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后脾脏体积变化及与炎症因子、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

2022-02-12赵丹鹏杨硕刘喜灿卜淑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脾脏淋巴细胞脑梗死

赵丹鹏,杨硕,刘喜灿,卜淑芳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急性发生的大脑动脉系统梗塞,栓塞或血栓造成缺血性表现,大脑血液供应受阻使脑细胞功能发生损伤[1-2]。ACI会激活颅内免疫应答,大量释放炎症因子,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炎症因子进入脑实质后加重脑细胞功能损伤[3]。脾脏受到病理刺激后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导致自身体积缩小,且其释放的血小板活性更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4]。切除脾脏可降低炎症因子及体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阻断T淋巴因子向脑内传递,保护大脑[4]。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脑内缺血后脾脏会释放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进入外周循环系统,同时脾脏体积缩小[5]。本研究通过观察ACI患者脾脏体积变化及与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ACI的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9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1)纳入标准:①经MRI或CT检查后,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6]中关于ACI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分;④发病24 h内入院;⑤发生ACI前服用阿司匹林1周以上。(2)排除标准[7]:①自身免疫性疾病;②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③伴急性心肌梗死或癫痫;④伴心、肺、腹部严重疾病;⑤恶性肿瘤或血液疾病;⑥低氧血症;⑦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⑧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⑨中途退出研究。另选取同期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体检、基本资料匹配的120例非ACI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8~80岁,存在2项以上脑血管风险因素,入院前服用阿司匹林。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入组人员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69例,女51例;年龄62~85(77.63±3.24)岁;既往存在高血压88例,糖尿病51例,高脂血症63例,脑卒中66例;穿支动脉型脑梗死3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59例,心源性脑梗死25例。研究组:男103例,女91例;年龄63~84(77.42±3.13)岁;既往存在高血压144例,糖尿病76例,高脂血症95例,脑卒中102例;穿支动脉型脑梗死5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01例,心源性脑梗死39例。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疾病类型、脑梗死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1.2.1脾脏体积 参照Yang等[8]研究中的方法测量脾脏体积。采用Philips彩超诊断仪进行测量,探头条件为Abdomen,频率2~5 MHz。检测对象需空腹,取右侧卧体位。探头与肋间隙平行,调整图像至厚度最大切面,测量脾脏厚度及长度,转动探头与肋间隙垂直测量宽度,脾脏体积计算公式为:

V=a×b×c×π/6。

式中V代表脾脏体积,a代表脾脏长度,b代表脾脏厚度,c代表脾脏宽度。

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对照组脾脏体积,确定脾脏体积的基线值。分别于ACI患者发病24 h内以及发病2、3、5 d测量脾脏体积。由2名超声科资深医生共同完成图像检测。

1.2.2炎症因子 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发病后24 h内和发病2、3、5 d的血清干扰素-γ水平。试剂盒由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淋巴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发病后24 h内和发病2、3、5 d的淋巴细胞。取入组人员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置样管中摇匀,取100 μL抗凝血加入样管混匀,分别加入抗体(荧光素标记)20 μL,同时做阴性对照,在避光室培养20 min后加入稀释10倍的破红细胞低渗液,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经PBS清洗后悬浮其中,检测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抗CD3+单克隆抗体标志物为异硫氰酸荧光素,抗CD4+单克隆抗体标志物为藻红蛋白,抗CD8+单克隆抗体标志物为叶绿素蛋白。

2 结果

2.1 脾脏体积对照组脾脏体积为(119.76±8.15)cm3;研究组发病后24 h内和发病2、3、5 d的脾脏体积分别为(116.82±7.83)、(114.64±7.23)、(125.38±8.61)、(127.91±9.86)cm3。研究组不同时间点脾脏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脾脏体积先缩小后增大,发病24 h内和2 d脾脏体积缩小,发病3 d和5 d脾脏体积增大。研究组发病24 h、2 d的脾脏体积小于对照组,发病3 d和5 d的脾脏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

2.2 炎症因子及淋巴细胞水平研究组不同时间点干扰素-γ、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时间点干扰素-γ、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发病2 d时干扰素-γ、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水平最高(P<0.05)。见表1。

2.3 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水平与脾脏体积的相关性研究组患者在发病24 h内和发病2、3、5 d时CD8+淋巴细胞水平与脾脏体积无关(P>0.05);研究组患者在发病24 h内和发病2、3、5 d时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及干扰素-γ水平与脾脏体积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时间点炎症因子水平及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表2 研究组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水平与 脾脏体积的相关系数(r)

3 讨论

王月娟[9]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的加重与自身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这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但临床数据比较匮乏,病理学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含大量淋巴细胞,未成熟的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离开脾脏进入体循环中,T细胞在人体的免疫过程中占主要部分[10]。本研究结果显示,ACI患者脾脏体积先缩小后增大,发病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及干扰素-γ水平明显升高,与刘洁等[11]报道一致。这表明ACI患者发病后脾脏体积增大,会释放大量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加重病情。既往研究采用大脑动脉闭塞构建卒中模型,发现循环中被标记的脾脏细胞增多,脾脏体积增大,经过分析认为是激活了脾脏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后平滑肌受刺激所致[12-13]。

在本研究中,干扰素-γ水平先升高再降低,但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干扰素-γ水平与脾脏体积呈负相关。脾脏可能通过产生干扰素-γ等炎症因子参与脑损伤过程,加重患者病情,但具体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14]。脑缺血后适应性免疫和机体固有免疫吸引淋巴细胞进入颅内,这些淋巴细胞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后会促进炎症反应,改变细胞兴奋性,对神经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加重ACI患者的病情[13,15]。本研究仅选取4个时间点进行检测,数据缺乏连续性。因无法测量患者发病前脾脏体积,选取对照组测量值作为参考,会存在一定偏差。本研究优点是具有前瞻性,样本量较大,数据可信度较高,有一定参考意义。ACI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缓解ACI后的出血状况,改善预后,机制为免疫抑制剂抑制了淋巴结释放淋巴细胞,减轻免疫损伤[16]。

通过ACI患者发病后的脾脏体积、炎症因子及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初步阐述脾脏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这可能成为临床治疗ACI新的免疫学目标靶点。

猜你喜欢

脾脏淋巴细胞脑梗死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摘除脾脏后,请注意这些变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