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现状与路径
2022-02-10顿珠扎西
顿珠扎西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祖国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共同体。[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具有共同的历史条件、价值追求、物质基础、身份认同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新时代西藏工作的战略任务。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而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政治倾向的进一步铸牢期。西藏高校作为西藏自治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头雁,在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积累了丰富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主线,是西藏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根本遵循,也是衡量西藏高校办学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标尺。因此,总结提炼好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经验和工作基础,探析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突破口。
一、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一)藏汉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为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坐标
探寻藏汉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就离不开研究西藏历史,离不开中华各民族之间政治的、地理的联系和文化、经济的交流,离不开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形成,是与境内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的。从这一角度看,西藏的历史不是封闭也不是排他性的,更不是单一民族的历史,而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是敞开胸怀接纳各民族文化、文明,又能够主动融入到中国大历史的开放性的历史发展过程。[2]
藏民族历史悠久,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西藏就有了人类活动,今天居住在西藏自治区的居民,是远古时代生活在高原的土著部落与邻近的羌族等经过长期融合发展而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高原腹地的土著居民与周边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绕河小南山文化以及青莲岗文化同根源、相共生。中国古代各个地区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都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范畴。[3]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要从前吐蕃时期农耕文明、吐蕃时期的唐蕃联姻到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直接治理西藏、明清时期的强化巩固、清末民国时期的同仇敌忾再到抗战时期团结建立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挖掘、盘点、整理。
前吐蕃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和中国西藏地区从古氏族部落到定居村落的农业文明再到更高一级的农耕文明,在地缘地理、生产习作等上,西藏地方政权无论是整合一统还是派别林立互不统属,其历史都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活动相关联。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建立吐蕃地方政权,唐蕃联姻,西藏地方与中原的关系由民族间的分散联系演变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权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由单一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演变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影响,茶马古道正是汉藏各族先民开创出来的交往新路,金城公主和亲,进一步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关系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的统治使西藏各地方势力产生了对中央权威的普遍认同感。正是这一元朝统治的政治遗产使得元明鼎革之际西藏顺利而迅速地接受了明朝的主权管辖与统治。明代承袭元朝大统与权力,因应时势,调整策略,多封众建,以朝贡封赏、茶马互市的经济纽带为主线维持并增强西藏地方势力与中央的隶属关系。清代是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逐步强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阶段,管理更为完备,主权更加巩固,交流更为频繁。
1888年、1900年两次抗英斗争中,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并肩战斗,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充分展示了民族团结的无穷力量。清末及中华民国时期,国运日渐衰竭,边疆分离危机愈演愈烈,但即便在如此危如累卵的艰难处境中,历届中央政府同仇敌忾仍坚决抵制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图谋,终未失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加强密切沟通且治权经过多方努力也在逐步恢复之中。抗战时期,为了使藏族人民真正获得解放,红军在涉藏地区传播革命真理,撒下革命种子,以格达活佛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与红军共同抒写了一部红军长征史,一部藏汉各民族团结史。这些足可以证明西藏作为一个地区、作为一个区域性政权是中国领土、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包括西藏地区、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的全部都是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得出藏汉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铁证。
(二)经济社会发展为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条件
长期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奇迹。
长期以来,西藏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均实现了重大飞跃。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951年的1.29亿元、114元增长到2020年的1902.74亿元、52345元。①《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第7页第19自然段第四大点“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中的“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小节对此作了详述。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的投资力度,在不同时期,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安排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西藏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能源实现了电网与全国互联互通,农牧区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的进步,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惠及26.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②《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第9页第13自然段第五大点“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中的原文。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创造了雪域高原上的人间奇迹。群众生活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住房保障实现了全覆盖,15年公费教育政策率先全覆盖,覆盖城乡的医疗体系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保障人口全覆盖。[4]长期以来,一组组光辉耀眼的数据,一件件温暖人心的事例,一系列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举措,让西藏各族人民切实享受到了当家做主的广泛人权、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同时在发展中西藏各族人民建立了共同团结、共同奋斗、同甘共苦的密不可分的情谊。[5]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启迪归结起来就是,西藏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6]
西藏的发展进步,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充分彰显了民族团结进步焕发的强劲发展动力。只有民族团结才是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同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在不断巩固和助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业更好发展,因此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强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
(三)多维长效的制度构建为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保障
