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2-02-13曾光

高教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曾光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是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同向同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产业经济学为例,结合华中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实践,以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为导向,对经济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目标、基本思路、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内容设计、案例介绍和反思等环节进行了探讨,并对示范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以中国产业经济突飞猛进的实践激励学生,将“我知、我信、我行”有机统一,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改革;产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00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in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ordinating and working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aking the core course of economics major "Industrial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monstration course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akes the "trinity"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as the guide to discuss the objectives, basic ideas, organizational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content design, case introd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economic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by the practic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 in various forms, and "I know, I believe, I can" is organically unified, so as to achiev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 imperceptibly.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uild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teaching reform; Industrial Economics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历来受到高度的重視。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强调:“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各专业课程在遵循自身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贯彻课程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本理念,以达成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两大目标,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基于此,本文以本科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产业经济学为对象,结合该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实践,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分别从该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研究思路、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建设的经验与不足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目标

产业经济学课程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所涉及的是企业及其所处产业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养成和训练,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释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将思政教育元素合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使其在课程教学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两大目标。其中,思政目标主要包括:寓道于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产业发展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寓德于教,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行为、社会责任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寓政于教,将国家产业经济政策的原则和目标融入专业教学。

二、建设与实践基本思路

在当前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际经验,西方国家都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产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产业发展的故事,如何向学生介绍中国产业发展的辉煌成果,如何引导学生鉴别西方产业经济理论和方法,并研讨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力图解决的问题。

(一)采用多种形式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内容

以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为此,根据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采用教材的实际编写框架和内容,从宏观层面上明确可以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杜绝在课堂上讲授敏感话题传播消极思想,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规范教育,强调中国在产业经济领域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强化中国产业发展对产业经济学课程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等;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确定可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课程教学内容,确保在每个章节、每节课都能够以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导论中讲授身边的产业经济现象部分,引入2016年林毅夫与张维迎有关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论战。指出基于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经济理论,在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主的经济学体系中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强调理论分析要结合实际,要灵活运用现有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责任感;再比如在研发创新部分,加入中国研发投入占比等指标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从中强调基础研究在一个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以本校张启发院士获得2018年度中国未来科学大奖,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历年获批国家基金的数据,激发学生对母校的自豪和热爱,进一步坚定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决心。

(二)促進教师专业能力与“思政”能力不断融汇与提升

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主讲教师也要根据国内外产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主动学习提高,使讲授者本身的专业能力与“思政”能力能够不断地融汇与提升。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提高,讲授者本身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除在平时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外,还要注重时政和国家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的动态变化,认真学习与领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注重对案例等思政元素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梳理出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分析课程每个部分中可合理自然地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以案例、分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相关教学内容中。

(三)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素质并重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要弱化和降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要求,而是要做到课程讲授和思政建设相互促进,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同步提升。为此,在对课程讲授内容烂熟于心的前提下,要对00后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通过和学生交流沟通,通晓学生的诉求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获取知识、思政素材的渠道,充分发挥授课老师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和形成学生更好获得专业知识和思政素质提高的评价依据。

三、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

为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创新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首先制订详细的课程思政建设教改方案,并根据新的教改方案,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强化思政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教改方案分为四个部分,即理念目标、主要内容、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在重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中,加入思政教学的目标,强化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两大目标。在课程目标对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部分,通过加入思政教育元素,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内容中,在每一章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自然地加入思政教学的案例、讨论和分析材料等内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目标。

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讲授,还是分组讨论、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都要强化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构建“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前沿进展+实践应用”的“五层次”课程教学体系。分组讨论环节中,有意识地运用对立统一、系统性等分析方法,对现实产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在课程论文完成环节中,指导学生就当前中国某一产业,运用经典的SCP分析框架进行分析,激发学生探索现实产业经济问题,对现实问题有直观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中国产业发展,乃至整体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教学内容,采取诸如探索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融合思政教育元素。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实是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是全新的替代。同时,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在产业经济领域所实行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四、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采用经典的产业组织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展开,但同时又融合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阐述和解释。课程一共讲授9章,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微观经济学若干知识的简单回顾,从学科演进、基础知识等角度引导学生对产业组织理论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第二部分是产业结构(S),包括第3章市场结构;第三部分是市场行为(C),内容涵盖章节主要有:第4章基本的寡头模型、第5章合谋、第7章纵向关系、第8章产品差异化和第9章研究与开发等共5个章节,主要讲授市场中企业的行为;最后一部分是市场绩效(P),对产业组织的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

在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政于教的基本理念前提下,课程组秉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本原则,为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建设之间的无缝对接,在课程教学的各章节,采取案例、辩论、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入思政教学的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除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外,课程还给学生设定了课程论文,以4~5人为一组完成,要求学生根据SCP分析框架,对中国某一行业组织进行分析。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协作,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论文,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掌握,而且学生在文献学习和课程论文的完成环节能够体会到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和经济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五、典型案例

在第三章市场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在对四种基本市场结构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讲授的基础上,以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市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为例,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有关“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和要素配置帕累托最優”的论断进行讨论和分析。案例设计的主题为:垄断一定会降低市场绩效吗?

