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边地区青少年学生受挫消极心理行为矫正方法及途径探讨*
2022-02-14邱其荣
邱其荣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广西百色 533000)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和社会形态等均发生了变化,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竞争意识,青少年学生的紧迫感极其强烈,但也面临着或大或小的挫折。为正视和战胜挫折,挫折教育应运而生。挫折教育有利于受教者完善人格,预防受教者犯罪,促进受教者身心健康发展,它是一种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以及受教者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一定的挫折情境,通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让受教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挑战挫折、体验挫折,培养坚韧不拔意志和奋发进取精神,增强面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1]。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受教者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受教者健康心理的客观需要。掌握挫折知识技能,学会心理防卫方法,提高排解挫折能力,是受教者走向成功的必然要素。调查研究发现,老少边地区青少年学生一旦受挫,多数都会引起诸如思想、学习、人际、生理等方面困惑或障碍。为此,地处老少边地区的百色学院对当地青少年学生开展了挫折教育研究,在调查和分析了当地青少年学生受挫心理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帮助当地青少年学生矫正受挫消极心理行为的方法和途径,促使青少年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自己肩负的任务,为今后走向社会做了心理准备。
一、矫正老少边地区青少年学生受挫消极心理行为的方法
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受挫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来矫正青少年学生受挫消极心理行为,使受挫的青少年学生告别挫折,从挫折中奋然走出来。
1.宣泄法
个体将心里的委屈情绪合法地释放出来而减轻痛苦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称之为宣泄法。对于不满情绪一旦释放出来就可以复原的受挫青少年学生,可采取个别谈话、意见征求会等多种方式,为受挫青少年学生开设心理沟通渠道或者创造情绪释放情境,引导受挫青少年学生尝试用大喊、大叫、大笑,甚至大哭等方式无拘束、没顾虑地排解内心的不满、委屈、痛苦,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苦闷情绪,从而解除受挫引发的内心痛苦,缓解受挫带来的心理压力,自我调节促使心理达到平衡。也可通过体育活动方式来释放受挫青少年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受挫青少年学生通过的踢足球、打篮球、长跑等激烈运动,释放自己内心的不满情绪与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2.升华法
个体在动机和愿望受挫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更有利的事业上去,由此把郁闷情绪释放出来而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称之为升华法。对于哪些受挫后干什么都无动力,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青少年学生,使用升华法疏导最有效,如运用相应的领袖奋斗语录、名人励志格言,或者列举一些“体育明星”在逆境中战胜挫折与失败的感人事例,或者深入观察找到其在学习、生活中成功的事例来教育、激励受挫的青少年学生,促使他们改变现状,立志成为生活的强者。
3.钝化法
采取紧急措施帮助受挫个体立即解除挫折带来的困境以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称之为钝化法。对无法接受面临挫折问题而出现情绪激动的受挫青少年学生,应当采取肯定或者否定等果断的措施使其马上脱离困境,解除消极的情绪以迅速恢复常态。事后再慢慢同其说理,牢记“退一步海阔天空”道理,循序渐进地引导其今后遇事要学会冷静思考,微笑对待。
4.移境法
创设有利受挫个体解除受挫带来的消极情绪的环境氛围的方法,称之为移境法。青少年学生受挫后的心理转化,同他所处环境的氛围有关。倘若受挫者生活在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互相关心、和睦相处的集体,就会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轻松前进;反之,倘若受挫者所在集体关系紧张、感情冷淡,就会很难解除受挫带来的苦闷情绪,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所以,面对受挫学生,应为其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氛围,让其体验到人世间的真情所在,迅速从挫折中走出来;也可指导其做一些简单的肌肉有张有弛的放松练习,减缓他的紧张心理,或者同其一起出去走走,漫谈史上战胜挫折而成就人生的事例及其启示哲理,引导其尽快从困境中愉快地走出来,成就出彩的人生。
5.认知法
同受挫个体一起冷静地认识和分析受挫的原因,探讨如何战胜挫折的路径,使其释放不良情绪和从挫折中走出来,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称之为认知法。认知法是青少年学生战胜挫折的先导和前提。教会他们学会认知法,提高正确认识和分析受挫原因的水平,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运用人的认知原理慢慢地同其说理、分析受挫的主客观原因,帮助其寻找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以此提高青少年学生认识受挫的水平,同时要坚持对其进行反复的说理引导,使其心悦诚服地改变不良认知,矫正不良行为。
6.换标法
帮助受挫个体把实现不了的旧目标转换成符合自己而又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新目标的方法,称之为换标法。针对旧目标无法实现而受挫的青少年学生,要帮助其分析旧目标无法实现的原因,并引导他们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勇敢地放弃旧目标,重新设定新目标,促使心理重新达到平衡。目标高不可攀,会导致青少年学生失去信心;目标无须努力也能达到,受挫青少年学生就得不到锻炼,不利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应该实事求是地引导受挫青少年学生。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对受挫青少年学生情况要深入了解,帮助其分析受挫原因,启发其改变旧目标,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和要求,潜心学习训练,奋战实现新目标。
