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情绪实证研究
2022-02-10张帆
摘要:学业情绪是影响初中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整群抽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在性别、年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调控情绪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基于研究,提出帮助初中生调控学业情绪的几点建议:引导朋辈互助,搭建沟通桥梁;关注群体差异,提供正向引导;组织丰富活动,营造积极环境。
关键词:初中生;学业情绪;积极心理学;调查研究
一、 研究缘起:学业情绪是影响初中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
学业情绪是指与课堂学习、学业成就等有直接关系的情绪(如学习时感到愉快,成功时感到自豪,考试时感到焦虑)的统称。相关研究将学业情绪分为四类: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如自豪、高兴、希望等;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如满足、平静、放松等;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如焦虑、羞愧、恼火等;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如厌倦、无助、沮丧等。初中生一方面正经历人生第二次生理和心理的飞跃,另一方面也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期盼与压力,其学业情绪常有较大的波动。作为一线心理教师,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因学业情绪前来辅导的学生超过70%。学业情绪已成为影响初中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
2021年教育部发布“双减”政策,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在此背景下,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业情绪,研究其学业情绪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所在区域内三所初中学校,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发放俞国良、董妍等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以及专为本次研究编制的学业情绪调控策略问卷,对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及调控情况做整体调查分析。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404份。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有223人,女生181人;初一、初二、初三的人数分别为191人、101人、112人。
(一) 初中生学业情绪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初中生产生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最多,占比达到75.90%,表明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较多的自豪、高兴、希望等情绪,这与既往研究结论相一致。这一结果说明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积极情绪,也验证了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所认为的人的本质都是积极向上的观点。而这种积极情绪亦是一种动能,可以促进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克服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促使其投入学习。
(二) 初中生学业情绪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男、女生在学业情绪表现上略有不同。女生体验到较多的积极高唤醒情绪、消极高唤醒情绪和消极低唤醒情绪,而男生体验到的积极低唤醒情绪较多。但二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男、女生在学业情绪表现上有些许差异,但是总体来说教育环境和内容仍是统整的。教师需要考虑的是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关注和培养积极学业情绪,调控消极学业情绪。
(三) 初中生学业情绪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见下页表3)显示,初三年级学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略有下降,而消极高唤醒情绪和消极低唤醒情绪均有上升,且与其他两个年级有显著差异。焦虑、厌倦、无助等消极情绪,是初三年级学生普遍具有的,这与他们面临的学业压力等有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 初中生学业情绪调控策略
本研究还设计了一份学业情绪调控策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调控情绪的方法以及调控情况。问卷题目为多选题。调查结果(见下页表4)显示,通过人际交流(如与同伴、父母等交流)来调控情绪的学生最多,其次是利用音乐或阅读来调控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半数的学生会选择独自忍耐来熬过情绪低谷。这需要我们重视,因为长此以往,学生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严重地,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另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与同伴、父母等交流来调控情绪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更倾向于独自面对自己的情绪。针对這种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策略,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让他们试着打开心扉,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情绪。
三、 研究琐思:帮助初中生调控学业情绪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对区域内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研究探索,立足积极心理学理念和人本主义教育观,提出以下几点帮助学生调控学业情绪的建议。
(一) 引导朋辈互助,搭建沟通桥梁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业情绪有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多数学生体验到较多的积极高唤醒情绪,而部分学生则有较为明显的消极低唤醒情绪。根据上述调查,初中生更倾向于通过与同伴交流来调控情绪。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调节消极情绪,可以“心理社团”“朋辈互助营”等形式组织团队辅导,通过教师引领、伙伴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塑造积极的心理和态度;也可围绕创造力、好奇心、自控力等心理品质开展团队辅导,让学生在多向的沟通与交流中提升对学习意义的认知,从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业任务。同时,可在班级、小组内建立积极、全面的学业评价标准,即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的表现,也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成长,并借助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获得自信,发挥特长。
(二) 关注群体差异,提供正向引导
研究表明,女生的学业情绪体验更为丰富,而男生的积极低唤醒情绪较多。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从性别差异入手,开展学业情绪调控指导。面向女生,可开展绘画表达、人际互动方面的心理辅导和讲座,协助其调节消极学业情绪;对于男生,则可通过体育运动等方式,为其提供调控情绪的途径。
从调查结果来看,初三年级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有所下降。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课等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积极叙事,产生自豪、自信等积极体验;可以开展情绪辅导,帮助他们密切关注自身情绪变化,合理宣泄和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另外,也可以开展“自控力像肌肉”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授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助其提高自律、坚持等心理品质,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从厌倦、无助等学业情绪中挣脱出来。
(三) 组织丰富活动,营造积极环境
研究表明,近半数学生在面对消极情绪时会选择独自忍耐;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依靠人际交流来缓解情绪的学生逐渐减少。面对这些学生,除了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让他们抒发内心感受以外,还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自发疏解内心的消极情绪。如设置“快乐节”“我的骄傲”“我的美好记忆”等心理主题月,让学生以照片、视频、文字等方式分享愉悦体验,激发美好回忆;班级中可以运用“好事记录本”,引导学生随时观察、记录美好的发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除了心理环境以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使其在劳动中培养积极品质,在合作中产生积极体验,最终在积极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并保持积极情绪。
当然,家庭氛围对学生情绪调控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业情绪,帮助他们合理定位,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采用温暖和理解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多给予他们关心、鼓励和信任,减少否定和责骂,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此外,也可以通过心理课开展增进亲子理解的活动,促进学生与父母双方的沟通和理解,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 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4).
[2] 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
[3] 宋秀丽.学业情绪对初中生陈述性知识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6).
[4] 吕京京.初中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 曹娟.初中生学业情绪现状与分析[J].心理月刊,2021(9).
(张帆,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景山实验初级中学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