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增强农村小学实践活动育人的实效性

2022-02-14郑龙敦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磨市镇中心学校

成功密码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农村

◎郑龙敦(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磨市镇中心学校)

劳动实践教育在树德、强体、增智、育美等方面具有独特教育价值,是农村小学实现“五育融合”、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小学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展开实践活动,发挥劳动实践育人功能,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助其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本文通过深入探寻劳动实践教育德育价值以及困境成因,探索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增强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推动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利用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展开劳动实践教育,将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融为一体,推进本校学生智力、德育、能力等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以劳培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教学效果,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但是,农村小学劳动实践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却并未达到理想化状态,需要全校师生齐心协力,结合学校实际、当地特色,创立劳动教育品牌,推进特色教育,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小天地”,提高学生“幸福指数”,实现素质教育。

一、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其教育理论中提出“六大解放”思想,认为解放学生头脑和双手能提高创造力。而创造力又与创新能力密不可分,是新时代农村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农村小学借助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还能锻炼其体能,达到以劳强体的教育效果。不仅如此,学校在劳动实践教育中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小天地”,让学生在体力劳动中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其学会珍惜、学会劳动,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提高其“幸福指数”,继而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洞国学校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期间完成观察日记和科技小论文。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继而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不少学生在此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感悟到:人的幸福、财富、文化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的,没有劳动就没有真正的幸福。

(二)有利于发挥德育教育价值,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劳动不仅是简单的身体行动,更是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参与和高度融合,但是在劳动实践中,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去感知劳动价值,继而领悟劳动精髓,培养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推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实现。同时,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和品德也会受到锻炼和提升。一方面,实践活动会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实际,丰富其思想道德认识和内容,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吃苦耐劳、互帮互助等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学生多方智力潜能的挖掘,能推进学生大脑全面发展。例如, 石门县洞国学校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自主举办了“最美基地”评选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本校各年级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努力,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幸福,更增强了集体观念和互助意识。本校师生利用实践课堂时间以及课余时间在实践基地内开展翻地、播种、除草等各项劳动活动,锻炼体能,以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同时,为了完成某项劳动任务,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协商,分工合作,有序准备,在共同劳动、合作中完成任务,感受劳动艰辛,改变劳动态度,继而获得能力成长,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真正实现了以劳育人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困境成因

(一)劳动教育价值认知有偏差,师生劳动观念淡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农村小学虽然也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起步较晚,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理解不到位,影响了学校师生的行为举动,导致劳动教学实践难以在校内真正落地。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大部分孩子在家不做或极少做家务,不从事生产劳动,劳动观念淡薄,自然难以认可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影响学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发挥。

(二)缺乏有效家校社协同机制,劳动教育氛围不足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助,而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社会实践本质的脱离都导致学生劳动实践经验不足,对其劳动素养、技能的培养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不少学校在落实劳动教育方面依然观念老旧,将劳动实践教育摆在较低位置,对劳动课也并不重视,被占课、换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家长观念中的劳动教育是体力劳累,担心对孩子成长不利,影响其学习,因此即使学校布置此类实践活动也往往是难以落地。也正是因为家长、学校、社会三方未形成协调机制,因此在劳动实践教育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理想。

(三)“唯分论”影响师生行动,缺乏科学系统课程

素质教育实施多年,已取得不错的成就,但“唯分论”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甚至在各地中高考分数“内卷”之后,家长也“内卷”起来,唯分论现象也更加严重,自然对需要花费学生大量时间的劳动实践教育更加抵触。同时,很多农村小学虽然开设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但所涉及的内容浅显,重复率高,没有系统化、科学性课程内容,难以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例如,在课程内容方面,不少农村小学都是以剪纸、缝织等手工制作为主,对劳动与技术强调较少,甚至将手工制作误认为就是劳动教育,导致学生劳动知识、情感、意识等得不到提升和发展。另外,部分农村小学对劳动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较低,劳动技术教育教材缺乏,甚至劳动基地的生产工作都是由学校雇工完成,学生根本没有亲自从事劳动,失去劳动实践基地的价值。也有部分农村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忽视了德育教育输出,导致学生劳动观念存在问题,影响其劳动技能和思想品德发展。

