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以重庆某中学为例

2022-02-14吴中平王明洁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景观校园

文/孙 阳 吴中平 王明洁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学校园的规模及品质需求亦不断增长。如何体现校园的地域性,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校园风貌,是校园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重庆某中学的校园概念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因地制宜,营造出一个多元、绿色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学校园。

1 重庆地区的地域性特征

1.1 气候特征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流域上游,属“夏热冬冷”地区。其气候特质为冬季湿冷,夏季闷热,日温差较小且日照时数少,素有“雾都”之称。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重庆地区冬夏季风向更替明显,降水量充沛,降水的地域分布及季节分配差异较大。

1.2 地形地貌特征

重庆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东部,其东南部盘踞着巫山、大娄山等山脉,东北部为大巴山地,西部为方山丘陵,中部以低山与丘陵相间排列的平行岭谷为主,地貌复杂多样,是典型的山地区域。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等河流流经该区域,与山地作用形成河谷,其中以长江三峡、嘉陵江小三峡及乌江峡谷为典型代表。

1.3 地域文化特征

重庆地区以巴渝文化为代表,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其起源于巴文化,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既独特又包容多元的文化特征。巴渝文化崇力尚武,强调集体的作用。川江号子、川剧等便是基于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巴渝文化不拘一格的特点。

1.4 传统建筑特征

重庆是一座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因地貌多为山地丘陵,形成了顺应地形的城市空间格局,建筑依山傍水,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受传统礼制观念影响,重庆传统建筑多为聚落式布局,坐北朝南,且呈现中轴对称及空间递进的形态。建筑群落依山就势,吊脚楼是当地最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其底层架空并多设有天井,有利于自然通风,同时避免了地面潮湿空气侵入室内。

夏热冬冷、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使当地居民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更高于其他地区,因而更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由于地形的限制,重庆传统商业区一般以街的形式存在,街道宽敞处形成人流集散的中心,狭窄处局部架空、退让;建筑出檐深远,沿街构成较宽的檐廊,屋檐下既可满足遮阳、避雨的要求,又有利于热压通风,形成舒适的公共交往空间。

2 重庆某中学校园概念规划设计

2.1 项目概况

本案地处重庆万州经开区,用地北侧临城市主干道万忠路,南侧为高峰水库,交通便捷,景观优越。项目占地面积约22.87 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99500 平方米;学校共设156 个教学班,包括高中部96 班及初中部60 班,承接学生7800 人。校区除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综合楼、学生宿舍及食堂等基础设施,还配备了10000 平方米图文信息中心、25000 平方米体育馆、1500 座剧院及5000 平方米室内游泳馆等一系列大型教育设施,同时要求在室外设置一处12000 平方米用于全校集会的中心广场,400米标准运动场2个及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若干。

本案用地是形状不规则的丘陵山地,东南高,西北低,场地高差较大;滩边河景观带流经用地形成冲沟,将用地打断为大小两块;从基地北侧的万忠路进入用地后,场地标高先降后升,用地最低处与城市道路标高相差14 米,与用地最高点标高相差近17 米。如何利用场地的特点“因地制宜”,是本案面临的一个挑战。

2.2 校园规划的地域性表达

2.2.1 规划结构:一轴两带四区

一轴:在总体规划上,以贯穿校园南北的文化轴为主脉络,校前仪式广场与图文信息楼、艺术楼回应传统建筑群落的空间递进形态,形成经典的校园中轴线空间。结合地形层上升的平台和台阶、错落的建筑让行进路线呈现步移景异的山城意向,寓意“求知之路”;轴线尽端设置景观塔作为空间节点,可俯瞰整个校园和南侧的高峰水库。

两带:以湿地景观为主题的生态景观带,成为校前区与教学区之间动静过渡的区域,同时也是校园景观的一大亮点。在教学区与南侧生活区之间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景观街道,通过宿舍底层局部架空,设置生活共享设施及景观小品等方式,将东西两侧的食堂一起串联形成学生生活、休闲及交流的公共空间。

图1 规划总平面图(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图3 校园主轴线鸟瞰效果图(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图4 雨水花园景观分析图(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四区: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及体育区四区联动,既相对独立又便捷联系。

2.2.2 功能分区:动静相成,城市联动

用地北侧的万忠路为城市主干道,为避免过境交通噪音对教学区的负面影响,规划中将核心教学区远离城市道路设置,图文信息楼与艺术楼作为高中部及初中部共享的教学空间居于校园中轴线,两侧分别布置初、高中教学部,底层平台联系教学楼架空层,形成丰富的学生活动空间。

