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建立共生共育体系
2022-02-10■文/岑娟
■文/岑 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资源利用已成为教师探讨的话题之一。其中,社区资源对幼儿学习和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内的人力、物力及环境等都能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幼儿园应挖掘梳理并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共生共育的体系。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改革,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指导下,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观,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儿童生活,积极挖掘、梳理社区资源,转化为儿童的经验,建设园本课程。
一、开展调查,了解社区的资源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构建资源体系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不断梳理社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实施课程的具体“行动指南”,努力实现从有形的课程资源梳理到无形的课程资源思考。教师要立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种关系, 从关系的维度去搜集、整理资源,开展顶层设计和资源审议,从而全方位构建社区资源体系。
(二)立足儿童自身,链接家乡资源
近年来,城市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等取得了迅猛发展,社区内蕴含大量的物质、文化和环境资源。如将这些资源与儿童链接起来,将大大拓展他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比如,从儿童自身的感官出发,从视觉扬州、味觉扬州、听觉扬州、触觉扬州来链接儿童的经验和生活,探索“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一城三都的城市魅力,打通课程与儿童之间的壁垒,全面架构基于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
(三)关注儿童生活,挖掘社区资源
幼儿园很多儿童就生活在社区内,教师要及时抓住儿童感兴趣的人、事、物,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设计了社区资源调查问卷,对社区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分析、筛选和整理,寻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一是社区内卫生、教育、公共事业等资源,把医院、消防队等作为该园的教育基地或共建合作单位;二是社区内有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加之社区内开展的各项活动等;三是社区内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等各类人力资源。基于此,该园构建了社区资源地图,标注出具体的位置和资源的内容、用途等,通过幼儿、家长和老师等共同参与,运用观察、调查等多种形式绘制资源地图,为建立各级资源系统做好准备。
二、利用资源,开展好各项活动
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本园教师将社区的资源引进到课程中,把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内容,这有利于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教师根据活动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社区资源,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探索学习。首先采用收集整理的形式全面收集、分类整理,建立“社区资源库”;通过有效筛选,以《指南》关键经验为指导,从“社区资源库”中生成“3~6岁课程资源库”;“班本生成”则从班级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从“3~6岁课程资源库”中生成班本化的课程内容。
(一)巧用场所资源,开展主题活动
随着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幼儿对生活表现出越发浓厚的兴趣。例如,中班主题“我爱我家”实施过程中,教师带着幼儿到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又如,大班主题“我要升小学啦”中,教师组织幼儿来到小学观摩小学生的早操和上课,让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回园后,教师围绕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打造了园内的社区游戏,引导幼儿在模仿性游戏中感受人文气息,创造生活。
(二)享用自然资源,激发自主学习
《指南》提出:“学习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世界的过程。”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社区中的自然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程,真正让课程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社区内的小树林、紫藤架、小池塘等场所,成了幼儿的学习场地,如《我和秋天有个约会》的园本课程中,幼儿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中,教师为其提供有趣的工具,如画笔、放大镜等。身在秋天的怀抱里,幼儿沉浸其中,用他们各自的方式记录下眼中的秋天。回园后,幼儿在班级中谈论自己的发现,再现自然真实的场景,有的摸摸小草,有的收集树叶,有的仰望果树,还有的用画笔定格秋天……他们在这里亲身体验和感知,产生了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萌发了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引进人力资源,丰富生活经验
在教育过程中,社区与幼儿园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应打开“大门”,把家长、社区人员引进校园,引入幼儿教育中。家长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的经验和工作环境各不相同,这些也可以转化为有益的课程资源。
根据家长的不同职业特点,教师可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如:医生爸爸,可以向幼儿讲解如何保护牙齿、怎样预防感冒等;当交通警察的妈妈,向孩子们介绍怎样遵守交通规则。来自各个行业的“教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幼儿认知的提升和社会性发展。
在活动需要时,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人成了教育者队伍中的一分子。例如,在主题“大马路”中,教师可以请社区的交警给幼儿讲解交通规则。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教师可以请社区腰鼓队的老人和幼儿一起打腰鼓,使幼儿切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各类场所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幼儿走入更加广阔的社会情景中学习。这不仅可以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加强幼儿园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使幼儿教育更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传播教育理念,开展好社区服务
为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本着“主动沟通、优质服务”的宗旨,该园教师将家园联系的桥梁向社区、向0~3岁幼儿家庭延伸,从而发挥幼儿园在社区中独特的教育功能。
(一)开放专业人员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早期教育对幼儿一生发展所具有的深远影响,该园启动了新型的家教服务机制,通过“一查、二立、三授”的形式让专业教师走出园门,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和帮教等工作。“一查”即了解所属服务社区0~3岁幼儿及其家庭情况;“二立”即分别建立入园前幼儿个体档案,并定期与家长联系,主动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做好托幼衔接;“三授”即传授有关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技能,如在社区内开办专题讲座、分发宣传资料等。
(二)开放教育活动日
为了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教育,该园将全园“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向社区内所有0~3岁幼儿家长开放,让更多的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亲身感受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该园还创新成立了“大朋友读书会”,以会员制的形式,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幼儿园读书活动。另外,通过参观等活动,可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
(三)开放场所、设施设备
园内有良好的硬件设备、设施,比如户外活动场地、动植物园地、蒙氏教室、绘本馆等多种功能活动室。该园利用这些功能室和户外场所组建了“周末亲子乐园”,利用周六、周日和节假日组织社区内0~3岁的儿童和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场所的开放不仅补充和丰富了家庭和社区的育儿资源,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家园双方不断调整和改善教育行为,形成更好的教育合力。
教师应继续挖掘利用、探索幼儿园社区共建新策略、营造新型共育生态,把园所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学堂,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建设的共赢伙伴关系,促进幼儿园与社区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