(一)案例描述及解读

2017年山东省郯城县市场大葱价格强势上涨,由元旦前2元/kg攀升到8元/kg,“向前葱”再次卷土重来。近几年来,还有“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火箭蛋”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农产品深陷暴涨暴跌的怪圈原因何在?是否真的“无可救药”?

1. 表象分析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影响产品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基于上述理论,大葱价格大涨,表面看来是由于2014年大葱价格暴跌导致种植户损失惨重,严重影响农户种植大葱的积极性,2015年很多菜农大幅缩小种植面积,供求关系失衡,大葱价格水涨船高;另外受气候影响,大葱储运和运输成本都比较高,也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大葱售价。但真的如此吗?为什么在工业品市场这种现象较为少见?

2. 原因分析

自由竞争市场能够充分实现价格机制,但每个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企业规模都较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相对而言,工业企业由于面对垄断性更强的市场结构,其规模经济效应显著,行业中大、中、小企业保持合适的比例结构。此外,由于农产品市场相对市场规模较小,给予游资和热钱投机的机会。由于农产品市场较低的进入壁垒,游资可以快速进入(退出)该产业,通过囤积等手段拉高产品价格。一旦价格上涨到一定的高度,投机商便向市场投放囤积产品,获取高额利润后快速地退出市场,这一进一出的过程中,导致市场价格混乱,种植者、消费者、市场都是这一“打了就跑”游击战的牺牲者。由于企业的原子型特点,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时,往往无法确认监管对象。市场结构垄断性较强的工业品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行业中的大企业由于长期经营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加之政府可以实行合理的监管,其价格就容易保持相对的稳定。

3. 案例解读

首先,市场不是万能的,适当的政府监管,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适度干预是必须的。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质疑权威”的精神;其次,西方所推崇的市场经济并非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适度实时规划和干预,能够很好地弥补和修正市场经济的内在问题和缺陷。当前中国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已经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高效的,因此要有充分的文化和制度自信,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4. 思政意义

西方理论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达成资源和要素的最优配置,因此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该理论强调市场经济是万能的,政府对经济和产业的干预是无效的。但事实上,现实的经济和产业现象中却不乏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市场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趋于自由竞争市场结构的农产品市场中频繁出现的价格暴涨暴跌,引导学生认识西方理论对现实解释的缺陷,强调适当的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的必要性。树立学生对西方理论理性看待的学习态度,防止出现“拿来主义”,要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

(二)教学方法设计

以分组讨论为主,给出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的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如何看待“向前葱”“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变化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工业产品市场这种现象较为少见?当前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地规避?在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讨论后,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其后,老师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对完整的答案。

(三)案例反思

目前经济学的教学中,基本采用“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新古典学派在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核心地位。但事实上,即便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将新古典经济理论视若宝典的美国经济学界,也对其中的部分理论,甚至包括其核心假设(如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而对该理论在现实运用中所产生问题的诟病和批判则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令人遗憾的是,限于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还没有权威的国内经济理论教材来弥补这一缺陷,而不能根据中国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讲授中,通过具体案例解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西方经济理论并非万能,现实很多经济现象,西方经济理论是无能为力的。一方面强调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也激发大家努力学习,发展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用完整的学科体系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故事。

(四)育人效果与反馈

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理论,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本案例教学效果较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学生分析之前,老师提前设计与之相关的几个核心问题,如你如何看待“向前葱”“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变化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工业产品市场这种现象较为少见?当前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地规避?通过具体问题,使学生讨论和思维相对聚焦,而不至于使讨论太过空泛。

六、结束语

首先,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是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合理的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可以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事实上,无论是从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论还是具体内容等层面看,合适的思政元素不仅可以从哲学层面给予学生宏观指导,而且优秀的思政案例还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材料和课程内容有机、无缝的结合,促使學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其次,课程思政教育切忌生搬硬套,为了思政而思政。在案例选择、材料组织、论文写作等环节中,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思政材料,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思政内容,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为了思政而生搬硬套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仅起不到思政的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拉低学生对授课老师的崇敬感和对课堂的神圣感。

再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形式要多样化,通过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实现其目的。如前所述,00后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式,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应用于思政教育,效果有限,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因此,根据新时代学生的成长环境特点和思维方式,探索多样性的思政教育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

最后,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建设和实践不仅有必要,而且必须坚持和强化,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课程思政教育和课程内容之间在时间、侧重点等方面的比例关系。课程思政是课程讲授的必要补充,合理的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解决“为谁育人”的根本问题,更能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也必须注意,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放松,否则会因为思政教育而淡化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偏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吴汉洪.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4]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20(Z1):54-59.

[5]王振雷.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72-75.

[6]柯翌娜.课程思政下保险学课程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107-108.

猜你喜欢

产业经济学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从产业经济学视角看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变革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地位与应用性质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