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立足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谋固本之策,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制定与构建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系列法律法规与制度,为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一是“中华民族”入宪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法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分别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颁布了4部《宪法》,并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过修订。各部《宪法》中有关民族、民族工作的内容都占据了重要篇幅,其中2018年修订中首次把“中华民族”写入我国《宪法》,同时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也被写入《宪法》,这一修改与“中华民族”写入《宪法》相得益彰。《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明确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明确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目标,这都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强大具有重大意义;[7]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举,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同增强民族团结的强韧精神纽带,把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不仅使我国的民族团结根基得到夯实,而且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提出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西藏作为藏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全面执行,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在西藏各民族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三是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关心关怀是新时代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西藏工作和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座谈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亲赴西藏实地考察,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仅在两年时间里分别致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和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强有力地证明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西藏各族人民,始终心系西藏高校发展。作为西藏7所高校中两个排头兵的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始终以总书记的致信回信精神为新契机,感恩党中央的似海恩情,带头强化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阵地意识,辐射带动全区教育系统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西藏高校乃至西藏教育系统各族师生一切工作的主线和生命线,一切工作都向此聚焦,一切工作都向此发力,凝聚起同心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感、意识网、结构带。西藏高校正在探索或已初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效体制机制雏形,比如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已分别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西藏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已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博士点增设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问题实践研究的方向,西藏高校专家编写《马克思主义“五观”概论》教材并列入本硕博必修课程;编写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读本》;西藏民族大学编纂《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讲义》;西藏藏医药大学发挥自身特色用藏医药抗疫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西藏高校抢抓时代机遇,主动占领阵地,积极现身发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起草和学习宣传最具战略性、时代性和长远性的并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举措的《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深挖其用地方法规固定下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多措并举助力西藏高校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上的显示度,进一步夯实了西藏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横向边、纵到底的多维长效机制。
二、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考察
(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育人体系
近年来,西藏高校始终紧紧抓住西藏这个定语,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校各项工作的主线生命线。结合特殊区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坚决抵御达赖集团分裂思想渗透校园、毒害学生,在反分裂、反蚕食、反渗透斗争前沿阵地筑起了爱我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钢铁长城。各族学生在长期交往交流中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这些经过长期的实践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亲密民族关系是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基础。西藏高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入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把培养具有民族团结基因和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作为当前和今后学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规范教育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载体,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课程体系。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师生的根本政治要求。认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意识形态属性备好政治课,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之大事、区之大事、校之大事,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二是突出思政育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纳入教学体系。明确把牢“五观”导向,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开设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三是突出平台建设,发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轴心的研究中心和基地的科研支撑作用。坚持“战略亟需、高原特色”的指导原则,集中智囊、抱团组拳、形成合力实施特色强基战略,为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撑;四是突出活动涵濡,在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通过开展“三联三进一交友”“民族团结锅庄舞”民族团结“一帮一多帮一”和“小小石榴籽殷殷中华情”等各类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各族学生混班教学,混合住宿互融互嵌、互帮互助,更加坚定全体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形成了点、线、面多维度立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体系。
(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党团工作
