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家医学中心青年人才培养情况调研分析和对策建议
2022-02-11李亚明刘怡华刘传绪杨微周雅婷王璐
李亚明,刘怡华,刘传绪,杨微,周雅婷,王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037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明确党管干部和人才原则,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国家医学中心要在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等方面有力发挥牵头作用[3],开展人才培养现况分析和模式研究凸显重要。本文以国家医学中心依托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医院青年人才成长现状和精准施策的内容进行研究,并归纳出医院青年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针对性地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探索国家医学中心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党总支为单位,在内科总支、外科总支、门诊影像总支、研究生总支、职能部门总支分别选取40岁以下的青年党员职工代表,每个总支40名,采取自愿参加原则,随机选取不同专业,不同毕业学校,不同来院时间,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轮转经历的青年代表作为调研和访谈对象。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61份,有效回收率80.50%。
1.2 方法
对选取的对象进行问卷星无记名问卷调查和座谈那调研,先后分总支召开五次调研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问卷以选择题为主,访谈提纲以医疗、科研、教学、基础硬件等作为对象和切入点,以大家对参与相关工作和使用相关内容期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访谈记录。最大程度调研了解到更多青年职工的成长现状和困惑,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3 观察指标
关于成长需求、参加培训类别、加强专业技术提升的选项情况,有力的薪资激励、个人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团队氛围等因素的选择情况;领导赏识、同事认可、服务对象等因素对青年人成长影响的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Microsoft Excel 2003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受访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基本情况分布数据如下,见表1。其中对自己目前工作业绩满意的占到88.61%。对目前在各方面成长需要帮助的有44.72%。从院内能够获得信息的人数仅有65.84%。需要参加培训的有100.00%。
表1 受访人员基本情况
续表1
2.2 受访人员中培训内容选择类型的占比情况
对受访人员中最希望得到培训的类型或内容的调研中,为体现青年人员的培训最迫切的类型选择,本项调研设置为单选项,从选择情况看,选择加强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占据49.69%,占据受访人员的一半,见表2。
表2 受访人员中培训内容选择类型的占比
2.3 受访人员认为加快青年成长最有效的方式选择情况
从加快青年成长的培养方式进行选项选择的调研,可以看出青年人对成长的迫切希望,从8项可选的成长培养方式中,几乎每个选项的选择情况都超过40.00%。其中还是针对性的业务技术培训最为迫切,可见青年人对专业方向上成长的迫切需要,见表3。
表3 受访人员认为加快青年成长最有效的方式选择情况
2.4 受访人员认为能促进工作积极性因素的情况
从受访人员认为最能促进工作积极性因素的情况中,有力的薪资激励、个人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团队氛围位居前3,领导赏识、同事认可、服务对象认可同样也是青年人成长所积极考虑的因素,见表4。
表4 受访人员对促进工作积极性因素的选择情况
3 讨论
3.1 青年人才成长类型的现况分析
通过调研和座谈分析发现,目前在青年人才队伍中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积极型、等待型、迷茫型[4-5]。
①积极型的青年同志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他们在临床上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将来想深耕的专业方向,较为清晰地知道科研和临床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能够积极寻找科研条件和平台,和医院各大临床和科研学科带头人有很好的互动和依托关系。对晋升路径和发展阶段对自身的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清晰,甚至可以超前地对职业发展各方面做好规划设计,并且很好地和医院发展规划相融合,能够对医院发展和各项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类青年人才相对较少[6-7]。
②等待型的青年同志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该类型在调研的对象中广泛存在,他们能够认识到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晋升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但是有的青年医师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往往按照医院定下的框架和制度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主动丰富自身实力的欲望和自觉,没有超前规划自身发展和寻找相适应、相匹配资源的动力和意识,需要有医院、科室、带教老师指引发展方向和提供资源平台支持,这类同志要么是缺乏成长压力,要么是缺乏奋斗动力。但是这类同志能够按照现有制度找到发展定位,占比相对较多[8]。
③迷茫型的青年同志具有特异性。其形成原因也各式各样,对迷茫的内容也各有不同,有的专业方向定位不清晰,职业发展路径较迷茫,获取资源的途径不了解,对制度设计的理解上有一些看法,这类同志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工作压力,医患环境,家庭原因,身体健康状况、个人成长或发展中受到挫折等原因,对职称晋升、二线前台或者主任助理等关键岗位选拔,医院资源分配等问题不了解政策或存在误解,对工作有一定应付的思想,需要相关部门、科室和党总支提前发现,积极采取措施,对因辅导,对症施策。这类青年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合适的引导[9]。
3.2 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大家针对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家医学中心依托医院的国家定位和职责担当,特别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拟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强党建引领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分析,压实科室领导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各科室的负责人都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该肩负起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重任,人才都是在各个具体科室进行成长,科室负责人的培养情况可以直接体现在科室人才的年龄、职称、能力梯队呈现情况,如果组织部门发现个别科室后备干部缺乏,有的科室领导退休甚至较难找到合适接班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科室负责人人才培养意识较为淡薄。在中央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大背景下,医院党委要及时派出组织部门定期分析调研各个科室的干部梯队建设和人才队伍成长情况,以合适结构的人才队伍保障适宜的干部选拔基础。同时需要医院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对应的专业、科室人才培养梯队,同时将科室人才培养纳入领导岗位任期考核指标,压实责任,未雨绸缪[10]。
