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益智类节目的路径探索
——以江苏卫视《超脑少年团》为例
2022-02-10蒋蓓晶
蒋蓓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为科学益智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
近年来,电视广告营收规模缩小,节目类型愈加垂直化,体量朝着小而美、短而精发展。一面是政策推动的“热”,一面是广告营收的“冷”,摆在电视从业者面前的崭新课题,是探索出科学益智类节目的全新路径。
一、做大格局、小切口的科学益智类节目
2021年,江苏卫视推出沉浸式烧脑真人秀节目《超脑少年团》,这是继《一站到底》《最强大脑》之后平台在科学益智赛道推出的全新IP。节目根据抽象能力、逆行力、协作力、分解力、评估能力等进行项目设置,从24位青少年中选拔出最具“未来力”的选手加入首届“AI未来营”。这些少年选手年龄为10-18岁,在人工智能、编程等方面能力卓越。他们通过优秀的天赋,熟练的计算机编程,用AI技术解决多个项目挑战。节目创作的初衷,是展现这些立志服务国家未来发展的青少年群体的奋斗风貌,让大众了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所需的能力禀赋和科学素养。
如今,S级大制作节目越来越少。客户需求和观众需求随着市场变化逐步发生改变。多数广告客户很难拿出动辄上亿的费用进行投放,一千万元到三千万元的投放体量更加受到广告客户的欢迎。客户希望能捕捉到节目受众群和产品购买群的交叉,在增量市场形成品牌影响力。这些对于电视从业者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
《超脑少年团》节目主要受众是喜爱编程和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及其家长。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家长,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关心孩子发展,持续提升自己。他们也是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生活消费和教育投资方面愿意投入。
《超脑少年团》第一季招商,吸引了学习类、生活消费类产品的冠名商进行广告投放。2022年7月中旬刚录制结束的《超脑少年团》第二季,在节目方案阶段便确定了几家冠名商,节目录制期间还有新客户加入。在广告市场下滑的当下,《超脑少年团》可谓逆风而上,足见市场对于节目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节目核心受众群消费潜力的认可。
二、巧设看点,从“天才型”选手到选手背后的故事
《超脑少年团》节目精选10-18岁在信息学、编程领域具有天赋的青少年爱好者。节目组提前半年在社会上搜集选手信息,因为是全新节目形态,选手主动报名比较少,加之需要懂得C++、Python等编程语言,选手的选择面更加受限。节目组和全国各省信息学奥赛获奖同学联系,同时与信息学奥赛教练员进行联系,请他们推荐相关选手。
通过以上渠道,第一季《超脑少年团》寻找到了2021年保送清华大学姚班的两位竞赛选手,全国非专业级别软件能力认证提高级中年龄最小的两位小学生,若干位在信息学奥赛中获得全省一二等奖的初中生选手。最特别的是一位慕名而来的具有卓越数学天赋的山村女孩,她在来节目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编程,在录制节目期间通过老师现场培训学习编程。
节目组希望通过展现“别人家的孩子”背后的故事,也让观众看到“别人家的父母”。节目宗旨是宣传科学知识,也希望与嘉宾、观众共同探讨教育内核。
录制前两天,笔者与陪同孩子录制的父母们沟通,发现这些父母的育儿理念具备共性。节目组及时调整录制方案,临时追加父母观战过程,并且剪辑到节目中去。于是孩子们的表现父母尽收眼底,他们的鼓励陪伴,面对失败的态度,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真情实感,为人父母者都能感同身受。借此,《超脑少年团》情感线的搭建同时完成。由于决定仓促,父母们的场地灯光配套相对简单,录制机器仅有两台临时游机,甚至连父母们的妆发,都是他们自己完成。但是真实的情感碰撞,让观众不知不觉产生了情感共振与对照。
节目组发现参与节目的父母们的育儿方式具有一定共性:1.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选手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数理天赋,顺其自然开始钻研信息学。2.坚持陪伴,做孩子的领路人。小选手高培淇,四年级开始就同高中学生一起上数学课,能够胜任高中课程,除了他独特的天赋,高培淇的爸爸从小一直陪伴左右,自己研究数学教学大纲、考取奥数教练员证、信奥教练员证。在陪伴孩子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孩子的榜样,做孩子的领路人。3.以身作则,做大格局的家长。初中生选手钱承瑞的父亲,是中国科学院人造太阳全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的主要工程师。他科研任务繁重,加之孩子处于青春期,导致交流减少罅隙增加,孩子对父亲有较深误解,父子关系近于冰点。但在节目最后,父亲暂时放下繁重工作亲至节目现场,讲述自己投身科学科技报国的决心。这样的家国大爱,鼓舞着他的孩子和所有超脑少年们砥砺前行,为实现自己远大理想而努力。
有了第一季的经验,2022年7月开始的《超脑少年团》第二季录制,专门设置了家长录制间,加入主持人访谈内容,片尾加入“父母给孩子的一封信”环节,放大了家庭教育话题在节目中的占比。
三、科学益智类项目植根于生活、用科技构架未来能力
科学益智类项目只有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才能引发观众共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科技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4G技术的成熟带来移动互联、移动支付、新媒体的蓬勃发展;5G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开启了万物互联的征程。
《超脑少年团》的项目设置,不仅希望展现超脑少年们非凡的编程能力和AI技术,也希望通过少年们挑战的项目,向观众普及科学常识,以及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超脑少年团》第二季节目中,节目组设计了“智能投食器”的项目,项目核心看点是选手们利用软件硬件多重知识,制造出一台猫咪智能投食器。项目设置背景便是导演们发现,现在都市年轻人养猫比例越来越高,有人甚至养了多只猫。在忙碌的生活中,希望利用工具辨别出每只猫吃食物的频次、种类,达到指定猫靠近投食器后,自动喂给猫对应宠物粮的效果。
类似生活化项目还有很多,《超脑少年团》希望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项目设置,把严肃、深奥的科学内容变得具体、鲜活。节目传递科学精神,让科学融入生活,让观众观看节目的同时了解科技知识,为大众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青少年创新能力做出贡献。
四、深耕具有长尾效应的节目类型,组建高质量创作团队
《超脑少年团》的成功,节目背后的创作团队功不可没。主创团队由合作超过十年的《最强大脑》创始团队的原班人马构成。《最强大脑》作为享誉全国的脑力节目,其项目主要以脑力思考配合巨型道具构成。选手类型主要以脑力选手和记忆力选手为主。经过多年磨合,制作团队深谙脑力节目特质,在选手资源和项目创作中深度投入,挖掘科学益智类节目的护城河,成为该类节目制作团队的“金字招牌”。
《超脑少年团》的项目类型,多以通过编程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为主,项目设置由合作超过十年的科学家团队与节目组共同创作而成,如清华大学心理系刘嘉教授团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教授团队等。从《最强大脑》到《超脑少年团》,不论节目体量大小,制作团队若想熟练创作科学益智类节目形态,就需要长期深度学习,努力拓展知识结构,了解科技、数学、编程等领域最前沿信息,同时与脑力科学领域选手建立真诚的信任关系,合力推动新节目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