三、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效性策略

(一)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推进劳动教育大胆实践

西方思想家培根曾在《论习惯》中强调思想决定行为。农村小学实施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离不开劳动教育理念的渗透和贯彻,只有在劳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才能在潜意识中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继而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对此,农村小学可以从学科学习、特色课程、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精神,开展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一方面,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而课堂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将“劳动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中,做到时刻贯穿劳动教育,发挥其育人价值,让学生从课堂上领悟劳动精神,实现五育融合;另一方面,农村小学还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各项课程,并通过多样化活动来让学生提高参与劳动的意识,激发其劳动积极性,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其劳动素养。在推进特色课程之时,学校还可以结合“双减”要求,组织学生展开劳动实践体验活动,以不同主题、不同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入劳动队伍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例如,石门县洞国学校在2020年10月举行了“参观陈列室、劳动现场辨认”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劳动工具的认知,为其展开劳动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本校又举行了“劳动知识竞赛”,利用竞赛竞答来提升学生对春种秋收等相关农事知识的了解,提高其农业知识储备,推动其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不同主题的劳动活动,石门县洞国学校实现了从“行”到“品”再到“志”的劳动教育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参与意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使其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受到深层次的升华。

(二)创设劳动育人新空间,构建科学劳育课程体系

农村小学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将大自然“搬进”校园,打造具有独特教育价值的劳动场所,为学生打造劳动新空间,使其在劳动体验中初步形成劳动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将不同年龄的学生高效组合到一起,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相互协作中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其劳动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结性。为进一步强化劳动育人空间的实效性,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地向外拓展,通过构建校内外、家庭、社会、网络空间等方式来吸纳并共享社会资源,打破学习的界限,完善劳动与人的空间格局,提高育人效果。除了创设劳动育人新空间之外,农村小学还要积极构建科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兴趣、目标、项目等多个角度统筹协调,将德育、科学、综合实践等内容融合到劳动实践教育中,解决劳动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提高劳育价值。例如, 石门县洞国学校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举办了种植活动,通过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在这一过程中,石门县洞国学校的教师把实践基地分成多个区块,再根据学生兴趣、才智等生成许多小课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个课题进行实践。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还通过农事学习来帮助学生回顾并掌握简单的种植技术、了解所需农具,以此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传统节气谚语寻找种植的最佳时间点,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通过这些知识来增强学生对农事知识了解。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根据节气习俗来管理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点,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周期,引导其多观察、多了解、多发现,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当收获时节到来之时,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交流、品尝,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提高其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以家校社协作为抓手,打造劳动教育重要阵地

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因此,农村小学必须要依托家庭教育,转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观念,以新时代新理念来影响家长,使其认识到劳动是生活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继而转变自身认知和行为,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责任意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可以通过微信、QQ群、家校合作APP等方式来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劳动教育,并通过打卡、微视频录制、劳动记录等平台来提高家长参与度,提升学生劳动幸福感和认同感。此外,农村小学也不能忽视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便利。例如,石门县洞国学校在2021年1月举办了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的“内务整理”比赛。在此次大赛之前,本校教师通过微信群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并将劳动教育清单发放给每一个家长,让家长协助学生在家期间练习整理内务,提高其动手能力。在比赛中,教师将学生内务比赛的视频录制下来分享给家长,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内的表现,并提高其对孩子独立自主培养的认知,促进家长转变劳动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参与、自己动手的意识,为其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造良好环境。总而言之,农村小学要尽可能地开发现有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来冲破封闭式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走向社会,亲自动手体验、探究,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动手、分析总结等能力,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达到以劳育人、以劳育德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劳动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与学校师生的重视程度、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课程体系构建合理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农村小学要尽快行动起来,立足学校实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劳动教育校本化课程,探索有效实施策略,强化劳动实践教育与德育融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思想品德,达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