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广电媒体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与探索
——以浙江广电集团为例
2022-02-10舒逸虹
舒逸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强调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受诸多因素影响,省级广电媒体干部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较为普遍。近年来,浙江广电集团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度重视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多措并举加大年轻干部选育用力度,成效显著。
一、省级广电媒体年轻干部选用的难点和挑战
当前,全国各省级广电媒体基本都面临40岁以下处级干部、35岁以下科级干部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年龄偏大等问题,以浙江广电集团为例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处级职数有限
省委编办对集团处级干部的职数有严格规定,很难突破;集团的中层干部除内部交流轮岗外,很少有机会交流到外单位任职;目前40岁以上的处级干部也多是从一线成长成熟起来,目前仍然在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仅靠领导干部到龄退休一条路,职位腾空缓慢。
(二)科级职位较少
集团共有员工7000多人,科级干部有700余人,平均比例约为10∶1,广播电视频道、技术中心和直属经营单位的员工人数与科级职位数之比相对较高,基本达到15∶1~20∶1。并且,与处级干部的情况相同,在有限的科级职位上,35岁以上的科级干部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处级职数有限,大量的科级干部要在科级岗位上干到退休,年轻干部缺少上升空间和锻炼机会。
(三)成长周期较长
集团作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业务属性,年轻员工均以专业技术人员身份进入集团,并长期从事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广告营销、产业经营等一线业务工作。在其政治素质、综合能力相对成熟并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后,才逐步提任到处级岗位。一般来讲,一名一线人员需要经历七八年甚至十来年的基层锻炼,才能走上管理岗位,即提任到副科级。目前集团招收的新大学生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因此一名25岁的应届毕业生在管理岗位起步往往是30多岁了,即便后期能够以最快速度顺利晋升到处级,也是擦着临界线的“大龄”年轻干部。大量的优秀年轻人很可能因为“蹲苗”过久,或错过年轻干部的“窗口期”,或工作积极性受影响,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错过了最佳“成长期”。
(四)认识程度不够
对于省级广电来说,挖掘和培养一线年轻干部人才的伯乐,是频道、技术中心等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人事科长(组织员),甚至是基层科室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对年轻干部发现、选拔、培养的重视程度、能力水平以及对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掌握,直接影响“选苗育苗”工作的结果。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基层确实存在对干部年轻化建设认识不一致,对年轻干部优缺点的辩证认识不足,论资排辈等落后用人理念顽固不化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速度和质量。
二、省级广电媒体年轻干部选育用的思路和对策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事业发展,离不开干部人才队伍的支撑。在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打造守正创新型干部队伍,集聚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实施青年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强化后备干部人才储备,以阶梯式重塑“人才辈出”的队伍面貌。浙江广电集团针对当前干部人才结构的突出问题,在优化干部存量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才增量建设,在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坚定坚持人尽其才、能者优先,在推进干部年轻化、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上做了一些创新探索,取得较好效果。
(一)放远眼光:统筹谋划年轻干部的使用
1.努力腾空职位
2019年,根据中央最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浙江省干部选拔任用“五个办法”,浙江广电集团第一时间对干部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完善,出台了《集团管理岗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管理规定》和《集团内设机构及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管理规定》,做好顶层设计,优化集团管理岗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处科级干部“退二线”制度,即:原则上,处级干部距退休年龄不足三年的,不再续聘,可聘为非领导职务,享受新岗位的相应待遇;管理岗位女领导干部,可尊重本人意愿选择55周岁或6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自愿55周岁退休的,53周岁转聘为非领导职务,自愿60周岁退休的,57周岁转聘为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距退休年龄不足三年的也不再续聘,可保留相应级别非实职干部待遇;年满50周岁且任正科满10年或任副科满15年的中层管理人员,因工作需要,本人自愿、部门单位同意,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可任非实职干部并享受相应级别待遇。通过这项干部“能上也能下”的制度,集团给年轻干部“递椅子”“搭梯子”,为他们的成长打开更大的空间,让年轻人尽快尽早走到舞台中央。
2.加强空职谋划
