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文之为德也大矣”之“德”解
2022-02-10桑婧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26
⊙桑婧[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 150026]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一书的首篇,是刘勰论述文章思想的首要出发点,“文之为德也大矣”是其提出的一个重要文论观点,是刘勰对“文”的原初性看法,开启了全书对于“文”的论述。那么“文之为德”一语究竟作何解?其中,对“德”字的理解极为重要,是理解刘勰有关“文”和“道”论述的锁钥。不少文论专家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德”做出了自己的理解,或相似或相悖。现将这些观点引述如下,并尝试对其做出进一步的理解与评价。
一、对学界现有观点的引述
(一)文德说
文德说强调文的功德、礼乐教化作用。最早对“文之为德也大矣”这句话作注释的应该是范文澜先生,《文心雕龙注》认为“按《易·小畜·大象》‘君子以懿文德’”①。显然,这里的“德”指的是德教、道德修养,依此,刘勰所谓“文之为德”指的就是儒家的德教。日本学者斯波六郎也持此观点:“《原道》篇开篇第一句便是颂扬文德。‘文’谓文章,亦即文学。‘德’为功德、效能之意。”②
首先,笔者认为“君子以懿文德”讲的是道德修养,而《原道》篇“文之为德”讲的是宇宙本体的“自然之道”,不能将性质不同的二者混为一谈。其次,正如杨明照先生所言,不能将“文之为德”简单笼统地作为“文德”来解③,“文之为德”的结构重点在“文”字,“文德”的结构重点在“德”字。在“X之为德”中,“德”字的实际含义一般不是很显著,说话人只是传达该事物的大致情况,并非着意强调该事物具有何种性质,在翻译时直接略去“之为德”句意也不受影响。这说明,这一结构是通过该事物其“德”,强调该事物之真实存在,所以带有复指意义的“之为德”由于其意义不十分突出、明显,是可以被省略的。
总之,“文之为德”与“文德”异质。假若按范文澜先生所言,“德”是功德教化之意,这就与刘彦和在《原道》开宗明义所讲的“自然之道”相矛盾,这并不是说“人文”不具备礼乐教化之意,而是要满足一个重要的前提。
(二)功用说
功用说强调文的功能、作用。杨明照先生认为“‘文之为德’者,犹言文之功用或功效也”。詹锳先生也持此论,指出朱熹《中庸章句》“为德,犹言性情、功效”④,把“德”字等同于宋儒“体用”之论,那么“文之为德”则可理解为文的“体与用”,更直白地说,就是文的功能、用处。但詹先生在引用时省减了“性情”,只提“功用”,这样的省略不禁使人产生疑问,不明“德”字到底意义为何。学界持此观点者还有张立斋⑤、张文勋⑥、马宏山⑦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笔者认为此观点存在不恰切之处。首先,若将“德”直接译为功用,那么在“X之为德”结构中则说不通。“之”为结构助词,其作用在于处于句子的形式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形式的独立性,故可将句中的“之”字略去不译,其中古代汉语“为”字可以大致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是”,那么按照杨明照先生等人的观点,此句则译为“文是功用”,显而易见,这样的翻译是讲不通的。且上文已经讲过“X之为德”结构的重点在“X”而非“德”,不宜把“德”字译得过实。
其次,从杨先生的观点出发,“文的功用是很大的”这一点无可非议,那么“文之为德也大矣”作为《原道》篇的核心句,毋庸置疑,定与后文存在某种必然的相关性,那么下文是否直接论述了“文”的功用究竟是什么了呢?实际并非如此,通读全篇,刘勰认为应先“原道心以敷章,察人文以成化”才能发挥“文”的功用。且“文之为德也大矣”一句的内容是强调,其作为一种原初性的存在,同“天文”“地文”乃至一切具有“文”的性质的客观存在一样,均属“道之文”。
总之,刘勰讲“文之为德也大矣”是在追问“文”和“道”的本体性问题,追问“文”之所以为“文”的意义,强调“文”作为“道”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体现的客观作用,并不是仅简单强调“文”之功用这一问题。
(三)性质说
性质说把“德”理解为具体事物的性质或属性。周振甫先生持此观点,但周先生此观点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起初,周振甫先生认为“德”一字兼说功用、性质两方面;后来周先生对这一说法略作调整,认为“德”是“文”本身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将该句翻译为“文章的属性是极普遍的”⑧。杨明、祖保泉、王运熙、周锋⑨等学者也持此说。
这种认为“德”为性质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周先生直接译“文之为德”为“文章的属性”则不甚恰当,上文已经明确讲过“X之为德”是区别于“X之德”的,这是一点疏漏;再则,按周先生之观点,则“文之为德”之“文”泛指一切文采,那么这句话的翻译应改为“文采的属性是极普遍的”,但周先生又明确讲过不是所有的“文”都是文章,只有实实在在的情文才是文章。⑩若将“文”译为文章,就和他自己之前的注释相悖。
总之,如若把“德”译为“属性、性质”,整句的翻译着实让人费解,“属性”是“极普遍的”该作何解?“普遍”又是因何而言?可见,周振甫先生等人的性质说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
(四)表现说
表现说认为“德”是“道”的外在具体表现。笔者对此观点持赞成态度。前文已经明确“文”为“道之文”,体现着“道”,那为何刘勰却说“文之为德”呢?弄清楚“德”的含义是一探究竟的关键。关于“德”与“道”关系的探讨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渊源有自。
冯春田先生也持此观点:无其“道”,则无其“德”;无其“德”,则无其“物”。故《管子》所谓“德者,得也”就是说事物得其“道”故而有其“德”,“德”为物得其“道”之谓;又说“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则是指某物之所以成其为某物的东西。因此,“道”是客观事物自身之所以然的规律的概括,“德”则是具体事物之所以然、能使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区别开来的具体化或个性化了的“道”,亦即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或本质。⑪
张少康指出:“从《原道》的基本思想来看,‘德’就是‘得道’之意……此‘德’和《老子》讲德即是得道是一样的。”⑫笔者认为,虽然这段话没有直接揭示“文之为德”的内涵,却充分强调了《原道》的核心是“道”,这就为理解“文之为德”的内涵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对表现说表示赞同的还有罗宗强⑬、徐浩⑭等。
