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和水牛角的本草考证研究
2022-02-12胡蕊谢明裴帅龙肖洪贺
胡蕊,谢明,裴帅龙,肖洪贺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犀角是犀科动物犀牛(Rhino)的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重要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等功效,在治疗温热毒盛、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方面疗效显著[1]。但由于环境破坏和大量捕杀,野生犀牛数量急剧下降。我国于1993年明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作为药用的犀牛角便成为了历史。水牛角是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Linnaeus)的角,又名沙牛角,始载于南北朝的《名医别录》,主要用于治疗时气寒热头痛[2]。水牛角与犀牛角基原相近,功效相似而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成为犀牛角的重要代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称《药典》)自1977年版开始改用水牛角浓缩粉替代犀牛角。犀角和水牛角在性味归经、炮制加工、功能主治等方面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诸多差异,水牛角以多大的比例替代犀角最为适宜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因此,本文查阅主流本草以及相关史料,并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对犀角与水牛角的性味归经、炮制加工、功能主治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证;同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报道及现代临床用量,进一步考证水牛角与犀角的用法用量,以期为水牛角代替犀角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本草学支持。
1 基原考证
犀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其中并未详细记载其原动物犀牛的形态特征[1]。直到清代《本草汇笺》记载:“犀亦神兽也,故其角之精者名通天,夜视有光,能开水辟邪,禽兽见之皆惊骇辟易”[3]。清代《本草崇原》记载:“犀色黑而形似猪,水之畜也。依木而栖……有额上生两角而短,鼻上生一角独长者。有角生白缕一条,直上至端,能出气通天,夜露不濡,名通天犀者,以之入药更为神验”[4]。清代《本草名考》记载:“为犀科动物犀牛的角”[5]。1963年版《药典》记载:“犀角为动物印度犀、爪哇犀或苏门犀的角”[6]。由此看出,古代与现代对犀角的来源描述基本一致。
古籍中对犀角的原动物犀牛的产地,记载无太大差别。《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山谷”[1]。《名医别录》记载:“生永昌及益州”[2]。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生永昌山谷及益州。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7]。永昌即今祁东县砖塘镇烟河岭,益州包括现在的四川西部地区,重庆,云南,贵州及缅甸北部。宋代《证类本草》记载:“生永昌山谷及益州”[8]。清代《本草从新》记载:“生永昌山谷及益州(今滇南)”[9]。清代《本草崇原》记载“出滇南、交趾、南番诸处”[4],交趾为今越南北部。从历代古籍中来看,犀牛的产地古籍中记载大致为永昌山谷及益州一带。现今由于种种原因,犀牛已被列为濒危动物,大多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犀角的产地分布具体记载见表1。
表1 犀角的产地分布记载
水牛角始载于《名医别录》[2],关于水牛的原动物基原古籍中鲜有记载,普遍认为水牛角即水牛的双角。在现代文献中,《中华本草》记载“水牛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地区较多”[12]。《动物药》记载:“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 m 以上。角较长大而扁。上有很多节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稀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13]。2015年版《药典》记载:“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Linnaeus)的角”[14]。可见如今对于水牛角的基原认定基本一致。
2 性味归经考证
古籍文献对犀角的性味归经描述略有出入,不甚相同。《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性寒”[1]。《神农本草经》对各类药物的性味记载多为一味一性,较为简单,而后代本草记载较为广泛。《新修本草》记载:“味苦、咸、酸、寒、微寒,无毒”[7]。《日华子本草》记载:“味苦、咸、酸、寒、微寒,无毒”[15]。宋代《证类本草》记载:“味苦、咸、酸、寒、微寒,无毒”[8]。元代《汤液本草》记载:“气寒,味苦。酸,咸,微寒,无毒”[16]。明代《本草纂要》记载:“味苦、酸、咸,气寒,性凉,无毒”[17]。《本经疏证》记载:“味苦、酸、咸、寒、微寒,无毒”[18]。《本草纲目》记载:“苦、酸、咸、寒、无毒。[19]”清代《本草汇笺》记载:“气味苦、寒,入足阳明及手少阴[3]”。现代《本草名考》记载:“归心、肝、胃经”[5]。1963年版《药典》记载:“苦、酸、咸、寒。未记载归经”[6]。有关犀角的性味记载,古代和现代基本一致,多为苦、酸、咸、寒。但其归经记载参差不齐,各古籍中记载不够详尽,希望可以联系其功能主治,进一步探索考证。
我们在查阅文献后发现,古籍中关于水牛角性味归经的记载较少。明代《本草纲目》[19]记载:“苦,寒,无毒。”2015年版《药典》记载水牛角:“苦、寒、归心、肝经”[14],可见古今性味记载一致,为水牛角替代犀角提供了依据之一。犀角的性味归经记载详见表2。
表2 犀角的性味归经记载
3 炮制方法考证
古籍文献对犀角的炮制方法记载多为生用或磨粉、刮屑入药。《新修本草》记载:“凡犀见成物皆蒸煮,不堪人药,惟生者为佳”[7]。《证类本草》记载:“犀角、羚羊角皆镑刮作屑”[8]。《本草备要》记载:“现成器物,多被蒸煮,不堪入药。入汤剂磨汁用,入丸散到细。纸裹纳怀中,待热捣之立碎”[21]。《本草新编》记载:“人身怀之,为末”[23]。可知古人认为犀角不易蒸煮,宜现用现制,一般磨汁、锉细后入药。1963年版《药典》记载:“取犀角,劈成瓣,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即得。或是取犀角,镑粉,研成极细粉即得”[6]。可知古今炮制方法基本一致。
