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乡村振兴

2022-02-14江西省赣州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

成功密码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精准信息化

◎陈 晨(江西省赣州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各地区有关部门需要借助教育信息化发展契机,合理借助教育信息化技术促进传统教育形式转变,从而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实现对信息化薄弱地区的教育帮扶。本文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将教育信息化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起来,探索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为实现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执行,有关部门需要积极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关于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笔者总结如下:

一是教育信息化的落实搭建可以精准识别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并通过网络平台搭建人口档案,实现教育帮扶资源库的完善。信息化技术的加入可以分析地方教育困乏问题的原因,了解地区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从而为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是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可以实现对教育数据库中各类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并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教育落后地区情况的归类、定级,最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教育信息化可以落实教育信息化薄弱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的素质,进而推动信息化薄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的搭建可以针对薄弱地区教师的学历、能力等内容进行评估分析,利用信息资源的传输与共享优势对教师培训资源进行精准适配,制定适用于其能力发展的规划方案。

二、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

实施乡村信息化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对于乡村教师来说,不仅需要针对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进行不断研究和提升,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而有效实现信息化课堂的构建。在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只有对基础性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了解,同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教学相关内容的操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享受到现代化的学习课堂,帮助学生实现多样性学习方式的丰富。通过信息化教育更加可以缩短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为乡村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网络化环境,从而能够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信息化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化教育水平,这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乡村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乡村群众的综合素养

乡村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乡村群众的综合素养。乡村信息化教育工作,不仅仅面对所有学生,同时也针对成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乡村居民所具有的信息素养也在快速得到提升,这样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农业科技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提升。农村经济提升,反过来也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同时也能够促进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

(三)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实现

乡村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实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乡村网络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农民可以利用网络去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咨询,从而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去进行农业种植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还能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这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措施

(一)建设升级江西农村网络基础

教育信息化基础的设施质量以及规模直接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度。为此,江西省偏远地区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强化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并深化对新技术的运用,从而缩小教育信息化差距。

江西个别地区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存在基础落后、信号差等问题。为此,当地需要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带动5G 网络技术的运用,建设新一代绿色安全的教育网络基础设施,高位、精准补齐江西信息化薄弱地区学校的网络接入短板,快速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江西省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对学生实际需求的调研,并结合需求状况建设基础服务,从而解决偏远地区的移动设备配置问题。江西不少学校开展学校电子设备外借制度,从而解决在校学生无设备的问题。

(二)提升乡村数字化资源适切性

江西地区在进行教育精准帮扶的过程中,需要落实“共建共享、注重特色”原则,并结合当地教育需求,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科学引进、整合。

为实现对于优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江西开展了“一师一优课”活动,并结合本土教育特色,实现教育资源针对性的提升。为此,我们要做的是优化“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并结合信息化薄弱地区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实现教育资源的适切性。

再者,江西地区立足学科分类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从而缓解当地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并提升了优质教学资源的适切性。事实上,数字化教育资源普遍存在来源多样化、制作对象多元性特点,为此该地区有关人员还可以立足“质量至上,宁缺毋滥”原则,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准确性、完整性、标准性、艺术性的评估,提升资源制作技能。

(三)优化江西教育薄弱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机制

针对江西部分地区教师在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存在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当地教育部门需要结合教育信息技术2.0契机,优化信息化薄弱地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机制。

在进行该机制优化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乡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内驱力,并将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与职称考核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教师在教育精准帮扶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主开展工作,更主动地学习、掌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其次就是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立足教师岗位的特点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为教师开展多层级的培训工作,发挥政府、机构、校本等多维度的力量,搭建培训体系,实现对“双师”模式的总结,并对该模式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实践优化,实现训用结合目标,从而确保培训实效。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主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开展教师研修伴随式数据采集,增强培训效果监测和评价的准确性。

最后,江西个别薄弱地区也可以结合城乡教师发展的差异性与特点,搭建网络共同体,积极营造可共享的教学实践文化,并引导教师通过教研等方式获取隐性经验知识,从而确保教师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促进相关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的自身专业发展。最终通过互联网共享优质教师资源,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帮扶的精确匹配,让城市优质教师对乡村教师进行精准指导,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造血”能力。

(四)整合江西教育薄弱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帮扶

就江西偏远地区的教育精准帮扶工作而言,当地教育部门需要实现对落后地区的关注,并由此促进教育现代化开展。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搭建完善有助于实现当地教育公平,并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进一步整合,进而对帮扶对象和工作开展进行精确管理。该方法的落地执行具有较强优势,具体如下:

首先,江西省信息化薄弱地区借助“三通两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基础体系,进一步搭建并完善教育帮扶体系,从而科学识别帮扶对象,诸如该体系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技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识别,从而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传达。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将教学资源精准配置到学校与学生。三是借助信息技术,有关部门可以实现对教育帮扶数据的及时收集分析,从而实现对教育帮扶过程的精准监测,扎实推进信息化与教育帮扶有机整合。

为完善资源的有机整合,教育部门可以立足“三通两平台”,实现资源的对接分享,并加强对于当地资源的开拓,借助公众号、小程序等软件手段,进行多类型、多维度、多渠道的教育数据收集与汇聚,后台可以借助数据资源对教育资源贫乏的学生进行准确识别,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动态分析,从而确保教育精准帮扶方案更加细致科学。

与此同时,有关教育精准帮扶数据的采集分析,需要以县为单位,从而获取动态数据资源分析,并借助结果通对教育帮扶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其次,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帮扶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教育精准帮扶多元协同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民族地区县域教育精准帮扶的合力,建设各种精准帮扶共同体。

(五)积极推进江西乡村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促进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特别应该注重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规模,从而为江西乡村信息化教育工作提供教师资源。因此,更加需要针对现有的乡村教师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让其能够以县为单位来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所有中小学校教师都应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应该针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进行考察。需要保证所有的教师人员都应该考核合格,这样才能够完成教师队伍培养的目标。若是存在考核不合格的问题,必须要求教师重新接受培训,直到通过信息技术考核为止。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还应该对其工资待遇进行减少,这样才能够让考核工作变得更加严格,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够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县政府部门还需要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工作,让所有教师都明白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主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人才吸引工作。通过宣传来吸引更多具有信息技术的教师,让在各个大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回到乡村从事教育工作。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比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通过人才的吸引来实现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让乡村教师队伍规模变得更加庞大,有效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各个乡村学校更加应该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教研项目,引导所有教师针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信息化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同时,多创造条件让教师之间进行信息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心得交流,通过教研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融入,促进整体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为实现全民学习扩展江西信息化教学范围

在江西乡村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特别需要对教学范围进行一定的拓展。信息化教育工作不仅仅针对乡村中小学生进行开展,同时也需要对所有的村民做好信息化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工作更加需要进行“人才振兴”,只有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更加需要利用信息化教育来实现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农机技术的教育宣传工作,让农民对农机技术内容进行关注,通过信息化教育工作帮助农民进行农机技术的了解和学习,并且能够运用到生产实践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乡村振兴建设的同时做好环保方面的信息化教育工作,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还可引导农民运用手机来实现网络学习,让村民可以获取更多的教育机会,提升村民的综合素养,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为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并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教育精准帮扶工作。本文着重论述了教育信息化内涵,并就其对于教育精准帮扶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事实上,随着教育帮扶工作方式与理念的转变,教育信息化技术在精准帮扶中的作用必将获得显著提升,并实现了教育精准帮扶抓手的把控,创造性地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工作融合,使教育信息化成为推进教育精准帮扶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精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