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提出以来,西藏高校认真总结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丰富经验,认真领会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精神实质,主动认清新时代为民族团结教育赋予的新内涵新使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新的更高的历史方位。西藏高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党建工作、思政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稳定安全工作,特别是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责任统筹规划一体推进。一是严把入团入党政治关。各高校以学生入团入党为契机,全面了解掌握各族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把搞好民族团结视为新时代青年学生胸怀家国情怀、奋发干事创业的第一条准则,廓清入团入党动机,把民族团结教育深深植入人心、人人作出榜样;二是严把党课团课学习关。各高校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各族学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作为党课团课内容的“纲”和“目”,发挥党校团校平台,创新设置党课团课内容,以民族团结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以当下发生在各族学生身边的共学、共居、共食、共乐的真实故事作为民族团结教育范本和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外延,真正了解团结稳定是根基,共同进步是目标。三是严把宣传教育制度关。各高校始终不断建立健全各族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把民族团结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和“四讲四爱”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组织报告会,召开座谈会和观看民族团结优秀电影活化学习宣传形式,以党员团员学生为重点与各族学生一帮一、多帮一开展同唱民族歌曲、同跳民族舞蹈、同尝民族美食、同学民族语言、同过民族节日等教育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同时真正增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人文社会科学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价值负载”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其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其价值导向。处在特殊区情背景下的西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什么样的方向,关系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需要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提供科学的论证和学历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高校在原有扎实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基础和取得丰硕成果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肥沃土壤上举全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资源与力量,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攻关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和战略任务课题。以西藏大学为例,主动担当西藏高校一面旗帜的职责使命,根据我区的特色和属性,深度聚焦影响我区和邻省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聚焦建党一百周年、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等历史交汇点,以民族学为支点,杠杆撬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守正创新,凝练了一批具有中国特点、西藏特色、植根现实、服务当下的学科体系,从而不断凸显民族学关怀现实、注重实践的学科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学理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西藏高校主动提高政治站位,深挖“中华民族”与“共同体”的丰富内涵,直面人文社科研究是通过引领主流价值、革新社会制度、创造更大精神财富等方式潜移默化地间接实现对周围世界的改变的研究性质,明确研究方向、攥紧研究主轴、集中火力成立央、地、校三级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开展主旨论坛和主题讲座,认真研究有关重大学术问题,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这一历史命题,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的地缘、人才、政策等优势,进一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攻总方向,建大平台,立大项目,出大成果。
三、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构建
(一)发挥主阵地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初心和使命,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灯塔指引,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高校特别是西藏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重大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西藏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生活管理的全过程,加大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力度,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坚定各族学生“五个认同”;二是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各环节,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指标内容纳入年度干部考核管理和教师培训晋升参考值,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西藏地方史和祖国关系史学习研究;三是积极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专家学者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人生出彩机会,力争在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工程有西藏高校一席之地,在国家层面有西藏高校声音,在省部区层面有西藏高校身影,在区内外民族地区高校层面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充分利用高校学生五湖四海的生源结构特点,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播撒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在全面推行各族学生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的现有模式下,探索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请到内心、走向团结”的新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赋予高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内涵。
(二)发挥平台优势,形成基地、学科、专业合力
一是充分发挥中心基地优势。紧紧围绕各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为契机,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西藏大学为例,正以计划增设的目录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二级学科为抓手,基地建设和增设学科同频共振,相互依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一步从把握历史方位、围绕工作主线、突出重点问题、立足西藏实际,坚持务实高效开展研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创新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通过基地研究新高地,为我区乃至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优势。作为“灵魂课程”“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西藏高校要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作为主渠道主阵地,要发挥思政课独特优势和育人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也要从学校办学的特殊规律出发,优化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努力使学校思政课成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三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优势。西藏各高校要以学习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校“三联三进一交友”、民族团结“九个一”和民族团结锅庄舞比赛等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好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含金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校园文明与师生素质共进,用丰富鲜活的实践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进一步夯实各族师生“五观”更加正确,“五个认同”更加增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统一、态度坚决,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学风浓郁的学园、乐教乐学的乐园、温馨和美的家园、环境怡人的花园。
(三)发挥人才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建立一支高水平复合型师资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环境下,立足区情校情建立一支既精通自身学科又善于讲思政课的政治站位高、区域属性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坚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价值立标,以“大先生”进行使命定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思政课程建设,通过团队合作、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势,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员参与、全域贯穿、全程覆盖的“大思政”点、线、面立体工作格局,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铸魂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二是培育一批隐性人才队伍。各高校要在加强自身师资队伍的显性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央、地、校各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优势,放眼全区、全国广罗民族工作和民族学专家学者。按照全区人才工作“育、引、用、留”四大工程精神,[8]加大编内编外人才储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共同体意识智囊团数据库,定期开展互动交流,高质量开展信息分析、研判、共享,从而形成线下线上、显性隐性、横向纵向的人才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