古籍中少见水牛角炮制方法的详细说明,只《中华本草》记载:“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10]。《中药炮制学辞典》记载:“改用新法炮制水牛角,采用WZQ-3型转盘切药机刨片,其生产周期可由原来的4~5日缩短到2~3日,且薄而均匀,利于入药煎煮,提高药品质量”[24]。2015年版《药典》记载:“洗净,镑片或锉成粗粉”[12]。现今大多采用《中药炮制学辞典》所载新法进行炮制,既不损药材质量,同时缩短了炮制时间。
4 功能主治考证
犀角的主治病证较为广泛,各个古籍中的有关记载大体相同,但仍有差别。《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百毒,虫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久服轻身”[1]。《名医别录》记载:“主治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久服骏健”[2]。《日华子本草》记载:“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久服轻身骏健”[15]。《新修本草》记载:“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魔寐。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久服轻身骏健”[7]。《本草纲目》记载:“犀角能解一切诸毒……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19]。《本草纂要》记载:“主治百毒蛊疰,邪恶瘴气,瘟疫大热,中风失音,小儿惊疳,大人失血,诸疮余毒不解,眼科镇肝明目。盖此药能安心定志,清神凉血,为至静之药也”[17]。《本草备要》记载:“泻心、胃大热。凉心泻肝,清胃中大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治伤寒时疫,发黄发斑,伤寒下平,吐血下血,蓄血谵狂,痘疮黑陷,消痛化脓,定惊明目”[21]。1963年版《药典》记载:“功能为清热、凉血、解毒。主治伤寒时疫,热入营分,惊狂,发黄,斑疹神昏谵语,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下血,热毒疮肿”。犀角的功能主治详见表3。
表3 犀角的功能主治记载
水牛角功效在历代本草古籍中记载均一致。《名医别录》记载:“治时气寒热头痛”[2]。《新修本草》记载:“疗时气寒热头痛”[7]。《证类本草》记载:“疗时气寒热头痛”[8]。《本草纲目》记载:“治时气寒热头痛”[19]。由此可知,早前水牛角皆被用于治疗时气寒热头痛。2015年版《药典》记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12]。
以上不难看出,历史发展以来,犀角的功效更加专一化和一体化,发展到后期,逐渐简化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安神。水牛角的功效为清热凉血、解毒定惊,与犀角大抵相同。
5 用量考证
犀角为珍贵药材,并且效力宏大,用量一般在0.3~0.5 g,重者在3~5 g;水牛角用量一般在10 g 以上[25]。使用水牛角代替犀角,使用时需加大剂量,如《中医名方临床集验》中紫雪的犀角与水牛角用药比例为3∶5[26],而其他著作中的犀角与水牛角的用量比例在3~20 倍之间。1977年版《药典》记载,水牛角疗效与犀角相近,水牛角浓缩粉(水牛角的10 倍量)代犀角用,其量为犀角的2 倍。古籍上记载有关犀角药方远不止于此,但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只有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清营汤等药效较盛、疗效较优的方剂。推测原因可能为水牛角与犀角之间的部分功效,用量转化尚不明确,使得临床用药有所限制。故在有关两者功效及替代用量的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犀角与水牛角用量比例详见表4。
表4 犀角与水牛角的用量对比记载
6 真伪鉴别
犀角及其制品的市场价格昂贵,准确鉴定其真伪对于维护市场秩序、打击走私、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东晋时期《抱朴子》记载:“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线,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喙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明代《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须纹细色乌,光明滑润者佳”[20]。古代由于技术所限,大多采用性状观察进行辨别。1963年版《药典》记载:“本品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略弯曲,大小不一。大者长达1 尺许。表面乌黑色。下部包渐黑。具‘马牙边’‘刚毛’‘天沟’等明显特征”[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犀角结构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其遗传特征。如2013年赵竹等[35]采用COI 基因技术准确鉴别出犀角及其仿制品。
水牛角为近代开始广泛应用的动物药,古籍中未见关于其性状描述。现代《常用中药鉴定大全》[36]中详细记载了水牛角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特征。在现代研究中,沈泓等[37]利用特异性RAA 技术可在20 min 内快速鉴别水牛角,用于水牛角药材、饮片及其制品的快速现场鉴定,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无需大型仪器等特点,在中药现场鉴定、药检抽查等方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7 小结
本文查阅了主流本草著作以及相关史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对犀角及水牛角进行了本草考证,明确了两者的基原、性味、功能主治、炮制方法和真伪鉴别等方面问题。古籍中有关犀角的归经记载较少,结合犀角的功能主治,可基本确定其归心、肝、胃经。关于水牛角替代犀角的剂量问题,多采用原方犀角剂量的3~20 倍,但跨度仍然很大,需要进一步药理实验加以验证。值得肯定的是,水牛角代替犀角入药,保护了世界野生动物的存活种类。但水牛角自水牛身上取下后,便不能再生。经过现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鹿茸与犀角可利用一定手法使其再生,水牛资源虽不如犀牛那般稀少,但也应注意药材的合理采集,在采集水牛角时的方法应进一步规范,期冀出现更好的研究成果,实现水牛角的再生,更好保护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