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工作压力及心理韧性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的作用路径▲

2022-02-13蔡思雪卢秀英李菡萏

广西医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规培韧性公共卫生

蔡思雪 卢秀英 李菡萏 冯 丽 朱 琳 柳 露

(1 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2 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护理人员承受着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压力,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规范化培训护士(简称规培护士)是指从医学院校毕业后步入正式工作岗位之前接受规范的、专业的护理理论和实践培训的新护士[1]。由于规培护士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尚处于转化阶段,工作经验欠缺,导致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较大[2]。职业获益感是指护士能够感知职业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益处[3]。较高的职业获益感可以使护士在从业中感受到愉悦和满足,维持其职业情感和工作态度,从而减少护理人才流失[4]。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保护因素,能有效预测职业获益感,心理韧性较高的护士压力和情绪耗竭程度较低[5-6]。还有研究表明,认知水平与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较高的护士能更有效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带来的压力[7-8]。规培护士作为临床护士的新生力量,其职业获益感是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规培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心理韧性及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获益感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以期为管理者促进规培护士的成长,减少后疫情时期护理人才的流失提供干预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四川省15所三级医院的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调查者;(2)临床规培时间>1个月者。排除标准:(1)因退学、考研等因素中断临床规培者;(2)近1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者(亲人亡故,亲人生病者);(3)有精神疾病病史者。

1.2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课题组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医院类型、规培年限、是否轮转急危重症科室、是否独生子女7个条目。(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的相关问卷。采用西安市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中的灾难应对能力测试问卷[9]评价规培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内容包括自然灾难、人为灾难、现场救护方法3个维度共27个条目,测试满分为27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0,分半信度为0.79。(3)心理韧性量表。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10]评价规培护士的心理韧性。量表包括坚韧、力量、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25~125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3。(4)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该量表由李小妹等[11]根据Wheeler等[12]设计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结合中国国情重新设计而成。该量表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5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共140分,分值越高护士的工作压力越大。该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 α系数为0.98[13]。(5)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该问卷由胡菁等[14]编制,分为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亲友认同、团队归属、自身的成长5个维度,共有33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表示“很不同意”,5分表示“很同意”,其得分范围为33~165分,得分越高职业获益感越高,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6,分半信度0.94,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者将问卷生成问卷链接或二维码,由课题组成员发放给规培护士填写,为避免重复填写,后台设置同一账号、同一设备仅能填写1次问卷。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460份,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为94.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和AMO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两连续变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分析,有序多分类变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用AMOS 23.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路径,并使用bootstrap法进一步验证。检验水准α=0.05(双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规培护士的一般资料 436名规培护士年龄18~26(23.19±1.5)岁;男性29名(6.7%),女性407名(93.3%);学历为中专4名(0.9%),大专289名(66.3%),本科143名(32.8%);工作于专科医院43名(9.9%),综合医院393名(90.1%);规培1年221名(50.7%),规培两年215名(49.3%);轮转过急危重症科室258名(59.2%),未轮转过急危重症科室178名(40.8%);独生子女152名(44.9%),非独生子女284名(65.1%)。

2.2 规培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职业获益感、心理韧性和工作压力水平 规培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得分为(17.56±2.83)分、心理韧性得分为(88.23±12.69)分、工作压力得分为(71.87±16.78)分、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34.68±17.84)分,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各维度的得分见表1。

表1 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各维度得分(分)

2.3 规培护士学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心理韧性、工作压力、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 学历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工作压力呈正相关,与职业获益感呈负相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与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工作压力与职业获益感呈负相关(均P<0.05)。见表2。

表2 相关性分析结果(r/rs值)

2.4 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比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拟合,模型拟合指数显示该模型拟合良好,见表3。最终形成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模型,见图1。通过bias-corrected bootstrap程序(标准化),在原始数据(n=436)中随机抽取5 000个样本,对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获益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获益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0.141),占总效应(-0.561)的25.13%,置信区间为[-0.198,-0.093],见表4。

表3 修正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

图1 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因素的模型路径及标准化回归系数

表4 各因素对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的标准化效应

3 讨 论

3.1 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到分为(134.68±17.8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马宏文等[15]对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研究对象所处环境不同有关。本调查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开展的,疫情期间护理团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使规培护士更多地感知到来自护理职业的收获与益处。其中良好护患关系维度条目均分最高,说明规培护士的工作价值与成就主要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鼓励。正向职业感知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与既往研究[16-17]结果相似,说明规培护士缺乏对护理职业发展的认可,原因可能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护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相对较低[15],使规培护士的职业认知出现了偏差。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规培护士的职业规划引导。

3.2 规培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正向影响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 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可以通过调节工作压力提高职业获益感;另外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还可以通过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心理韧性,进而对职业获益感产生间接作用。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较高的认知可以使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增强个体信心及应对能力,减少内心对未知事物的压力和恐惧,从而间接影响职业获益感。潘雪梅等[8]对2 294名非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调查时发现,护士对防护知识了解越少,其工作压力越高,而接受相关防护课程或培训可以降低其工作压力。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当在规培护士岗前培训及继续教育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作为常态化培训,制作相应的线下及线上培训课程。规培护士也应主动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克服内心恐惧,从而减轻工作压力,增加职业获益感。

3.3 规培护士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获益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或承受巨大压力时所表现的个性化特质和具备的能力[18],是坚韧、力量和乐观的集合。有良好心理韧性的个体在面对困难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从而获得高水平的工作体验及成就感,职业获益感也随之增强。相关研究也表明,心理韧性作为对不良刺激的一种良性适应,在工作压力与职业获益感之间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对职业获益感的不利影响[19]。Liu等[16]研究发现,护士心理韧性越高,职业获益感越强,说明心理韧性对职业获益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也显示心理韧性对职业获益感有直接正向效应,在规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中其作用程度最大,并在工作压力和职业获益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内在和外在的保护性因素均有助于提高心理韧性水平[20]。因此护理管理者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规培护士的心理韧性,规培护士也应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反思和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心理韧性水平。

3.4 学历、工作压力负向影响规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工作压力不仅对职业获益感具有直接负效应,还通过影响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职业获益感,且学历通过影响工作压力对职业获益感有间接的负向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规培护士自我定位相对较高,迫切希望得到认可,以体现学历价值[21]。但在规培过程中,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接受统一标准的培训,使得本科毕业生规培护士容易产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其工作压力增加。当压力超出了个人能力和范围,个体难以克服时,则会阻碍个体进步和发展,降低自身职业获益感[22]。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规培护士压力水平及压力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尤其要特别注意对本科毕业生规培护士的疏导,提高其职业获益感。

综上所述,心理韧性能直接正向影响规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并在工作压力与职业获益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压力能直接负向影响规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规培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通过影响工作压力间接对职业获益感产生正向作用,学历也通过影响工作压力间接对职业获益感产生负向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进一步提高规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从而减少人才流失,稳定护理队伍。

猜你喜欢

规培韧性公共卫生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