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2-02-14魏晓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田 华 魏晓莉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安徽·宿州 234101)

大学传统文化课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熏陶,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适时融入到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有效途径,这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师应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使课程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1]这一重要讲话充分表明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讲好传统文化课,真正将其精髓渗透到学生心里,还要通过运用相应的教学举措,使心理健康教育与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有机结合,注重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的探究,拟从传统文化及心理学教育现状和传统文化课程及心理学特点两个角度进行论证。一方面,部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成果不够理想,一些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状况不佳,这是各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首先,学生用在学习传统文化和心理学课程上的时间有限,加之部分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具体工作做得不够完善,造成学生知识储备薄弱和心理困惑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改善高校传统文化教学现状、激发高校传统文化教学活力、逐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便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就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而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因此,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传统文化方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增强其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政治、思想等各种类型文化的综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在党和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高校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也应持续深入,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人文素养等内容为中心,引入心理学相关知识,使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深度契合,在有效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在拓展其传统文化知识面的同时,切实发挥出高校心理学的辅助性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生命目标,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以道德精髓唤醒学生的心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心理学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有力的载体,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应当积极寻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点。在二者结合过程中,传统文化课程既承担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政教育进程的任务,又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就内容而言,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的资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必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等传统文化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是有理有据的宝贵资源,可以在适宜条件下直接用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如 “天地为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地之性,人为贵” “仁者,天地之心” “崇德尚义” 等观念,[2]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精神层面的文化支撑内容。

教师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应该依据现阶段学生当中出现的心理热点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解之中,完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自愿寻求心理沟通,以现代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比如,笔者班里有个学生认为自己太过平常,属于被家长、老师和同学忽略的类型,觉得前途一片茫然、人生没有意义。笔者便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等古人自立自强的例子和孟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之言论对她进行启发引导,提醒她要直面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急着去评判别人,更不要选择逃避。得与失、成与败乃人生常态,偶尔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总结反思,下一次才不会犯类似的错误。顺境时学会清空自己,逆境时学会提醒自己,向内清醒,向外谦逊,美好才会与你不期而遇。又给她讲了许多古人发愤图强最终名垂青史的故事,尤其是在自己怀才不遇时闭门写出《说难》《孤愤》的韩非子和其貌不扬的温庭筠、欧阳修文化名人的故事,她的思想和行动明显有了改变。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心理学发展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对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就是保持传统精髓,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后满足现代教学发展需求,为学生呈现更具有特色和时代感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产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研究学生心理现象,更要通过传统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对于中华民族有积极的认知和评价,增强对民族生存发展及光辉未来的自信。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的路径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的实现路径,可以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以心理疏导激发学生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学习的热情。实践证明,心理状态是影响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心态不是固定静止的,他们的心中拥有无限可开发的资源。

(一)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当下,高校部分学生内心烦恼困惑,有的甚至沉溺于网络来麻痹自己的神经,而大多数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在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熏陶之下,愿意以愉悦的心情投身于学习,享受乐观积极的生命状态。教师要经常用哲人圣贤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等名言哲理来教育他们,帮助其树立正确的 “三观” ,告诫他们凡事不要求全责备,抱怨别人之前先要想想自己,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教师在传统文化课堂中要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塑造全面发展型人才,促使其牢固树立 “四个自信” ,使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中,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活力,推动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指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层次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殊途同归,只要科学有机地结合,就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注重用心理学内容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活力

在传统文化教学进程中,应用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思想不能一成不变,互动交流不能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分组进行心理沟通,启发引导教学;应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等新型技术方式来完备传统文化教学,在其中创设传统文化板块,定期向板块中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心理学书目等,让学生随时能吸收有用的知识,提升其心理素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对学生的情绪问题或心理困惑进行合理疏泄和引导,帮助学生的自我调适和发展,以传统文化知识典故为载体,优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及人际关系。教育相关部门,可着力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学学术交流平台,对心理咨询等相关从业人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使他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蕴含其中的主要思想和精神实质。要推动把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纳入高校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当中。

