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培育幼儿探究兴趣和能力

2022-02-10张海兰甘肃和政县杜家河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幼小绘本培育

◇张海兰(甘肃:和政县杜家河幼儿园)

幼儿年龄小,想法天马行空,对科学探究充满浓厚兴趣。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及其发展特点,对幼儿加以引导,让其在探索中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幼小衔接的作用和价值,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强化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为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做准备。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转折点,教师应遵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助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使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减轻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差距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入学准备作为重点关注的话题,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更对推动幼小衔接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入学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家长为幼儿准备好学习用品和学习工具等,幼儿教师也要对幼儿进行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的教育,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二、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培育方法

(一)完善培育机制

为了让幼小衔接教育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制度,确保教师顺利开展衔接工作。幼小衔接不仅要以幼儿园教育为主,还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提升家长对幼小教育的重视度,促使家校共育深入开展,提高培育成效。要提升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就要采用多元化的培育方法,完善培育机制,更新培育理念,掌握好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双向课程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和小学生一同参与,进行衔接课程体系的有效创建,对教学策略及其内容加以完善,确保幼小衔接更加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教师在进行科技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幼儿适应性的层面出发,设计相应的小学活动课程,将幼儿潜能的开发当作主要目标,给予幼儿一定引导,使其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教师也可以讲解社会课程相关内容,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确保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可以顺利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以有效消除自身的焦虑感。教师可将教室设置为小学模式,把课桌摆成小学的样子,然后引导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化交流。并且,可以放入一些科学探究类玩具,比如开发智力的积木、带有数字的卡片、能够闯关的飞行棋甚至包括一些不同颜色的几何模型等,借助积木拼接和摆放等活动,加强幼儿相互间的团结合作。游戏开展期间,引导幼儿主动加入,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探索科学知识,培养规则意识。

(二)巧用趣味绘本

在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选择优质的绘本,提升科学教育质量,促进幼小衔接工作有效开展。绘本读物要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以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都能理解,帮助其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中,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幼儿挖掘合适的绘本资源,引导幼儿在绘本中学习知识,锻炼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扩展幼儿学习的内容,为幼儿科普一些基本常识,让其形成科学探究意识。

教师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幼儿的科学发散思维,采用情境创设、语言引导等多种不同手段,深化幼儿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其对科学的认知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影子,如城市的建设、农作物的生产、轨道交通的运营等。教师要抓住生活场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根据绘本内容列举生活的实际案例,强化幼儿对科学技术的认同感,感受科学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幼儿挑选自然科普绘本,如《向日葵》《蒲公英》《小种子》《一寸虫》《一粒种子的旅行》《苹果园的12个月》《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等,探究自然界生物存在的作用,调动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其科学探究综合水平。教师还可以设计不同的环节如情境、戏剧、沟通等,提出多种类型的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答案,在整个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

(三)合理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都有不同,所以教师要多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并为幼儿投放合适的材料,满足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索需求。教师要结合幼儿身体发育情况和户外安全因素等多方面综合考察,提前制订好游戏活动计划,挑选宽阔的场地,作为幼儿自由游戏的区间。比如:教师可以使用操场,设计一些适合幼儿玩耍的活动,购置一些软垫铺在地上,让学生进行钻爬、蹦跳等活动。还可以将操场中较长的跑道设置为跑步区域,组织幼儿进行跑步比赛,这样不仅丰富了晨间活动,还有益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相关的户外扮演游戏内容,以充分调动幼儿探索角色的主动性。教师可让幼儿扮演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人,如环卫工人、理发师、警察等社会人物,模仿环卫工人是如何打扫街道卫生的,模仿理发师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模仿警察又是如何工作的,以此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力。

