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与学,双边共成长

2022-02-13潘梦婷

江西教育B 2022年1期

潘梦婷

“成长”这个词我们再熟悉不过。我们总是把它挂在嘴边,期待孩子比过去进步一点,成绩再高一些,不再惹是生非,期待着他们的突破性成长。没错,人并非十全十美,但就是不完美,我们才要成长。

罗杰斯说过,整个教学过程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孩子不能填鸭般灌输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一堂课上得成功,不在于学生学到了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而在于他们懂得了如何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是。成长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生汲取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机智也会相应地提高,学生获得的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而是能力的大大发展。

一、你听——课堂中的声音

我们要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学生的想法。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可能毫无规矩,可能天真烂漫,也可能童言无忌,我们要做的不是在上面任意涂画,而是将画笔交给他们,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出与众不同的画卷。佐藤学先生说过,教育者追求的应是“用心相互聆听的教室”,而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我想,我要追求的就是这样的课堂:没有过多的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地聆听,不同的思想在此碰撞、交流、融合、超越。

以往,每當我提出问题时,整个课堂就安静得像油画一样,学生原本昂起的头慢慢垂了下去。这时我会随机来点名,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被点到名的学生撇一撇嘴,慌里慌张站起身来;其他学生则轻轻地呼一口气,本来弯下的腰也渐渐挺直,仿佛卸下了一个重担。而这时,如果学生说出的答案有些偏差,我总会请他再想一想,希望他可以说出我心中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会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到底是什么,总是习惯性地沉浸在老师的思维模式里面,曾经的奇思妙想都没有了。学生似乎处于“蒙圈”的状态,目光呆滞地望着黑板。可每当我担心地问:“大家听懂了吗?”得到的却永远是肯定的回答。我也明白,长久的思想灌输把这些本来活泼、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变成了一台台机器,这无疑是在剥夺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这难道就是我们费尽心力想要创造的课堂吗?当然不是!我每天晚上伏案工作的时候都会想,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我也努力追求轻松、润泽的课堂,尽力倾听和肯定孩子们的想法。我期待孩子们的天性不泯灭,更期待他们突发奇想的创意。

二、你瞧——教育需要慢慢来

教育需要静心,需要耐心,需要等待。如今的人们像是被装上了发条,马不停蹄地工作、生活,学生也是如此。

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假期争先恐后地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美其名曰“为了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却使他们的童年负重前行。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真的合适吗?我想,教育不应该是一厢情愿。

小晨是个十分可爱的孩子,但一接触学习,与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了。不管做事还是写作业,他都是慢腾腾的,好似算盘,拨一下才动一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在校观察,我发现,小晨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他的学习也是状况百出,是个十足的学习“困难户”。于是,我帮小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我知道他平时很喜欢看电视,所以在和他家长沟通时,特地强调看电视容易使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对其听课产生不良的影响,建议家长培养小晨看书的习惯,让小晨自己挑选喜爱的书籍,慢慢引导让他爱上阅读。科任老师在班里上完课后,经常会到我这儿告小晨的状,我尽量向他们解释,并力求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事后,我常常与小晨谈心,并告诉他老师们对他的期望:希望他是一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就像张文质老师所说:“我们的教育过于追求成效,缺少期待与从容。”有的学生聪明伶俐,有的学生“大器晚成”,教育需要等待。

三、你忆——其实他们都很耀眼

教室里总会产生两极分化,有一帮人会很贴心,不仅帮着老师管理班级,而且成绩也不错。

悦悦是个懂事内敛的孩子,写得一手工整漂亮的字是她的特色。平时的一些活动和比赛,她虽然不会主动参加,但只要问起她,她总会一口答应,并能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

助人为乐是悦悦的天性,她经常会主动帮助同学们解答难题。我时常能听到同学们对她由衷的感谢……就像坐在她旁边的小林同学,每次遇到难题一脸愁容时,悦悦都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耐着性子来教他,给他画线段图,讲解什么是等量关系、如何读题找准关键词来解决问题。“别急,慢慢来。”这是悦悦的口头禅。

最近得知悦悦报名参加了“英语希望之星”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我把这个喜讯分享给了悦悦和她的妈妈,也因此意外知道了一个困扰悦悦许久的疑惑。悦悦一直心存不甘:“为什么我的成绩一直不错,但就是当不了课代表?”或许对于悦悦来说,课代表是她的向往,她渴望更优秀。我对悦悦说:“其实你在班级已经很耀眼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同学们都很崇拜你。但稳重的你可以再自信活泼些,尝试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仔细观察那些已经是课代表的同学,那么你就知道答案了。”

教育是一项工程,也是一项艺术。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怨气,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急躁;或许在漫长的等待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孩子们会慢慢地发生改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

投稿邮箱: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