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
2022-02-10仇国沙
■文/仇国沙
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环节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对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视角,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可帮助学生形成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这对于处于心智发展关键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能使他们更好地认知周围事物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在传统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也难以有效发挥美术课程美育的职能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整个课堂“动”起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因年龄较小,思维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以往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使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也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实际的教学质量不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也体现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
其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力是学生认知周围事物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美术作品的匠心之处,在观察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自己所见所想表述出来,最后再融入自身情感去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创新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灌输式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枯燥和乏味,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现代社会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活动,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细致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好地完成美术活动。
其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讲,美术教学会涉及线条、色彩、质感等要素,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开展相应的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创作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动手实 践能力。
其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涉及许多动手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分析
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抵触心理,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强,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手工活动中,让其感受学习的乐趣,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总之,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错失了许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这不利于学生美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从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甚至还不断地让学生对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和描绘。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逐渐失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区分动手与绘画,在绘画练习的基础上,加入其他方面的动手锻炼,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入多样化的绘本学习资源
以往,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设计时过度关注美术绘画的技巧,未能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引入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模式下,容易降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引入多样化的绘本学习资源,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提供绘本学习资源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小泥人》这一绘本为例,教师将其引入美术课堂中,为学生带来一节非常有趣的泥塑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小泥人》的内容,并通过趣味性的绘本阅读,让学生逐渐掌握泥塑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延伸,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泥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拿一块泥巴在手中随意揉捏,感受泥巴的质感,之后教师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捏泥人的外形,并在完成泥人外形后,鼓励学生将自身的作品给周围的同学,让他们相互发表意见。教师通过引入绘本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动手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美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生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美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才是经典,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且传统美学也为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学的教育,让学生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以皮影戏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场有意义的皮影戏选段。在欣赏过后,教师为学生讲述皮影戏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让学生对皮影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通过小组表演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合作表演皮影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讲解皮影的构造,让学生了解皮影是如何做到每个部件都非常灵活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皮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既能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有效锻炼动手能力。
(三)组织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创作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为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以“彩墨游戏”活动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方式,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学会简单的彩墨画技法,以及合理运用点、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为学生演示一遍,接着让学生自己调色,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水墨画。在运用点、线画水墨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彩墨游戏,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各种不同的点和线,并注意画出浓、淡、干、湿的效果。在确定学生已经明白基本的知识点后,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作品,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学生进行互评。这一活动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设相关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关情境,能充分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从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缺少主动探究的精神,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如在鉴赏花草美术作品时,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由此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灵感,也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引入绘本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美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创设相关情境等,不断优化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