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2022-02-10许兆鑫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幼小信息技术内容

◇许兆鑫(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幼小衔接在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过渡作用。幼小衔接的出现可以帮助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合理科学地做好入学准备,减少对小学课堂内环境的陌生感,但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对幼儿来说,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家长和教师来说,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幼儿有学习及生活上的问题时,双方可以及时进行相互联系。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能力提高中的应用

(一)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网络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使用最广的技术,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就提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古诗文的学习方面,诗人总是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出细腻的感情,但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古诗词的理解变得简单。

如在绘本中学习古诗《江南》时,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有关江南特色的视频,告诉他们这就是“江南”的景色,让幼儿通过感官来感受这首古诗所表达的内容。这种音、画、光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可以让幼儿的多种感官也参与进来,使之能够感受诗人所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而在学习一些有关红色文化的内容时,可以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积极寻找自己身边的少先队员、党员的闪亮瞬间,通过拍摄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中把照片中的内容用语言的形式向教师及其他小朋友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展现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又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英语启蒙也是幼儿了解各类知识的一环,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给幼儿提供一个直观的英语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水果照片和对应的英语单词,让幼儿有所了解,并吸引幼儿交流表达,使幼儿可以融入课堂,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感。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缩短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距离,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使幼儿在交际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二)提高幼儿创造能力

幼儿的艺术素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但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却是表现艺术水平的最突出指标。所以如何提高幼儿的艺术创作力成了幼小衔接课堂的难点。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小衔接的课堂中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艺术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也成了时代的选择。因此,在幼小衔接艺术教学中可以穿插使用信息技术,这样既可以引发幼儿参与艺术创作的兴趣,又可以把艺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更有利于幼儿理解。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操,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同主题的作品,并通过语言对部分作品加以描述,使幼儿在理解画作真正含义的同时感受到艺术色彩的冲击,并让幼儿应用其中一幅画的主题进行创作,为幼小衔接的艺术教育课堂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对美的认识,促进幼儿人格健全发展。

(三)提高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的知识储备量少,理解知识的能力有一定欠缺,尤其是对于图形与空间的认识更是如此,这就给幼小衔接阶段的科学启蒙带来了一定困难。在传统教学的背景下,这方面的启蒙教学较为抽象,许多事物形象无法在幼儿面前直观展现,幼儿不能很好地学习空间图形问题,教师也难以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将一些抽象的图形表现出来。而通过多媒体表现图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该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课堂学习,诱发幼儿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扩大了学习量,让幼儿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认识图形“圆”时,可以结合绘本利用多媒体显示一些汽车行驶的照片。让幼儿对生活中存在的圆形进行观察,促进课堂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将枯燥的图形学习通过画面加以表现,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帮助其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和具体事物进行联系。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若将车轮转化成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汽车是否还可以正常行驶?通过这种方式引出后半部分的课堂内容。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使幼小衔接的课堂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让幼儿有了更多奇妙的课堂体验,可激发幼儿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潜力。例如在认识数字时,教师可以列举“2,4,6,8”这四个数字,让四个幼儿为一个小组,分别表达这些数字是由哪些“10以内的数字”运用加法运算得出的,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其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初步建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四)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为了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迅速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就要让其在幼小衔接阶段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幼儿进入小学后影响学习成绩的直接因素。书本是知识的来源,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应用多媒体技术分享一些有声故事,与幼儿一起体验故事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行想象故事发展的后续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大胆发言,提高阅读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小衔接环节中的应用

(一)优化教学导入

导入过程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课堂导入会因为本节课的课堂内容、受教育对象、课堂目标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过多导入内容却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缺乏自主性的阶段,所以幼小衔接的课堂导入方式更要有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学科特色,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堂导入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就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认知汽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类型的公共汽车照片加以导入,让一些坐过公交车的幼儿对车的样子进行描述,让没有坐过的幼儿进行想象,以使全体幼儿都参与课堂互动。通过情境的创设,可让幼儿充分参与学习与思考。

又如,在认识长方形这一图形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照片并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感受到长方形与生活的联系。教师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课堂切入,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改善输出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使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大量内容,这样既会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也会增加粉笔粉尘对课堂环境的影响。而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减少时间浪费,并且,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跟随课堂内容思考,避免板书内容过多给幼儿造成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本节课所需板书、背景图、作业等通过PPT的方式制作出来,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课堂输出量,呈现更多清晰的图片,又可以让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幼儿学习了解各种科学技术的内容时,可以使用多媒体为他们展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故事,通过画面形象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拥有创造性思维。又例如,在传授“时间”概念时,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不同时间的钟表指针的样子是不同的,以此帮助幼儿学会通过钟表看时间。

(三)进行多样化评价

评价是幼小衔接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幼小衔接的评价体系要体现出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过程和课堂的学习效果,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教学评价,可以轻松地让评价实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在屏幕中穿插一些代表“表扬”意思的卡通表情,这种卡通表情胜过教师的口头表扬,同时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一些走神的幼儿重新吸引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还可以将布置给幼儿的任务设计成难易程度不同的几个方面,使幼儿通过解答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获得不同的网络卡通表情,这样可以激发幼儿不断完成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教学评价呈现的新形式,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及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三、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幼小衔接的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幼小衔接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教育的改革而不断地变化,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小衔接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信息技术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