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寿县古城资源构成与保护研究

2022-02-14文/许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寿县古城遗产

文/许 筱

1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寿县古城再认识

1.1 城市历史景观概念的提出

纵观国际遗产保护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传统遗产保护的重点多位于空间层面。随着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单维度空间的保护并不足以保护遗产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与内核,因此,“时间”这一维度被引入到遗产保护的体系中,“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概念的源头是文化景观、城市景观等相关概念,主要关注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历史遗产所受到的影响。1992 年,“文化景观”概念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强调了人与自然要素在各个时间段上的相互作用;2005 年,“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概念;201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发布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明确了“城市历史景观”的定义,带来了一系列遗产资源保护的新理念,丰富了遗产保护的维度,将城市遗产的保护列入城市发展框架之中,对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1]。

1.2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城市历史景观的本质是一种观察与理解城市的思维模式,它把城市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体,是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在空间上、时间上和经验上经过建构形成的产物[2]。在时间维度上,其关注点为城市历史景观产生发展的整个周期,强调时间的“层积性”,对遗产本身历史价值的评判超脱于“过去”与“现在”,而是站在其自产生到现在的更高的整体视角。不同的时间段为城市遗产带来了不同的景观特质,这些景观特质经过时间的“层积”后,就带来了目前所见的城市历史景观。在空间维度上,强调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层积后,此时此刻所呈现的城市历史景观,不仅局限于历史城区这一范围,而是强调历史城市与所在环境(自然、区位、社会人文等)的“关联性”。

城市历史景观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对已有学说的推翻与否定,而是作为调和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与尊重城市文脉之间矛盾的指导方针,将历史景观作为持续发展中的有机体,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层积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之间动态的平衡。

1.3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寿县古城再认识

以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来研究历史城镇,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入手。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历史城镇的发展往往会经过初生、成长、兴盛、衰落这四个阶段;从“空间”维度上来说,景观特征从宏观到微观一般会分为城镇布局、街巷格局、建筑单体三个层次[3]。寿县古城缘何产生?经历了哪些历史变革?这些经历又对寿县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社会文化价值造成了哪些影响?寿县古城的地理位置、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现存哪些特征?这些思考,对理解寿县古城的遗产对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为切入点,试图对寿县古城的遗产资源构成进行多维度的梳理,进而提出更贴合的保护发展策略。

2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寿县古城遗产资源再分析

寿县古城,又称寿春、寿阳、寿州,位于安徽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宋城之一。古城于1986 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楚文化的故乡,豆腐的发源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名。寿县古城墙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始建于宋朝,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2 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中,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城市不断更新发展的进程中,寿县古城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文化遗址的“孤岛化”、文化传承的缺失,历史文化保护的表面化,城镇居民保护意识的缺失等困境。古城内传统的街巷格局与部分历史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古城的传统特色风貌在逐渐消失,文化价值的延续受到了威胁[4]。

2.1“时间”维度的寿县古城历史脉络挖掘

对于“时间”维度的古城历史脉络挖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以及实地访谈等方式,将寿县古城的历史脉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宋朝之前、宋朝到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图1)。

图1 寿县古城历史沿革(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1.1 宋朝之前

寿县古城最早起源于周,是周朝蔡国的首都,这是古城历史上的第一次建都。而后,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迁都寿春,名曰郢。”这是寿春之名首次在记载中出现,也是古城历史上第二次建都,奠定了寿县古城楚文化的基础。寿县古城地理位置特殊,水陆交通便利,物产丰沃,故在历史上多次为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经济较为繁荣的城市。后由于淮河改道,古城遭遇洪水的威胁,故整体逐渐自东南向西北移动,直至宋朝[5]。

2.1.2 宋朝到明清时期

现有的寿县古城体系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北临八公山,南面淮河,淝水于城北自西向东流入淮河,其整体布局基本符合宋代城池布局的特征但又略有不同。古城因地理位置特殊,为了满足军事防御与防水的需求,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古城由整体呈方圆形的城墙所圈定,开有东西南北四扇城门,周围有城壕与护城河环绕。城内街道整体呈现“棋盘式”,共有四条主干道,形成南北、东西两条轴线,把古城分割成四个区域,四个区域内部巷落纵横呈现网状结构,正所谓“十字交叉,街巷拓展”[5]。这一时期寿春古城的建设基本奠定了以后寿县古城空间边界与街道格局的基础。