二、矫正老少边地区青少年学生受挫消极心理行为的途径
教师要加强挫折教育的宣传工作,扩大挫折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中的影响范围,积极设法帮助青少年学生矫正受挫的消极心理行为,还应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路径去矫正他们受挫的消极心理行为,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全方位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1.倡导社会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挫折教育作用
学校要抓好社校结合,以社助校,密切与当地各级党政、文化、政法等部门联系,使全社会都把关心学生挫折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如邀请英雄或英模到校进行党史、战斗英雄事迹教育;聘请政法干部到校开展法制、交通安全教育;赴部队、街道、工厂、乡镇、农村,体验军人守卫边疆的苦乐,领略工人创业的艰难,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上街下乡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捐款捐物援助灾区、山区贫困生,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帮助残疾人,义教留守儿童,为民义务理发修理,参加清洁卫生劳动,参与社区管理,现场体验社会工作;开展野外挫折训练,在野外训练寻找水源、收集食物、生火煮食、使用睡袋和急救箱、寻找正确路程等生存技巧,提升抗挫能力;到革命旧址、纪念馆参观和纪念碑敬献花圈,瞻仰、缅怀为革命献身的将士,了解革命的艰难历程,学习先辈百折不挠精神,磨炼百折不挠意志,在一次又一次挫折体验中培养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1]。
2.组织学校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挫折教育作用
(1)健全挫折教育教学体系,开设挫折教育课程,进行挫折理论知识教育,提高挫折教育认识水平和抗挫能力[2]。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也越来越强,但同时人们也时刻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挫折。因此,学校必须把挫折教育列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将挫折教育从心理学等课程中单列出来,设置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组编挫折教育教材,选调教师开展挫折教育课程教学,讲授挫折理论知识,分析产生挫折的各方面原因,探讨应对挫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依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增强学生抵抗挫折意识,培养学生忍耐力和抗挫力。
(2)创建心理教育与咨询体系,建立心理教育与宣泄机制,引导学生解决挫折心理问题,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凸显,自我规划人生目标,又希望社会承认自我,由此导致紧张、焦虑的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工作,定期测量学生心理状况,专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制定学生心理预案,帮助学生应对挫折,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划拨经费按照部颁标准建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利用心理设备或开展校园竞赛比赛活动,疏导学生适当地进行挫折心理发泄,摆脱由挫折引起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困扰,缓解人际紧张关系和避免过急行为发生,以顽强的意志和宽容的胸怀来应对挫折,以战胜挫折的成熟心态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3)牢牢守住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主阵地,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应对挫折,战胜挫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着能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抗挫人格,“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进取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一直在鞭策后人奋发进取,激励人们为事业和人生而奋斗,在挫折面前,勇敢地去征服、战胜挫折[3]。学校要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塑造学生新时代百折不挠的抗挫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建设渗透挫折教育的校园文化,形成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环境氛围。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文明的重要窗口,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持久渗透的作用,尤其是在挫折心理意识、心理行为、心理习惯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要精心策划、重点建设挫折育人环境,大力宣传报道张海迪式的自强模范事迹,着力建设自强励志文化长廊,经常举办自强励志报告会,精心营造积极进取、奋斗有为的环境氛围,为学生正确分析挫折、及时矫正顽习、完善自身素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正视和战胜人生挫折,健康成长成才。
(5)全力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心理防卫方式,从挫折中奋起,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分析挫折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受挫的真正原因,了解世上从挫折中奋起的成功人士,熟知挫折的双重性,所以受挫的学生要准确把握造成挫折的各方面要素,果断地改变原来的状况;传授诸如投射、转移、文饰等积极的心理防卫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方式减轻受挫带来的心理压力,将受挫压力升华为学习动力。
