。①邹振环:《〈瀛寰志略〉译名试评》,任复兴主编:《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第248页。总体而言,魏源、徐继畬用域外史地的框架承载各种内容,并不受后出学科观念的约束,因此呈现出丰富的历史信息。两书保存多种译名并用而以“希腊”为主,此后“希腊”逐渐取代其他译名,成为明确、统一且稳定的主流译名,由此推动叙述框架的变化。从“厄勒祭”“额力西”转向“希腊”,其实已从拉丁语传统切换到英语,反映出东西两端的知识变迁。②参见王文华:《希腊国名汉译探源》,《翻译界》2019年第1期;徐松岩:《古代“希腊”的起源与流变——一项概念史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此后数十年间,《海国图志》流布于东亚,尤其在日本一纸风行。③[日]阿川修三:《试论〈海国图志〉对近代东亚获取海外信息的贡献》,王连旺译,《日本学研究》2019年第2期。幕末日本学人依靠《海国图志》认识域外情形,而后洋学家很快吸收基佐、巴克尔等人的文明史观,特别是受到德国思想影响,重视古希腊哲学与历史。明治学者在此基础上编纂万国史、西洋史,建构东洋-西洋的论说框架。④参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日]狭间直树主讲:《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4—16页。这两部书在国内长期属于洋务读物,即使作为新式学堂的教材,仍不免为应对科举策论的用途,直至甲午战后才成为梁启超、唐才常等人整合欧美、日本“文明”论说的知识工具。

分析相关内容在各书不同版本中的篇章分布,可见希腊在古今之变中的多元面相:作为古代国家与文明起源,作为欧亚各国的文明枢纽,作为土耳其属国,以及独立后的近代国家。总而言之,两书大致奠定国人叙述希腊文明的基本框架,后续论说大致都在这一框架上补充和展开,最终形成今人所知的文明形象。在此过程中,文明史观逐渐为东亚知识圈所熟悉,而希腊文明形象也成为文明观念的具象。

三、中西形势逆转与希腊叙事变调

两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团体沿通商路线北上,以上海、北京为中心办报印书,同时在各地创建教会学校。从《六合丛谈》《格致汇编》到《万国公报》,西人报刊从学术风格转向大众传播。此后,教会学校逐步扩展课程门类,其中西洋史课程主要是从通史角度叙述古希腊。这些知识令希腊文明形象更趋立体,但在西学输入中的比例和重要性逐渐降低,究其原因,中西形势变化导致传教策略与文明论述的转向,传教士无需再借古希腊以自证文明。由此也可以理解,当中国人开始熟悉“希腊”的时候,欧洲通行的仍然是拉丁名Graecia在各民族语言中的变体,譬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中是Grecia,而英语是Greece,法语是Grèce,德语是Griechenland。这种转变暴露出西方文明的内在矛盾,令晚清国人认识到不同版本的文明叙事之间存在冲突。

道光二十三年,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聚集了一批中西人物,包括麦都思、慕维廉、艾约瑟、伟烈亚力等来自英国的传教士,以及王韬、李善兰、管嗣复等江浙士人。①王立群:《近代上海口岸知识分子的兴起——以墨海书馆的中国文人为例》,《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咸丰七年初,墨海书馆出版《六合丛谈》,延续《遐迩贯珍》的办报风格和理念。②陈镐汶:《从〈遐迩贯珍〉到〈六合丛谈〉》,《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第2期。《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刊物,在介绍古希腊传统方面的贡献甚巨,并且具有系统化、学术化的特点,既体现出近代古典学的发展,也受到近代知识学科化的影响。可以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有意宣传古希腊罗马文明,而《六合丛谈》将此计划落实并完善。

艾约瑟作《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短短千余字阐明古希腊与泰西学术的关系,及其作为欧洲文明源头的重大意义。③《循环日报》《申报》《万国公报》等报都有转发此文,有趣的是《万国公报》是选录自《循环日报》,可见当时资讯传播途径的曲折迂回。研究者指出,《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所用“文学”概念有时泛指一切学问,近乎文教,有时专指人文学问,与自然科学相区分。④李敏:《近代中国“文学”源流(1844-187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因此,将此文视作论述希腊文明形象的纲领性文献当不为过。

此文首先就近代欧洲知识系统切入,称“今之泰西各国,天人理数,文学彬彬,其始皆祖于希腊。列邦童幼,必先读希腊罗马之书,入学鼓箧,即习其诗古文辞,犹中国之治古文名家也。”⑤艾约瑟:《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六合丛谈》第1卷第1号,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524—526页。通过中西类比,让中国读者有切近的体会,既能展示古希腊罗马文献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体现古希腊知识在欧洲文教传承中的地位。其次论述古希腊传统本身,从荷马、赫西俄德的诗歌讲起,将史诗与明代杨慎弹词相类比,也是同一道理。而后介绍雅典人所习七艺“文章、辞令、义理、算数、音乐、几何、仪象”,以及雅典三大书院⑥路该恩(亚里士多德所创吕克昂学园),古奴萨尔该(古罗马的文法学院)以及亚迦代弥(柏拉图所创阿卡德米学园,即所谓雅典学园)。。再次论述古希腊罗马关系,称罗马起初“椎鲁无文,皆希腊人教之”,讲明二者的传承关系。⑦艾约瑟:《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六合丛谈》第1卷第1号,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524—526页。最后附有近代欧洲古典学整理古希腊人物表,列举经济博物、辞令兼义理、工文章能校定古书、天文算法等方面人物八百六十三家。⑧艾约瑟:《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六合丛谈》第1卷第1号,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524—526页。