规划沿城市道路在校前区设置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及办公综合楼。考虑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会产生较大的瞬时人流,靠近道路设置便于疏散和独立对外开放,能够在不影响校园教学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共享,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办公综合楼位于校园入口一侧,便于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系。四个标志性建筑体量与活跃、开放的交流平台相组合,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前展示区,既是校园与城市的共享带,也是外围动区与内部静区的过渡带。

高中部及初中部的体育运动区根据师生使用规律均匀布置于场地东西两侧,各自独立。生活区设置于校园南侧,依山而建,宁静优美,景观优越。

2.2.3 交通系统规划: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在交通系统规划上,遵循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原则。

校区主要车行道路结合地貌及等高线,围绕校前区及核心教学区形成环路,串联起校前区、教学区、体育区及生活区,并接驳城市主干道。地下停车场设置于校前区地下室,临近城市道路,机动车经由校前路进入车库,不干扰校内教学与生活。在机动车交通系统基础上,利用硬地广场设置隐形消防车道及消防扑救场地,满足消防要求。

教学区组团内以绿化步行带及步行广场为主,根据场地高差设置不同标高台地,曲线的步行路径与自然充分融合,形成安全舒适便捷的步行环境。

2.3 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本案用地为形状不规则的丘陵山地,大面积的地形改造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设计以遵循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筑布局顺应山势,以求最大程度上减少土方的开挖和填埋,实现地块内的土方平衡。

针对重庆地区的气候特征,建筑布局以东南朝向为主,有利于建筑群体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条件。教学组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各组团之间间距合理,形成有效的通风流线。学生宿舍沿场地南面一字排开,可保证充足的日照,南面面向优美的景观打开,北面可俯瞰整个校园。

借鉴重庆传统民居的特点,建筑设计中充分尊重场地的自然肌理,将建筑首层做局部架空处理,在维护自然地貌和景观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条件,创造舒适的室外交流场所。架空的首层、围合的庭院和错落的平台,呼应了吊脚楼、重台天井等地域性元素,形成了许多有趣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同时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校园文化。

建筑群体因应地势,拾阶而上,通过对横向线条的强调与勾勒,呈现了层层叠叠的山城意向,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地域建筑文脉的延续,是重庆传统民居设计理念在现代公共建筑上的再现。部分建筑采用穿孔木饰板作为建筑立面的遮阳措施,既起到节能的效果,又丰富了立面的层次。庭院、屋顶绿化和平台绿化使建筑与场地融为一体,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了调节微气候的作用,形成层峦叠翠的绿色生态校园。

2.4 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校园的绿地系统以“一轴两带四区”的规划结构为基础,分为校园级绿地系统和组团级绿地系统。以低影响开放理念为导向,校园级绿地系统以雨水花园生态带为核心贯穿校前区及教学区,为师生们提供大面积的绿化景观及活动场地。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生活街呈带状与场地南面景观带相互渗透。组团级绿地系统主要分布在校园核心教学区,由于场地自然高差变化较大,通过设计整合将教学楼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台地上,由此形成的自然坡地景观便成为组团级绿地系统,呈现生态、自然、柔和的视觉效果。

入口广场跨过低洼区域缓缓向上,形成一片开阔的活动场地,契合校方的使用需求。中轴线广场和台地采用渗水砖铺装,教学楼的草坡采用分层波浪式处理,可有效减缓雨量渗透速度,增加雨水下渗时间。宿舍区采用嵌草铺装,提升了视觉效果和生态意义。

针对本案用地的现状,校内场地如果采用平接道路标高的方案,会产生较大的土方量,且破坏了场地的特质。景观设计因循地势,将低洼位置设计成汇集雨水的湿地景观,巧妙地利用雨水花园将两岸分为动静两个分区,减少土方量的同时营造了具有特色的生态景观。整个场地的雨水汇流到低洼处的雨水花园,进行初级净化后,再通过逐级渗透实现再次净化,最后通过检测阀,达到净化标准的水汇入最大的景观池作为校园的景观水面。多级湿塘花园景观带结合木质栈道,同时设有亲水的湿地小径,使师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雨水净化的过程和湿地动植物的四季变化,将生物课程及节能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暴雨季节,溢流的雨水会很快排入滩边河,迅速消除场地积水。雨水花园成为师生活动和学习的趣味空间,更成为校园景观特色和生态环境的亮点。

结语

本文以重庆某中学校园的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基于对重庆地域性特征的理解和分析,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三个层面探索了地域性的演绎方式。强调地域性,因地制宜,从场地的限制条件中寻找机遇,能够让校园成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可识别的场所。

猜你喜欢

景观校园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