(6)建立抗挫心理教育与训练体系,开展挫折教育训练活动,磨炼学生受挫意志,提高学生抗挫能力。把挫折教育列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有目的地实施人生挫折教育训练计划,将挫折心理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之中,有针对性、系统地讲授体育赛场上战胜挫折的人生奋斗故事,让学生逐步预见和估计人生道路的艰辛,以便遇到挫折能够应付自如。同时,创设体育游戏败者受罚的挫折情景,有目的地让学生不断进行磨难训练,经受住残酷打击,如军训拉练、越野爬山、马拉松比赛等活动,磨炼身体忍耐能力,体验抵抗、战胜挫折,最终后来居上,反败为胜,促使性格坚强起来,抗挫能力得到提高。
(7)探讨磨砺学生抗挫能力途径,寓挫折教育于教学活动。课程教学融入挫折教育内容,是磨砺学生抗挫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因时、因人、因物把挫折教育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坚定信念,养成越挫越勇、永不言败的抗挫品质。在新生入学军训课教学中开展军训长途拉练,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提高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在球类、径类等体育课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特征、不同专业特征创设不同情境,设置项目限制条件或特殊规则,调整训练条件、环境难度,增加训练和比赛内容,实施运动负荷承受训练,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忍顽强的心理。如径类日常训练,提高训练项目强度,腿绑沙袋雨天跑步,路经泥潭、洼地、陡坡;增加项目训练内容,长跑后去游泳,跳高跳远后再进行器械训练,以此在追求竞技水平中提高抗挫能力。又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分组对抗训练,对能力很强、性格开朗、屡战屡胜的,增加他们的训练难度,在腰上加绑两个沙袋,接受更大挑战,使他们在挫折中磨炼意志,以此提高他们受挫心理素质;而对心身素质、比赛表现都比较差且屡战屡败的,则给予更多表扬,鼓励他们敢于挑战,勇于抵抗挫折,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信心。
(8)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网络挫折教育平台,多渠道开展挫折教育,提高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如百色起义文化资源是学校开展挫折教育的优质文化资源。地处百色市的大中小学校大力挖掘利用百色起义文化资源,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载体,建设百色起义文化网站,开设百色起义文化论坛,建立百色起义文化博客与微博,开辟线上线下心理咨询窗口,播放百色起义影视剧,传唱百色起义红军歌曲,运用百色起义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同时,利用诸如5·25心理健康日、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校园节日,把以挫折教育为主题的小品、话剧、相声搬上舞台,观看励志影视作品,从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受挫能力。
3.引导家庭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挫折教育作用
学校与家庭配合的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抗挫能力的有效教育方式。学校应该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召开家长会、实地家访和问卷调查、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传授有关挫折的理论知识和矫正方法,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帮助子女调整挫折心理的做法和经验,指导家长若遇挫折要沉着冷静,乐观应对挫折,成为子女学习楷模,并按照度量教育原则,在家庭中创设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逆境,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逆境,让孩子在逆境中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鼓足战胜挫折的勇气,勇敢地面对挫折,养成坚韧的品质,磨炼顽强的意志,提升抗挫能力,共同创造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条件。
4.指导学生开展系列自我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是挫折教育开展及取得成效的前提。学校要通过指导青少年学生开展系列自我教育活动,发挥其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挫折经常出现与普遍存在,挫折的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并存,挫折阻力是成长的机遇,要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化挫折压力为学习动力;学会自我认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其与他人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来训练和发展;加强自我调控,学会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或者寻求社会支持,或者通过倾诉、旅游、听歌、逛街等方式来释放消极情绪,以轻松心态奋进;合理调整目标,学会不陷入消极情绪之中,客观分析旧目标无法达到的原因,调整确定新目标,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目标;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在训练和比赛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和完善自我,在提高竞技精神中培养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
总之,地处老少边地区的百色学院在新时代对当地青少年学生开展了多年的挫折教育探讨,在调查和分析了当地青少年学生受挫心理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当地青少年学生矫正受挫消极心理行为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了当地青少年学生的抗挫能力。这对新时代地处老少边地区青少年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健康成长成才,肩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