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试验
2022-02-14严胜泽詹美蓉王圣铕罗情情王爱琴
严胜泽 詹美蓉 王圣铕 罗情情 王爱琴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所,福建三明 365500)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因其形似松茸,又名赤松茸,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国际食用菌市场十大交易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之一[1]。大球盖菇栽培料来源广泛,如稻壳、稻草、玉米芯、木屑、桑枝、果枝等农林废弃物,且无须添加麸皮、米糠等价格较高的辅料,栽培成本较低。农林废弃物再利用栽培大球盖菇是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典范[2-3]。目前,大球盖菇栽培以室外发酵料栽培为主,产量不稳,经济效益低。为了探索工厂化栽培大球盖菇技术,提高大球盖菇产量、经济效益,笔者进行了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高产菌株,以期为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的选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
D-1(河南省食用菌菌种供应中心)、D-2(江苏省高邮市联谊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D-3(北京吉覃园科技有限公司)、D-9(将乐金土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D-16(辽宁盘锦大球盖菇合作社)。
1.2 栽培菇房设计与布局
1.2.1 出菇房结构
菇房按工艺要求分为发菌房和出菇房。菇房平面宽2.6 m,长4.8 m,高3.5 m。按照双排库,东西走向布局,分为10 间出菇房和两间发菌房,中间公共通道长8 m,宽1.5 m。公共通道墙体铺贴阻燃、防潮聚乙烯发泡隔热层,有利于隔热保温降低能耗。菇架均为5 层,层距0.35 m,双列纵向排列,四周及中间留有过道。
1.2.2 设备
菇房有制冷、光照、通风三种主要设备。各菇房配备1 台5 匹的半封闭水冷制冷机组(沈阳谷轮制冷机有限公司),配套1台双出风(040内螺纹高温蒸发器)的吊顶冷风机(嵊州市赛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或2 间菇房配备1 台8 匹的半封闭水冷制冷机组压缩冷凝制冷机组,配套2 台双出风的吊顶冷风机。出菇房的天花板上及纵向二垛墙各安装1盏40 W 日光灯。排风口设在离地30 cm 左右,另在每间菇房进门上方,离地3 m 左右的位置留有换气窗,在菇房外墙安装一台进气风扇,新鲜空气经室外打入菇房,废气由菇房的排气扇排至室外。
1.3 培养基
母种生长培养基(1 L):蛋白胨1 g,酵母粉3 g,麦芽糖20 g,琼脂20 g,水1000 mL,pH自然。配置好培养基分装入18 mm×200 mm的试管中,每管10 mL,硅胶塞封口,121 ℃,灭菌20 min,冷却摆斜面备用。
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的菌丝培养基(1 L):蛋白胨1 g,酵 母 粉3 g,麦 芽 糖20 g,琼 脂20 g,水1000 mL,pH 自然。配置好培养基分装入锥形瓶中,硅胶塞封口,121 ℃,灭菌20 min,在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SW-CJ-2FD)中倒入培养皿(北京白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为90 mm×15 mm)中,每个培养皿倒入15~20 mL。
栽培料培养基:木屑20%,谷壳20%,稻草40%,棉籽壳20%。料含水量70%~75%。配置:提前1~2 d 预湿稻草,木屑最好提前2~3 个月淋水、发酵,有利于灭菌,菌丝充分吸收营养成分。按照培养料配方称取主辅料混合均匀,加0.5% 石灰,调节好含水量,堆成高1~1.2 m,宽1.0~1.5 m 的料堆。当距离堆顶20 cm 处料温达65 ℃左右保持24 h 后翻堆,发酵阶段共翻堆3~4 次,翻堆时视料水分适当补水。每平方米投料折干30 kg。
覆土为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晒干后加水搅拌,含水量为20%左右,最后加入石灰调土为pH为6.0。
1.4 试验方法
1.4.1 母种培养
将活化后的菌种接入固体PDA 培养皿中心位置,30 ℃恒温培养,培养28 d左右。每个菌株培养5个培养皿,重复3 次。比较菌丝萌发时间,菌丝长势,测定比较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的测定:待菌丝生长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7 d 测量1 次,取平均值,计算菌丝的平均生长速度。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落直径(cm)/菌丝生长时间(d)。