在幼儿园中也要多增加户外游戏所需要的材料,当幼儿在户外玩娃娃家游戏时,就可以增加娃娃玩具,以及增加游戏尺寸与幼儿情况相符的玩具,让幼儿自己探索科学知识。对于用来给娃娃做饭的玩具锅、各种食材玩具等,也应适当地投放;在调料的选择上,则应挑选对幼儿没有任何危险的、无害的玩具。还可以让幼儿在户外取材,让他们为娃娃制作美味的饭菜,探究各种调料的作用和味道。教师要让幼儿清楚地感受到各种游戏带来的乐趣,贴近生活锻炼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女孩子,可以投放一些小兔子或小老虎之类的抱枕,对年龄较小的男孩子则可以投放一些小汽车、小火箭模型。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幼儿进行大型游戏,把毛绒玩具放到大的纸箱中,将幼儿眼睛蒙住,采取抓阄的方式让其抓毛绒玩具,模拟抓娃娃机。这样可以提升幼儿的集体合作能力,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要对幼儿进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从幼儿的兴趣爱好着手,选取在幼儿认知水平范围内的相关游戏材料,以使活动更加充满趣味性。

(四)设置探究目标

在对幼儿探索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需制订相应的科学衔接课程目标。目标的制订应符合当前社会对科学的实际需求,并要转变教学方法,由原本对幼儿单纯开展知识学习逐渐过渡至让幼儿在生活应用中进行科学探究。在为幼儿营建探究环境时,应予其一定探究科学的机会,对幼儿语言与动手的能力进行锻炼。另外,探究目标的制订应同时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充分考虑。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对这两个阶段学习内容的区别加以总结,探寻其中的相似之处,以完善幼小衔接目标。在幼小衔接培育活动中,教师应将科学内容同其他领域相关知识进行结合,这样更有助于幼儿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要有效提升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就要设计好科学活动的主题,增加幼儿的适应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以“水中的硬币”为主题,设计科学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设置探究目标:如果把少许水倒入盘中,放入一枚硬币,在手不许接触水而且不能把水倒掉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就此引发幼儿进行思考。教师首先可点燃一张纸片,将其置于玻璃杯内,将杯子倒置于硬币边。此时,幼儿便能观察到玻璃杯内的水面开始渐渐升高,最终全部进入杯内,露出了硬币。之后,教师再为幼儿讲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纸片燃烧的过程中,空气受热膨胀,由水中溢出;将杯子倒放,火焰在缺氧的情况下便会熄灭,杯内气体冷却,压力相应有所减小;为了维持气压的平衡,外部正常大气压的空气便会进入,因此盘中的水会进入杯子内。通过组织实施该科学活动,让幼儿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

(五)实现家园共育

家园协同共育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学习质量和效率。家长之所以会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理解和轻视,很大程度上是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的。在培养幼儿科学兴趣时,教师要向家长积极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重视对幼儿科学探究水平的培养。可通过开设亲子科学活动、举办家庭科学竞赛等相关活动,将科学活动的开展延伸至家庭中,提高家长对幼儿科学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家园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的地位同等重要,但在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家长则认为,对幼儿进行培养全部是学校的责任。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方面的培育尤为重要,可以为幼儿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在家园共育的背景下,教师要经常鼓励家长主动加入幼儿培育工作中,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利用微信群、网络信息平台等,与家长一起交流探讨协同培育的方法。比如:教师在幼儿园举办“优秀家庭”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活动设置为瓶子赛跑,邀请家长与幼儿一道,共同参与竞赛环节。教师还可以提出比赛要求:家长要用奔跑的方式,从50米处拿到两个瓶子,分别装入同等重量的沙子和水,再回到起点交给幼儿;幼儿将瓶子在同一高度滚下来,滚下的瓶子数量需要40个,哪个家庭完成任务最快,就获得冠军,并获得冠军的家庭奖励。最后,教师诱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探究出沙子之间存在摩擦现象,在运动时沙子会对瓶子内壁产生摩擦,导致下滑速度变慢。

三、结语

幼小衔接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创新培育方法,利用绘本阅读、科学活动等,帮助幼儿提升适应能力,为其步入小学做准备。教师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要合理投放资料,设置科学探究目标,并及时向家长宣传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绘本培育
绘本
绘本
绘本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