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天里,感知幸福

2022-02-13金孟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5期
关键词:熏制闲暇腊肉

金孟

下班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我拖着有些倦态的身体走出地铁口,继续往家的方向走。伴着水泥地面的炙烤余热,迎面是窜动而来的植物余味,以及消逝得越来越早的落日余晖。这些都在暗示我们,夏末秋初了。放慢脚步,回头望去—远方那一抹晚霞,像极了晚饭后杯盏微醺的中年人的脸。

我不过多纠结白日里的繁忙活计。回家路上偶尔想一些问题,已然成为小小的生活习惯。不是闲暇,甚于闲暇。这段路平坦干净,行人不多。此刻若懂,便是享受。周边电线杆子伫立,一群麻雀在线间飞舞,仿佛跳动的音符。路边杂草仍然茂盛,甚至探出头来看向路人。我一直不知垂至绿道的那棵路旁大树竟是龙眼。仔细看,密密的都是果实,尽管个头儿小,还是能让人想到舌尖甘甜。此时此刻,觉得幸福。

世间对幸福的探讨数不胜数,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份自我独属。人总是要去经历了,才会懂得适不适合;只有保持着热爱,才能确定对的方向。我们往往拿捏不准幸福的真正含义—要么一味拔高,缥缈难至,不顾欲求与实际的落差,便失了烟火气;要么堆叠内涵,目及有限,只看到物质化的表述,而失了丰富精彩。

腊肉熏制通常是要用到松柏枝的,但多年前的那次偶遇成了至今都难以忘怀的美味片段。取一段肥瘦相间,切薄片摆盘上蒸,什么作料都是多余。蒸毕揭锅,晶莹剔透的模样惹人垂涎。急尝一块,不肥不腻,软糯却稍有嚼劲儿,恰到好处。鼻腔也享了福,這道蒸腊肉似乎故意散发着水果甘香。原来,与常规的熏制过程相比,它用到了更多的柑柚橘皮。回想这事,岂不觉得幸福!

我做菜毛手毛脚,家人是知道的。但唯独这煎荷包蛋,我小心翼翼,注意火候,把控时间。起锅前,两面快速撒点儿盐星儿,这味道就够了。在柔和光线的餐桌上,咬一口,甜甜暖暖,满嘴流心。这不是幸福,又能是什么呢?再比如,淘洗好一锅米,临时起意拿盒椰汁来代替水,煮好的米饭浓香四溢。那一刻就像发现新大陆般,好心情油然而生。

经常下厨的朋友可能要笑话我了,这些都是小小的事,能值得幸福?一言以蔽之,还是厨艺差的缘故吧。我欣然接受这样的打趣。哪怕是打趣,我也觉得开心。于人而言,心态比状态重要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就会多种多样。天晴时,有人会急叹“哎呀呀,好热好晒”,但也有人觉得“难得啊,好天气,正好出去玩儿”。天还是那个天,而变化的因素在于自己,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爬山,去登顶看日出,可以不惜熬一个整夜,扛着夜寒,实则并不为了拍景而简单拍景。我相信,在这个漫长等待的过程中,很多人是去感受生命。在光线酝酿变化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不要把幸福想得过多,万物千变万化,复杂源于简单,哪怕在平和安静的环境里,幸福也可以被轻易找到。比如,看到恰好的光线透过窗帘,好像时间静止沙漏悬空;再如,有朋友约你吃饭,而你恰好苦思去处……这些都是幸福的瞬间。

设身处地,当感知到别人的进步、快乐与成功,我的内心也莫名有着幸福感。我会给予诚挚的祝福,并赞叹这一方美好!幸福不需要比较,更不用攀比。它与物质积累相关,但也非绝对化关联。患得患失,自怨自艾,难有幸福。不懂分享,一味妥协,也不会有幸福。

我们当然在乎自己的不幸,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有重点强调的必要。更为关键的是,走出困境需要作为。别总想着自己没什么,可以想想自己有什么,然后利用有限的资源,因势利导,去尽力发挥作出一点儿成绩。让自己幸福起来,你就能给别人带去幸福。

秋天的确是一个奇妙的季节。很多人觉得萧瑟落寞,颜色也寡淡许多,但就有古人写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你总能发现光秃秃的枝丫上的几个柿子笑红了脸。无论哪个季节,也总有绿色呈现。你看,竹林仍然茂密,竹叶鲜翠欲滴。

安排生命,这是不能急躁的过程。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言秋日胜春朝”。于细微处发现俗生之大美,才是该有之心境。今晚没有月亮,但不觉得悲伤。

猜你喜欢

熏制闲暇腊肉
从禁止到致歉!还原“禁止私熏腊肉”事件
腊肉飘香
闲话“腊肉”
人在何时最清醒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文画苑
枸杞越鲜红光亮表明品质越好吗?
闲暇拾笔寄娱情
负担着原罪之名的“熏味儿”
腊肉香,故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