此后,艾约瑟作《希腊诗人略说》,自和马讲到梅南特尔(米南达)⑨艾约瑟:《希腊诗人略说》,《六合丛谈》第1卷第3号,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556—557页。,又撰写“西学说”系列文章,介绍基改罗(西塞罗)、百拉多(柏拉图)、和马、士居提代(修昔底德)、黑陆独都(希罗多德)等古希腊罗马先哲。

相比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一系列文章对古希腊先哲的介绍更加学术化,涉及相关文献与研究状况,反映了欧洲近代古典学的发展。艾约瑟在介绍荷马时提到了两位研究者,即雅典的比西达多与乾隆时期的日耳曼人乌尔弗(今译沃尔夫),正是在乌尔弗的努力下,近代欧洲大学开始设立古典学专业。①艾约瑟:《西学说·和马传》,《六合丛谈》第1卷第12号,沈国威编著:《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第698页。此时欧洲正处于学术分科的转型期,古典学的学科化正是典型案例。传统古典研究聚焦于古希腊罗马经典,而近代古典学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社会、思想、经济等各方面都纳入研究视野,其客观后果是将古希腊传统整合进新生民族国家的教育体系,与超越国家畛域的一般学科系统并行。这一进程本身既是跨学科活动,同时意义超出知识范畴,因此很难用分科视野对古希腊知识加以归类,在分析“希腊”与“西学”的关系时不可不察。

在明清传教士的译介活动中,天文历算知识的影响堪比地理学,并且历经明清之变仍在中国得以传承。此前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作续译《几何原本》,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清人受到耶稣会士的影响,认为算学是西学根基。②奕䜣奏请在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馆,称“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奕䜣:《奏请在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馆折》,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82页。《几何原本》既是西方经典,又可接续明清算学,因此成为特定历史语境中的焦点。其重要性是基于国人对西学系统的初步认识,尚未与古希腊文明形象挂钩。《六合丛谈》的另一个重要栏目,伟烈亚力所作《西国天学源流》,叙述了古希腊传统在天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突出贡献。由此可见古希腊知识的另一特质,即在西方学术分科系统中占据枢纽地位。古希腊传统是近代欧洲知识系统的源头,介绍西方学术各科大多要从古希腊讲起,而国人要理解各科源流同样要回溯到古希腊。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不仅把报馆开到北京城,还在内陆各地兴建学校。欧美各国单凭武力无法征服广阔的中国,传教宣传也无法征服中国人的心智,因此开始反思对华策略。来华传教士试图平衡传教目的与世俗知识传播,以报刊文章针对一般学人,以教科书向幼童普及西洋史事。教会学校自中学一级起多设西方各国历史课程,往往以万国通史、万国通鉴为课名,类似现在的世界史,其中的古希腊部分都有相当分量,呈现出希腊传统与古典教育在泰西文教系统中的地位。③参见周建高:《晚清癸卯学制之前学校中的世界史教育》,《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陈德正:《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刘新成编:《全球史评论》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陈德正:《晚清外国历史课程与教科书述论》,《历史教学(高教版)》2008年第4期。

通史著述最能展现变动中的世界图景与文明叙事,同时也遮蔽了西方文明内部的矛盾。西人建构的上古历史有希腊、罗马与犹太三大传统,又因传教士立场分为宗教与世俗两面。当西方文明形象在华初步确立,西人的古今论述也随之变调,出现贬抑古希腊传统的声音④参见韦巍:《“以希腊罗马古史为纬”——甲午至戊戌年间西洋古史论说的兴起》,《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一类观点是基于基督教本位观念尤其是新教伦理的历史批评,比如韦廉臣在《万国公报》发表“希利尼源流”系列文章,指责古希腊的民风低俗。⑤韦廉臣:《希利尼人品备考》,《万国公报》第10年463卷,1877年11月10日,第175—176页。还有一类是基于近代理性主义的学术批评,将近世文明成就归功于基督教,比如《格致汇编》连载《格致新法》,批判古希腊传统多演绎而少实证。①《格致新法》即培根《新工具》的部分章节。慕维廉:《格致新法》,《格致汇编》第2年第8卷,1877年10月,第7页。

