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职“慢就业”成因及对策探析

2022-02-12薛小霜严晓燕

山西青年 2022年24期
关键词:慢就业就业指导指导老师

薛小霜 周 琳 严晓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当今社会正值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浪潮,无人工厂、云仓库等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加速了某些职业退出历史舞台,也催生了许多新型职业[1];“95后”高校求职主力军思维活跃,寻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比以往都更强烈[2]。江苏省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2019届高职学生就业率为66.87%、63.57%,升学率为20.65%、23.33%,就业学生半年后离职率高达32.00%和29.90%,离职人群是“慢就业”的潜伏人群。近15%的未就业率和居高不下的离职率反映了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达不到个人预期。“慢就业”成因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意愿、学校环境等因素有关[3],学生基于自身价值和兴趣爱好,择业时不急于投身职场,或者择业后发现达不到预期很快离职,都会对高职院校的就业质态造成冲击。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效益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院校可从改善学生就业观,发展一部分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创业中提升院校自身的就业质态;但高职院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已难以满足社会新形式和毕业生的高需求。现阶段,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将实践型、精准化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助力学生科学择业、顺利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高职学生“慢就业”成因,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辩证看待大学生“慢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慢主要体现在“行动”和“思想”两个层面。[4]“行动慢”学生没有积极的就业节奏,具体有四类人群。一类人群思虑多,例如工作与个人理想的匹配度、薪酬、地域的理想度等,他们择业“个性”而多元,倾向增加阅历再就业,一般选择游历、兼职实习、参加志愿活动等。二类人群“赖”在学校,用成本低廉的升本来缓解就业给自身带来的压力。三类人群慢慢找,他们有从众心理,又有家庭红利可享,慢慢寻求适宜工作,长时间待业“啃老”。四类人群在“互联网+”浪潮下发现了多元的就业通道,转而为“创业”进行考察。就业行动慢的学生,往往在毕业后较长时间才走上工作岗位。

“观念慢”学生则缺乏主动性,也有四种类型。一类人群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缺乏就业目标和方向,他们动机觉醒慢。二类人群没有提前参加就业活动、接收市场就业信息、尽快步入工作岗位的意识,他们就业探索步骤慢。三类人群在比较城市、待遇、岗位差异时思前顾后、犹豫不决,导致错失就业机会,他们决策慢,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四类人群没有做好求职准备,表现为参加各种就业活动行动迟缓,他们就业节奏慢。前两类人群往往在求职中屡屡受挫,导致负向状态反复叠加,造成不良就业心理状态。

慢就业毕业生的动因虽不同,却折射出高职学生就业是有个人追求的,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需要在“慢道”上控制好方向,才能在就业“弯道”上实现超车。因此,要辩证看待“慢就业”。因为“慢就业”具有积极和消极意义。积极的“慢就业”主张科学规划、谨慎就业,这部分学生会在毕业后通过积极手段丰富自身阅历,在实践中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最终实现高品质就业。对于积极“慢就业”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校期间就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判定自身实际,从而不再错失应届毕业生这一身份带来的红利。而消极的“慢就业”往往因就业困难而选择逃避,不良因素包括:就业技能准备不足、生涯规划不清晰、择业认知偏差等。对于消极“慢就业”,则要做好提前预警,给予适宜的生涯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供精准帮扶。

二、“慢就业”现象折射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在大一、大二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类课程,倡导有目标地就业,剖析“慢就业”成因,高职学生职业规划中仍旧存在四类问题:

(一)职业认知和规划不清晰

高校、家庭对学生择业影响重大,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政府和社会在就业中更起到导向作用;而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又较差。普适性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大多采用简单的个性测试、气质分析等,千篇一律的职业规划往往缺乏专业性、行业可行性,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一项调查显示[5],能够在大学期间制订清晰生涯规划的学生不足20%;而部分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又由于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因素,无法实现预期目标。高职院校要考虑到这一现状,从政策解答、行业剖析、个人规划、能力拓展等多种措施并举中,提高学生职业认知,激励学生做出清晰的个人规划。

(二)择业观出现偏差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就业竞争门槛高,高职院校学生对就业市场和环境不了解,期望高工资又看重区域、福利、前景和理想,往往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慢就业”现象层出不穷。当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足以实现其理想就业时,就需要有专业指导老师对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把准就业方向,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而对于将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作为首选的同学,他们求职的门槛和路径更窄,学校层面更需要加强就业信息的搜罗,在为他们推送就业口径的同时,加强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认清个人现状,激励他们积极就业。