②建立青年人才导师培养制度。针对等待型和迷茫型的青年同志,发挥各中心、病房的临床技术优势和国家重点实验室PI课题组的科研平台优势,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各学科导师的专业特色,让青年同志主动找到感兴趣的临床和科研专业方向,利用现有平台和资源,安排双向选择,导师主动担当起培养青年同志的任务,提升带教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其临床科研团队力量。医学人才培养有其专业学科特点和规律,医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经验科学,是需要建立在大样本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的,为人才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引领人,党建引领实际上是党委安排适宜的学科带头人去带教培养[11]。
③借鉴教学医院的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提升临床教学氛围。大多青年医师发现临床查房是最好的临床经验学习途径之一,有的科室的教学查房或疑难病例讨论因为疫情防控等种种原因没有较好的坚持完善,有的青年同志反映缺少像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大多临床教学医院各个科室在一起全面会诊分析的大查房学习机会。建议国家医学中心相关部门从医疗核心制度和继续教育培养的角度,着手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加大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发挥其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临床教学工作发挥更好作用[12]。
④根据青年成长需求加大投入,建立分级分类个性化培养方案。医院临床工作量大,诊疗业务过于繁忙,长期大量占据青年医师的工作时间。同时医院提供的院级及上级提供的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数量和外出学习机会较少,不足以支持和满足国家医学中心大量青年医师培养的现状要求。建议科研部门统筹施策,建立专项预算和资助项目,加大对青年医师起步科研基金的支持力度,在科研第一桶金上给予支持,让更多青年医师有机会把科研项目锻炼结合在日常临床诊疗的具体病例中。同时整合现有的出国进修和外出培训资源,使临床、科研、管理都有合适的途径到临床技术发达、科研实力强、管理经验先进的地方学习进修[13]。
⑤依托区域医疗中心提供更多岗位强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有“位”才有“为”,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青年人才只有在具体领导和管理岗位上实践锻炼,才能发现各自长处和不足,才能针对性地取长补短,纸上谈兵和辅助工作在本质上还是干活不操心,协助不担责,一定程度上无法发现真正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长期合作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必须长期派驻一定力量的管理和临床骨干参与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派需要锻炼和培养的青年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历练。例如将没有行政职务的副主任医师派往区域医疗中心担任行政副主任,将没有行政职务的主任医师派往担任行政执行主任,使其具有管理行政工作岗位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其尽快更好地在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业务工作的内生动力,对临床业务工作更好开展也是有力促进[14]。
⑥加强管理部门青年人才培养是医学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好的医疗机构发展得好不好要看它的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和影响力,但是一个医疗机构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看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医学中心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国家医学中心的各个职能部门应该认真分析各个处室面临的不同问题,分类施策,因地制宜,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补短板,强弱项。继续推进职能部门青年员工轮转培养制度建设,减少职业倦怠,激发创新动力,强化人岗相适,化解廉政风险。适时设立处长助理岗位,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外派管理干部的方式加大青年管理干部的派驻锻炼,完善能上能下制度,给有能力、敢担当、愿作为的青年干部提供锻炼平台,注重管理干部选拔和梯队建设,使职业化水平向国内一流的目标迈进[15]。
⑦建立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平台,全方位提供资源支撑。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依托OA系统建设和现有OA平台和内网平台条件,建设一个全院性质的资源共享和查询平台,整合学术讲座、临床培训、部门通知、办事指南等相关内容,通畅沟通渠道,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16-18]。利用信息化手段,给青年人才成长汇聚强大资源合力,可以让青年医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便捷的查阅到更多信息,同时提供了青年人群之间的相互交流平台和渠道,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激发和引导青年同志干事创业的动力和主人翁意识,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在全院营造起共享(资源)、共商(院务)、共建(机制)、共荣(医院)的氛围[19-21]。
综上所述,青年医学人才作为搭建医院人才梯队的重要生力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医学青年人才,是谋求医院发展的不懈动力和必要工作。医院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通过吸引青年医学人才,后备青年人才自主培养,强化重点青年人才培育,加强青年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方面着手,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促使医院高质量发展,亦为有关医院青年人才培养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