(五)综合说
综合说认为“德”包括了文学所能体现出来的各种要素。日本学者户田浩晓将“‘文之为德’简化为‘文德’,认为‘文德’一词包含了文学的本质、表现、内容、效果等,即综合了文章应具备的各种要素”⑮,所以说“大矣”。但这样的多重含义,反而使人们云里雾里,不能真切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甚至产生与正解相悖的解读,同时,这句话也并未交代出来“德”的真正所指。
以上五说即为学界中对于“德”字较为普遍的释义及看法,众说纷纭,各家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渊源,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较为赞同的是“表现说”,下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的看法,其有谬误,幸望通人指正。
二、管窥“文之为德”
正如前文所言,笔者赞同“德”是“道”的外在具体表现这一观点,但前人之解存在不足。欲详探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开篇“文之为德”之“德”义,应先理清“文”“道”之关系及“德”在这一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一)何为“文”
“文”在《文心雕龙》里出现的频率和次数很高,刘勰在不同的语境里赋予其不同的含义,诸家也罗列了不同的义项,但都没有将其实质内涵做出明确的说明。《说文解字》训“文”为:“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⑯“文”最初之义同“纹”,指事物的自然文采。《原道》所讲的“天文”“地文”均指天与地的自然纹路与彩饰。而二者“盖道之文也”,与“道之文”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作为“道”的外在表现形式,故“文”就是“道”外在的客观表现形式。那么,人与天地并称,共为“三才”,人是否也有“文”呢?
笔者认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说的就是“人文”,“文”是表达因内而符外之情感,且形之于笔端的语言文字,也可称为“情文”,这不仅体现了“文”的产生来源,也揭示了“文”的内在属性——文章创作要本于自然,体现真情实感。但刘勰强调文章的内容真实,并不是不重视文章形式。他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就曾指出“情”与“采”是构成“文”这一核心概念的关键性因素。
从“天文”“地文”引申到富有情采的“人文”,不论是何种“文”,都是“道”之文,是对“道”的表达与揭示,都要从“道”中获得内在规定来规范自身。所谓“原道”,就是为“文”的产生寻找最终根源。
(二)何为“道”
笔者认为,《原道》之“道”是指自然之道,此“自然”是指万物存在之自然。这里所指与道家之道尤其是老子之道比较接近,但我们要分两个角度来看待老子之道。
首先,当“道”指宇宙万事万物之本原时,老子之道是最接近自然之道的,在这一意义层面上,刘勰也是持赞成态度的。而当“道”具体化为治理政治社会的举措时,刘勰并没有全盘认同。不难发现,老子之道是严格区分自然和人为这两个概念的,排斥一切对“自然”的违背和扰乱。儒家也以自然之道为根源,结合人事,儒家圣人把领会到的自然之道化为最早的“文”。正如前文所言,“文”是对“道”的表达与揭示。
综上所述,《原道》之“道”应做此解:既包含超越具体“人道”之外的“自然之道”,又囊括儒道二家的“人道”,用“文”来明“道”。而“德”正是“道”的体现,“文”是“道”的外在之形。
三、结语
《原道》之“道”是自然之道,圣人把领会到的“道”转化为具有情采的“文”,“文”来源于“道”,并揭示“道”。总而括之,“道”是本原,“德”是“道”的显现,“文”是“道”“德”的语言文字的呈现,最终实现“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天文”“地文”是“道之文”,“德”为“道”在具体事物中的具体体现,则“天文”“地文”是天、地之“德”,即“文之为德”;“人文”是自然之道的体现,也是“道之文”,人为“有心之器”可以体道,则“人文”也是人之“德”的体现,也是“文之为德”。在刘勰处,“文”是“道”由“德”显现出来的。刘勰“文之为德也大矣”的观点正是“征圣”“宗经”的坚实理论依据,如果不以“道”“德”“文”之关系为基石,也很难完成《文心雕龙》这部“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6页。
② 〔日〕斯波六郎:《文心雕龙札记》,王元化编选:《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讨论集》,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39页。
③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补拾遗补正》,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⑤ 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⑥ 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张文勋文集》第3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⑦ 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⑧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页。
⑨ 王运熙、周峰:《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⑩ 周振甫:《文心雕龙二十二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⑪ 冯春田:《“文心雕龙‘文之为德’观试探”》,《东岳论丛》1985年第1期,第92—93页。
⑫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⑬ 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8—9页。
⑭ 徐浩:《〈原道〉之“道”与“道之文”——从“文之为德也大矣”说起》,《文艺评论》2012第10期,第13页。
⑮ 〔日〕户田浩晓著,曹顺庆编:《文心同雕集》,成都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⑯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