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对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2022-02-12黄蓓刘隆福冯松山赵子进陈慧玲李臻琰蒋铁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垂体骨骼肌骨密度

黄蓓 刘隆福 冯松山 赵子进 陈慧玲 李臻琰 蒋铁建*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湖南 长沙 410008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8

垂体功能减退症是垂体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肿瘤局部的压迫和破坏以及手术治疗是造成垂体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可高达30%~70%[1]。肌肉、骨骼、脂肪等人体组成成分均受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等多种激素的调节,激素水平的紊乱影响机体的骨代谢及身体成分的变化。研究证实,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因为上述激素水平低下发生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减低及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2-3],但对其脂肪分布及骨骼肌质量等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NFPA)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体脂率及骨骼肌质量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关系,为临床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有益的临床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病例组: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成人NFPA术后半年以上确诊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4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诊断标准[4],根据术前激素水平和术后肿瘤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判断为NFPA。

1.1.2对照组:纳入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匹配的对照组56例,为自愿到我院参加DEXA检查的健康体检的社区居民,无相关内分泌疾病史,不曾服用GC等激素治疗。

为排除增龄对骨密度和肌肉的影响,所有受试者年龄均在30~60岁,达到骨峰值年龄以上。均排除原发性靶腺内分泌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肿瘤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主要疾病,排除长期服用钙剂、双膦酸盐等用药史人群。

1.2 方法

1.2.1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收集: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月经史、慢性病史、腰围、臀围、身高、体重及计算BMI、腰臀比。

1.2.2病史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组的病程、激素替代种类及治疗时间、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时间、病理报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F)、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

1.2.3骨密度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Discovery Wi(美国HOLOGIC公司)DEXA测量人体腰椎L1~4、股骨颈、全髋关节的BMD(g/cm2),每日对DEXA行常规质控,变异系数CV<1.0%。为消除年龄因素对人体骨量的影响,采用Z值评估研究对象的骨密度减少情况,Z值<-2.0视为低骨量[5]。

1.2.4身体成分的测定:DEXA自动分析感兴趣区域骨骼肌质量及脂肪含量等身体成分。计算A/G比率(android to gynoid ratio)、ASM、SMI,即ASM/身高2(kg/m2)、BMI校正后骨骼肌质量,即ASM/BMI[6]。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之间的性别比、年龄分布、BMI匹配(P>0.05),见表1。NFPA术后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及激素替代情况详见表2。

表1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hypopituitarism and control groups

表2 垂体功能减退组一般临床特征Table 2 General clinical features in hypopituitarism group

2.2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垂体功能减退组腰椎L1~4、股骨颈的BMD及Z值,全身总和BMD,全身总和骨矿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BMD between hypopituitarism and control groups

2.3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不同性别骨骼肌质量及体脂的比较

男性及女性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BMI匹配,如表4、5所示,男性及女性的全身肌肉质量、BMI校正后的骨骼肌质量在垂体功能减退组中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各部位骨骼肌质量及体脂比较(男性)Table 4 Comparison of muscle mass and body fat between hypopituitarism and control groups (male)

在男性,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躯干脂肪百分比、全身脂肪百分比、脂肪指数在垂体功能减退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腰围、腰臀比、躯干脂肪百分比、全身脂肪百分比、A/G比率、躯干脂肪比/腿部脂肪比在垂体功能减退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垂体功能减退患者身体成分对骨密度的影响

2.4.1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各部位BMD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如表6示,ASM、SMI与男性各部位的BMD呈显著正相关,躯干脂肪百分比、全身脂肪百分比与女性髋部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

表6 各部位BMD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Table 6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MD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body composition

2.4.2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各部位骨密度及全身骨矿含量为因变量,年龄、脂肪指数、SMI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SMI是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总腰椎BMD、股骨颈BMD、全髋关节BMD、全身骨矿含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7。

表7 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able 7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of BMD in male patients with hypopituitarism

3 讨论

人体成分主要由肌肉、脂肪、骨骼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人的骨量和肌量终生受多种激素、因子的调节,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由于未纠正的GH及性激素的缺乏[7-8]、长期过量的外源性GC暴露[9-10]等因素对BMD及身体成分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选取了NFPA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从而排除术前激素过量分泌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垂体功能减退组的腰椎、股骨颈的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报道,在席汉综合征引起的垂体功能减退患者中也发现其BMD减低,具有更高的骨质疏松患病率[11]。相比于同龄健康人群,垂体功能减退患者BMD减低的风险增加。

无论男女,垂体功能减退组的体脂率均更高,且反映腹部肥胖的指标如腰臀比、躯干脂肪百分比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容易出现腹部脂肪的蓄积。研究报道,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升高,其腰围、腰臀比及脂肪量也随着病情的持续而增加[12-13]。垂体激素缺乏也会导致机体瘦体重减少,正确适当的激素替代可以增加瘦组织质量、肌肉力量及功能[14-15]。本研究中垂体功能减退组骨骼肌质量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与样本量偏小及肌少症在老龄患者的发病率更高有关。

表5 垂体功能减退组与对照组各部位骨骼肌质量及体脂比较(女性)Table 5 Comparison of muscle mass and body fat between hypopituitarism and control groups (female)

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osteosarcopenic obesity,OSO)即骨骼健康受损,同时伴随脂肪成分的增加,以及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衰减。OSO各因素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共同加快疾病的进程,增加骨折的风险[16],重视肌肉流失及肥胖的发展对维持骨骼的健康是十分必要的。Park等[17]曾报道瘦体重与各部位BMD均呈显著正相关,在老年男性中,也发现无论是肌少症前期还是肌少症人群,BMD都比非肌少症者更低[18]。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ASM、SMI与男性患者各部位的BMD呈显著正相关,且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MI是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腰椎及髋部BMD、全身骨矿含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呈正相关变化,提示骨骼肌是BMD的一个保护因素。目前大多数研究将体脂作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19],Saarelainen等[20]提出躯干脂肪质量与腰椎BMD呈显著正相关,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人体各部位的脂肪与BMD的关系存在差异,四肢或臀部脂肪可促进BMD增加,而腹部和内脏脂肪的积累与BMD下降密切相关[21],在校正BMI对骨骼的机械负荷作用后发现,腹型肥胖会降低腰椎及股骨的BMD[22]。本研究发现,全身及躯干脂肪百分比与女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髋关节BMD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对BMD的影响复杂,可能存在某些因素的双向调节及分布部位的差异,后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成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发生骨密度减低和腹部肥胖风险增高,骨骼肌质量及体脂对骨密度存在重要影响,SMI是男性垂体功能减退患者腰椎与髋部骨密度、全身骨矿含量的独立保护因素。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应该适当运动增加骨骼肌质量并合理控制体脂率,重视骨质疏松的筛查及防治。同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限和不足,首先,本研究系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缺乏垂体功能减退患者术前术后自身前后对照。其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女性患者较少,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偏倚。下一步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前瞻性随访,以期得到更全面的结果。

猜你喜欢

垂体骨骼肌骨密度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垂体转移癌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