针对空置职位,集团进一步加强调研,深入掌握处级岗位需求特点,对于一些关系集团重大任务和急难险重工作的岗位,认真分析人岗适配度,大胆选拔使用条件成熟、岗位合适、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去锻炼。譬如集团象山海影城距县城车程半小时,距杭州车程三个多小时,外派的干部员工周一去周五回,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并且“影视城+游乐园”的模式对于集团来说是新产业新领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规律不熟悉,工作上的挑战更是巨大的。对于这样的岗位,集团优先考虑安排年轻干部,让他们在攻坚克难、应对复杂局面中增强党性、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也希望年轻干部用敢闯、善创、肯干、争先的劲头为集团事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二)放活机制:科学探索年轻干部的选拔
1.增加过滤层级
为解决干部职数限制的问题,同时也给年轻干部学习锻炼的机会,集团创新设置了主任(总监、总经理)助理的职位。通过全面摸底正科级优秀干部人选,选拔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群众基础较好的优秀年轻干部,将他们进一步使用为部门主任(总监、总经理)助理,进入领导班子,协助部门单位负责人做好管理工作,为各部门单位的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主任(总监、总经理)助理是集团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有针对性地实践培养、跟踪管理,帮助他们提高站位、提升能力、增加处理各类复杂问题的经验等,使其走上处级岗位后能顺利过渡、尽快适应。
2.开展竞争上岗
对于一些干部年龄结构偏大、队伍活力较弱、事业创新需求较大的部门单位,集团专门拿出一些职位面向优秀年轻干部进行竞争上岗。比如集团曾就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直属经营公司等单位的部分副职领导岗位(副处级)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正科级干部开展竞争上岗,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审定等环节,选拔出合适人选;电视教科影视频道、广播交通之声等也在单位内部建立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机制,成功选拔了一些能干、肯干、会干的年轻干部,其中好几位都上升到集团中层岗位继续发挥作用。竞争上岗通过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消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隐性台阶,给有想法、有能力、有冲劲的年轻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构建优秀年轻干部晋职、晋级、晋升快车道。
(三)放大视野:创新开展年轻干部人才的培养
1.推出培养计划
2017年起,集团推出实习总监(总经理)培养计划,在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直属经营单位中选拔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40岁以下年轻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和系统化培养,加快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使其成为集团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梯队的有效补充。培养计划每期两年,通过集中培训和在岗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提升优秀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视野格局与管理能力,使其成为集团青年骨干中的未来之星。目前,两期实习总监(总经理)培养计划的56名学员中,已有超过半数的人获得提任,其中提任处级干部的有10人,占比18%。2022年,集团创新升级实习总监(总经理)项目,启动实施“领跑者”年轻干部培训计划,除了名称变化外,培训对象覆盖面扩大至集团各部门各单位,将管理部门和服务保障单位的优秀年轻管理人才也纳入培训计划,同时按照科级干部和普通员工分类,设置两个班级,以更符合参训人员工作实际与成长需要的差异化授课实现精准培养。
2.鼓励业务成才
在“干部在基层培养、人才在一线成长”鲜明用人导向的指引下,集团鼓励年轻优秀人才在专业上成长锻炼。通过栏目组长、责编、主编、总导演、制片人等管理岗位锻炼,为年轻人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与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比如,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王牌对王牌》等多档金牌节目的负责人25岁便担任了节目制片人,大型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的总导演也是28岁起担此重任,他们在带团队、管项目、谋发展中,提升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管理素养,快速成长成熟,目前均已提任到处级领导岗位。
3.创新跨界觅才
2022年校园招聘季,集团全新推出战略级人才项目“蓝巨星”优才计划,参照外企管培生模式,跨界精选一批名校应届毕业生,以培养专业化复合型高潜能人才为目标,为集团干部人才池充实高端领军年轻力量。经笔试、首轮面试和集团领导班子集体面试,最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的5名学生脱颖而出,其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除传媒相关领域外,还涉及地质、生物、法律、人力资源、公共政策等。优才计划以因人制宜、因材培养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纲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年轻干部到业务一线去,优秀干部从业务一线来”理念,聚焦实干争先,突出火线锤炼,依托集团优势资源,尽快帮助学员打开格局、融入业务、激发潜力。另外,集团内部也以各种形式搅动年轻群体,通过给年轻人搭建舞台、激活年轻思维创意,不断挖掘激发人才的生产效能,如近期浙江卫视在集团范围内推出“寻找Z朋友”计划,不限单位不限岗位地征集百位“90后”青年组建十大朋友圈,碰撞思想灵感、共同出谋划策,为集团改革聚合力、添动力、注活力。
三、结语
当今中国,媒体融合的大潮汹涌澎湃,媒介格局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凸显,无论是在深化媒体融合上的艰难探索,还是在互联网舆论场上的奋力争夺,都彰显了省级广电转型发展、担当作为的决心。如何通过对整体格局态势的把握和自身传播结构的再造,谋求融合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是省级广电媒体都在思考探究的问题。要挺进新技术引领的主战场,占据年轻人聚集的大广场,人是最核心的因素。省级广电媒体必须以“后继有人”的政治责任感和系统重塑的改革决心,用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保障、更科学的方法为干部队伍建设“筑好台”“赋好能”“任好贤”“护好航”,让党的新闻传播事业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