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2022-02-13陈兴文黄永东袁传军张俊星

高教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评价方式

陈兴文 黄永东 袁传军 张俊星

摘  要:目前大多数课程学业评价采取以期末终结性考试为主,辅以适量的平时测验方式,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质量,这样势必造成学业评价等同于考核,背离了学业评价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初衷。文章以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发展为评价目的,在研究基于OBE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内涵要义、体系构建原则和实施要点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的“成果导向+行动学习”评价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学业考评制度,推进教与学的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OBE;学习目标;学习成效评价;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062-05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courses' academic evalu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final examination, supplemented by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usual tests, and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which is bound to make academic evaluation equal to assessment and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cademic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uly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points of OBE base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conducts relevant empiric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achievement oriented + action learning"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 in the course teaching,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words: OBE; learning objectives; evaluation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进入“质量为王”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经历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效评价。因为课程教学是为学习者的产出提供服务,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是课程达成评价的核心,其应立足“学生学的怎么样”和“教对学帮助效果如何”展开。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按照教和学两条线分开进行的,势必产生“教得好学得不一定理想,学得好不一定是教的结果”;学习者的学习往往局限于“教什么学什么”和“考什么学什么”,势必产生“学、思、行不能合一”的问题。因此,通过构建教和学共同体,实施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学习成效评价,可以克服“唯考试、唯分数、唯智育”的不科学评价导向,推动高等教育转观念、改课堂、变模式、导评价的不断深入,是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学相长”的重要引擎。

一、学习成效评价内涵界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毕业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越来越关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产出。对学生学习成果产出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其内涵就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采用可量化、可测量和可评价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产出成果进行评测并予以价值判断。该评价不是简单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定,要依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修读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它既包括显性教育教学活动,又包括隐性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维度、全过程和全要素。其评价结果包含最终学习成果和阶段性学习成果两个层面。

最终学习成果是学生毕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其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学生通过本科专业学习后应普遍达到的、确保学生顺利毕业的基本素质、技能和知识,这是“底线”;第二层意思是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学习,完成学业后取得的素质、技能和知识,其涵盖第一个层次的学习成果。可见最终学习成果是对学生通过本科学习所形成的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也是对学生在各学段和学程取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累积评价,也就是对阶段性学习成果评价的积累。

二、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一)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和教学为中心,着重测评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而实施学生学习成效评价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评价学生真正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具备了哪些素质,修读后能做什么、做得怎么样、适合做什么。

(二)要可测可评

实施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时,依据毕业要求对课程学习目标设定能够可测可评的学习成果至关重要。因为课程学习目标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是对毕业要求要全覆盖、能支撑;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效评价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学习成效评价能够依据课程学习目标制定具有可测量和可评价的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有章可循,采集数据、实施过程与评价结果有据可依。

(三)评价的多元化

为了保证学习成效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势必要打破过去“教师一言堂”和“一卷定乾坤”的做法。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加大形成性评价占比,建立自评、同伴互评、师生互评以及同行、业界、校友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对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要公开透明,要与学习产出成果的内涵相匹配,要最大限度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精力投入。

(四)利于持续改进

对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社会人才需求、政策制度、行业发展、受教育者自我预期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变化,从而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预期;另外要充分利用学习成效评价结果的反馈,改进教与学的策略和行为,形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成效评价闭环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实现评学促学、评学促改。

(五)利于个性化发展

学习成效评价体系设计一定要有利于推动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也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特别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的体验和收获能够延续和拓展。因此在设计学习成效评价指标时,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解+记忆”这一知识维度,还应该从能力、人格与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设定;既要对全体学生底线要求达成,又要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挑战,真正实现在保底前提下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三、把握学习成效评价的关键要点

(一)课程学习目标的精准设定是做好学习成效评价的前提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要设定课程教学目标,而不是学习目标,目前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经常会出现很空泛的描述,让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在教学设计时,也基本都是关注“讲授什么内容”,而忽视了“学生怎么学好”和“学的成果质量是什么样的”,也很少关注课程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没有充分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此,要将课程教学目标回归学习目标,并结合学情进行精准设计,可提升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成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当前一流课程提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建设标准,其内涵就是要求课程评价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记忆+理解”这一知识维度上,还应该从能力、人格与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表1中笔者针对工科类专业,依据工程教育认证十二条通用标准,从学科专属下知识与技能、高阶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与价值观、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个性发展与终身学习等五大类别对本科课程学习目标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归纳出5个类别25个学习目标的分类框架。这里要注意并非所有课程都必须涵盖所有类别的25个教学目标,也不是说课程教学目标必须约束在这个框架体系内。在实际设定的时候要根据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和贡献度具体细化,但是一定要体现多维度、递进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另外,在考虑课程目标设定递进性时,要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原则,呈现梯度和区分度,图1为布鲁姆目标层级与知识建构到能力培养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在高阶学习成果产出训练方面,仅仅靠知识的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是不够的,它需要设计更具有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教学活动,如翻转课堂、非标准答案考试、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分析本质、比选方案、综合研判、拓展应用、改进优化等,在活动中设立学生可理解,教师可操作、可测量及可评价的评判标准,避免教学设计简单粗放,评价缺少信度和效度。

