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要领
2022-02-10刘苗苗
■文/刘苗苗
在幼儿园教育中,体能锻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户外游戏,以促进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合理规划活动区域
(一)水泥地面
水泥地面适合开展跳皮筋、扔沙包、跳绳等项目,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该地区开展击球、抛接、投掷、跳绳、运球、跳皮筋等活动,也可以作为滚铁环跑道、跳飞室等,并允许幼儿进行推车、骑车、拉车等活动。
(二)塑料草坪地面
塑料草坪较为松软,有利于避免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磕碰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在这里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比如跑步、跨跳、翻滚等。
(三)固定活动场地
幼儿园的室外花园、沙池、大型玩具区等都可以作为幼儿的活动场所,比如在花园的道路上进行侧步训练;利用沙坑边沿的轮胎,进行多种花样的走轮胎游戏;将小球吊在数株高的树木间形成纵跳触物区。
二、发挥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功能性
(一)静态运动与动态运动的结合
原地旋转呼啦圈可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强度,也可以增加腹部肌肉的掌控力,而滚铁环则可以训练眼、手、足的配合,以及上肢的发力,而平衡走可以锻炼四肢平衡、协调性。静态运动与动态运动相互交错进行,能够达到协同效应。
(二)混合运动与混龄运动的结合
混合式大循环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它既要考验幼儿的个人技术和运动能力,又要考验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混龄运动是一种很有创意的运动形式,由高、低两个班级的幼儿组成,既可以锻炼大龄幼儿的指挥能力与领导能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并培养幼儿的运动自信,使其在运动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体能运动与身体素质的结合
体能运动主要是练习投掷和攀爬的肌肉、关节锻炼,练习手眼反应度、身体协调度、精力集中度。滚动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平衡力可以通过练习平衡行走和单脚站立来进行调节。比如,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原因,身体发育还未成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行走与跑动能力,教师便可以开展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培养幼儿在行走与跑动中的协调能力,尤其对幼儿上下肢的节奏、幅度有着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够提高幼儿反应能力与动作灵敏度。
(四)基本运动与运动难度相结合
跑、跳、钻等运动考验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运动技能;投掷、攀爬、平衡训练可提高幼儿肌肉组织、关节灵活度和运动技巧。教师可以提高基本运动的困难程度,在基础运动中设立一些障碍区,让幼儿在运动中进行躲避、翻越障碍区跑步,增强运动和判断能力,在障碍区中战胜困难,感受成功的快乐。
(五)技术与技能的结合
运动路线的设计以及器械的摆放使幼儿能够分辨道路,判断障碍,并能掌控自己的行动。攀爬活动或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空间定位能力以及空间概念。比如,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跳格子”运用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同时还能够锻炼腿部肌肉,培养跳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这种体育游戏的融入能够通过色彩的变化、语言的表达以及动作的表现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空间概念感知能力,并锻炼幼儿的下肢肌肉。
(六)心理考验与心理引导的结合
心理考验主要是通过攀爬和钻穿锻炼勇气和意志,也是对幼儿精神承受能力的一种挑战。教师要适时地指导体育运动,防止出现冲突和事故。此外,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加入音乐来进行心理引导和激励。比如,在带领大班幼儿开展户外篮球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这能够有效地活跃篮球课堂氛围,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动作训练。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作用,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用于开展篮球动作训练;舒缓的音乐则可以引导幼儿放松身体,适用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提升幼儿的身体保护意识,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运动观念。同时,在借助音乐训练动作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拉近幼儿之间的感情,让友谊的种子在幼儿的心里发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体能大循环活动要领
户外体能活动注重系统性、科学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身体动作发展特点,制定出综合、全面的运动区域,设置爬行、跑步、平衡、跳跃、障碍等区 域,将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基本运动融合在一起,充分满足幼儿肢体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设置演练目标与要求
项目的组合都是有针对性的,分别锻炼幼儿某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静态的游戏可以增强身体控制能力,调整身体运动的疲倦感,让幼儿劳逸结合;动态的活动项目可以让游戏区常玩常新,维持幼儿对体育的热情,促进其身体的均衡发展。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设置清晰而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提升幼儿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检测活动强度和活动的安全性,对运动与不运动的幼儿进行体质测试并对比,以此观察幼儿身体素质的变化。
(二)具体项目的设置
1.进行热身和放松运动。教师引导幼儿在锻炼之前进行热身,配合音乐节奏,数着拍子调节自己的身体与气息,以免出现突发的拉伤;热身运动后要注意放松身体,以免身体出现排酸 反应。
2.科学地设置活动项目。活动内容以快慢、动静相结合,轮换进行,包括走、跳、跑、钻、掷、爬等活动,并注重幼儿身体素质与体能的发展。
3.播放配套运动音乐。教师让幼儿尽情享受轻松的音乐,在各个运动区里来回穿梭。
4.合理配备器材。教师将各类设备合理排列成一套组合,引导幼儿在场地上放置各类活动器械,最大限度发挥出各类器械的作用,锻炼结束后学习如何将设备进行分类整理。
5.合理安排循环路线。针对幼儿的身体特征和身体状况,教师可以设定运动路径,从多个起始位置进行体能大循环活动,以增强幼儿辨别方位的技能。
6.挑战运动器械。教师让幼儿与各种运动器材进行交互、放置与运用,激发其运动潜力。
7.分享与交流。在活动的最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结,表彰积极参加的幼儿,帮助胆小懦弱的幼儿加入大团体,并鼓励身体孱弱的幼儿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四、幼儿园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实践
(一)体能大循环活动流程
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运动强度的要求是:每分钟最高心率达140~160次,每次活动达10分钟,在此期间,其运动强度的分配应该呈现出抛物线的趋势,即从低至高,然后从高至低。所以,身体大循环活动的过程分为热身活动、第一次循环活动、放松活动、第二次循环活动和放松活动。
(二)体能大循环活动时间
幼儿园幼儿年龄通常是3~6岁,根据他们的年龄段来安排活动时间,分为20分钟(小班)、25分钟(中班)、30分钟(大班),其中包括:3分钟的热身、8~10分钟的循环运动、2~3分钟的放松活动、8~10分钟的循环运动、3~5分钟的放松活动。另外,春季和秋季是最适合幼儿外出的时候,因为春季和秋季的户外温度较为适宜。
(三)体能大循环活动项目设计
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基本动作有走、跑、跳跃、投掷、钻爬、平衡等,其中“走”有抱物走、背东西、半蹲走、高抬腿、后退走、脚跟走、翻过低障碍物等;“跑”则分为圆圈跑、回旋跑、抬腿跑、短距离快速跑、四散追逐跑等;“跳跃”有弹跳、助跑、单脚跳、双脚跳等;“投掷”包括两手抛、单臂投掷、远程投掷、双人投掷等;“钻爬”包括前钻、匍匐爬、屈膝爬、侧身钻、手膝着地等;“平衡”有S形平衡走、直线平衡走、晃动平衡走等。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场馆、器械的种类和特点,设置适合幼儿的跨跳区、投掷区、走跑区、钻爬区、平衡区、球类区等,再进行循环活动。
总而言之,幼儿园应大力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增强幼儿兴趣,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户外运动的力度,丰富户外活动的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