(三)求职能力储备不足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存在畏难、抗压能力差等心理弱势,这就更需要专业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因技能掌握不熟悉、专业学习不够等引起的逃避就业现象。高职院校需要从求职认知的角度去解决学生求职能力储备不足的问题,从如何进行面试准备,到就业的岗位职责、心理准备,再到面试技巧,就业指导需要对高职学生做全方位的引导,主张主动和有方向的择业,提高学生就业信心。

(四)专业方向实践指导不够

高职院校生涯规划课程可采用单一授课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但就业指导则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要在学生寻求专业方向意见时给予专业方向的帮助和解答。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做不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顶层设计时,必须强化生涯规划师的功能,要能给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机会和资源的途径;还要增设结合专业领域的就业辅导,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老师,让学生获得实践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精准帮扶。

三、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缓解“慢就业”现象的对策

(一)职业生涯课程体系系统化

总结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凸显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对低年级应以个人生涯规划和求职能力储备为主,高年级应该以专业方向实践和择业观塑造为主,将“授之以渔”贯穿职业规划课程与就业指导的整体设计中,帮助学生合理评估个人能力,平衡就业需求。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学生需要按照个人特点和专业实际循序修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应该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的“2+1”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将就业指导与专业发展挂钩,对高职三年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做整体规划。

大一第一学期:职业教育萌芽期。初入大学,部分专业基础课刚刚开展,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较少,此时,适当的行业介绍类讲座和专业方向的现场实习能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另外,在专业教学中要增强案例教学的比例,引导学生掌握行业状况、了解自身喜好、判定自身与专业的契合情况。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大一期间允许学生转专业,也解决了部分学生入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不匹配的问题。

大一第二学期:职业素质培养期。普惠性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分析环境、适应环境,破除迷茫、缺乏目标的困惑,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职业生涯课程后都能制定出可行规划,还有不少同学会出现目标不清晰、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相关行业讲座、沙龙,多层次地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自身的职业意识。

大二第一学期:创业素质培育期。教育、政策、资金以及孵化等要素制约了大学生的创业,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6]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对创业政策、融资以及环境做一个整体的评估,帮助大学生更进一步判定自身实际。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师、创业孵化园能帮助这部分学生将创业从意识变为“是否可行”。

大二第二学期:职业技能提升期。此时高职学生已进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随着专业课程的递进式展开,学生行业有更清晰、深入的认知,学生需要调整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此时,专业指导老师能从专业角度分析并解答学生的疑虑,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学校层面,还要组织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辅导等方面的讲座、模拟面试,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撰写个人简历,从实践中提升个人软实力。

大三顶岗实习期:职业生涯定向期。顶岗实习期高职学生已经进入到职业角色,在此期间,学生要将个人能力与企业、职业要求进行磨合,在修正中完善个人的职业定向。此时,专业指导老师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强化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避免学生求职时出现迷茫、随波逐流、眼高手低的现象,尽快找准目标定位,实现理想就业。学校层面,要搜集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信息,在学生毕业返校期间组织各类专场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宽口径的就业渠道。这一阶段还要重视毕业生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角色转换。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多样化

高职院校具有职业化特征,专业指导老师已具备职业指导的专业背景资历,能在专业领域内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就业指导教育,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师培养方案中增加就业指导环节,搭建就业指导职业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增强就业辅导与职业行业之间的联系,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品质,满足师资队伍走下讲台、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能为学生带来职场一线的实践经验的要求[5]。由此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品质受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影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生涯规划师数量不足,在专业方向的指导上,更是难以满足学生对行业、职业领域认知的需求,明显质量不够。生涯规划师和专业指导老师的“双导师”制度能够帮助高职院校解决这一问题。

(三)因材施教、精准指导,过程个性化

高职院校采用“双导师”指导模式,生涯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全体学生运用专业测评工具来分析自身具体情况,制定适应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性格,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提供资源邀请校外规划指导专家进行专项指导。专业指导教师针对个体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环境变化指导学生来动态调整目标,修正规划方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精准帮扶过程;另外,专业指导老师更能调动校外资源,聘请企业管理者及知名校友,开展沙龙、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涯咨询服务,从实践层面提供精准指导。

(四)信息化职业生涯规划数据平台精细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职业院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有专门的电子档案库,记录学生专业成绩、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信息,这是非常宝贵的职业生涯规划数据库,可开发相关资源,对学生的表现做一个专业内排名和特质分析,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同时,新媒体资源的应用,实现了大三顶岗实习阶段师生的在线教学和互动、一对一精准辅导,能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择业就业困扰。

(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地方资源,院校在搭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校内平台提升学生的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形式有:生涯规划课程、专业讲座、职业生涯大赛、专业咨询等;校外平台提升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资源有: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校内外合作平台让学生切实体会自身专业能力与工作岗位的差距,积累岗位经验,增强就业信心。

猜你喜欢

慢就业就业指导指导老师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就差半分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