表2结合各类别学习目标的评价内涵给出建议的评价方式。

(二)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是实施学习成效评价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可见,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对教育评价综合改革进行部署,因为其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因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但是,目前实施的学业评价大多采用“一把尺子”的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的程度,也就是单纯强调结果和水平,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变化。因此在实施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时,要加大形成性评价和增值评价的运用和占比。

增值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后所发生的(增值)变化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后观点、概念等发生的变化,以及通过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反思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相关数据。

为了获得真实有效数据,避免学生因感受到压力而无法做出真实选择,数据采集不要与分数、奖惩等挂钩,尽量采用匿名形式。在以评价某种特定技能或者能力的提升状况时,可以采用基于实情的实操与实做方式进行,可真实反映能力提升的实际变化。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关注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自己积极性、努力程度、收获等方面来保证学习质量,同时可以有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和策略。在评价课程目标中的非技术因素时,常常很难直接评价得出结果。如评价“培养与他人进行富有成效合作和共事的能力”时,无论是课前和课后,都很难直接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学习引导,如在学生合作学习表现、合理有效分工、遇到困难如何与别人协作攻关、合作成果评价等方面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师生评价,促进学生在做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与包容。

(三)构建多元参与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机制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

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准绳的校内、行业和社会等多元参与的学习成效评价机制,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这就必须要打破原有的学生评教形式,将传统学生评价教师变为学生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受教体验得到回应,从而真正了解到教学质量生成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而可以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也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沟通合作、职业能力与素养等方面的学习产出融入体系之中,实现教与学共同聚焦于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在校内评价层面,评价主体是校院督导、课程主讲教师、课组团队和学生;其中学校层面开展达成预期教育目标与学生预期毕业成果的达成评价;专业层面开展评析学生学习成效与学程预期目标达成评价;课程层面开展评析学生达成所修课程取得预期学习成效的程度评价。在行业评价层面,评价主体是业内专家、行业资深人士;在社会评价层面,评价主体是相关政府部门人员、行业内用人单位、校友等。这两个层面主要从需求侧,开展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确保培养目标始终与外部需求相符合;确保核心能力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确保能力指标始终与核心能力相符合,从而形成不断循环回馈的持续改进机制,从而实现学习成效评价结果发挥导向、监测、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

四、学习成效评价的实践

基于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前提是做好学情分析,因为其是做好评价的出发点和实施的基础,也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具体举措。学情分析不仅要分析已有的情况,还要分析后续的需求,既要摸清知识基础,还要摸透已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具体分析内容如图2所示。

在获得学情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按照目标、资源、方法、过程、标准、结果等六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激发学生专业志趣,致力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在指标设计时,要围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提升设计学习目标,开展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建议、内容重构、考评内容与标准等系列工作,将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特征的学习成效评价体系,其具体框架如图3所示。

在基于“成果导向+行动学习”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框架中,通过打造师生互评互促的教与学共同体,将成果导向评价作为主线,并将增值评价与学习行为评价融入其中,一方面促进教师更加关注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不断完善学生学习成果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推进教学范式的改革与实践,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进一步提升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助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通过自己的学习行为及切身感知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激发自身高阶学习潜力和学习效能。

五、结束语

综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立足于学习成果维度,以落实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将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与评价活动融为一体。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成果、學习效能等方面开展评价,一方面促进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建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促进教学活动引发学生高阶学习活动,有利于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业情况,也有利于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和改进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l.

[2]郭文超,王文荣.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6(11):149-150.

[3]刘宁,王晓典.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学生学习成效多元评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37-40.

[4]余天佐,刘少雪.工程教育学生通用学习成果鉴别:基于工业界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60-66.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
编织英语课堂交往的经纬线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浅谈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有效提升识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