心理偏差在校园中具有一定范围的存在性,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学习与生活,但心理偏差是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和潜在性因素,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使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效率受阻。例如,对于心存焦虑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用诸葛亮的名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来引领学生静心明性;对于因学习遇到困难而产生厌学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晁错论》中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与鞭策;对于因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诗经》中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的句子来鼓励学生乐观看待实际,努力追逐梦想,引领其创设正确的观念;针对那些对父母态度不友好、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教师可以引用《说文解字》中对 “孝” 字的解释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来感化学生的心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还培养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出发,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主要采取谈话法和榜样示范法改变学生消极的想法。在心理疏导中,教师应关注并重视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在阅读进程中汲取作品的精髓,塑造内心正确的 “三观” 。例如《三国志》中 “曹冲称象” 、《三字经》中 “孔融让梨” 等传统文化经典早已融入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在高校心理学建设的层面,以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为载体,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在此基础上,以更高层面的心理疏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通过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教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化解心中的困惑,从而使学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和生活中,少部分学生没有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必然会促使其产生不好的心态,从而影响其思维意识和语言行为。对于传统文化课程而言,真正成功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塑造健康灵魂。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努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除了课堂讲授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孔子研究院、闵子骞故居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加强教案研究,通过心理教育和实践养成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以此为路径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报国爱党之心

用心理健康教育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形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进而成就学业和事业。例如,可以将课本里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屈原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亦犹未悔” 、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等观念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引领他们向先哲看齐,摒弃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成为纯粹、高尚、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反省,每个月定期安排他们写自省日记,在行为的源头净化心灵,养成行为自觉和内心情感的自觉。又如,在教授 “中国古代诗歌” 板块时,借机引导学生:读诗的人,当他身处逆境消沉颓废时,李白激励他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维告诉他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相信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很多孩子会爱上读诗,并且会以诗人的励志之言来勉励自己,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 “活起来” ,成为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 “德” 都是人们最为看重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首先成为人,即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保证其身心健康,这是传统文化教学的首要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传统文化要求的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观念具有契合之处。事实证明,学生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名著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确为人处世的哲理,受到文章内容的渲染后,再以谈心的方式交流感想,从而使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目标愈加清晰。

教师授课时还应依据本校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其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应用性的原则。将传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与当下学生心理情况紧密结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充满生机活力的传统经典作品之中对自我心理困惑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疫情防控下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呢?教师就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灵活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以《周易》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等传统文化知识鼓励学生,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对于重点人群,及早疏导干预,以《劝学》中的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等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度,缓解因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焦虑情绪。

总之,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性以及实际情况,重视因材施教,在高校传统文化教学中巧妙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以特有的道德意识和信仰为指引,在心理沟通中注重引导学生持守 “人之所以为人” 的至善本性,在为学处事之中省察超越,坚持 “知行合一” “学行不二” 的道德实践宗旨,将善性的自觉和道德的省察贯穿于日常行为,实践于家国天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人” ,从而循序渐进,达到 “天人合一” 的高尚境界。

(四)通过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道德精髓是深度契合的

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资源和实践源泉。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义礼智信” 和 “恕忠孝悌” ,告诫人们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要乐善好施而不助纣为虐。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校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另外,他们又可能切身经受与学习、校园生活及社会变革等相关的心理矛盾和挫折,这时候宜用 “中庸之道” 教育学生要不悲不喜、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引导他们向中国古代先贤看齐,提高自信心。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要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需借鉴中庸之道的哲理,将自身心态调整到 “中” ,不可 “过” 。人与人交往时多点友善、少点敌意,多点信赖、少点欺骗,多合作、少对立,始终保持 “坦然” “平和” 心境,应对复杂社会。[4]总之,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懂得替他人着想,理解和尊敬他人,才有利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结 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心学根基,应当从其中汲取心学智慧,使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当代中国人的特点和心理需要,更好地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教师一定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科学把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以弘扬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结合心理学学习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砥砺奋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的 “根” 与 “魂” ,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高校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完善与优化,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方式,立足课堂,使精神养分和心理疏导形成合力,既延续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又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融合,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得以传承发扬,永葆该门学科的青春活力和时代魅力,用优秀教学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力量。[5]“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探索利用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创造性地上好该门课程,注重挖掘、善于捕捉、仔细梳理课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它们转化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载体,通过教材知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既让学生获得知识上的收获,又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理疏导,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竞争与合作的参与意识,让传统文化教学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上真正发挥出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