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2-15蒋红艳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脑神经肢体脑出血

蒋红艳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广西桂林,541306)

脑出血是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患者处于情绪激动情况下,脑部血管压力增加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对患者脑神经造成严重损伤。目前临床针对脑出血患者主要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来清除脑内血肿,促进患者康复,但术后仍存在较多后遗症,通过术后康复能够促进脑神经恢复,改善运动功能[1]。常规护理主要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主,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相关康复锻炼,但此时患者脑内神经损伤已经形成,护理意义欠佳。早期康复护理是在患者术后24h 内进行对应康复护理,在脑神经损伤较轻的状态下给予康复锻炼,能够减轻疾病对脑神经造成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本文现对我院36 例患者进行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本次研究自我院抽取的36 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各18 例。常规组男女比10:8,最小42 岁,最大60 岁,均值(49.24±5.77)岁,出血量最少11ml,最多50ml,均值(30.67±4.22)ml,出血部位分为脑干、小脑及基底节区,出血例数分别为4、6、8 例;康复组男女比9:9,最小43 岁,最大60 岁,均值(49.64±5.34)岁,出血量最少10ml,最多50ml,均值(30.34±4.66)ml,出血部位分为脑干、小脑及基底节区,出血例数分别为3、6、9 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组间性别、年龄、出血量及部位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诊断标准[2];②符合手术指征者;③本研究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脑出血压迫神经导致意识障碍者;②语言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者;③未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者;④合并其他可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恶性疾病者。

1.2 方法常规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如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每隔2h 协助患者翻身,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康复组:护理方式为早期康复护理,以常规组护理方式为基础,在患者术后24h 进行,如:①吞咽功能:从锻炼舌肌及咀嚼肌开始,指导患者做舔唇、闭口、咀嚼动作,10 次为一组,一组约5~10s,舌肌及咀嚼肌锻炼结束后指导患者含住末端反折的吸管,进行吹气训练,频率约15~20 次左右,并将爆破音强烈的词及句子打印在A4 纸上,指导患者阅读;使用棉签蘸少许冰盐水擦拭患者舌根、软腭等,刺激患者引起反射性吞咽动作。②关节功能:以患侧上肢为起点,进行指关节、腕关节及肘关节的屈伸运动,每个关节活动5~10min 后更换为患侧下肢,进行趾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运动时间为5~10min,上肢及下肢各一次为一组,3 组/d。③生活能力:待患者病情稳定且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后可针对生活能力进行锻炼,由洗漱、穿脱衣物、自主饮食等精细小动作开始,逐渐增加卫生清洁、排泄大小便、家务活动等动作。

1.3 观察指标评估常规组、康复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评估时间为护理前及护理后1 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3],总分为42 分,正常:≧1 分,轻度:2-4 分,中度:5-14 分,中重度:15-20 分,重度:≦21 分;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评估,MBI 总分为110 分,自理:≧100 分,轻度功能缺陷:75~99 分,中度:50~74 分,重度:25~49 分,极重度:≦24 分;FMAS 总分为100 分,轻度运动障碍:≧85 分,中度:51~84 分,重度:≦50 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常规组及康复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发现,护理前常规组及康复组NIHSS、MBI、FMAS 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NIHSS 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低,而MBI、FMAS 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高,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及康复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比较(n=18,分)

3 讨论

脑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对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造成较为严重影响,虽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减轻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但大多数患者术后存在后遗症,因此术后还需配合相关康复锻炼措施,锻炼患者肢体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常规护理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针对术后恢复情况采取相关功能锻炼,但此时大多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已较为严重,因此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是针对脑出血患者一种新型康复理念,在脑出血患者术后24h 给予相关康复锻炼措施,尽早干预患者吞咽、语言及肢体功能,促进脑神经重塑,改善脑出血病灶周围组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起到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常规组及康复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发现,护理前常规组及康复组NIHSS、MBI、FMAS 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NIHSS 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低,而MBI、FMAS 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高,P<0.05。通过吞咽功能锻炼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失语症状,促进吞咽动作;通过关节功能锻炼能够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关节,避免患侧关节僵硬,丧失功能,能够起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使患者能够自主进行一些日常活动,提高其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脑神经肢体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肢体写作漫谈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铁跨膜转运蛋白与脑神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神经相关疾病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