到了明清时期,古城标志性建筑的布局已基本固定——州署居中,孔庙位于城西,报恩寺位于东北隅,清真寺位于西南,城正北四顶山上修有道观东岳祠(后称碧霞元君庙)。在这个时期,为了提高古城抗洪水的能力,人们陆续进行了许多修葺行为,于城外修建了护城石堤,调整了瓮城门的方向,在城内设置了圆筒状涵洞。至此,古寿州的城防与御洪体系已经完全形成。

2.1.3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这个时期社会并不稳定,动荡不安。经过战争的摧残,古城墙损失惨重。日军对城内进行了轰炸,城内到处是残垣断壁,大量历史构筑物被损坏。在这个时期,汪伪政府设置其司令部于城东南部第六职业学校校址(前清考棚),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为寿县人民政府,古城的发展重心位于其南部。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部分古建筑被损毁或者改造成为现代功能,比如文明坊、文笔亭相继被拆,关帝庙被改为印刷厂等。到了20 世纪80 年代,虽然古城的十字格局基本留存,街巷格局相对完整,但是原有的古城风貌已经不复存在。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建筑也被引入了古城的内部,与古城原有的风貌格格不入,古城南街及其延边为古城的发展重心。而后,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重塑古城文化风貌,将县政府、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迁移至城外南部,以此促进人口外迁,发展重心也随之迁移,古城特色在逐渐失去生命力。

2.2“空间”维度的寿县古城空间格局分析

2.2.1 城镇布局

寿县古城的选址与营造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缩影。古人认为,城的秩序应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寿县古城在选址上以八公山为依托,三面环水,达成了一个“北阻鐭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淮水周绕”的山水景观格局。在此基础上,古城内部的南北向轴线突破了城的界限,与八公山相连,穿过其中四顶山的山顶,上筑道观,山城一体,体现了先人对自然的尊崇[5](图2)。

图2 古城山水格局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2 街巷格局

寿县古城以城墙为界,城墙内部以四条街道为主干道,形成南北向与东西向两条轴线,十字贯通,同时由四通八达的小巷形成并不规整的棋盘式布局。古城轴线相交的地方建筑相对比较稠密,而四角空旷,其中三个角有水塘,除了四条主干道以外的巷落狭小而又曲折,这是由古城的历史沿革所决定的。寿县古城在历史上是一座多发洪水的军事要塞,空旷的四角用来修整军队同时可以容纳城内积水,狭小曲折的巷落可以拖延侵略者的脚步也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力。古城自宋朝奠定了基本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图3)。

图3 古城平面格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3 重要节点空间

寿县古城内的传统建筑类型与安徽传统的徽州民居不甚相似,与北方的院落住宅也有不同。古城地处南北交接,四季分明,温差极大,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热,整体在保持着南方建筑垂直院落形制的基础上,开小窗、筑实墙,以抵御气候变化,多为砖木结构,这就是古城普通建筑单体带给人们的感受。而作为古城核心要素、具有代表性历史意义的建筑院落,其形制、功能各不相同,散点状分布在古城的各个角落。

2.3 本章小结

结合以上对寿县古城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的分析与思考,可以将古城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概括为“一城、一山、多点、环水”的现状格局以及“一观、一庙、一城墙、两寺、两墓、四城门”的历史遗址等。通过对古城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的分析与思考,识别出古城的遗产资源与体系,为下一步古城的整体性保护奠定了基础[6]。

3 基于多维度分析的寿县古城保护策略

3.1“时间”维度的古城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3.1.1 历史视角下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

通过历史视角对古城文脉进行发掘与延续,寿县古城的文化特色价值可以总结为以“楚文化”为基础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在此基础上,以古城历史空间作为载体,将寿县特色文化的发展、保护与传承落到实处,也为目前碎片化的古城空间遗产进行了整体性的关联,从而为下一步的保护提供了基础。

3.1.2 当今视角下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

现如今,历史城镇只有在当地经济与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才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对古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恰到好处地保护与利用,使其形成“经济适应性”格局,随之也会推动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提升居民与游客的满意度,形成正向循环。