大致同一时期,国内各地创设同文馆、广方言馆、翻译馆,开始系统引进西学。这些机构在实用为主的前提下也编译了一些历史类书籍,其中以《四裔编年表》影响最大。此书列中西合历,顶栏为中国纪年,底栏为耶稣纪年,起自少昊四十年(公元前2349年),所涉诸古国中包括“希腊”,条列史事虽然简略,但已将历史脉络,种族、政体变迁勾勒成形。②“希腊”一栏初名“希利尼”,注称“古名”当为误解,其实是希腊人之意。林乐知:《四裔编年表》,江南制造局同治年间刻本。此外,江南制造局委托金楷理、林乐知等人搜集西国消息,结集编为《西国近事汇编》,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涉及欧洲社会中的古希腊传统,对希腊独立事件也有跟踪报道。

至光绪初年,出洋人士游历欧美,不仅直接体认具象化的文明观念③郭嵩焘直接以“色维来意斯德”加以音译,而黄遵宪则引入了日本流行的“文明”一词。黄兴涛:《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同时接触到欧洲社会中鲜活的古希腊传统④张治:《异域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此后,国内学人开始广泛阅读西学,并对西方内部的不同传统有所认识。李鸿章、龚照瑗在格致书院围绕泰西格致学说源流出题,问答两方都清楚指出自亚里士多德发端,经培根发展至达尔文、斯宾塞的脉络。⑤《格致课艺汇海》第二册,上海:上海书局石印本,1896年,第1、18页。康有为在《康子内外篇》中谈论各国“政教”源流,用法近似此后通行的“文明”概念,并以算学为纽带推论地球“政教、文物之盛,殆莫先于印度”,中国次之,波斯、犹太再次之,欧洲则最迟,将古希腊数学成就归功于印度。⑥康有为:《康子内外篇》,《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1—112页。在《新学伪经考》刊刻前,康有为与朱一新围绕西洋古代典籍、文字、制度、学说有相当深入的论争。朱一新认为西人论古史缺乏实据,虽有希腊、拉丁文献,然而晚于中国,其“远推上古,不过好胜之习”⑦《朱一新致康有为》(1890年),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往来书信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1页。。而康有为复信申辩,同样强调区分泰西政法源头,不可尽归于耶稣与摩西。⑧《朱一新复康有为》(1890年),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往来书信集》,第92页。由此可见,时人已经意识到西人貌似整齐的文明叙述中存在矛盾,由此发现西方文明内核中的宗教与世俗冲突。

以此为起点,晚清国人以古希腊传统为枢纽考察西方文明发展的理路与分歧,趋新学人借此把握西方史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源流脉络。章太炎、蒋观云、王国维、梁漱溟等人更进一步阐发中西文明根本异同,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脉络中的一道潜流。在此过程中,古希腊文明形象作为中华文明的“他者”,成为国人整理本国传统,擘画发展方向的思想资源。

结语

“希腊”文明形象建构于两次鸦片战争前后,上溯晚明耶稣会士译介,下及民国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以“希腊”为纽带的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进程横跨东西三百年。清理其中的历史脉络可知:首先,欧洲文化系统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发生剧烈变化,明清传教士译介也从拉丁传统经由英语为主的欧洲民族语言媒介转换到古希腊传统。其次,殖民主义进入东亚展示出不同形态,尤其是面对庞大的清帝国采取灵活文化策略,晚清新教传教士借古希腊渊源自证文明身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转向进步主义论调。最后,晚清国人在政治上面对欧美各国建构的条约体系,在文化上面对西人建构的普遍历史和文明话语,国人不仅要上溯古希腊源头理解西方文明,还要参照古希腊反观自身传统。

鸦片战争之后,国人逐渐意识到域外文明的整体性挑战,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指出挣脱困局当自知识层面着手。《海国图志》《瀛寰志略》草创叙述框架,为国人融贯新知打下基础,也成为东亚各国认识西方文明谱系的基石。合东西诸文本而观,可以看到时人论说的推进与交织,以世界地理为骨骼,以各国情形为筋肉,以各国古今史事为皮毛,如同油画层层着色。当“厄勒祭亚”与“希腊”得以勾连,希腊在欧洲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浮现。待繁杂译名统一于“希腊”,其意涵也由一般国名转化为文明层面的集合概念。晚清国人面对陌生的域外知识往往囫囵吞枣,然而在危局中铸就的知识框架使得新学本土化、自主化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古希腊文明形象建构是西方文明观念输入的重要一环,也是东西文化、知识、思想交流融合的产物。18世纪欧洲知识人重构自身文明谱系,勾勒囊括人类发展的普遍史,从孟德斯鸠、伏尔泰到马克思、韦伯都在思考中国问题,彼时中国之于欧洲,正如清末希腊之于中国。今日我们要讲出中国叙事,必先理顺近代东西史事脉络,方能彻底摆脱西方观念和层累成见的束缚,客观重建我们对于世界和本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

猜你喜欢

图志古希腊希腊
图志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紧缩计划引爆希腊大骚乱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