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建设初探
——以 “民族学概论” 为例
2022-02-14倪卓
倪 卓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针对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要坚持 “以本为本” ,推进 “四个回归”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方向要求。而课程建设 “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抓住了这个环节,就是抓住了两头,即教师和学生”[1]。因此,从课程建设层面切入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关键。
从规模上来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主体组成部分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诸多责任,贡献了巨大力量。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诸多成果得以转化,往往与其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密切,其课程建设多突出了学校所在地方的区域性特征。特别是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更有明确的服务民族地区、培养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方向。基于此,为归纳总结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经验,探寻其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明发展方向,以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民族学概论” 为例,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做探讨。
在大类招生、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2019年正式实施了 “人文社会科学类” 大类培养模式。学院基于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格局,依托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点,发挥区域性资源优势,注重对各专业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素质的综合培养。在学生大类学习一学年之后,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其意愿,开启面向社会学、历史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的学生分流。
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基础课程设置上,安排有哲学通论、政治学原理、逻辑学、社会学概论、民族学概论、东北亚古代史、东北亚近现代史、管理学原理、全球政治热点问题等九门课程。力图通过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观和生活观,夯实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个性化发展和成才打好基础。设定了培养要求:在大类培养期间,学生应系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研究动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不同于其他地方综合性大学,延边大学特别将兼具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能力培育的 “民族学概论” 课程纳入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中。民族学知识体系涉及面广泛,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学科理念等方面,都可以为新形势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教育提供一套比较完善而相对有效的知识体系,使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更具系统性与规范性,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 “新文科” 人才的培育。接下来,本文将以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民族学概论” 的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路径与方向,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二、目标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根据 “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2.0和 “新时代高教40条” 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基于对延边大学的校情、教情、学情分析,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的 “民族学概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进行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设定。针对 “以本为本” 的要求,结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专业的共性特征, “民族学概论” 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安排既强调了民族学知识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呈现,还突出了通过在各类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重要的田野调查实践的基本训练,综合性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的新文科思维。
在教学理念上,把立德树人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础并做延伸,提出 “立美美与共之德,树民族复兴之才” 的教学理念。融入民族学、人类学中国话语中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理想,落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面向,培育更多复合型新文科人才。
在课程建设方向上, “民族学概论” 的讲授并不拘泥于作为民族学学科基础课程的讲授传统,而是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的调整、更新。在借鉴学界有关新文科建设、大类招生课程建设、民族学学科建设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突出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的 “民族学概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核心讲授方向。并且,借鉴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云南大学的 “立维护民族团结之德,树促进民族团结之才” 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延边大学的校情及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的学情,进行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案例选取及讲授方式,以适应不同受众对象的知识习得与教育培养。同时,结合延边大学具有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关注韩国、日本等世界范围内民族学、人类学的人才培育,探寻其民族学教学模式方法、大类招生培育经验、对新文科建设的思考,为课程内容讲授与观点输出注入国际视野。
在教学设计与内容安排上,任课教师重视理论讲授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不断探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教学层面的具体路径。教学设计与内容安排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调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知识体系的传授,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文化观,并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了诸多有关民族学中国化的内容安排。不仅讲授有关民族学学科诞生的背景、西方民族学理论流派等经典理论知识体系与国际前沿研究动态,更强调让学生在了解民族学是舶来品、学习西方民族学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介绍民族学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了解民族学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民族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力图引导学生在借鉴西方民族学理论与经验进行分析探索时,反思西方理论与经验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结合中国理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国情加以探讨,启发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的思维,扩宽其视野。而且,在教学案例选取上,强调单一民族案例与中华民族案例的结合、汉文资料展示与少数民族文字资料展示的结合,国内民族研究与海外民族研究成果的结合。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任课教师近年来大胆尝试,正逐渐实现由传统意义上的告知式教育向以案例解读分析为中心的体验式教育转变,创设了 “学-行-思” 三元协同教学模式。侧重 “学” (引导-讲授-讨论-考试)与 “行” (阅读-调查-写作-报告)的结合,以及贯穿在学生 “学” 和 “行” 全过程中的 “思” (全过程思考+课程思政)。并且,在疫情防控相对紧张的时期,课程讲授充分利用慕课、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等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网络授课,丰富着课程教学方式与渠道。
三、时代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是落实 “立德树人” 目标任务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大类招生、新文科建设的当下,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时代任务,其 “理论话语亟需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滋养与孕育,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尤为显著”[2]。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民族学学科史表明,学科的定位和结构需要因应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3]就国内民族学学科发展而言,在学科重建且已基本完成的当下,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必然也成为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学科建构的主线。”[3]而且,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建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所提炼出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4]56。可见民族学相关知识在当下颇具现实性价值。