文化产业的引入是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深入挖掘寿县古城的文化资源,在对寿县古城进行重点保护发展的同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如安丰塘、隐贤老街等,形成县域文化旅游空间布局。同时以此为依托发展各类旅游衍生产业,通过建设文化纪念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重现历史意境,打造豆制品大礼包等特色食品,形成古城的文化产业特色,带动经济发展,为历史遗产的保护奠定基础[1]。

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带动古城各方面发展的基石。站在居民与游客实际使用的角度建设基础设施,创建古城宜居环境,解决居民与游客的实际使用问题,打造良好的居住与游玩体验,有助于提升本地居民的参与感与地方认同感,给予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切实体会,提升人们整体的保护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留当地文化脉络,打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口碑。

3.2“空间”维度的古城层次化保护策略

3.2.1“面”——古城及周边景观格局的整体性保护

一是增大保护范围,不仅仅只对城区范围进行保护,更应该是对整个区域的山水格局的保护。寿县古城以往的重点保护范围都是以城墙为界,位于古城南方的四顶山奶奶庙、廉颇墓、珍珠泉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周边的采石炸山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增大重点保护范围才能更好地保护古城整体风貌格局。

二是进行景观游览路线的梳理,对目前散点式的古迹进行串联。目前古城内空间区域划分不够明晰,景观节点孤岛化严重,且散点状分布在古城各处,混迹于居民聚集区内部,与周围环境并不融合,游客的观览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7]。通过景观轴线的塑造增强“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提升古城文化景观的整体感。同时结合古城内部缺乏开阔空间与水域的现状,以古城内部四个拐角处的水域为基础,还原为过去四角皆有水的构造,结合城墙走势将其联系起来,打造环城沿水绿化景观。

三是找准古城定位,把与古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各类现代化设施外迁,保留具有当地特色与文化传承的老店铺。明确“城内为旅游,城外为居住”的方针,对古城内部与周边的建设活动进行控制,维护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尽量减少现代交通对古城的干扰,禁止车辆穿行停留在古城的中心区域,做到“人车分流”——沿现有的内环周边设立停车场,解决城内车辆停放问题,大力发展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发展人力三轮车特色体验。

3.2.2“线”——街巷格局的综合性保护

古城的街巷格局可以从平面肌理与立面景观两个方面入手。

对古城街巷肌理进行保护。修复在城市化进程中破坏的道路系统,恢复宋城风貌,保护与维持古城现有的十字轴线与棋盘式布局是首要选择。在现有基础上,对部分街巷现存的断头、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整治,还原本有的街巷空间。

对古城街巷立面景观进行修饰。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存古城的整体风貌已经很难概括出其“特色”,因此,要想打造具有特色风格的街巷立面景观,首先要对街巷整体的界面结合古城原有的特征提出预设,考虑其材质、色彩等情况[8],再针对部分建筑单体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避免肤浅的“复古”,使整体的街巷立面变得和谐。东南西北四条街作为古城的主干道,影响着整个城市景观印象的形成,针对古城街道占道严重、人行横道不明确、绿化不足毫无特色的现状,应该对道路整体进行重新规划,合理分区,拆除广告立牌,杜绝乱停乱放行为,同时结合古城特色进行绿化植物与道路铺砖的选择。

3.2.3“点”——景观节点的细节化保护

景观节点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也是古城文化内涵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针对寿县古城内部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结合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保存情况、建筑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级保护,为每一个“点”量身定做其保护方案。不仅局限于建筑本体的修复,更是要做到周边环境的统一与和谐,对周边区域进行再设计。同时还要从细枝末节处入手,对古城内部的路灯、座椅、垃圾桶、导视系统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在重要节点放置景观小品,紧扣“楚文化”的主题,为人们带来更直接的感知。以各个“点”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从而覆盖整个县域,从而达到塑造古城风貌,营造环境氛围的效果。

结语

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新理念为寿县古城的历史遗产保护与文化脉络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历史遗产的保护需求往往会随着社会发展、经济需求、城市进步而不断改变,借助城市历史景观保护这种多维度的遗产保护途径,可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进行各方面的整合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寿县古城复兴与发展的过程中,站在城市历史景观的角度追本溯源,合理地发展与保护遗产资源,打造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更新,从而可持续地提升城市经济与空间品质,为寿县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寿县古城遗产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通海古城缀记
遗产怎么分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千万遗产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