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2022-02-12白福臣吴春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响机理意义建构科研能力

白福臣 吴春萌

摘    要: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目前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通过对意义建构理论隐喻模型进行方法学的应用,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思路、方法及管理启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分别受“语境”“情境”“鸿沟”“桥梁”“结果”等方面影响,不同情境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会有动态变化,可从激发自主建构、构建科研情境、搭建会话渠道等角度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意义建构;科研能力;影响机理;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27-03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王季愚曾提出,新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应从积极建设研究生教育出发。研究生群体是高等院校中的生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学术信息素养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国内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培养障碍突出体现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行为难以激发、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有效运用科研信息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不够、学术信息素养教育没有融入培养环节、培养方式未形成长效机制等方面。总体而言,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支撑力度不足,因此在科研信息检索、获取、交流、处理、利用等过程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概念与方法,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在信息科学领域的认知范式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尔文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被认为是信息行为模型的“元理论”,是用来搭建第一种理论(实质性理论)和第二种理论(哲学假设)之间联系的桥梁,即第三种理论(方法的理论)。意义建构理论是对科研行为本质的质疑,目的是提供一个用于研究科研行为全过程的框架。基于此,文章选择意义建构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信息素养各环节及相互的影响机理等进行分析,探究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从意义建构的角度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获得及培养提供启示。

一、理论基础

意义建构理论吸收了杜威的哲学和学习理论以及认知主义及建构理论中布鲁纳等人的核心学术思想,是 20 世纪80 年代国外信息行为研究鼎盛时期的经典理论之一,自创立以来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意义”衍生于认知主义。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意义”是指接受者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观念或知识之间有实质上的联系,并非任意的。关于这一点,相关研究的学者认为:意义即联系。而意义建构则被认为是联系的建构,即联系的建立、细化及抽象。建构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吸纳、加工外界信息继而前行的常态动作;意义则是该过程的产物,是个体克服了信息的间断性后所形成的认知、知识或价值观。作为人类认知與信息行为过程的有机结合,德尔文认为意义建构理论是为获得信息行为过程中的全景式数据而提出的假设、观点、策略与实践。

(一)隐喻模型

德尔文主要通过隐喻模型阐释了处于具体情境(状态—Situation)中的个体,由于自身认知的缺失,遇到当前状态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了继续前进,要进行连续的信息行为,比如通过信息的查询、获取,与环境(他人)进行多次的信息交换以及利用帮助来架设通道(桥梁—Bridge)以跨越鸿沟(Gap),进入新的认知状态,建构出新意义从而继续前进(结果—Outcomes),进而解决问题(Uses/Helps)。鸿沟常体现为决策、问题、去向等的停顿,此时是个体产生信息需求的外显形式。此外,德尔文加入动词论和语境(Context)的观点,将聚焦点从信息行为的静态化(Nouns)和实体(Substances)转移到动作化过程,更加关注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随着时空、历史、结构条件而变化的过程。

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普遍存在的间断性(discontinuity)引发主体追求连续性的建构行为。隐喻模型里“鸿沟”“情境”“结果”等概念均是意义建构理论的基本要素。意义建构隐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和分析工具,为探究科研创新行为的具体情境、如何感知鸿沟、如何对内外部资源中的不同要素加以利用、如何设计并解释信息行为、如何获得帮助并进行意义建构提供了方法论和解释工具。

(二)分析方法

意义建构的问题设计思路框架为:事件—鸿沟—帮助。在德尔文的模型中,由于个人角色、认知差异和时空环境条件下的情境各有不同,行为障碍因此产生。通过多次认知缺口(差距)的“弥合”可帮助个体(信息用户)实现由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化。从根本上看,意义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关于人类信息使用本质的元理论假设和命题,实质上是考究个体的信息行为在认知过程中问题与思维的趋动。

在研究生的科研信息行为中,由于用户主体存在不同的“语境(Context)”、个人科研创新过程中获得认知的道路存在不同的“情境(Situation)”,导致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容易形成瓶颈,造成难以跨越的“鸿沟(Gap)”。为了继续前进,势必要借助“桥梁(Gap-bridged)”以实现跨越,从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结果)。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形成路径,可以从研究生科研信息行为的过程、主要事件和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着手,对研究生科研信息行为进行意义建构,摸清存在的语境、情境及情感断带,减少认知“鸿沟”,进而搭建桥梁,创设科研情境,增进其应有的知识、信仰、记忆、价值观、情感,形成有效的帮助。

二、影响机理

意义建构的核心活动是信息的查询、处理、创造和使用。结合德尔文意义建构隐喻模型,将科研创新信息素养视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情境”,其中对研究生科研创新信息能力影响较大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意识与观念、信息查询与获取、信息沟通与交流、信息处理与利用、信息安全与道德;将研究生个体特征视为“语境”,主要包括学习经历、经验认知、知识系统、所属社群、研究领域等;科研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焦虑等视为“鸿沟”;有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举措视为“桥梁”;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及期望达到的目的视为“结果”。具体的影响机理以及意义建构过程如图1所示。

