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11邹利军宋丽苏芝玲
邹利军,宋丽,苏芝玲
1.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湖南衡阳 421900;2.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感染科,湖南衡阳 421900
妇产科是医院的焦点,主要负责孕产妇、新生儿健康,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科室,由于患者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感觉细腻、特殊的生理特征,面对出生、生殖系统疾病等活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较低、科室人流量大、繁重的护理工作等影响科室的护理管理[1-2]。同时,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妇产科护理工作难度,使护理人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工作倦怠,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应对方式。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管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护理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护理操作,尽管其可以保证护理效果,但其管理观念相对较老,在当前护理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必要改进护理管理模式[3-4]。据报道,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实施价值较高,可以关注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给予产妇尊重,最大限度满足其护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5-6]。本文主要是针对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相关管理工作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管理方案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选择在职妇产科护理管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15名中男1名,女14名;年龄24~46岁,平均(34.34±1.13)岁;文化程度:中专、大专、本科分别为2、6、7名。对照组15名中男2名,女13名;年龄25~45岁,平均(34.42±1.11)岁;文化程度:中专、大专、本科分别为3、6、6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护理人员数据、资料完整;②护理工作经验≥1年;③自愿签订知情文书;④具备护理资格。
排除标准:①哺乳、妊娠期护士;②期间参与其他研究护士;③实习护士;④中途退出研究护士;⑤研究期间休假时间>7 d护士;⑥外来进修护士。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思想教育:展开护理人员思想教育管理(以沟通、宣传等方式),减轻内心压力;行政方式:按照下达指示、命令等方式,并结合医院行政组织权威管理护理人员意见。
研究组采用柔性管理。①完善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管理小组,开展监督、检查,分配工作任务,同时将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明确护理人员认真、勤劳的态度,物质奖惩。②实施灵活调度:按护理人员年龄、资历、值班工作能力等安排秩序,当工作繁忙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调度时间或频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同时减少漏下班、值班。③营造良好的氛围:定期组织知识比赛、娱乐活动等;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尊重护理人员的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发挥护理人员优势的机会,提高其积极性;对工作失误,及时了解原因,告知正确的应对措施、护理方法;注意护理人员的情绪问题、家庭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同时提供心理指导,减少焦虑、紧张等情绪;提倡不分工作,公平对待各护理人员的理念,提高其自尊和自信,实际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④尊重发展需求:提供管理方法、科研、技术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学习机会,重视护理人员的晋升和职称评估,促进科室护理人员的全面发展。⑤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发展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护理管理同时满足护士管理的基本需要,通过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质量指标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5个方面:操作技能、健康知识掌握度、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护理工作完成情况、交接班情况,上述指标评分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分数与工作质量呈正相关。工作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sch Burnout Inventory,MBI),共3项指标,包括消极怠慢、情绪耗竭、成就感降低,分值范围为0~20分,分数与工作倦怠成正比。分析两组压力源、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压力源量表包括工作量、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患者护理、护理专业问题,按照1~4级评分实施,分值范围为5~20分,分数越高,压力越大;GSES共10项,分值区间为10~40分,评分高,自我效能感强。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对应分值区间为85~100分、75~84分、≤74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指标比较
对照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15)对照组(n=15)t值P值交接班情况92.78±2.12 83.79±2.11 11.640<0.001护理工作完成情况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93.55±2.34 84.12±2.12 11.566<0.001 93.12±2.14 83.11±2.25 12.485<0.001健康知识掌握度 操作技能92.55±2.78 82.77±2.23 10.628<0.001 93.67±2.11 83.12±2.14 13.596<0.001
2.2 两组护理人员MB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各指标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MBI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MBI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15)对照组(n=15)t值P值成就感降低干预前 干预后情绪耗竭干预前 干预后15.78±2.12 15.79±2.11 11.55±2.34 14.12±2.12 13.12±1.14 13.11±1.25 10.25±1.28 11.77±0.23 0.012 3.152 0.022 4.526 0.989<0.001 0.981<0.001消极怠慢干预前 干预后10.67±1.11 10.62±1.14 8.27±1.33 9.49±1.26 0.121 2.579 0.904 0.015
2.3 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源、GSE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评分低于研究组,压力源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压力源及GSES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压力源及GSES评分对比[(±s),分]
组别GSES干预前 干预后压力源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15)对照组(n=15)t值P值17.58±1.11 17.11±1.23 29.56±1.18 25.12±1.45 15.56±2.26 15.12±2.22 1.098 9.198 0.537 8.25±2.17 12.42±2.09 5.360 0.281<0.001 0.594<0.001
2.4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和科室流程的复杂化,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上升,医疗风险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7]。护理风险事件容易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经济负担,是医疗风险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和谐,不利于医院发展。妇产科是比较特殊的医院科室,主要是治疗产妇,由于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因此,提出较高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能力等是分不开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管理[8]。临床研究结果显示[9-10],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柔性管理提倡采用非强制性手段,强调关注被管理者的心理、情感、个性和欲望,致力于忙碌的护理工作,帮助护士保持良好的态度。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MBI、GSES、压力源、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分析显示:传统的管理方法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强调员工的服从和执行。这可以督促员工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可能性[11]。然而,在长期高紧张、高强度工作的条件下,护理人员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倦怠,使得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工作不到位,最终导致护理质量下降[12-13]。从长远来看,它会使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通过护理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从而降低工作热情。而柔性管理方法,改变了过去僵化的护理理念,强调人性化的管理过程、轻松的工作氛围[14-15]。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了普通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精神满意度、职业认同[16-17],从而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在柔性管理中,注重护理理念的培养,培养责任感,确保护士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护理工作;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在没有上级领导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护理,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18]。
综上所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不仅要为住院患者提供温馨、适合的医院环境,而且需将相关管理有效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努力创造适合护士个人成长的工作环境,进而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实现最佳护理结局,促进医院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