1.4.2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
1 支 母 种 接750 mL 原 种 瓶3~5 瓶,温 度24~26 ℃,黑暗培养25~30 d。一瓶原种接栽培袋24~30袋,温度24~26 ℃,黑暗培养25~30 d。
栽培种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测定:待菌丝封面后,每3 d观察菌丝吃料情况,待菌丝吃料一定高度时开始第一次画线,菌丝满袋后,进行第二次画线,并随机选取3个位置,测量两次画线间的生长量,取平均值。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量(cm)/两次画线间隔天数(d)。
1.4.3 栽培试验方法
采用块栽方式。备一0.5 m×0.4 m×0.3 m 的木板模具,先将裁剪好的塑料膜铺入模具内,再铺料播种。先铺料10 cm 厚,然后播种(图1),再铺料10 cm,再播种一次。播种结束后,拆除模具,扎好塑料膜放在托盘上,送入发菌房培养菌丝。每个菌株播种5块,重复3次,试验共75块。
图1 铺料播种(白色为菌种)
1.4.4 发菌管理
发菌房内温度23~25 ℃,相对湿度70%~80%,无光照。培养7 d 左右,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和培养料内温度,保持料内温度不超过26 ℃。
播种后1~2 d 菌丝开始定植,50~60 d 后,待大部分料快的菌丝长透料三分之二后开始覆土。覆土后料温控制25 ℃以下,室温控制在19~21 ℃,相对湿度80%~85%,控制CO2质量分数为2000 mg/kg以内。正常情况下覆土后3~5 d 能见到菌丝进入覆土层,逐渐转入生殖生长阶段。
1.4.5 出菇管理
按一间出菇房15 块,分3 间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覆土后5~10 d 便可出菇。此阶段的管理是大球盖菇的又一关键时期,控制温度10~15 ℃,相对湿度90%~95%,CO2质量分数为2000 mg/kg 以内,光照500~700 lx,每天光照8 h。
1.4.6 采收
当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期,最迟应在菌盖内卷,菌褶呈灰白色时采收。采收时,用左手压住物料,右手拇指、食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要注意不要松动周围的小菇蕾,以免影响下潮菇的生长。采收后,须清理床面残留物,用土补平菇穴。记录各菌株产量,并计算生物学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母种菌丝生长比较
由表1可知,在母种培养基上,供试大球盖菇菌株均在24 h内萌发;D-16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最快(0.313 cm/d),但供试菌株间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供试菌株菌丝均生长浓密、洁白,长势旺盛。
表1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母种菌丝生长比较
2.2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栽培种菌丝生长比较
由表2可知,在栽培种培养基中,大球盖菇菌株D-3 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速度为1.843 mm/d;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排序:D-3 >D-16>D-9>D-1>D-2。D-3、D-16菌株菌丝生长浓密、洁白,长势旺盛,D-9、D-1、D-2生长较旺盛,洁白。
表2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栽培种菌丝生长比较
图2 覆膜培养菌丝
图3 出菇阶段
2.3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产量
由表3 可知,供试菌株产量由高到低排序:D-16>D-3>D-9>D-1>D-2,其中菌株D-16 产量最高,为15.96 kg/m2。
表3 供试大球盖菇菌株产量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该菇栽培技术简单粗放,具有极强的抗杂菌能力,栽培成功率高,栽培原料来源广,但是,其栽培模式多以传统栽培模式为主,费工、费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4]。试验采用工厂化块栽模式,成功地筛选出了两株性状优良、产量较高的大球盖菇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现有栽培水平较为粗放,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大球盖菇自身生长特性的原因,导致采菇周期过长,大大地增加了工厂化栽培的成本。因此,缩短采菇周期,提高出菇产量,是今后工厂化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