然而,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民族地区院校有着较为偏重强调差异性、较少强调共同性的认识倾向,在学校建设的方向定位上存在着 “民族差异性、地方差异性即为特色” 的认识误区。一些高校的领导者或一线教师亦多基于 “民族的核心是人群的分类”[4]52这一概念进行理解,去识别 “自我” 与 “他者” ,在行政工作与教学实践中传递着此般认识。然而, “民族” 不仅是关乎分类的概念,也具有共同体的含义,是一种集体意识凝聚的表达。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5]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类基础课程设置巧妙契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要学科基础, “民族学概论” 课程建设也明确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展开课程建设。在任课教师看来,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的 “民族学概论” 课程建设,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从专业性角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类基本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在讲授中,运用我国现实案例讲授民族学知识,不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着 “开拓疆域、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 的 “四个共同” 理念,引导学生坚定 “四个自信” 。
就具体教学内容而言,任课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依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 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了教学案例选取。在民族学理论流派的课程讲授中,如讲解文化传播论时,着重启发学生关注历史以来的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解读文化相对主义时,重点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启迪学生思考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的特性。在田野调查工作方法的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自觉站在 “主位” 、 “客位” 的不同角度来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民族学中国化的课程讲授中,鼓励学生以文化自觉意识思考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样使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能够在掌握民族学理论方法与认识论观点的基础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文化观,深化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教学模式: “学-行-思” 三元协同教学的创设
传统的 “民族学概论” 教学中,主要是 “师讲生听” ,注重专业性更强的基础理论知识灌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忽视了民族学理论知识在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借鉴价值。同时,由于民族学理论知识多源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知识讲解多通过西方案例予以解读。这就难免造成因对西方社会文化并不熟悉而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困难,也使知识传递脱离了中国社会文化实际。
延边大学 “民族学概论” 课程建设通过不断探索,结合所在区域的地情、校情、教情、学情,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的一般性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了多强调 “共同体” 、少强调 “差异性” ,多强调 “中国话语” ,运用中国社会文化案例进行讲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反思西方理论的中国应用等教学方向上的定位。在具体教学方式上,由告知式教育向以案例解读分析为中心的体验式教育转变,借鉴慕课、学习通等教学工具及网络直播授课等方式方法,创设了 “学-行-思” 三元协同教学模式。
“学” ,即 “引导-讲授-讨论-考试”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引导与考核。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并借助慕课等方式引导学生课前完成自学,在教师深入讲授解读时对学生自学效果进行检验,对于方向错误及时纠正,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空间完善理论学习,为实践做准备。其间,始终保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考,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穿插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学生知识、情感的引导与培养。特别注意到了不能把单纯的理论知识记忆视为学生知识理解的关键,侧重在实证主义的思维方法、 “以小见大” 的研究意识的引导树立,使学生具备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
“行” ,即 “阅读-调查-写作-报告”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学习与考核。鉴于民族学学科的实践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的面向,在常规课堂教学外,逐渐确立了由教师布置阅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时开展田野调查,并在阅读和田野过程中始终保持思考,由学生将所思所想通过写作呈现为书评或报告的实践教学路径与知识输出途径。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既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科研活动,同时又是一项特征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 “调查研究与认知理解多样性的民族或族群及其社会文化,是民族学学科的基本定位”[6],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田野工作与鼓励写作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意识到要使学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把学问做在、写在中国大地上,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多重引导与培养。同时,面对当今世界呈现的多元化特征,引导学生面向异文化展开田野工作实践,有利于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树立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的自觉意识扎实基础。
“思” ,即思考与思政。就思考而言,指贯穿在学生 “学” 和 “行” 始终的全过程思考:启发产生思考、引导思考、深入思考、思考呈现、自我反思。启发产生思考,既有教师对于学生启发,也有基于教师讲授而带动的学生自发思考;引导思考,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延伸探索,挖掘事物或现象的深层次本质,加以解读阐释;深入思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思考的自我深化;思考呈现,即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文字写作等方式对所思所想进行呈现的过程,亦即知识生产的 “输出” 阶段;自我反思,是指要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断自我反思,实现思想认识层面的持续性深化提升。就思政方面而言,指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融入。通过潜移默化在课程教学案例之中的课程思政设计,使学生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提升素质。
通过 “学-行-思” 三元协同教学模式的创设与实施,推进学生 “学” 与 “行” 的双向互动。以 “学” 促 “行” , “行” 带 “学” ,并将 “思” 贯穿始终,透过 “民族学概论” 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并具体呈现在学生的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之中。
五、延伸拓展:以新文科建设为带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教育部于2019年正式启动 “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2.0,强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自此,新文科建设日趋受到国内各界关注,研究成果不乏新文科建设内涵本质、价值意义、方向路径的理论性探讨,及诸多新文科建设的高校改革实践研究。学界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文科建设研究,侧重关注了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处在的地域特性与新文科建设之关联、各院校自身新文科建设的经验总结与归纳。对于发挥民族学学科优势串联起高校所在区域特征、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招生、高校新文科建设的理论性探讨与实践性探索不多,多围绕发挥学科特征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学科建设角度展开深入讨论。
民族学作为一门以民族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既关注人文科学直接研究的 “人” ,也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 “事” 。而新文科建设重在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就此来看,民族学课程建设恰恰有助于探索包含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内的文科建设创新。 “民族学概论” 课程任课教师在民族学学科角度展开讲授的基础上,应注重探索新文科的专业重组、打破界限、跨学科的综合性互动。
就延边大学的教学实践来看,授课教师注重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案例列举与内容讲授,努力贯通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 “求真、至善、融合” 的教学培养架构和跨学科交叉课程培养体系,在新文科建设中积极打造着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如在谈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时,阐明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7],以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传递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基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对五十六个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来自民族政治学、政治人类学的理解;从社会系统、社会结构、社会团结、社会互动、互嵌格局、人口流动、社会转型与变迁等诸多角度来认识民族地区发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及集体意识的构建,乃至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结 语
从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民族学概论” 的案例经验可以认识到,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 “立德树人” 教育根本任务的方向定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 “民族学概论” 课程建设的引领,辅以 “立美美与共之德,树民族复兴之才” 的教学理念及 “学-行-思” 三元协同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的落实与创新。
鉴于此,相关各方应始终将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课程建设视为任重而道远的持续性任务来看待。在教师层面,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及 “立德树人” 的教育根本任务,坚持课程建设的方向定位,积极面向时代不断改革与实践,推动课程建设的优化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在管理部门层面,应始终保持对于任课教师自主性的释放与把控,重视教师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课程建设完善,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才有助于切实推动民族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