情境一:在个人经验与学习经历等“语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信息意识与观念,导致不同“情境”下的研究生在进行科研创新过程中存在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信息敏感度不够等“鸿沟”。研究生自身研究热情、行动力不足是科研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而研究生知识的断带也常常导致科研创新的停滞不前。主观知识建构是意义建构的要点:知识只有被理解、吸收、转换、加工和形成,才能建构出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境下,研究生可以通过主动参加科研活动、加强专业学习来减少意义非建构。

情境二:由于研究生主体知识系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信息查询与获取的方式不一,对专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以及相关数据、实验结果的验证方式成為许多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亟需了解的知识信息。从研究生教育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完善知识教育体系着手,帮助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多采用立体式、嵌入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高级检索策略指导。从研究生主体来看,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参与教学实践来跨越“鸿沟”。

情境三:目前,许多高校都有不少开展研讨会、讲座的机会,但多数研究生参与的信息沟通人群普遍是高校学者,与行业、社会交流的频率仍然较低。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开展的研究,不能及时了解行业需求,难以对社会生产产生实际作用,学术前沿也难以识别问题、开放思维。高校应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培训,通过团队协作交流行业资讯,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与社会沟通模式,填补科研创新“鸿沟”。

情境四:由于研究生主体的研究领域不一,信息的处理与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从学习角度看,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社会性和真实性,强调目标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建构作用。不管何种学科,对所研究内容进行价值评判、解决实际问题、夯实科研成果是科研创新普遍要达到的目的。目前,普遍存在的有效运用信息能力不足、解决学术难题能力较低等“鸿沟”,需要在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实践检验等过程中逐步攻克。

情境五:遵守伦理规范是增进学术信息素养的保证。科研创新过程中各种学术信息素养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信息安全与道德应贯穿于科研创新行为过程的始终。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涉及网络侵权意识、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意识等。研究生主体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学术信息道德、屏蔽不良信息、尊重他人隐私、抵制有害信息。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应加强信息安全与道德的引导,注重规范措施的有效性。

三、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

(一)激发自主建构

意义建构有很多途径,自主建构是首要选择的。自主建构即建构者本人作为主体进行建构。一方面,应秉承以研究生自身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帮助研究生主体进行主动建构。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所授知识发挥的作用应是填平研究生科研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鸿沟”,减少自主建构过程中的意义非建构。通过搭建减少信息断带的“桥梁”,形成“帮助”,促成意义建构。对于同一外部信息,由于研究生主体不同,建构的意义也不同,因此能激发新的思想观念的产生,从而促进科研创新。

(二)创设科研情境

“情境”是与参与事件相关的整个背景和环境,作为意义建构的重要载体,在客观情境的设置和主观心理情境的引导上,都应和意义建构的目标一致。从更深层次看,“情境”的丰富性在于:同一环境且同一信息,不同用户的理解不同;同一信息且同一用户,不同环境下的意义不同。也就是说,信息生产者所传播的同一信息并不能与信息接收者所理解的完全等同。这意味着研究生主体、学校教育体系及相关各方应注重合理建设多种教学科研所必须的“情境”,也需要针对不同情境找出解决渠道以弥补科研信息的不连续性及出现的理解差距。此外,高校在信息服务机构完善科研信息服务的方向上,应更多地在研究生科研主体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信息环境的设计,以便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搭建会话渠道

搭建会话渠道主要是实现合作式意义建构。通过行动者合理搜寻形成一个能供团队、社会共享的描述并找到彼此间的知识纽带,完成共同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从意义建构理论的角度,应跳出沟通者自身的感知体系,从沟通接收方去考虑应采用的沟通技巧,从而使沟通的技巧更加科学。此外,意义建构动词论认为人类的主观想法可以改变,人们是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对事物进行意义建构。有效的响应、评价、观点集合等会话,有助于建构新的概念以便继续前进。因此,高校应搭建完善并长效的研究生科研创新会话渠道,增强各研究主体间的科研信息交流指导,促使研究者的思维、智慧为整个研究群体所共享。

从教学实践来看,现行机理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意义建构隐喻模型的方法学应用上,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拥有科学前沿的洞察力、积累丰富的知识信息、识别各种科研问题、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评判、能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有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不断优化并提高科研信息行为能力,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优化科研创新教育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助力于国家战略方针,造就具有更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参考文献:

[1]鞠然,徐建华.王季愚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4(12):3.

[2]焦海霞,叶霞.研究生学术信息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动态关系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7,2(1):59.

[3]蔡成龙.基于个体特征和任务复杂度的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4]蒋志辉,周兆雄.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本质解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3):24.

[5]车晨,成颖,柯青.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6,34(6):155.

■ 编辑∕陈晶

收稿日期:2020-11-26                                                          修回日期:2021-03-10

作者简介:白福臣(1962—),男,吉林桦甸人,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代理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科研创新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科研信息行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2018JGXM56);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科研信息行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201813)

猜你喜欢

影响机理意义建构科研能力
银行竞争度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关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关于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阅读本质的多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